國家地理進入神祕國度: 探索地球上最知名的未解之謎

國家地理進入神祕國度: 探索地球上最知名的未解之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利奧.迪馬提諾(Giulio Di Martino) 著,黃正旻 译
图书标签:
  • 国家地理
  • 神秘国度
  • 未解之谜
  • 探索
  • 地球
  • 文化
  • 历史
  • 地理
  • 科学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9186384
商品编码:16077751
包装:精装
开本:25K
出版时间:2015-09-03
页数:272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探索世界上52處未解之謎背後不可思議的歷史真相。
◎別再道聽塗說!本書深入剖析、專家考據,為您解答千古不解之謎。
◎全彩跨頁精美圖說,搭配多角度的多幅彩色照片,滿足您的好奇心。

你好奇嗎?
我們即將開始你的奇蹟之旅

世界上最經典的神祕之地,完整揭露你所不知道秘辛。
  
由義大利國家電視節目「探險者」節目編劇所撰寫,帶領我們認識世界上52個最遙遠且最具神祕色彩的謎題,開啟精彩的的探索之旅。其中有英國尼斯湖、中國魔鬼城、祕魯馬丘比丘、復活島、神秘的51區等,從地球奧秘、氣候現象、地質環境、自然奇觀等方面,向您介紹地理上的未解之謎,帶領讀者去瞭解種種神奇現象背後的真相!

抽絲剝繭,浮現歷史塵埃下的種種疑團
本書是一個冒險的旅程,從淹沒的廢墟深處,發現令人嘆為觀止的地球豐富故事,一邊閱讀,您也將一邊思考歷史的新意,搭配上精彩的攝影照片,你將進入前所未有的神祕旅程,觸碰到世界最偉大的未解之謎!古代文明的痕跡的秘密之地,保持了幾百年的寶藏,等待您來體會。這是一本超越知識,激發想像靈感的探索之旅。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朱利奧.迪馬提諾(Giulio Di Martino)
1970年代中出生在羅馬,25歲就成為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RAI)的新媒體顧問。2003年起,他為《旅行家:知識的邊界》節目撰寫腳本。到世界各地旅行,尋找最迷人的歷史、科學和考古奧祕拍成紀錄片。他同時也是電影和電視的編劇,著有《復活節島》。

■撰文者簡介

羅貝托? 賈克 Roberto Giacobbo
佛列德瑞克? 切西(Federico Cesi)對人類的知識貢獻良多。公元1603 年,他年僅17 歲,就和三個朋友創辦了一個屹立好幾世紀之久的機構:山貓學會(Accademia dei Lincei,字面意思是「大山貓之眼學會」,也叫做Lincean Academy),這是義大利最具名望的文化學會之一。他們以這個名稱向大山貓致敬,因為大山貓的眼神充滿穿透力,象徵學院成

員不願受到傳統科學束縛的眼光。這個學會研究的對象包括所有自然科學,以絕對自由、不受官方或權威限制的觀察和實驗來進行調查。朱利奧? 迪馬提諾(Giulio Di Martino)和我,以及我的團隊,就是憑著這樣的精神,用將近十年的時間走訪世界各地,探究科學、考古、歷史各方面遺留下來的未解之謎。我們在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RAI,義大利最大的電視公司)製播了好幾年的紀錄片,進行過許多驚人的調查:我們潛入日本的與那國島海域檢視沉沒的金字塔,到復活節島探訪永恆的摩艾石像。我們上窮碧落下黃泉,進入地球上每個最具神祕色彩的地方。我們搭過地球上的每一種交通工具,和每個種族及文化的男女分享故事和食物。我們不斷追尋解答,而那些解答往往超乎我們的知識範圍。這次朱利奧撰寫這本書,獨自踏上了一趟新的旅程,把他在冒險途中所感受到的美景、情感與驚奇全部打包在一起,作為獻給讀者的伴手禮。這是一本書由扣人心弦的影像和驚人的故事所組成的書,文字充滿了好奇心卻不失嚴謹,以極高的求知慾探索知識的疆界。此外,就像偉大的馬塞爾?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所寫的:「唯一真正的發現之旅並不在尋找新的風景,而在於找到新的眼睛。」大山貓的眼睛。

精彩书评

◎推薦人:「繞著地球跑」節目 主持人/李秀媛
◎聯合推薦
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李秀媛
作家、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目录

1 尼斯湖 英國
2 格拉米斯城堡 英國
3 巨石陣 英國
4 格拉斯頓伯里之謎 英國
5 塞那阿巴斯巨人像 英國
6 戈賽克圓環 德國
7 卡納克巨石林 法國
8 沙特爾大教堂 法國
9 教宗祕辛 梵蒂岡城
10 蒙特城堡 義大利
11 在德古拉的庭院 羅馬尼亞
12 維索科金字塔 波士尼亞
13 德爾斐神諭 希臘
14 亞特蘭提斯 希臘
15 克諾索斯宮 希臘
16 古夫金字塔 埃及
17 人面獅身像 埃及
18 阿克蘇姆 衣索比亞
19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衣索比亞
20 格迪遺址 肯亞
21 大辛巴威 辛巴威
22 挪亞方舟 土耳其
23 哥貝克力石陣 土耳其
24 米吉多 以色列
25 所羅門王聖殿 以色列
26 《死海古卷》 以色列
27 失落之城佩特拉 約但
28 摩亨佐-達羅 巴基斯坦
29 阿育王之柱 印度
30 魔鬼城 中國
31 西安金字塔 中國
32 與那國島遺址 日本
33 吳哥窟 柬埔寨
34 烏魯魯 澳大利亞
35 51 區 美國
36 航行石 美國
37 消失的阿納薩齊 美國
38 百慕達三角 大西洋
39 奇琴伊察 墨西哥
40 神奇的天然井 墨西哥
41 烏斯馬爾 墨西哥
42 特奧蒂瓦坎 墨西哥
43 奧爾梅克文明 墨西哥
44 帕倫克 墨西哥
45 石球 哥斯大黎加
46 黃金國 巴西
47 納斯卡線 祕魯
48 馬丘比丘 祕魯
49 薩克塞華曼 祕魯
50 的的喀喀湖 玻利維亞/祕魯
51 蒂亞瓦納科 玻利維亞
52 復活節島 智利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深入探究世界各地引人入胜的古代文明遗址与自然奇观的图文并茂的探险指南。 --- 《失落的文明与自然的鬼斧神工:环球探秘之旅》 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场跨越时空、横跨大陆的宏大旅程,旨在揭示那些隐藏在历史尘烟与崎岖地貌之下的非凡故事与工程奇迹。我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平面描述,而是力求通过详尽的文字描述、高清的实地摄影以及专业的考古人类学视角,重现那些曾经辉煌的文明是如何崛起、发展,又最终走向神秘的衰落。同时,我们将聚焦于地球表面那些令人敬畏的自然现象,探究地质变迁如何雕刻出如梦似幻的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如何在极端环境中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 第一章:美洲的太阳崇拜与天空之城 本章将把焦点投向中南美洲,深入探索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的中心地带。我们不再仅仅描绘金字塔的宏伟轮廓,而是细致考察特奥蒂瓦坎的“太阳大道”是如何精确对齐天体运行轨迹的。通过对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的剖析,我们将探讨其中蕴含的数学与天文智慧,以及它们如何与春分秋分等重要节气产生共鸣。在秘鲁的安第斯山脉,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马丘比丘的壮丽全景,更会深入探讨那些“失落的工人村落”以及他们如何利用梯田系统改造崎岖山地,实现农业的高产。我们还将考察那些难以接近的偏远遗址,例如纳斯卡线条下方的复杂灌溉系统,试图理解这些庞大符号背后的真正目的——是宗教仪式、天文日历,还是单纯的地域标识? 第二章:尼罗河畔的永恒颂歌与沙漠的秘密 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人类历史上最持久的文明之一。本章将超越对图坦卡蒙陵墓黄金的简单赞美,转而关注吉萨大金字塔群的建造工艺。我们不仅探讨了石块的运输与切割技术,更着重分析了古埃及人在度量衡、工程管理和劳动力组织方面的超凡能力。在卢克索和卡尔纳克神庙的巨大多柱厅中,我们将跟随象形文字的脉络,解读法老王们对“玛阿特”(Ma'at,宇宙秩序与正义)的追求,以及他们如何将神庙建筑作为巩固世俗统治的政治工具。此外,我们将拜访那些长期被游客忽略的古老墓地,探寻普通工匠和官员的日常生活与信仰,以构建一个更为立体的古埃及社会图景。 第三章:亚洲腹地的丝路回响与神秘的石窟艺术 亚洲腹地的广袤地域,孕育了跨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丝绸之路。本章聚焦于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群。我们将详细记录这些洞窟艺术的演变,分析佛教艺术如何从印度传入,与中原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石窟风格”。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壁画中描绘的世俗生活场景、服饰细节以及商队往来的真实写照,这些是研究古代社会风俗的珍贵“活化石”。同时,我们将追踪玄奘西行之路的某些关键节点,重温宗教信仰如何驱动起史诗般的长途跋涉与知识的传播。在印度,我们将探索婆罗浮屠的宏大布局,解析其如何通过层层递进的浮雕,讲述佛教的宇宙观和修行之路。 第四章:欧洲的迷雾:凯尔特人的巨石阵与北欧的符文密码 我们将目光转向欧洲,探讨史前时期与早期铁器时代留下的深刻印记。在英国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Stonehenge)附近,我们不仅重申其作为天文观测点的功能,更探讨其作为社会凝聚力中心的潜在作用——一个部落联盟进行祭祀、交易和权力展示的场所。我们侧重分析周围发掘出的陪葬品和相关聚落遗址,试图拼凑出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野蛮人”的社会结构。随后,我们将前往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研究那些刻满神秘符文的拉格石碑(Runestones)。这些石碑不仅记录了逝者的功绩,更是早期北欧神话、航海历史和血亲关系的直接证据,为我们理解维京时代的文化内核提供了钥匙。 第五章:地球的脉搏:造山运动与极端生态系统 将视角从人文历史转向纯粹的自然科学。本章是关于地球活力的展示。我们将深入探讨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地球上最壮观的地貌——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与阿尔卑斯山的褶皱。我们不仅仅是展示山峰的高度,而是追踪地质学家如何通过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学分析,重建数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随后,我们将聚焦于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这包括对深海热液喷口生态系统的考察,那里的生物完全依赖化能合成而非光合作用生存;以及对南极冰盖下冰下湖的探索,那里可能孕育着与世隔绝的微生物群落。我们将解析这些极端环境如何成为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实验室。 第六章:海洋的呼唤:沉船遗址与水下考古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而海洋也默默地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碎片。本章专门介绍了水下考古学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声呐技术定位古沉船,以及如何在不破坏遗址的前提下,精确地打捞和保存出土文物。从地中海的古希腊贸易船只,到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大帆船,每一次打捞都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古代航海技术、贸易路线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珍贵信息。我们将通过还原一艘罗马时期的货船的装载清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商业活力。 结语:未完待续的探索精神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读者对未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地球的历史之书远未读完,新的发现仍在不断涌现。无论是通过先进的激光雷达技术扫描丛林深处的古代遗迹,还是通过深海潜水器探索海底火山,人类的求知欲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真正的“未解之谜”,并非永远无法揭开的谜题,而是等待着下一代探险家和科学家的挑战。 ---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本陈词滥调的“奇闻异事”合集,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谜团”的理解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其叙事的克制和对证据链的严谨呈现。作者团队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去搜集那些相互矛盾却又都极具说服力的证据。拿“尼斯湖水怪”那一章节来说,它没有急于给出“有”或“没有”的结论,而是详尽对比了早期模糊的照片、后来的声呐记录以及当地人几代口耳相传的故事,最后将所有可能性放在天平上进行权衡。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尊重了读者的智力,不把结论强塞给我们,而是引导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我尤其欣赏它对某些现代谜团的探讨,比如一些著名的失踪案,它把心理侧写和物理证据结合起来,读起来紧张刺激,像在看一部优秀的悬疑纪录片。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大气,大量的插图和信息图表,把复杂的地质时间线和事件时间轴梳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对于初次接触这些话题的读者,也不会感到迷茫。

评分

这本关于地球上神秘未解之谜的图册,简直是为我这种探险迷量身定做的!从翻开第一页起,我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神秘气息牢牢抓住了。装帧设计非常考究,那种略带做旧感的纸张,仿佛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尘埃。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古老文明遗址的描绘,那些高清的航拍图,展示了纳斯卡线条的恢弘,以及巨石阵在不同季节光影下的变化,视角独特得让人拍案叫绝。书中对这些谜团的梳理,不是简单地罗列猜想,而是非常系统地引入了考古学、地质学乃至民间传说的多重视角。比如,关于亚特兰蒂斯沉没的讨论,它不仅呈现了柏拉图的原始文本,还引述了最新的海底声纳探测结果,将神话与科学的边界描绘得既清晰又模糊,引人深思。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更深层次的好奇心,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身临其境的侦探,在追寻着那些被时间掩盖的真相。那种探索的冲动,是这本书带给我最直接的馈赠。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对“未知”这种概念的哲学探讨。它不仅仅是在展示“我们不知道什么”,更是在追问“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在探讨那些过于玄乎的现象时,比如百慕大三角的磁场异常,作者并未简单地归咎于超自然力量,而是深入剖析了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并将之与航海历史上的记载进行交叉比对,试图寻找一个更具现实基础的解释框架。这种将“神秘”还原为“待解之谜”的过程,非常令人信服。我个人对其中关于古代工程奇迹的部分情有独钟,比如复活节岛石像的运输之谜。书中对不同学派提出的“拉动法”、“滚动法”甚至“磁悬浮法”的模拟图示,细节丰富到令人咋舌,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祖先的智慧,远远超出了我们当代的想象。它成功地将那些遥远而抽象的谜团,拉回到我们触手可及的、充满可能性的科学探索范畴内。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细节要求极高的人,尤其是在这种题材的书籍中,如果资料陈旧或者信息标注不清,我会立刻失去兴趣。但这本作品在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案例都引用了近十年来最新的科研成果,而不是仅仅重复几十年前的猜测。例如,在描述某些UFO目击事件时,它引入了最新的雷达技术和大气光学知识来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现象,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让我对它倍感信赖。它没有试图去“贩卖”怪诞,而是努力去“解构”神秘。书中的地图制作和信息可视化做得尤为出色,那种跨页的大幅插图,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谜团以一种空间上的连续性串联起来,让我对地球历史的广阔性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阅读下来,感觉知识密度非常高,但呈现方式又极其流畅,读完后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拓宽了不少,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解释。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有一种沉稳的大气感,像是被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旅行家娓娓道来,而不是一个生硬的百科全书编纂者。他(或他们)的文字充满了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敬畏,但在叙述那些令人毛骨悚然或难以置信的故事时,笔调却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距离感,让人能够清晰地辨别事实与推测之间的界限。我特别喜欢它在结尾处留下的开放性讨论,比如对未来科技是否能解答所有谜团的展望,这种对人类求知本能的肯定,非常鼓舞人心。这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廉价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理解谜团的工具和视角。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地翻阅几页,总能从中找到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未解之谜”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精神的赞歌,激励着我们永远不要停止对地平线之外的追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