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由医学博士、胎儿医学博士后,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刘春梅主编。本书作者从医近二十年,在妇产科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孕育孩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期间既充满了希望,又会有一些不确定性。虽然能够通过每次产检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但孕妈妈因为对产检单上各项指标的意义不了解,很容易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基于这点,本书详细介绍了每次产检的必查项目和特别项目,以及每个产检项目的判断标准和代表意义,并且还根据不同怀孕阶段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做了详细说明和解答。比如,什么是宫外孕?如何预防宫外孕?先兆流产时要不要保胎……希望通过本书,各位孕妈妈能够在选择处理方案时多一种参考和选择,而不是只凭借数据的高低来揣摩自己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相信通过本书,孕妈妈们面对产检可以更加轻松、自信
内容提要
《产检使用手册》以40周妊娠期为线,按照产检次数逐步讲述孕妈妈每次产检的必查项目、重点项目,并详细解答了孕妈妈在每个阶段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是否需要保胎,孕中期体重增长过快如何控制,孕中期控糖、贫血及孕晚期水肿等。
为了使本书更具实用性和便查性,本书特别增加了问题索引,并且还整理出了平时门诊中孕妇常咨询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对受孕妇关注的产检指标数值进行临床意义方面的说明,并对异常指标反映出的问题或原因作分析。
目录
重点项目:咨询 警惕自然流产
早孕B 超的作用 … 002
B 超单解读 … 004
B 超检查 … 005
妇科检查 … 005
hCG 值 … 006
孕酮 … 006
什么是宫外孕?如何预防宫外孕? … 003
先兆流产时要不要保胎? … 007
重点项目:唐氏儿筛查
体重 … 014
血压 … 015
多普勒听胎心 … 016
血型 … 019
血常规 … 020
其他血液检查 … 021
感染性疾病筛查 … 023
肝功能检查 … 026
白带 … 028
宫颈刮片 … 029
优生五项(TORCH 检查) … 032
孕早期唐氏筛查 … 033
绒毛活检 … 034
产前无创DNA 检测 … 035
不同BMI 值的孕期体重增长目标 … 015
什么是ABO 溶血? … 021
什么是Rh 溶血? … 021
转氨酶升高需要吃药吗? … 027
B 超查NT 是一种筛查胎儿异常的方法 … 030
关于TORCH 检查有以下四点建议 … 033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 034
重点项目:再次评估、建议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 … 047
羊膜腔穿刺 … 048
胎心是什么? … 044
是不是尿检里有糖就说明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 045
是不是尿检里有白细胞就是尿路感染了? … 046
羊膜腔穿刺的风险有多高? … 049
重点项目:胎儿排畸检查
腹围、宫高 … 054
什么是胎动? … 056
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疾病? … 057
重点项目: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检查标准 … 070
什么是孕期贫血 … 067
如何预防孕期缺钙? … 068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 070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 071
重点项目:常规评估,28 周、30 周筛查高危孕妇,32 周二次排畸
触摸胎位 … 078
脐血流S/D 值计算 … 081
胎儿体重测算 … 082
血清胆汁酸、肝功能检测 … 083
宫颈评估、宫颈阴道分泌
物fFN 检测 … 084
什么是胎位? … 079
如果发生了尿路感染,怎么办? … 080
重点项目:36 周GBS(B 族链球菌培养筛查),37 周分娩前后血检,评估胎儿发育,38 周、39 周、40 周分娩前教育准备
血常规 … 097
凝血四项测定 … 097
人类缺陷免疫病毒Ⅰ Ⅱ … 098
红细胞抗体筛查和滴度 … 098
骨盆测量 … 103
阴道检查 … 103
B 族链球菌培养(GBS 筛查) … 104
心电图 … 105
哪些因素会影响分娩? … 094
什么叫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 098
孕晚期尿检中发现有白细胞就是肾炎吗? … 096
什么是羊水? … 100
脐带有什么作用? … 100
做GBS 筛查有什么意义? … 105
分娩前会有哪些症状提示? … 116
顺产时分娩产程是怎样的? … 117
羊水过少就需要剖宫产吗? … 118
什么是胎膜早破?(早破水) … 119
什么是宫缩?如何区分真假宫缩? … 121
如果分娩时需要剖宫产,那会是怎样的过程? … 122
作者介绍
刘春梅
医学博士、胎儿医学博士后,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专家,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妇产科生殖内分泌并获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重点为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结局与环境和基因之间的紧密关联。博士后研究期间,她曾受邀前往英国国王大学医院胎儿医学研究中心工作,成为世界的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博士后,同时还获得了该机构报告超声师*。
她在妇产科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扎实的基础医学研究经验,从医近20年,尤其在产前筛查、诊断以及病理妊娠的监护管理有较深的造诣。她的专长为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畸形的筛查诊断;高危妊娠、高危胎儿的诊断、监测及处理;优生优育咨询;妇科生殖内分泌紊乱、不孕、不育的诊疗等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堪称一绝,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普通读者的可及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这种平衡感非常微妙,稍微把握不好就会失衡。我发现,作者似乎非常偏爱使用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来阐述一个观点,这在一开始阅读时是很有挑战性的,常常需要我读上两遍才能完全抓住其核心逻辑。比如,在描述胎盘功能的演变时,它会用一句长达六七行的句子,将营养物质的交换、废物代谢以及激素分泌这三者关联起来进行阐述,这对于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智力上的拉力训练”。然而,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你会发现这种深度叙述带来的理解是极其扎实的。它不是那种“你知道了”的浅层认知,而是“我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内化过程。更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作者偶尔会在非常专业的内容中穿插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但这种比喻出现得极其罕见,所以一旦出现,效果就非常突出,像是在一片严肃的森林中忽然看到了一块色彩明亮的苔藓。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强迫你放慢速度,用一种更接近于学习一门新学科的心态去对待它,而不是像翻阅杂志一样随手翻过。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它对于“如何与医疗体系互动”这一环节的处理,表现出了极高的成熟度。在很多孕期书籍中,这部分内容要么被简单地概括为“相信你的医生”,要么就是过度强调“自我主张,拒绝不合理要求”。然而,这本书的论述则走了一条更加中间、也更加实用的路线。它没有直接提供与医生争论的“话术”,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检查背后的科学依据、统计学意义以及潜在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风险。例如,在讨论唐氏筛查时,它没有简单地说“高风险意味着宝宝有问题”,而是详尽解释了风险值的计算模型,并提供了在不同风险区间内,后续诊断性检查的必要性和侵入性风险的权衡分析。这种处理方式,赋予了读者一种基于知识的“安全感”,而不是盲目跟从或过度对抗的冲动。它培养的不是一个“质疑者”,而是一个“知情者”。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开始明白,孕期健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权衡风险收益的决策过程,而这本书提供的,正是一套分析这些权衡点的底层逻辑框架,这对于我未来和医疗团队进行有效沟通,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编辑和排版设计感到有些困惑,尤其是在信息密度极高的情况下,它似乎完全放弃了利用视觉元素来辅助记忆。全书几乎看不到任何插图,即使是描述胎儿发育的阶段,也只是用文字进行精确的描述,比如“股骨长度达到XX毫米”、“羊水量约YY毫升”这样的数据支撑。这使得阅读体验在某些时刻会显得异常枯燥,尤其是在长时间的阅读之后,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需要频繁地停下来休息,并做一些目光追踪练习。坦白讲,如果不是因为我自身的焦虑感驱使着我必须了解这些信息,我可能会因为这种单调的黑白文字而放弃。它完全没有采用任何图表、流程图或者关键信息高亮显示的功能。如果你期望这本书能像一本设计精美的工具书那样,让你“一眼扫过就能找到答案”,那么你会大失所望。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原始档案,所有的信息都被平等地对待,没有“重点推荐”的标记,你需要自己去分辨哪些信息在当前阶段对你最为关键。这或许是作者的一种坚持,即信息本身的力量大于形式的包装,但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无疑提高了阅读门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甚至可以说有些老派,那种米白色的纸张,配上深蓝色的标题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种严谨的教科书时代。我当时拿到它,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现代的孕期指南动辄就是色彩斑斓的图文并茂,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都用可爱的卡通形象来包装。然而,这本书的气质是沉稳的,它没有花哨的修饰,更像是一份老中医的私藏手稿,低调地宣称着自己的实用价值。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孕期网红美食”的推荐,或者“明星妈妈的独家秘方”,但翻开目录后,立刻意识到我可能找错了“同伴”。它的章节划分非常科学,完全是按照月份和关键的生理指标来的,比如“孕早期激素波动应对”、“孕中期骨盆压力管理”这类硬核标题。我赶紧翻到自己最关心的部分——孕早期孕吐的应对策略,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姜茶、苏打饼干的“速效药方”。然而,书中讨论的更多是关于电解质平衡和胃肠蠕动的基础生理学解释,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日常作息来辅助内环境的稳定,缺乏那种立竿见影的“偏方”。这让我对它的定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似乎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度过”孕期的轻松读物,而更像是一本帮你“理解”身体变化的工具书,需要静下心来,去啃那些基础的知识点。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对自我身体的“深度访谈”,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拒绝将孕期描绘成一个“光鲜亮丽”的线性过程。市面上很多指南总是在强调“宝宝的每一次跳动都是奇迹”,而这本书则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但却无比真实的体验。比如,它细致地剖析了妊娠期皮肤瘙痒的几种可能性,并不仅仅停留在“多喝水”的层面,而是探讨了胆汁淤积症的早期信号筛查。这种对细节的深挖,让我这个平时不太关注自己身体反应的人,开始警觉起来。我记得有一次阅读到关于水肿的章节,书里提到,有些水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伴随着头痛和视力模糊,则需要高度警惕。这个描述非常冷静,没有用任何恐吓性的语言,但正是这种客观和专业,让我对自己日常感受到的轻微不适有了更精确的判断标准。它没有提供任何针对性的“美容养颜”建议,关于身材管理的部分也极其克制,只是强调了运动的适度性对分娩准备的重要性,完全没有提及任何产后如何“快速恢复”的诱人承诺,这一点我反而觉得特别真诚,因为它让你专注于当下这段身体的承载期,而不是被未来的焦虑所裹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