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临床肿瘤学的科学基础
第一篇 生物学和癌症 2
第 1 章 癌症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
第 2 章 细胞信号 23
第 3 章 细胞微环境与肿瘤转移 45
第 4 章 细胞周期调控 58
第 5 章 癌细胞死亡的病理生理学 79
第 6 章 肿瘤免疫学 89
第 7 章 干细胞,细胞分化和肿瘤 110
第 8 章 肿瘤血管间质生物学 120
第二篇 癌症的发生 140
第 9 章 环境因素 140
第 10 章 DNA 损伤应答信号通路与癌症 155
第 11 章 病毒和人类癌症 168
第 12 章 遗传因素:遗传性癌易感综合征 185
第 13 章 恶性肿瘤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改变 206
第 14 章 免疫缺陷与癌症 224
第三篇 肿瘤诊断 231
第 15 章 肿瘤诊断中的流式细胞术 231
第 16 章 血液肿瘤的 WHO 分类 239
第 17 章 病理学,生物标志物和分子诊断学 247
第 18 章 影 像 274
第四篇 癌症预防与治疗 306
第 19 章 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在临床
试验中的应用 306
第 20 章 肿瘤临床试验的支持系统 320
第 21 章 肿瘤及医疗政策 328
第 22 章 癌症遗传易感基因的发现和特征描述 335
第 23 章 癌症预防、筛查和早期诊断 349
第 24 章 尼古丁依赖:治疗现状和发展前景 395
第 25 章 癌症的外科干预 408
第 26 章 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持 418
第 27 章 放射治疗学基础 430
第 28 章 癌细胞的靶向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的时代 464
第 29 章 癌症药理学 476
第 30 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526
第 31 章 肿瘤基因治疗 535
第 32 章 治疗性抗体与免疫佐剂 553
第 33 章 补充与替代医学 567
第二部分 癌症和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篇 血液学问题与感染 580
第 34 章 临床肿瘤治疗中的血细胞生成异常 580
第 35 章 与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 591
第 36 章 癌症患者的感染 614
第二篇 代谢与癌症副综合征 636
第 37 章 高钙血症 636
第 38 章 肿瘤溶解综合征 647
第 39 章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653
第 40 章 癌症相关疼痛 665
第 41 章 癌症恶病质 678
第 42 章 恶心与呕吐 684
第 43 章 口腔并发症 694
第 44 章 抗癌治疗的皮肤毒性 709
第 45 章 疲 劳 739
第 46 章 临终前病人的照顾 745
第三篇 癌症局部效应与转移 759
第 47 章 急性腹痛、肠道 / 胆道梗阻与瘘管 759
第 48 章 上腔静脉综合征 770
第 49 章 脊髓压迫症 779
第 50 章 脑转移与肿瘤性脑膜炎 790
第 51 章 骨转移瘤 805
第 52 章 肺转移 832
第 53 章 肝转移 847
第 54 章 恶性积液 864
第四篇 癌症并发症 876
第 55 章 癌症病人的康复 876
第 56 章 带癌生存 883
第 57 章 神经系统并发症 892
第 58 章 抗肿瘤治疗的肺部并发症 917
第 59 章 癌症治疗对心脏的影响 931
第 60 章 生殖系统并发症 950
第 61 章 内分泌并发症 962
第 62 章 第二原发癌 971
第五篇 特殊人群 982
第 63 章 老年人群的癌症:生物学、预防和治疗 982
第 64 章 妊娠期的特殊问题 993
第 65 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癌症 1007
第三部分 各系统肿瘤
第 66 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1022
第 67 章 眼、眼眶和附件 1097
第 68 章 头颈部癌 1134
第 69 章 黑色素瘤 1169
第 70 章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 1193
第 71 章 内分泌系统肿瘤 1217
第 72 章 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 1253
第 73 章 胸膜和纵隔肿瘤 1315
第 74 章 食管癌 1330
第 75 章 胃和胃食管交界处癌 1369
第 76 章 小肠癌 1405
第 77 章 结直肠癌 1412
第 78 章 直肠癌 1483
第 79 章 肛管癌 1512
第 80 章 肝癌和胆管癌 1525
第 81 章 胰腺癌 1552
第 82 章 肾 癌 1572
第 83 章 膀胱癌 1608
第 84 章 前列腺癌 1628
第 85 章 阴茎癌 1667
第 86 章 睾丸癌 1677
第 87 章 宫颈癌、外阴癌和阴道癌 1712
第 88 章 子宫内膜癌 1758
第 89 章 卵巢癌 1777
第 90 章 妊娠性滋养细胞疾病 1803
第 91 章 乳腺癌 1820
第 92 章 骨的肉瘤 1893
第 93 章 软组织肉瘤 1958
第 94 章 原发灶不明肿瘤 2002
第 95 章 小儿实体瘤 2016
第 96 章 儿童白血病 2065
第 97 章 儿童淋巴瘤 2095
第 98 章 成人急性白血病 2115
第 99 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135
第 100 章 骨髓增殖性肿瘤 2160
第 101 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176
第 102 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192
第 103 章 毛细胞白血病 2216
第 104 章 多发性骨髓瘤与相关疾病 2228
第 105 章 霍奇金淋巴瘤 2262
第 106 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 2280
第 107 章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和皮肤 B 细胞淋巴瘤 2314
第 108 章 成人 T 细胞白血病 / 淋巴瘤 2333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国际经典的肿瘤专业参考书,对肿瘤的X新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详
细阐述。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着眼于临床肿瘤学的科学基础,对癌症的生物学、
发生和诊断、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及癌症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对癌
症治疗和治疗中的问题、代谢及癌症副综合征、癌症局部效应和转移、癌症治疗导致的并
发症、癌症特殊人群等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第三部分是各论,详细讲解全身各种肿
瘤的诊断、治疗。本书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适合肿瘤科及临床各相关学科医生及
肿瘤学研究人员阅读学习,是肿瘤学专业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我对肿瘤学领域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肿瘤学知识体系的庞大和复杂,它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本身,更涉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肿瘤学知识,并且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教材。《临床肿瘤学第5版》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其权威性和先进性无疑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原则有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希望能够学习到最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和应用,以及各种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我还对书中关于肿瘤预防和早期筛查的内容很感兴趣,这对于我们未来的临床工作,甚至是我自身的健康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医学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它将帮助我们打下坚实的肿瘤学基础,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全面了!光是看目录,就足以让人惊叹于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是一名肿瘤放疗科的住院医师,平时接触的病例很多,但很多时候,面对疑难杂症,总会感到知识储备的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日新月异,新的靶点、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模式层出不穷,想要跟上步伐,真的需要一本权威的参考书。这本书既然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而且又是肿瘤专业的参考书,我相信它一定能为我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临床信息。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精准放疗、粒子治疗等前沿技术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应用前景。此外,书中关于放疗副作用的管理和患者的预后评估,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掌握理论知识,更能指导我的日常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翻阅,去学习那些我尚未涉猎的知识,去解决那些困扰我的临床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作为一名在肿瘤科研领域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员,我一直关注着肿瘤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全面反映当前研究热点和临床实践的著作。《临床肿瘤学第5版》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其学术价值和权威性不言而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涵盖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最新分子机制研究,特别是关于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逃逸以及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的前沿内容。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当前在肿瘤精准治疗、联合治疗以及早期诊断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这本书的出版,将为我们科研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设计更具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并推动肿瘤治疗的理论和实践迈向新的高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读,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为攻克癌症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给人一种厚重而权威的感觉,封面采用的是沉静的深蓝色,配以金色和银色的烫字,显得非常专业。拿到手上,份量十足,预示着内容必然极其充实。虽然我不是肿瘤科的医生,但家里有长辈患病,所以对肿瘤学相关的知识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我一直想找一本既能科普基础知识,又能解答一些具体临床疑问的书籍,尤其希望它能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理念。《临床肿瘤学第5版》的出现,仿佛正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我曾尝试阅读一些网络上的零散信息,但往往不够系统,甚至存在误导。而一本由“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出品的书籍,其严谨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对书中关于肿瘤发生机制、不同类型肿瘤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各种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详细阐述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想了解,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的肿瘤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这些进展又如何体现在了这本教材中,它是否能为普通患者和家属提供更清晰、更科学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很精美,厚厚的两卷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非常丰富。我是一名肿瘤内科的医生,工作多年,深知肿瘤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和肿瘤打交道,但总感觉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这本书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并且是肿瘤专业的参考书,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带来新的启发。我尤其想了解书中关于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的最新诊疗指南和治疗策略,特别是针对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和支持治疗方面的内容。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目前比较热门的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我也想了解书中关于药物副作用的管理,尤其是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新知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