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衣之镖撰著赵怀舟校字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方剂
  • 五脏
  • 用药
  • 临证
  • 经验
  • 医案
  • 传统医学
  • 诊疗
  • 辅行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38001
商品编码:19507603863
出版时间:2011-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衣之镖 撰著;赵怀舟 校字 定  价:45 出 版 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页  数:42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7738001 上篇《辅行诀》方例医案选
一、肝木门
(一)补肝汤验案
附:大补肝汤治疗眩晕证的体会
(二)泻肝汤验案
(三)救误泻肝汤验案
(四)养生补肝汤验案
(五)青龙汤验案
(六)开肝窍方验案
二、心火门
(一)补心汤验案
(二)泻心汤验案
(三)包络补心汤验案
附:大补心汤治疗胸痹证的体会
(四)包络泻心汤验案
(五)救误泻心汤验案
(六)调神补心汤验案
(七)朱鸟汤验案
(八)开心窍方验案
三、脾土门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方例的验案和学习心得选集,填补了《辅行诀》临床实用研究的空白。上篇以《辅行诀》五脏辨证用药的特点,类分五门,其外感天行大小六神方、开窍救急五方亦分列于五门之中,各方例验案附以按语,明析辨证立法用药根据。下篇为医论医话,为作者学习研探经方的心得体会和临证见闻随笔,理事并议,论不空发,兼有案例穿插其间。书前编有病证索引。 衣之镖 撰著;赵怀舟 校字 衣之镖,河北威县固献村人。1962年初中毕业,因家境不济而辍学,闲暇时自学《医学衷中参西录》,颇感兴趣,遂矢志从医。1965年任本村半农半医,并得到当地名老中医姜炳勋先生指点;1974年拜原河北中医研究院通讯研究员张大昌先生为师;1976年在威县中医院工作,先后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79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并在北京中医学院旁听经典课。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各类疾病,尤其至力于医易学说及师传《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研究和实践。现任威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副主任。著有《伤寒论阴阳图说》、《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等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古老智慧的现代回响 在中国浩瀚的医学宝库中,《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古人对生命与健康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提炼的宝贵经验。本书并非单纯的药方汇集,更非枯燥的理论陈述,它是一部融汇了哲学思想、自然规律与临床实践智慧的医学经典。其核心价值在于,它以一种独特而深邃的视角,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在生理、病理及用药上的内在联系与动态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临证指导。 本书的诞生,源于对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本源的孜孜探求。古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否,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天地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五脏作为人体内部的“五大核心动力系统”,其功能状态直接关乎个体的生命活动。而《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系统梳理了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志下的功能变化,以及可能发生的病理机制。它不仅仅是描述“肝主疏泄”、“心主血脉”等基本概念,更进一步阐述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等相生关系,以及“肝欲散而喜条达,心欲软而喜宁静,脾欲缓而喜洁净,肺欲清而喜降,肾欲藏而喜静”等脏腑的性情特质。这种对脏腑功能的精细描摹,为后续的用药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独创的“辅行诀”理论。此理论强调,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五脏的运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借助外界的“辅”助力量,以及顺应自然界的“行”动规律,才能达到和谐的“诀”定状态。这种“辅行”的概念,具体体现在用药上,便是强调药物的性味归经与脏腑功能的匹配,以及药物之间的配伍运用,以达到“辅”助脏腑功能恢复,“行”之有效的治疗目的。例如,在针对肝脏疾病时,书中不仅会列举疏肝理气的药物,更会详细分析这些药物如何“辅”助肝脏恢复其“疏泄”之职,以及在临床上如何“行”之有效地运用这些药物,以达到“诀”定性地改善病情。 “用药法要”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药物名称和剂量,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味药物的药性、归经、功效以及在五脏用药中的特殊价值。书中对每一味药物的阐述,都蕴含着深厚的临床经验和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精准把握。例如,对于一味看似普通的草药,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它在何种情况下,针对哪一脏腑的何种病变,如何与其他药物配伍,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疗效。这种详尽而富有层次的用药指导,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书中对药物的运用,强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绝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季节等多种因素,灵活变通,精益求精。 “临证心得录”更是本书的灵魂所在。它将前沿的理论与真实的临床案例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这些心得体会,是作者在长期行医过程中,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反思。每一个案例的记录,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案,更是作者对病情脉络的抽丝剥茧,对药物疗效的精准评估,以及对治疗思路的反复推敲。书中可能详细描述了某个疑难杂症,如何通过对五脏功能的精准判断,以及对药物的巧妙运用,最终得以治愈。这些鲜活的案例,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也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的精妙和实践的丰富,更在于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它体现了中医“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情志、饮食等,来维护五脏的平衡,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在用药方面,书中也贯穿着“中病即止”的原则,避免过度用药,追求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大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的关怀。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穿越千年,历久弥新。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本书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传统医学中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宝贵智慧。它以其深邃的理论、精湛的用药技法和鲜活的临证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索生命奥秘、守护健康身心的独特路径。对于中医爱好者、临床医生以及任何对中国传统养生智慧感兴趣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细细品味的传世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智慧、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著作。通过研读本书,我们不仅能掌握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方法,更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智慧,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尝试着学习一些古代医家关于脏腑和用药的论述,感觉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那种“临证心得”的提法,就充满了实战的色彩,让我感觉非常接地气。我期待着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宝贵的医学知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确实很雅致,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上去温润细腻。封面上的字体设计古朴而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中医的经典著作情有独钟,总觉得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字里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经验,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与我们对话。而这本书,光是看它的标题,就让我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个人对中医的理解还比较浅薄,但这本书所传达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态度,却让我深受感染。每次阅读,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圣的学术殿堂,与先贤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书中的一些论述,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其深奥之处,但那种对生命、对疾病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用药之道的精微把握,都让我由衷地感到惊叹。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投入阅读,而是先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地翻阅几页,感受一下它的气息。那种感觉就像是遇到一位久违的老友,需要一点时间来重新熟悉,重新找回默契。书中的一些章节,即使只是浏览,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严谨和对医道的敬畏。我尤其欣赏这种对传统医学的尊重,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写。它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就像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尝或许有些微涩,但回甘却能久久萦绕。我喜欢这种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阅读体验,它让我觉得,自己也在跟着作者一起,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