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全集套装全10册 总定价: 493元
| 《激荡三十年上下册》 | 中信出版社 | 精装:32开 |
| 《跌荡一百年上下册》 | 中信出版社 | 精装:32开 |
| 《浩荡两千年》 | 中信出版社 | 精装:32开 |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典藏版》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精装:32开 |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平装:32开 |
| 商战之电商风云》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平装:16开 |
简介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内容介绍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浩荡两千年》修订版,是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后一卷。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大败局1 2》两册《大败局》,记录了过去20年间发生在中国企业界的、的19起失败案例,并旨在探寻“中国式企业失败”的基因。它们都发生在一场的伟大试验中。他们都是有尊严的失败者尽管有时候,他们会漠视道德的底线和破坏他们自己参与建立的商业准则,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投身于这个时代伟大的试验,同时也承受着转型社会注定难以避免的阵痛、煎熬和苦难。他们以自己的失败为代价,记录了一个时代所有的光荣、梦想与悲哀。我们应该为悲剧鼓掌。苦难从来是成熟者的影子。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商战:电商时代》通过对全世界近百位商业大佬的面对面专访,以比尔盖茨、杰夫贝索斯、刘强东、马云、柳传志、雷军、陈年、李国庆等人之口讲述,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传奇故事,概述了20年来世界和中国电商的发展史,以及电商对整个经济的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电商时代,企业和我们应该怎样去“活”。
比尔盖茨:“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大数据时代,商业如何生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央视财经频道大型系列纪录片《商战之电商风云》同名图书,解读电子商务二十年风云变幻,数百位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和经济学者深入采访。在这个一切皆电子商务的时代,人类数千年来的商业行为被颠覆,人们的购物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的改变,我们主动或被动地步入了一个被电商颠覆的时代。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诚挚的表达。
作者介绍
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
主要出版著作有: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013新作品)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
《大败局》
《大败局Ⅱ》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商战之电商风云”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个对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充满好奇的读者量身定做的。从淘宝、京东的崛起,到各种新模式的层出不穷,它详细地梳理了中国电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及其背后的逻辑。书中对于每一个巨头崛起的关键节点、每一个创新模式的诞生过程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看到了技术如何改变商业,平台如何重塑生态。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创业者心态的描绘,那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在竞争中不断迭代的勇气和智慧,让人钦佩。它不仅仅是关于电商,更是关于互联网思维如何渗透到商业的方方面面,关于消费者行为如何被重塑,关于传统行业如何被颠覆。读这本书,让我对当下以及未来的商业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习和适应永远是第一位的。它让我明白,成功的商业故事,永远都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近现代的商业发展史充满好奇,总觉得很多成功的企业背后,都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这次入手了这套“吴晓波全集”,尤其是他那几本关于企业史的书,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从“激荡三十年”开始,我仿佛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潮头,看到了那些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先行者们,如何在一片空白中开辟出新的天地。书中对每一个重要事件、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刻画都栩栩如生,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事实,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与挣扎,那种在时代洪流中抓住机遇、又在挑战中砥砺前行的精神,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对一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像海尔、万科,书中深入挖掘了它们早期创业的艰辛,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种种策略和决策,让我对它们的成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商业史,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生动写照,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会忍不住合上书本,去回想我所经历的那些年,去对比书中的故事,感觉格外亲切和有共鸣。
评分“跌荡一百年”这本书,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商业在剧烈变革中的阵痛与重生。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崛起,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百年间,中国商业经历了太多次的风雨洗礼。吴晓波老师的叙述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描绘了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也毫不避讳地展现了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彷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描写,那种在战乱、政策变动、外资冲击下,依然努力抓住一丝希望,发展民族实业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书中的许多案例,比如荣氏兄弟、张謇,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复杂处境。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亲历了那一段段历史,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家富强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选择的道路,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评分这套书的整体风格和内容,给我带来了非常丰富和立体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必须去了解它的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吴晓波老师的这几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我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而是通过他的文字,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感受着创业者的激情,体会着市场的残酷,思考着时代的变迁。从古代的商业智慧,到近代的工业梦想,再到当代的数字浪潮,他串联起了一条清晰而生动的中国商业发展脉络。我尤其欣赏他对细节的把握,那些微小的事件,那些人物的决策,都成为了构建宏大叙事的重要基石。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理性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次深刻的“中国故事”的集体回溯与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浩荡两千年”这本书,可以说是把我的视野一下子拉到了更宏大的历史维度。我一直以为商业史就是近几十年才有的概念,没想到吴晓波老师能将中国商业文明的脉络追溯到如此遥远的古代,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从春秋战国的“士农工商”到唐宋的商品经济繁荣,再到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下潜藏的商业力量,书中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商业画卷。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一些古代商业人物的解读,比如范蠡、子贡,他们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名字,更是充满智慧和远见的商业实践者。书中对古代社会经济制度的分析也非常到位,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时期商业会兴盛,又为何会被压制。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商业的韧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有如此强大的商业基因。这种跨越千年的梳理,让我对“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有了更根本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讨论,而是看到了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