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记+金刚经+道德经+论语+史记+孙子兵法+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周易 套装共10册

三十六记+金刚经+道德经+论语+史记+孙子兵法+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周易 套装共10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墨香书编委会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经典
  • 古代典籍
  • 文化
  • 历史
  • 哲学
  • 军事
  • 修身养性
  • 传统文化
  • 四书五经
  • 十三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五缘图书音像旗舰店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201708141622
商品编码:24343953022
包装:平装

具体描述

9787535640949 四书(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833 周易(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970 资治通鉴(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956 五经(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918 孙子兵法(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963 史记(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871 论语(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994 金刚经(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840 道德经(小香书)(新) 1
9787535640925 三十六计(小香书)(新) 1

千古智慧,穿越时空的宝藏——中华经典汇粹(十册套装)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渴望寻得那份宁静与智慧,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洞悉世事变迁的规律,领悟人生的真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了无数璀璨的经典,它们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千百年来无数求索者的道路。这套“千古智慧,穿越时空的宝藏——中华经典汇粹(十册套装)”精选了十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旨在为广大读者呈现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引领您走进先贤的思想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书套装囊括了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历史、伦理等多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品,每一部都凝聚了作者们毕生的心血和深刻的洞见。它们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修身养性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通过阅读这套经典,您将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根基,提升个人的人格修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并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寻得更深刻的启示与力量。 以下为套装内各册图书的详细介绍: 第一册:《三十六计》—— 谋略的艺术,制胜的精髓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瑰宝,是一部融汇了古代军事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它并非单纯的军事理论,更是将军事谋略融入到政治、外交、经济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精妙之处,直至今日仍被奉为圭臬。本书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层层剖析三十六条计策,从“瞒天过海”的隐蔽行动,到“美人计”的心理攻势,再到“走为上”的灵活策略,无不展现出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军事领域。在现代商业竞争、人际交往、项目管理等诸多场合,《三十六计》都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它教会我们如何审时度势,如何把握时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每一计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需要细细品味,反复揣摩,方能领悟其精髓。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如何取胜”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生存与发展”的智慧宝典。阅读《三十六计》,您将能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并在各种竞争环境中游刃有余,运筹帷幄。 第二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 破除执念,洞见实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佛教般若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佛教经典之一。本书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空”的智慧,旨在破除众生的我执、法执,引导人们从烦恼的根源——执着中解脱出来,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 《金刚经》的核心在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它告诉我们,一切现象皆是虚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是观之,则能脱离相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在。本书并非劝人消极避世,而是通过对“空”的深刻理解,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以无私的胸怀去对待一切。它教导我们要以智慧和慈悲为 guida,善待众生,广行布施,并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是观”的智慧观照自身,减少分别心,减少贪嗔痴,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金刚经》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乃至民俗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倡的“无我”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本书的阅读,不仅是对佛教经典的了解,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能帮助读者破除执念,增长智慧,提升精神境界,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第三册:《道德经》(老子)——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遗产之一。本书以其古朴、深邃的语言,阐述了“道”的奥秘,提出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政治、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道德经》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产生,而“道”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不可言说的、自然而然的规律。本书倡导顺应自然,不违背事物的本性,以“无为”的态度去行事,避免过度的干预和强制。“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一种更加智慧、更加柔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道德经》的智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启示我们,谦卑、柔弱、不争,往往能达到更大的成就。它教导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本书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治国理政、乃至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道德经》,您将能领悟到“上善若水”的包容与坚韧,“大巧若拙”的返璞归真,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达到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和谐境界。 第四册:《论语》—— 仁者之道,君子之风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本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思想教科书之一,对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的核心在于“仁”。“仁”是爱人,是推己及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克己复礼为仁”的修养方法。本书还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人格,倡导学习、思考、诚信、正直、忠恕等美德。孔子及其弟子们在《论语》中探讨了许多关于学习、教育、政治、人生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都是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格言。 《论语》不仅仅是古代的经典,更是指导我们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宝典。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如何处理好家庭、工作、社会关系,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君子。阅读《论语》,您将能感受到东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提升个人品格,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五册:《史记》—— 历史的画卷,人性的镜鉴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本书以其宏大的史诗般叙事,记述了从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 《史记》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抱负。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如实记录历史事件,更注重对人物命运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探究。他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秦始皇的雄才大略,项羽的勇猛无敌,刘邦的权谋机变,韩信的军事才能,等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以及历史进程中无数的偶然与必然。 《史记》不仅是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更是文学创作的典范。其叙事生动,语言精练,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史记》,您将能穿越时空,亲历历史的波澜壮阔,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感受古代社会的生活百态,并从历史人物的命运中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它教会我们认识历史的规律,理解人性的深邃,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以史为鉴,更好地走向未来。 第六册:《孙子兵法》—— 军事的圣经,战略的启示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军事的圣经”。本书由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所著,全书仅有六千余字,却字字珠玑,精辟入里,总结了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的军事思想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及“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本书提出了“道、天、地、将、法”五事七计,以及“始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篇章,系统阐述了战略决策、作战原则、战术运用、情报工作等方面的要领。 《孙子兵法》的智慧并非局限于军事领域。在现代商业竞争、团队管理、危机处理等诸多领域,其“以智取胜”、“避实击虚”、“因势利导”等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制定周密的计划,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如何灵活应变,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阅读《孙子兵法》,您将能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培养风险意识,学会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并在各种挑战中占据主动,实现最终的成功。 第七册、第八册:《四书》—— 儒家思想的基石,人生修养的指南 《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典籍,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四书》是儒家学派奠基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历代士人必读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 强调“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修身治国方略,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中庸》 阐述了“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强调“诚”是天道,也是人道的根本,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论语》(已在前文详细介绍) 记录了孔子的思想,核心在于“仁”和“君子”人格。 《孟子》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强调“仁政”和“民本”的思想,并论证了“道义”的重要性。 《四书》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个人修养、家庭教育、社会治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层面。它们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经典阐释,更是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担当的人的指南。阅读《四书》,您将能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提升道德修养,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提供思想支持。 第九册、第十册:《五经》—— 华夏文明的源头,民族精神的脊梁 《五经》,又称《经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五部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古代政治、哲学、伦理、历史、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余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情感世界和思想观念。 《尚书》 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尧、舜、禹、商、周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史实,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 《礼记》 记载了古代的礼仪制度,阐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教育思想的重要依据。 《周易》(已在前文将包含《周易》在内,此处为强调其重要性,单独列出) 是中国古代的占卜经典,以阴阳爻的组合来预测吉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探讨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春秋》 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鲁国自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事件,以其“春秋笔法”而闻名,对后世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经》内容宏大,思想深邃,是理解中华文明根基和民族精神的关键。它们不仅是古代文献,更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思考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阅读《五经》,您将能触摸到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感受古人深邃的思想,汲取人生智慧,并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 《资治通鉴》—— 鉴照古今,洞悉治乱兴衰的千年史书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初期到五代十国末期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本书以其宏大的规模、严谨的考证、深刻的分析,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古代帝王将相治国理政的必读书籍。 《资治通鉴》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宗旨。司马光及其编纂团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细叙述,深入剖析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总结了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书不仅记录了战争、政治斗争、制度变革等重大事件,更关注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演变等多个方面,力求展现历史的全貌。 《资治通鉴》的价值在于其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它揭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人唯贤”等治国的重要原则,也警示了“骄奢淫逸”、“刚愎自用”、“党同伐异”等亡国之道。本书的阅读,不仅是了解历史的演变,更是学习如何认识历史、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下,预见未来。它是一部“以史为鉴”的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了洞悉世事变迁、掌握治乱兴衰规律的钥匙。 《周易》—— 宇宙的奥秘,变化的智慧 《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充满智慧的哲学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本书以其独特的卦象和爻辞,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顺应变化、趋吉避凶的智慧。 《周易》的核心在于“易”,即变化。本书认为,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组合,形成六十四卦,每一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和变化趋势。卦辞和爻辞则对这些情境和变化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之道。 《周易》的智慧体现在其对辩证法和系统思维的深刻理解。它教导我们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两面性,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懂得顺势而为,适时而动。本书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智慧宝典。它教会我们如何理解变化,如何适应变化,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影响变化,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平衡、有智慧的生活状态。阅读《周易》,您将能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培养辩证思维,掌握应对人生变数的智慧,并与宇宙的规律和谐相处。 结语 这十册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的浩瀚星空。它们承载着先贤的智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穿越千年的时空,至今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本套装的推出,旨在让更多读者能够亲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汲取其中的营养,获得人生的启示,提升自我修养,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相信,当您翻开这套书,您将开启一段非凡的精神旅程,与伟大的思想家对话,感受古老智慧的魅力,从而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这不仅是一套书,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馈赠,一份传承千年的宝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汇集了中华文明精粹的典籍,简直是知识的宝库,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全新的体悟。我尤其钟爱《史记》的部分,司马迁的笔力雄健,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波澜壮阔的一生。读之,仿佛能亲历那金戈铁马的岁月,感受那些帝王将相的雄心与无奈。那些历史的细节,并非枯燥的年代记载,而是鲜活的人间悲喜剧。比如我对秦始皇的复杂情感,既佩服其一统天下的气魄,又对其暴政感到唏嘘。再比如那些谋士和侠客,他们的智慧和气节,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人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也对“以史为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当下所处的时代有了更宏大的坐标系去审视。特别是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时,翻开几页《史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总能迅速将我的心绪沉淀下来,让人明白,眼前的困难,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套书的装帧也十分典雅,纸张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每次捧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

评分

对于初涉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简直是打开了通往古代思想世界的钥匙。《论语》和《道德经》的并置,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处世哲学。孔圣人的仁爱和秩序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担当,让人在社会交往中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保持内心的方正。而老庄的“道法自然”,却又提供了一处退隐山林的清净之所,教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学会放下执念,顺应天性。我常常在清晨阅读《道德经》,体会“无为而无不为”的豁达,那份超脱尘世的淡然,对于缓解现代人的焦虑感有着奇效。而到了傍晚,再翻阅《论语》,学习如何得体的应对人际关系。这两部经典互相参照,让我的内心世界达到了奇妙的平衡——既有积极入世的动力,又不失超然物外的智慧。这种双重的滋养,远比单一的哲学流派来得更为圆融和实用。至于《四书》和其他几部,更像是给《论语》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理论框架,让“仁义礼智信”的体系更加丰满坚实。

评分

不得不提《孙子兵法》的精妙,它的价值绝对超越了军事范畴,是现代商业竞争和个人规划的绝佳指南。我曾将书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应用于一次重大的项目谈判中,那种精确的预判和战略布局,带来的效果令人惊叹。孙武的智慧在于,他所谈论的“战”,本质上是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资源的有效调配,强调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书中对地形、士气、间谍的分析,细致入微,即便用在管理团队或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时,也毫不过时。更让我佩服的是,它从不鼓吹无谓的冲突,而是将“避战”和“速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相比于一些空洞的成功学口号,孙子的理论有着钢铁般的逻辑支撑和实战检验的历史背书,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和信服。这套书的编排考虑到了这一点,将这部战略经典放在显眼的位置,实属明智之举。

评分

最后要谈谈这套书带给我的文化归属感和阅读体验。《金刚经》的禅思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空性智慧,为我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在被快节奏和物质欲望裹挟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去思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种难得的心灵涤荡。它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形成了一种绝妙的张力,让人懂得,真正的强大,是内心不受外物干扰的力量。而将这些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汉唐史册——汇集成一套精装书,本身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意。每一次轻轻翻开书页,那股墨香混合着纸张的微涩,都是一种仪式感的享受。这套书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自信和精神传承的实体象征,值得珍藏并反复品读,每一次重温,都会从不同的年龄和阅历中,提取出新的营养。

评分

这套书的另一个巨大价值在于《周易》和《资治通鉴》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事物演变规律的宏观把握。《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其卦象爻辞的解析,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悟性,但一旦入门,便能从中窥见宇宙万物阴阳消长、盛衰循环的底层逻辑。它不是宿命论,而是一种对“变”的深刻理解,教导我们在顺境时保持警惕,在逆境时积蓄力量,永远不要固步自封。而《资治通鉴》,则像是一部经过高度提炼和注释的历史案例分析集,它将《周易》中的抽象规律,用数百年王朝的兴衰更迭作为实例一一印证。读通鉴,我们能看到决策失误是如何一步步累积成亡国之祸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选择,如何牵动历史的巨轮。这种“纵向”的时间维度,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以一种更具历史纵深感的态度去规划未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