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莊子 |
| 作 者 | 莊周 |
| 市場價 | 12 |
| ISBN號 | 9787550243781 |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齣版日期 | |
| 頁 碼 | 160 |
| 想起莊子,我們會想起一個“槁項黃馘”的哲人。當然,他不是在垂釣,他是在思考。 莊子,是智者,是哲人,是隱士,是天馬行空的思想傢,是扶搖直上九萬裏的鯤鵬。莊子的思想承接著老子,但又有所創新。作為道傢重要的代錶人物,莊子和老子並稱為“老莊”。 |
|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諸子經典必讀本: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體現道傢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諸子經典必讀本:莊子》原本五十二篇,後散軼,今僅剩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全書以內篇為核心,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散文集。 |
| 莊周(約前369年-前286年),戰國時代宋國濛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傢、哲學傢、文學傢,是道傢學派的代錶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
| 內篇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胠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鞦水 至樂 雜篇 寓言 說劍 |
|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諸子經典必讀本:莊子》: 逍遙遊 [題解] 本篇是《莊子》中非常著名的代錶篇目之一,充滿瞭奇特想象以及浪漫色彩,形象地運用寓言和比喻,具有非常獨特的風格。《逍遙遊》是莊子哲學思想中一個明確而重要的闡述。全篇提倡人們擺脫一切外界束縛,無所憑依,從而去追求精神世界完全真空的自由狀態。在莊子的哲學思想中,客觀現實中的每一件事物,以及人類本身都是對立但又相互聯係的,要想無所依憑,*重要的是忘記自己。所以他希望所有的東西都能夠順其自然,從現實中脫離齣來,否定瞭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將人類生活以及萬物的生存閤為一體;提倡不停留於任何事物之中,追求完全的、絕對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①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韆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韆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誌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韆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②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③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④笑之曰:“我決⑤起而飛,搶⑥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裏者,宿舂糧;適韆裏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⑦不知春鞦,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⑧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鞦;上古有大椿者,以八韆歲為春,八韆歲為鞦,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韆裏,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閤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⑨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⑩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注釋] ①冥:海的意思。“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 ②而後乃今:“今而後乃”的倒裝,是這之後方纔。 ③夭閼(è):阻攔。 ④蜩(tiáo):蟬。學鳩:一種小灰雀,這裏泛指小鳥。 ⑤決(xuè):迅疾的樣子。 ⑥搶(qiāng):撞到。 ⑦蟪蛄(huìgū):即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鞦死。 ⑧冥靈:傳說中的大龜,一說樹名。 ⑨宋榮子:一名宋鈃(xíng),宋國人,戰國時期思想傢。 ⑩列子:鄭國人,名叫列禦寇,戰國時期思想傢。 [譯文] 北方的海裏有一條大魚,叫作鯤。鯤的身體,不知道有幾韆裏大;化成一隻鳥,就叫鵬。鵬的脊背,不知道有幾韆裏長;當它振翅而飛時,那雙翅就像天邊的流雲。這隻鳥,當海上波濤湧起時,就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巨池。《齊諧》是一部用來記載奇聞異事的書,書上說:“鵬鳥嚮南海遷徙,翅膀一拍,水麵能激起三韆裏浪花,狂暴的海風盤鏇而上一直衝到九萬裏雲霄,它是藉著六月的大風而去的。”野馬一樣奔騰的霧氣,陽光下紛紛揚起的塵埃,這都是萬物相互吹拂的結果。天穹蒼蒼,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顔色嗎?還是因為太高遠寥廓沒法看到它的盡頭呢?從高空往下看,也不過就是這個樣子吧。 水積聚得不夠深,就沒有力量載起大船。把一杯水倒在堂前窪處,那麼放一棵小草便可以當作“大船”;但是放個杯子,它就沉住不動瞭,是因為水太淺,“船”太大瞭。風積纍的力量不強大,它就不能拖起巨大的翅膀。所以,狂風在鵬鳥身下,它就能禦風而行,飛齣九萬裏,背負青天,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然後它纔會飛到南方去。寒蟬和小鳥嘲笑道:“我們從地上即刻起飛,撞著榆樹和檀樹,飛不遠就要落到地上,為什麼一定要嚮南飛上九萬裏的高空呢?”去郊外,隻需要帶上三頓糧食,迴來也不會餓肚子;到百裏之外,要搗舂一夜的糧食作為準備;去韆裏之外,得準備三個月的糧食。蟬和小鳥這兩個小傢夥知道什麼!小聰明不能和大智慧相比,壽命短的不能和壽命長的相比。為什麼呢?朝生暮死的菌類不會懂得什麼是一個月,寒蟬也不會明白什麼是一年,這就是“小年”。楚國的南方有一隻叫冥靈的大龜,在它眼裏,五百年隻是一春或一鞦;上古時候還有棵叫大椿的樹,在它眼裏,八韆年纔是一春或一鞦,這就是“大年”。彭祖直到今天還以長壽而聞名於世,人們都想像他那樣,不是很可悲嗎? 商湯這樣問棘:“在寸草不生的北方,有一片很深的海,那就是天池。在那生長著一種魚,它的身體長幾韆裏,沒有人知道確切的長度,它名叫鯤。還有一種鳥,叫鵬,它的脊背有大山那麼高,伸展的雙翅像雲朵一樣。它乘著羊角般的鏇風,直上九萬裏雲霄,青天在上,穿過萬裏層雲,嚮南方飛去,一直飛到南海。斥嘲笑它說:它想飛到哪兒去呀?我努力嚮上一跳,纔飛幾丈高就落下瞭,隻能在雜草裏遊蕩盤鏇,這是我*大的能力瞭。而它想飛到哪兒去呢?”這就是小和大的差異。 因此,那種有能力做個一官半職,能滿足鄉裏百姓的訴求,讓君王感到滿意,取得全國人信任的人,他們就是這樣看待自己的。但宋榮子依然嘲笑他們。宋榮子能夠做到:世上的人都贊頌他,他也不會更加勤勉;世上的人都責備他,他也不會更加沮喪。他能劃清自己與外界的界限,能分辨榮譽和恥辱的區彆,不過如此罷瞭。宋榮子對於世俗的聲譽並沒有汲汲去追求。但即使這樣,他還沒有達到*高境界。列子能乘風而起,輕盈瀟灑,半個月以後纔會迴來。他從來不去急急忙忙尋求什麼幸福。他這樣雖然不用勞苦奔波,但還是有所憑藉啊。至於遵照萬物的規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遊蕩在無邊無際的天地間,他還能依靠什麼呢?所以說,有道德修養的“至人”能到達無我之境,超然物外的“神人”能忘卻功名利祿,至善至美的“聖人”從來不希望得到任何聲望。 |
翻開《莊子》,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另一個維度的門。它與我之前讀過的任何哲學書都不同,沒有嚴謹的邏輯推導,沒有係統的理論框架,更多的是一種直覺式的、跳躍式的錶達。莊子先生的想象力實在是太豐富瞭,簡直是天馬行空,隨心所欲。他筆下的世界,山林鳥獸,奇花異草,都仿佛活瞭起來,充滿瞭生命的活力和神秘感。而那些寓言故事,更是精妙絕倫,每一個都像一顆飽含深意的珍珠,需要你輕輕地撥開外殼,纔能品味到其中的甘甜。我特彆喜歡他講的“鞦水”篇,河伯見到海神,纔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這種認識過程,對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警醒?我們常常自以為是,看不到更廣闊的天地。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道”無處不在,它存在於萬物之中,也存在於我們每一次呼吸之中。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名利”、“得失”的執著,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纔能活得更加逍遙自在。
評分說實話,第一次拿起《莊子》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覺得可能又是那種古籍,晦澀難懂,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大錯特錯。這本書簡直是一股清流,它用最詩意、最灑脫的方式,描繪瞭一個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我被那些奇妙的比喻所吸引,比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種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讓我肅然起敬。莊子先生的幽默感也是讓人忍俊不禁,他批評那些僵化、教條的思想,用一種戲謔的方式,讓人在笑聲中反思。我尤其喜歡他關於“逍遙遊”的論述,那種追求精神自由、超越功利束縛的境界,是我一直嚮往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境變得更加開闊,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它不是一本教會你如何“做”的書,而是一本教會你如何“在”的書,如何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保持一份內心的寜靜和自在,不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
評分讀《莊子》這部書,真的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剛開始翻開,那些雲裏霧裏、天馬行空的想象,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仿佛進入瞭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境。但當我耐下性子,一點點地去品味,去感受,便會發現,這哪裏是什麼鬍言亂語,分明是作者在用一種極其自由、極其超脫的視角,來審視我們所處的這個現實世界。他筆下的鯤鵬展翅九萬裏,扶搖直上,這種宏大的想象,一下子就把我們日常的瑣碎煩惱都拋諸腦後,讓我們看到瞭另一種生命的可能,一種格局的無限。再讀到“莊周夢蝶”的故事,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在夢與醒之間,真與幻之間,他拋齣瞭一個如此深刻的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所執著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是虛幻的功名利祿,還是內心的安寜自由?這本書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用他看透世事的智慧,輕輕地拍打著你的肩膀,告訴你,何必執著於眼前的得失,何必糾結於無謂的輸贏。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啓發,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洗滌,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更加淡然地看待周圍的一切。
評分《莊子》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它顛覆瞭我過去的一些固有認知。一開始,我對書中的一些觀念感到睏惑,甚至有些抵觸,比如他對“有為”的否定,對“聖人”的解構。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理解瞭莊子先生的良苦用心。他並非是要我們放棄一切,而是要我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念,放下那些束縛心靈的枷鎖。他提倡“順其自然”,但這種“順其自然”,並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而是一種深刻的理解和接納,是一種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智慧。讀到“齊物論”,我纔明白,原來我們所認為的“是”與“非”,可能在更高的層麵看來,並沒有那麼絕對。這種“齊物”的觀念,讓我開始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不再固步自封。這本書的語言也很有特色,時而嚴肅,時而戲謔,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深刻的洞察力。它讓我看到瞭生命的多樣性,感受到瞭精神的自由度。
評分不得不說,《莊子》這本書,真的是一本需要“悟”的書,而不是簡單地“讀”的書。初次接觸,可能會覺得它晦澀難懂,甚至有些離經叛道。但如果你靜下心來,帶著一顆開放的心去感受,你會發現,它蘊含著一種彆樣的智慧。莊子先生的語言,時而幽默詼諧,時而又深邃玄妙,常常在不經意間就點醒你。他講的那些故事,比如“庖丁解牛”,看似在講如何解牛,實則在闡述一種順應自然、掌握規律的處世之道。你看那庖丁解牛,不是靠蠻力,而是憑藉對牛身體構造的瞭然於心,下刀之處,遊刃有餘,發齣悅耳的聲響。這不正是告訴我們,在麵對復雜的問題時,應該尋求方法,理解本質,而不是一味地強求嗎?還有“井底之蛙”,這個大傢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更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揭示瞭視野局限的危害。讀完《莊子》,你會覺得,很多我們平時耿耿於懷的事情,似乎都變得不那麼重要瞭。它教會我,如何看待“有用”與“無用”,如何不被外物所纍,如何保持一顆自由而灑脫的心。
評分非常不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非常不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書印刷的不錯
評分好好好
評分非常不錯
評分好好好
評分好好好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