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冰鑒宣紙綫裝(無皮箱)
作者:清 曾國藩
齣版社:吉林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9年7月齣版
冊數開本:1函5冊 毛6開宣紙綫裝
ISBN:9787560146102
定價:990元
編輯
| 曾國藩是位官僚,所處的卻是吏治敗壞並極端腐朽的從政環境,但就在那個價值取嚮日趨多元的時代,他幾乎攬盡天下英纔。《冰鑒》一書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它是曾國藩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因其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啓迪性和藉鑒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編者力圖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閤,全方位立體地解讀曾國藩識人、用人的神秘之學,為讀者打造一條走近曾國藩的彩色畫廊,感受他獨到的識人、用人策略。 |
|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
| —— |
| 知人之鑒,並世無倫。 |
| ——李鴻章 |
| 公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畫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 |
| ——太平天國石達開 |
| 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
| ——曾國藩 |
| 邪正看眼鼻,聰明看嘴唇,功名看氣宇,事業看精神,壽天看指爪,風波看腳跟,若要問條理,全在語言中。 |
| ——曾國藩 |
| 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 |
| ——劉邵 |
| 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13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那就是《曾國藩傢書》。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 |
內容提要
《冰鑒》雖是曾國藩眾多著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卻是曾國藩得以成功的重大秘訣;統帥數十萬大軍,一生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各級官員近韆名,很多像李鴻章、左宗棠都位極人臣。曾國藩靠什麼來甄彆、遴選人纔?《冰鑒》就是有關曾國藩相人識人之術的論述。
《冰鑒》原文雖然隻有2269字,但在考辨人纔上,“一身精神,具乎兩目”,確有開門見山的效果。
《冰鑒》全文分七篇,其中篇“神骨”、第二篇“神態”、第四篇“情態”、第五篇“須眉”、第六篇“聲音”、第七篇“氣色”,頗有實用價值,也有深厚的現實基礎與科學精神,是人力資源中國化、本土化的絕好教材,對國傢、政府、軍隊、企業等各級識彆、儲備、選拔、培訓人纔大有幫助。
目錄
上編識人之道
一、人纔
1.識纔——人纔須有操守多條理
2.求纔——求纔當如鷹隼擊物,不得不休
3.衡纔——凡人纔下,視其誌趣
4.養纔——人纔以陶冶而成
5.用纔——世不患天纔,患用纔者不能適用
6.德纔——餘謂德與纔,不可偏重
7.薦纔——不避嫌隙,秉公論列
8.君子——君子小人,存乎一心
9.精明——處事以明為要義
二、將纔
1.選將——上選將纔,須三者兼全
2.將德——帶兵之人,須有忠義血性
3.能戰——治軍之道,以能戰為義
4.奇正——練兵當如八股傢之揣摩
5.嚴明——善將兵者,首重申誡嚴明
6.忠義——忠義之將,可橫行天下
7.平淡——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8.軍心——以真心實腸,得士卒之心
9.評將——衡纔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
下編相人之法
一、神骨——精神具乎兩目,骨相具乎麵部
二、剛柔——先天種子,五行生剋之數
三、容貌——容以七尺為期,貌閤兩儀而論
四、五官——目為麵之淵,鼻為麵之山
五、須眉——少年兩道眉,臨老一副須
六、聲音——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
七、情態——情態神之餘,常補神之不足
八、氣色——麵部如命,氣色如運
作者介紹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漢族,齣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之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傢、理學傢、政治傢、書法傢,文學傢,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有曰:“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錶達齣對這位已故鄉人的推崇之情。
這套《冰鑒》的綫裝本,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宣紙特有的那種溫潤的質地,觸感細膩而富有張力,翻動書頁時發齣的沙沙聲,簡直就是對傳統閱讀儀式的一種極緻禮贊。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那精美的裝幀,每一頁的對摺、每一針的走綫,都透露齣匠人的心血。綫裝書的韻味,在於它的“不完美”和“手工感”,每一捲的邊角或許都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微微捲麯,但這恰恰是它生命力的體現。我特彆喜歡那種用細麻繩穿引固定書脊的古樸方式,它不像現代膠裝書那樣僵硬,而是帶著一種自然的柔韌性。每一次小心翼翼地打開書捲,都像是在揭開一個塵封已久的秘密,那種油然而生的敬畏感,是任何電子設備都無法給予的。這不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細細品玩的藝術品,收藏價值和閱讀價值兼具,讓人忍不住想把它供奉在書房最顯眼的位置,靜靜地欣賞它歲月的痕跡。
評分說實在的,一開始我還有點擔心,像這種傳統的宣紙綫裝書,會不會因為年代和材質的緣故而難以保存。但入手後發現,它的裝訂工藝非常紮實,函套的設計也相當到位,起到瞭很好的防潮和防塵作用。對於我這種喜歡把書放在書房陳列的讀者來說,這種嚴謹的包裝簡直是福音。我甚至在想,如果將它放在陽光下,那宣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齣怎樣的自然泛黃和包漿效果,那將是時間賦予它的第二層美。這套書的體量適中,一函五捲的劃分也便於攜帶和局部閱讀,不會像一些巨著那樣令人望而生畏。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令人滿足的收藏與閱讀體驗,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傳統工藝和文化精神的凝結,值得每一位熱愛閱讀和傳統文化的同好珍視。
評分這套綫裝本的排版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它完美地平衡瞭實用性和審美性。請注意看它的字距和行距,那種恰到其實的留白處理,讓原本密集的文字擁有瞭呼吸的空間,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疲勞感。在很多現代書籍中,為瞭追求內容緊湊而犧牲瞭閱讀舒適度,但《冰鑒》在這方麵做得極為考究。而且,宣紙的特性使得墨色錶現得極其到位,黑白分明,對比強烈,即便是年代久遠,字跡也不會模糊不清,反而有一種水墨畫般的層次感。我甚至會時不時地摩挲一下那些空白處,感受紙張的肌理。對我來說,閱讀本身就是一場全感官的體驗,而這套書通過其精良的物料和印刷工藝,將這種體驗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層次,它讓“閱讀”這件事本身變成瞭一種儀式,一種對知識的莊重對待。
評分翻閱這五捲的內容,我深刻體會到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雖然成書年代久遠,但其中探討的很多議題,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啓發性。它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和視角。比如,書中對於“物我兩忘”的論述,讓我開始反思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和精神的貧瘠之間的矛盾。閱讀時,我常常會不自覺地停下來,閤上書本,陷入長久的沉思,試圖將書中的古老智慧與我當下的生活處境進行對接和印證。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你“是什麼”,而在於它引導你思考“為什麼”和“該如何是”,它像一麵清澈的鏡子,映照齣讀者自身內心的波瀾,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我重塑過程。
評分讀完這套《冰鑒》,我最大的感受是精神上的洗滌。它並非那種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小說,而更像是一部關於哲思和生活美學的沉思錄。作者的筆觸極其內斂、剋製,卻又在不經意間流露齣對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閱讀的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沉靜的心態,仿佛置身於一個空曠的庭院中,聽著微風拂過竹林的聲音,每一個字都值得反復咀嚼。我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攤開書捲,藉著一盞微弱的颱燈光芒,去捕捉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深層含義。這套書的文字結構很獨特,句子往往很長,卻不顯冗雜,反而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韻律感,讀起來就像是在品一壺上好的清茶,初嘗平淡,迴味無窮。它教會瞭我如何放慢腳步,去審視那些被日常瑣事快速略過的細節,重新構建起我對“美”和“真”的認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