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稱:一定要告訴女兒的那些事
作者:[英]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
定價:35.0
齣版社:
齣版日期:
ISBN:9787550272606
印次: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改編自18世紀的英國政治傢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寫給女兒的書信集,編者從中齣符閤現代親子教養觀念的精華部分,既能夠協助父母更進一步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也適閤引導孩子自我學習成長。
目錄
給充滿夢想的你
001奠定人生的基礎? 12
002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14
003永遠保持好奇心? 16
004為人誠實並充滿自信? 18
005成功者的秘訣? 20
006媽媽是你老師? 22
007培養良好的習慣? 24
008學習規劃生活? 26
009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28
010贊美是進步的力? 30
011養成記筆記的習慣?? 32
給學習待人處事的你
012以單純的心看? 34
013學習控製脾氣? 36
014懂得展現長處? 38
015禮貌是步? 42
016正確的禮儀觀念? 44
017拒絕的藝術? 46
018珍惜會批評你的朋友? 48
019犯錯時不找藉口? 50
020不要在背後批評朋友? 52
021培養良好的適應力? 56
022學會愛自己? 58
給希望男女平等的你
023請主動付齣愛心? 60
024男女一樣? 64
025彆讓睏境嚇倒自己? 66
026坦率地與異性相處? 68
027給初次麵對月經的你? 70
028與異性交往的正確態度? 72
029“一定要幸福”的義務? 74
030睡眠要充足? 76
031為瞭健康請遠離速食? 80
032健康比身材更重要? 82
033兩性平等不是夢? 84
給擁有充實人生的你
034把握短暫的空閑時刻? 86
035玩樂並不是壞事? 88
036多去郊外走走吧? 90
037學習正確的金錢觀? 92
038通過曆史來瞭解? 94
039學習英文以拓展視野? 98
040閱讀書籍不應設限? 102
04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04
042試著培養自己的愛好? 106
043永保一顆樂觀的心? 108
044勇於挑戰自我? 110
編輯
★切斯特菲爾德的傢庭教育傳世之作,符閤現代教育理念的經典改編。※在韓國齣版後,2年內重印瞭18次,同時,本書在中國颱灣也是親子教育領域的書。
★適閤的教育理念,配以多幅活潑生動的插圖,本書親切的形象一定會讓廣大的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喜歡。
★既能夠協助父母更進一步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也是*適閤引導孩子自我學習.
另一本聚焦於培養孩子內在驅動力的書籍,徹底顛覆瞭我過去那種“設定目標、監督執行”的教育思路。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何點燃興趣纔是關鍵”。它詳細剖析瞭“控製型教育”和“自主型教育”對孩子長期學習動機的影響。作者通過大量的神經科學研究和兒童發展案例,論證瞭當孩子感受到對自身行為的掌控感時,他們的大腦會分泌更多與奬勵和學習相關的化學物質。書中探討瞭很多“給予選擇權”的具體策略,比如不是命令孩子去學鋼琴,而是提供三到四種他們感興趣的藝術形式(如音樂、繪畫、編程入門課),讓他們在既定的框架內自行選擇。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過程贊美”的重要性,如何將“你真聰明”轉化為“我看到你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嘗試瞭三種不同的方法,這很棒”。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個不需要外部鞭策,也能自我成長的個體。它帶來的不是壓力,而是一種更長遠、更具解放性的視角,讓我們能夠退後一步,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園丁”,而不是“監工”。
評分最近讀瞭關於親子關係和青少年成長的幾本書,發現有些真的是能讓人眼前一亮,讓人感覺像是找到瞭某種“通關秘籍”。比如,有一本特彆強調非暴力溝通在傢庭中的應用,作者花瞭大量篇幅去解析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無傷大雅的指責和評判,是如何像慢性毒藥一樣侵蝕孩子自尊心的。書中舉瞭非常具體的例子,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時,父母脫口而齣的“你看看彆人傢的孩子”或者“你總是這樣粗心大意”,並提供瞭替代性的、錶達自身感受和需求的方式。它教我們如何真正去“傾聽”孩子言語背後的情緒,而不是急於給齣解決方案或道德評判。這本書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過去那些“好心辦壞事”的溝通模式。它不是那種空泛地講“要多鼓勵”的書,而是落實在每一個細微對話場景中的實操指南。尤其對於處理青春期孩子那種敏感、易怒的情緒爆發期,書中提供的“暫停鍵”技巧——即在雙方都情緒激動時,先物理性地拉開距離,約定一個冷靜後的再談時間——簡直是救命稻草。它讓溝通從一場情感的角力,變成瞭一場相互尊重的探討,這種轉變是需要刻意練習的,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練習的腳本。
評分我最近接觸到一本著重於情緒調節和逆境商(AQ)培養的讀物,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將挫摺視為孩子學習的關鍵資源,而不是需要被清除的障礙。書中提齣瞭一個非常有操作性的概念——“災難復盤法”。當孩子經曆失敗或遭遇委屈時,父母不應立即齣麵“滅火”,而是引導孩子像科學傢一樣,係統地分析事件的A麵(發生什麼),B麵(我的感受),C麵(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以及D麵(下次可以怎麼做)。這種結構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減輕瞭情緒的混亂感,讓孩子學會將負麵體驗轉化為可控的信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充滿瞭“腳踏實地”的建議,比如如何利用“迷你失敗”來提前進行心理演習。它強調的是韌性,是那種即使跌倒瞭,也能拍拍灰塵,帶著新經驗站起來的能力。讀完後,我發現自己對待孩子的小小失利時,心態明顯放鬆瞭許多,不再那麼焦慮地想去彌補一切,而是更專注於幫助他們建立起應對不確定性的內在“工具箱”。
評分有一本專門探討女孩心理健康和自我認同的書,內容非常細膩和觸動人心。它沒有過多談論具體的學科知識,而是深入挖掘瞭社會文化對小女孩的刻闆印象是如何影響她們的自我評估的。書中用大量的篇幅討論瞭“完美主義陷阱”——很多女孩為瞭符閤外界(包括父母)的期待,而過度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不那麼“光彩”的部分。作者用文學化的筆觸描繪瞭青春期女孩麵對身體變化、人際關係壓力時的內心波瀾,特彆是關於“友誼中的嫉妒與排他性”的處理,提供瞭非常成熟的分析框架。它不僅僅是告訴女孩“你要自信”,而是告訴父母如何幫助她們建立一個穩固的、不以外界評價為轉移的自我價值體係。書中關於“身體意象焦慮”的章節尤其深刻,它教導傢長如何以一種平靜、接納的態度與孩子討論外貌,將重點從“看起來如何”轉移到“感覺如何”和“能做什麼”上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對女孩的教育,必須更加關注她們內在的感知世界,保護好她們那份最初的、未經社會汙染的敏感和真誠。
評分還有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是關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媒介素養的指南。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本書顯得尤為重要。它不是在說教孩子“不要相信網絡上的東西”,而是提供瞭一套清晰的“信息辨識流程圖”。作者將復雜的概念簡化為幾個易於記憶的步驟,比如“誰在說話?他想讓我相信什麼?有什麼證據支持?是否有其他可能性?”。書中針對青少年容易接觸到的社交媒體、短視頻等媒介形態,設計瞭專門的分析練習,教會孩子們如何識彆情感操縱和虛假敘事。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種與孩子討論敏感話題的新方式——從“對錯之爭”轉嚮“信息驗證”。我們不再是單純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而是邀請他們一起成為“信息偵探”。這種方法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思考者。這本書的風格偏嚮於現代、互動性強,非常適閤作為傢庭進行“思維升級”的集體學習材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