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易識階
定價:36.00元
作者:米鴻賓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802284531
字數:300000
頁碼:3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書院易學研究中心,米鴻賓文集之一,特彆推薦。
人生的感悟和心靈深處的驅動力是進步的源泉。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閤,就是應用之道,就是學問。當你對事物有瞭清醒而深刻的認知及至這種深刻瞭人性的厚度之後,你就深深體會到人的渺小。 本書重點圍繞“易學當以人為本”這一觀點,以天道論五常倫理,藉陰陽五行評人事規律,人本位之解易觀點躍然紙上。並重新詮釋”天人閤一”,即道傢之宇宙哲學、佛傢之真善美與儒傢之齣而用世的水乳之融。讓我們以勇氣、耐心及遠見來保持易學的完整和力量;並堅持學術、保持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在易學的傳承事業中綻放清蓮。
內容提要
我們常謂,一陰一陽成就生生不息,天道本體蘊含其中;“繼善成性“,將天道束於德性義理;在此本體下,易學概念交匯形而上學思維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參象識天地萬物,成為易學的思考方式。漢代京房建立瞭以陽陽五行為世界間架的哲學體係,並將八卦和六十四卦視為人類社會之縮影。雖後有宋邵雍倡性命心性之學。由天人閤一,過渡到人本位。但研易之人過多關注自然之理。忽視人之能動性。
《大易識階》係米鴻賓先生繼《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等書之後的又一心水之作。若將《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等書定位為象數研究,《大易識階》則偏重於義理描述,應納為象數之人文,但終是“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本書重點圍繞“易學當以人為本”這一觀點,以天道論五常倫理,藉陰陽五行評人事規律,人本位之解易觀點躍然紙上。並重新詮釋”天人閤一”,即道傢之宇宙哲學、佛傢之真善美與儒傢之齣而用世的水乳之融。
該書中,對平常百姓的生活之陰陽五行有著諸多慧解,這與作者的長期研究和體證息息相關。作者對陰陽五行之人本位,易學之日常生活應用的關注,對易學思想觀念的帶動,易學文化現象的觀察,易學實踐經驗的整理,易學深度延續的關懷等方麵展現得淋灕盡緻。不僅開拓瞭易學思考的新視眼,而且對今後進一步地正確評價易學提供瞭積極齣世的觀點。
目錄
大知在所不慮(代序)
上捲·義理篇
章 思考易學
易學在上
君子上達
第二章 仁者的心香——《易傳》章 句選析
《易傳》的智慧
《易傳》的結構
匝於仁義
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與天地準
先天八卦卦序的內在意義
第三章 天人閤一心論
錨天人相應
大易至簡
圓如如不動的法
第四章 陰陽實解
陰陽關係
陰陽就是氣
道性彆裁
孤陽不生 孤陰不長
先天與後天
第五章 五行發微
陰陽五行氣化
五行次第
五行閤德
五行旨歸
五行相和
土的藏性
火性炎上
水性潤下
金曰從革
木曰麯直
心能轉物
體相
論形
第六章 大音希聲
知音
空榖傳音
第七章 命運之門
命運的延續
同命異運(初始力原理)
能量級
定數與變數
準是相對的
第八章 易海傳音
日月相推而為易
天道左鏇 地道右轉
形而上 形而下
風為天地之使
得時
文以載道
中捲 象數篇
第九章 易學基礎地
第十章 乾支是經緯之學
第十一章 象數密室
下捲 隨感篇
第十二章 易學見地
第十三章 與蒼天下棋
第十四章 古人情懷
第十五章 易之所得
第十六章 月明心香
附錄一 《易》學現代應用之道
附錄二 弟子心規
作者介紹
米鴻賓,又名米多識,修守梵行一易者。1972年生於遼寜鞍山,金融學研究生,幼承庭訓,繼傢學,習六壬神課、誦四書五經、閱諸子百傢。23歲齣而用世,穿梭於學府與市井,開講學之風。載易於哲,涉天文、曆法與國史。車馬喧中,著述《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六壬神課金口
文摘
序言
市麵上充斥著大量追求新奇、追求嘩眾取寵的著作,但這本書卻像是一股清流,它所探討的內核是恒久不變的真理。它的價值不在於告訴你“什麼會流行”,而在於揭示“什麼構成瞭基礎”。我周圍的一些朋友對它不屑一顧,認為它過於陳舊、不閤時宜,但我反而覺得,正因為它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纔更值得我們去信賴。它提供瞭一種深度穩定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比任何新穎的觀點都更加珍貴。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建立一個內在的錨點,而不是隨波逐流地追逐外界的風嚮。
評分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讀”,不如說是“鑽研”。每一次落筆標記,每一次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疑問或聯想,都像是與作者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文字密度實在太高瞭,每一個詞語的背後似乎都潛藏著深厚的學問積澱。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去外界尋找一些佐證或者參考資料,纔能真正消化掉前麵讀到的那一段。這種“學中思,思中再學”的循環,極大地拓展瞭我的知識邊界,讓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更具係統性的眼光去看待日常事物。它強迫你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去審視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但從未深究過的基本規律。那種思維被拉伸、被重塑的感覺,既痛苦又令人興奮。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接觸的時候,確實被那種古奧的語言風格勸退過幾次。句子很長,修飾詞很多,節奏感也與現代白話文相去甚遠。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去讀懂它。然而,正是這種“挑戰性”,激發瞭我最大的閱讀熱情。我開始學習去適應它的節奏,去揣摩那些看似繞口卻擲地有聲的錶述方式。當最終能夠流暢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時,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它不隻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個嚴苛的導師,它要求讀者付齣足夠的尊重和努力,然後,它纔會慷慨地迴報給你一個更加堅韌和深刻的自我認知。
評分這本厚重的書,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那種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清香,讓人一下子就迴到瞭那個信息相對匱乏,但文字的重量感更足的年代。書頁泛著微微的黃,邊緣有些許磨損,像是經過瞭無數雙手的翻閱和摩挲,每一道摺痕、每一處汙跡,都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它曾經被認真對待的時光。封麵設計簡潔,但那種古樸的字體排列,卻有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感,讓人在翻開扉頁之前,就對裏麵蘊含的知識儲備充滿瞭敬畏。它絕不是那種快速消費的讀物,更像是一個老友的陪伴,需要你沉下心來,用時間去灌溉,去理解它所構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每一次翻開,都有新的體悟,就像是走進瞭迷宮,需要耐心尋找綫索,纔能逐漸接近核心的奧秘。
評分與其他流行的“速成”指南截然不同,這本書展現齣的是一種慢工齣細活的匠人精神。它不急於給齣即時的、立竿見影的答案,而是更注重為你打下堅實的地基。它的結構層層遞進,邏輯鏈條嚴密得像是一件精密的儀器,從宏觀的理念,到具體的實踐步驟,再到應對特殊情況的變通之法,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我尤其欣賞它在闡述復雜概念時,所使用的類比和圖示——雖然是以文字形式呈現,但那種空間想象力足以讓人在腦海中構建齣清晰的模型。這使得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雖然需要努力攀爬,但每登上一層,視野都會開闊一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