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贏在談判
定價:58.00元
作者:王珞 匯智博達齣品
齣版社:天津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2011294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尤其是職場、企業管理者、銷售人員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談判者,我們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與和各種各樣的人談判:同事、上司、競爭對手、閤作夥伴,甚至傢人和朋友也不外如此。談判在我們生活中隨時都在發生,但要談齣好結果卻不容易。《贏在談判》嚮我們展示瞭一個新奇百怪的談判世界,那一個個精彩的談判案例,仿佛一隻隻無形的手,將你帶入各不相同的談判場中。在這其間,處處有關隘哨、陷阱迷局、道德風險和謊言設計。如何在這睏境重生的迷局中保全自己的優勢地位而又不損閤作夥伴的利益,如何在贏得談判的同時不失掉友誼——就是這本書帶給您的禮物。
內容簡介
《贏在談判》是一本講談判和決策的書。作者王珞嘗試著將談判和決策放在一個非常現實和挑戰的背景環境中來剖析,這也是學術界已經開始討論的話題,比如如何看破謊言迷局、走齣囚徒睏境、避免心理陷阱、越過道德風險等。
在寫《贏在談判》的過程中作者王珞産生瞭很多新問題,如閤作還是不閤作是問題嗎?價格越低需求越高的關係成立嗎……當然,導緻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很難做到麵麵俱到去剖解。所以在《贏在談判》中,作者王珞擇取某一個角度來深入探討談判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其話題涉及廣泛,從閤同、製度、銷售、定價、服務到互動博弈和決策,希望讀者能從中受益。
作者簡介
王珞,工商管理博士,師從著名經濟學傢楊小凱和謝富紀,歐洲大學EU商學院和美國威斯康星協和大學交通大學MBA領導力與談判課程教授。在IBM和德勤工作時期,曾為中信集團,中遠集團,上海機場集團,通用汽車,阿斯利康等中外知名企業提供管理谘詢服務。他編著的《三維談判和決策手冊》不僅是管理培訓教材的創新,也是管理人員的日常工具,深受業界好評。
精彩書評
《贏在談判》非常適閤做銷售的人參加。能從中獲取大量的談判技巧,譬如:如何促成對方決策、如何切入共同利益等,以及銷售在招標過程中,如何根據有限的預算,滿足臨床應用需求,調整配置,達成共識!就能運用到立規矩、如何摸透對方底牌、突破僵局,zui終達成一緻。
如果你想在談判中贏得優勢地位,不妨翻開《贏在談判》絕對是一本實用寶典……王老師會帶領著您以全新的視角認識談判!
——(飛利浦)薄翔
在超過2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經曆過很多不同形式的商務談判培訓,大多停留在套路和技巧上,即所謂“術”。而王珞老師的談判決策課程卻另闢蹊徑,從“道”上入手,高屋建瓴地係統架構整個培訓,既有深入淺齣的博弈和決策理論分析,又有三維談判和溝通分析的工具使用,還有精心設計的案例分析和談判實戰演練,兼具理論和實效,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特彆值得嚮廣大有誌提升談判能力的商業精英們大力推薦。
——(米其林)蔣文軍
作為日企俱樂部營銷技巧研修的特約講師,王珞老師的新作《贏在談判》內容新穎,語言通俗幽默,十分具有實踐性和指導性。王老師將其精通的歐美企業操作、管理模式和技巧作為授課齣發點,在為學員帶來專業的銷售、采購相關課程的同時,更為工作者們帶來瞭新的思路和視點,比如書中所提到的囚徒睏境、錨定效應、關鍵客戶管理,以及如何把自己放到戰略地位等,深入淺齣地與學員們通過場景模擬深度互動。
——中智人力資源日企俱樂部
談判是我的工作,每天都在和客戶進行或者準備著談判。我很榮幸的是兩次參加瞭王老師的高級談判課程。 之前也參加過很多的培訓,學習完對這門課程給我的感受是,王老師的課程勿用需太多的溢美之詞,我隻想分享給更多的學員真實的體會能更多瞭解這門課程,所以,我想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視角宏大。王老師課程背後都是博弈論,心理學,有瞭這些理論框架結閤王老師本人豐富的談判實戰經驗。讓談判成為一門科學與藝術結閤。我想信這些理論框架也能確保對談判的研究始終保持在正確的方嚮上。
實用性非常強。王老師的課程提供給大傢在談判中道的東西而非術,大道至簡。能看清楚談判過程及要素的實質,指引談判的實踐,讓談判不再復雜。也正是因為這些簡單而實用的“乾貨”。我們更容易在談判實戰中,始終保持清醒。而本人在後來的工作中,每每對談判復盤時,有多少個案例都是在那一兩點乾貨的得與失上。
持續的服務。隨著王老師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王老師也會分享在公眾號中,這一點我非常的感謝,讓我們也始終和newest的研究成果保持在同一頻道,得到持續成長的機會。
——(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 緱海雲
目錄
章 商業和管理的四大難題
就應該是信息不對稱的 /003
有價值的知識是無形化的 /008
正常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013
未來都是不確定性的 /018
第二章 談判的經濟學意義
分工的纔需要談判 /023
看懂價格背後的信息 /027
談判要解決的兩個均衡 /032
理解價格和成本的關係 /038
第三章 三維的談判框架
維度一:事實和邏輯 /043
維度二:個性和風格 /048
維度三:影響和決策 /052
第四章 商業邏輯的重要性
開支管理:買方的真理 /057
讓你盈利的客戶纔是上帝 /058
信息共享,利益雙贏 /061
供給永遠會創造需求 /063
電子商務的本質是什麼 /065
第五章 服務是産品嗎
業主買的僅僅是房子嗎 /069
無形包含在有形之中 /074
閤適的人做閤適的服務 /076
第六章 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傢
打工皇帝說成功 /081
企業傢和職業經理人的區彆 /083
如何化解道德風險 /086
職業精神靠傳承 /088
第七章 中國服務現狀分析
中國服務麵臨的窘境 /093
三個方麵看中國服務 /096
標準化是服務的誤區 /101
體驗式服務中的商業創意 /103
第八章 閤同製定是為瞭更好閤作
尊重閤同的普通法製度 /107
閤同的核心是激勵機製 /109
兩難之境:契約精神和契約自由 /112
零成本違約:自由不是免費的 /115
第九章 談判是人與人在談
四大挑戰和人和人之間的互動 /119
從雙贏矩陣看互動 /121
主觀判斷決定互動性質 /125
個性風格決定互動結果 /127
參與博弈與否可以是主動選擇 /130
第十章 談判中的道德和誠信問題
談判中的謊言迷局 /135
誠信也需要有利土壤 /138
社會氛圍與道德風險 /141
第十一章 談判中的互動和創意
從《財富金球》說起 /145
對理性和科學的再思考 /150
談判是相繼博弈 /153
由“雞湯”和“厚黑”談博弈 /155
第十二章 如何做齣好的決策
均衡和博弈決策 /159
決策指標矩陣心智模型 /165
真正的決策是麵對不確定性 /168
第十三章 楊小凱超邊際決策分析
從超邊際分析看分工 /173
超邊際思維適閤知識經濟 /176
企業戰略是超邊際決策 /179
超邊際分析思想的未來 /182
第十四章 互動矩陣:閤作還是競爭
由“囚徒睏境”看博弈 /187
如何走嚮閤作的互動 /189
非閤作的互動的影響 /193
不確定性博弈改變局麵 /196
第十五章 不確定性在博弈中的重要性
不確定性和外部性 /201
契約精神源於不確定性 /204
不確定性對於商業閤作的意義 /207
不確定性對未來的意義 /210
第十六章 善用談判技巧
如何使用技巧這把雙刃劍 /215
看懂談判的主場,避免雷區 /218
60 個談判技巧 /223
第十七章 好的決策要避免心理陷阱
決策的框架效應 /227
典型的決策心理偏誤 /230
怎樣影響對方的決策 /236
第十八章 我們該如何思考
分類是分析的開始 /243
關聯性不代錶是因果關係 /247
無形變量很重要 /250
結束語:從工具理性到價值理性 /257
說實話,這本書的內容我並沒有完全吃透,它裏麵的一些理論和模型,對我來說可能有點過於抽象瞭。我記得當時讀到一些關於“心理學”的章節,大概講的是人為什麼會做齣某些決定,或者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受到影響。當時我隻是覺得“哦,原來是這樣”,並沒有深刻地理解。但最近在工作中,我遇到瞭一個比較棘手的客戶,他總是很強硬,很難溝通。我當時腦子裏突然閃過書中一些關於“理解對方動機”的描述,我開始嘗試去問他一些問題,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要求,他的顧慮在哪裏。雖然這次溝通結果並不理想,但他確實比之前態度緩和瞭一些,我也覺得我似乎抓到瞭一些竅門,找到瞭切入點。這本書就像一本厚重的字典,我可能隻查閱瞭幾頁,但偶爾翻到某個詞條,會突然覺得它和我的生活産生瞭某種奇妙的聯係,雖然我無法立刻把它變成我的“本領”,但它確實在我腦子裏種下瞭一些“種子”,等待著在閤適的時機發芽。
評分坦白講,我讀這本書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走神,它的一些概念和例子,對我來說有點遙遠,或者說,我當時的生活環境並沒有給我太多可以立刻應用的場景。我記得書裏好像提到瞭很多關於“商業談判”的技巧,比如如何分析對方的“底綫”,如何進行“討價還價”等等。當時我隻是覺得“哇,原來商業談判這麼復雜”,但對於我一個普通人來說,這些東西似乎離我生活很遠。但是,前幾天我和小區物業就一些費用問題發生瞭爭執,當時我腦子裏突然閃過書中一些關於“明確需求”和“尋找共同點”的說法。我並沒有一開始就提高嗓門抱怨,而是嘗試著去問清楚費用的構成,然後錶達我的擔憂,最後纔提齣瞭一個我能接受的摺衷方案。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相比於以前,我感覺自己在那次溝通中,至少沒有那麼衝動,也更懂得如何去錶達自己的訴求。這本書可能在我潛意識裏,埋下瞭一些“溝通的種子”,雖然我還沒有真正學會如何“施肥灌溉”,但它們確實存在著,等待著我去發現和運用。
評分最近又翻瞭翻這本書,發現裏麵有一些關於“策略”的描述,當時讀的時候可能沒太放在心上,但現在迴想起來,感覺非常有意思。我記得其中好像提到瞭“錨定效應”,當時我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把它跳過去瞭。但最近在一次購物經曆中,我突然想起瞭這個詞,當時賣傢報瞭一個很高的價格,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太離譜瞭,但過瞭一會兒,我又覺得好像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可能是那個價格在我心裏已經留下瞭一個“印象”。雖然我最後沒有買,但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瞭“錨定效應”可能在談判中起到的作用。還有一些關於“雙贏”的說法,當時讀起來覺得有點虛無縹緲,但現在想想,在一些小事上,我似乎也開始嘗試去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立場。比如,和朋友一起選擇看電影,我可能會問他有沒有特彆想看的,如果沒有,我再提齣自己的想法,盡量避免一開始就否定對方的可能性。這本書就像一本打開瞭“可能性”的鑰匙,雖然我還沒完全掌握它的所有技巧,但它確實在悄悄地改變著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處理方式。
評分這本書,我讀完瞭,但說實話,它講瞭些什麼,我有點記不清瞭。我隻記得拿到書的那幾天,我好像對“溝通”這件事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我開始特彆留意身邊人說話的方式,他們如何措辭,如何錶達自己的觀點,甚至一些細微的肢體語言。在工作會議上,我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默,而是嘗試著提齣我的想法,雖然有時候錶達得並不那麼清晰,但至少,我邁齣瞭第一步。我甚至開始在傢裏和傢人討論一些日常的瑣事,比如周末去哪裏玩,或者晚餐吃什麼,以前這些都很少主動去協商,總是覺得“聽誰的都行”,但現在,我總想聽聽大傢的意見,也更願意錶達自己的偏好。這本書大概是在這個層麵上觸動瞭我,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人際交往中的“錶達”和“傾聽”的重要性。當然,它具體是如何指導我做到這一點的,我已經有些模糊瞭,但我確實感覺自己在那段時間裏,好像打開瞭一個新的溝通維度,看待問題的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我的,很有力量感,讓人覺得一拿到就能獲得什麼“秘籍”一樣。但真正讀進去之後,我發現它並沒有像我想象中那樣,直接給我一套“標準流程”或者“萬能公式”。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種“引導”,讓我去思考,去觀察。我記得當時讀到關於“提問的藝術”那一章,裏麵講瞭很多不同類型的提問,當時我隻是覺得“嗯,提問很重要”,但並沒有真正去實踐。直到最近,我在和一個同事討論項目方案的時候,我嘗試用書中提到的一些開放式問題,去引導他思考,去挖掘他真正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反駁他的意見。我發現,這樣溝通起來比以前順暢多瞭,我也能更清晰地瞭解他的思路。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的問題和引導,讓你自己去發現問題,去尋找答案。我可能還在探索如何真正運用它所講的內容,但至少,它讓我變得更加“主動”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探索和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