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戰車模型製作超級教程 | ||
| | 定價 | 98.00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
| 開本 | 大16開 | |
| 作者 | 吳迪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5483270 | |
| 重量 | ||
《戰車模型製作超級教程》是一本集作者創作心得、you秀模型傢圖解案例教程和要點視頻講解於一身的零基礎戰車模型製作教程,全書包含1篇創作心得和10篇製作案例,每個案例開篇均有模型闆件簡介和工具介紹,從用指甲刀在模型闆件上找到並剪下零件講起,詳細講解瞭戰車模型素組、改造、筆塗、噴漆、舊化的製作技法。基礎篇詳述瞭作者的模型傢成長心得和“虎王”坦剋的素組技法;進階篇通過筆塗、舊化38(t)20mm底盤自行防空炮和噴塗、舊化“公羊”C1主戰坦剋兩個案例細緻講解瞭戰車模型筆塗、噴塗上色兩大技法的基礎要點;高手篇通過5個精彩的塗裝、舊化案例詳細介紹瞭3位戰車模型製作達人的“獨門秘技”。
《戰車模型製作超級教程》提供瞭順序學習目錄、工具索引、TIPS索引和視頻索引,方便讀者隨時按需查閱各種模型製作方法和技巧。
CHAPTER 01 基礎篇 解構戰車模型的形、色、效
1.1 初識模型——引人入勝的“玩具”
1.2 模型製作的技、術、法、道
1.3 基礎——模型創作的形、色、效三極
1.4 進階——模型作品的神與意
1.5 戰車模型的“形”
1.6 戰車模型的“色”
1.7 戰車模型的“效”
1.8 總結
CHAPTER 02 基礎篇 素組“虎王”重型坦剋
2.1 模型闆件簡介
2.2 工具及輔料介紹
2.3 基礎素組
2.3.1 瞭解闆件
2.3.2 車輪的製作
2.3.3 底部的製作
2.3.4 後闆的製作
2.3.5 車麵的製作
2.3.6 履帶的製作
2.3.7 底部、車麵和後闆的組裝
2.3.8 炮塔的製作
2.4 模型總裝及完成效果
CHAPTER 03 進階篇 筆塗38(t)底盤20mm自行防空炮
3.1 模型闆件簡介
3.2 工具及輔料介紹
3.3 筆塗上色
3.3.1 車內部件的塗裝
3.3.2 車體內部的塗裝
3.3.3 車體外部的塗裝
CHAPTER 04 進階篇 舊化38(t)底盤20mm自行防空炮
4.1 舊化前的進階塗裝
4.1.1 迷彩塗裝
4.1.2 車輪的塗裝
4.1.3 履帶的塗裝
4.1.4 隨車工具的塗裝
4.2 模型舊化
4.2.1 行走部分的泥土效果製作
4.2.2 掉漆效果的製作
4.2.3 迷彩邊緣的柔化
4.2.4 行走單元的舊化
4.2.5 局部漬洗
4.2.6 水貼紙的使用
4.2.7 戰鬥室的舊化
4.2.8 車體的舊化
4.2.9 戰車尾部的泥土效果製作
4.2.10 油漬效果的製作
4.2.11 垂紋效果的製作
4.2.12 濺泥效果的製作
4.2.13 防空炮的製作
4.3 模型總裝
4.4 完成效果
CHAPTER 05 進階篇“公羊”C1主戰坦剋的基礎噴塗
5.1 模型闆件簡介
5.2 工具及輔料介紹
5.3 進階素組
5.3.1 車輪的製作
5.3.2 炮管的粘接和處理
5.3.3 戰車把手的處理
5.3.4 車載機槍的處理
5.3.5 蝕刻片的處理
5.3.6 車體的粘接
5.3.7 不規則零件的處理
5.3.8 鋼纜的處理
5.4 噴筆和氣泵
5.4.1 噴筆概況
5.4.2 噴筆的使用
5.4.3 氣泵概況
5.5 噴塗前的準備
5.5.1 調色
5.5.2 試噴塗色
5.5.3 噴塗練習
5.6 模型的噴塗
5.6.1 “公羊”C1主戰坦剋的塗裝
5.6.2 底色的塗裝
5.6.3 調色
5.6.4 遮蓋膠帶的使用
5.6.5 筆塗細節
5.7 噴筆的清理
CHAPTER 06 進階篇 “公羊”C1主戰坦剋的基礎舊化及細節追加
6.1 工具及輔料介紹
6.2 濾鏡
6.3 基礎舊化
6.3.1 炮塔的舊化
6.3.2 底盤的舊化
6.3.3 車輪的舊化
6.3.4 車體側甲和裙闆的舊化
6.3.5 履帶的舊化
6.4 細節的追加
6.4.1 觀察窗的製作
6.4.2 鋼纜的製作
6.4.3 炮口的製作
6.4.4 zui 後的修飾
6.5 完成效果
CHAPTER 07 高手篇 用罩染舊化法製作T34/85中型坦剋
7.1 模型闆件簡介
7.2 工具及輔料介紹
7.3 解讀罩染法
7.4 高 級素組——為T34/85增添生動的細節
7.4.1 考證
7.4.2 車體及附件的素組改造
7.4.3 兵人附件的改造
7.5 還原“真實”——用罩染法舊化T34/85中型坦剋
7.5.1 罩染法的由來
7.5.2 罩染前的準備
7.5.3 罩染過程
7.6 罩染完成
7.7 迴味罩染法
7.8 完成效果
CHAPTER 08 高手篇 用體積強化法製作M4謝爾曼中型坦剋
8.1 模型闆件簡介
8.2 無色差單色模型的製作
8.3 體積強化法的基本原理
8.4 VW技法製作範例
8.4.1 體積感塑造第 1要點:厚度對比
8.4.2 體積感塑造第 2要點:用不同冷暖的顔色覆蓋模型,暖色的體積感普遍強於冷色
8.4.3 體積感塑造第3要點:通過漬洗棱角突齣塊麵的轉摺
8.4.4 體積感塑造第4要點:不同深淺的顔色覆蓋能讓塊麵産生明度對比,從而獲得體積感
8.5 迴味VW技法
8.6 完成效果
CHAPTER 09 高手篇 用體積強化法製作LAV25輪式步兵戰車
9.1 模型闆件簡介
9.2 突破迷彩重圍,重塑體積感
9.3 用VW技法製作迷彩戰車
9.4 完成效果
9.5 總結VW技法
CHAPTER 10 高手篇 BTR80A步兵戰車的舊化
10.1 模型闆件簡介
10.2 開始製作
10.2.1 模型的素組
10.2.2 塗裝的製作
10.2.3 掉漆的製作
10.2.4 鏤空字母的噴塗
10.2.5 油畫顔料的使用
10.2.6 塵土的製作
10.2.7 輪胎的舊化
10.2.8 隨車工具的製作
10.2.9 zui 後的修飾
10.3 總結
10.4 完成效果
CHAPTER 011 高手篇 BM21“冰雹”自行火箭炮的舊化
11.1 模型闆件簡介
11.2 開始製作
11.2.1 車身的噴塗
11.2.2 發射架的製作
11.2.3 排氣管的製作
11.2.4 輪胎的製作
11.2.5 汙垢和塵土的製作
11.2.6 油布的製作
11.2.7 細節的調整
11.3 總結及完成效果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模型愛好者社群的介紹。作者在開篇就錶達瞭對模型愛好者之間交流與分享的重視,並分享瞭一些他參與過的模型展會和交流活動的經曆。這部分內容雖然不是直接的製作技巧,但它營造瞭一種溫暖、包容的社群氛圍,讓我感覺自己並非孤軍奮戰,而是融入瞭一個充滿熱情和共同愛好的大傢庭。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分享的一些與其他模型愛好者之間的故事,他們的經驗交流和作品展示,為我提供瞭許多寶貴的參考。通過這些故事,我瞭解到瞭模型製作的樂趣不僅僅在於完成一件作品,更在於與其他同好分享、交流,共同進步的過程。雖然我對具體的製作步驟還不太熟悉,但這種社區文化的介紹,讓我對未來投身模型製作充滿瞭期待,也讓我看到瞭更多可能性。這部分內容讓我感到,模型製作是一項充滿人情味和社交性的愛好。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它嚴謹的結構和詳實的資料。作者在開篇就用大量的篇幅,對不同類型戰車的基礎構造和設計理念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這對於理解模型製作的精髓至關重要。我尤其驚嘆於作者對戰車各個部件的拆解和介紹,從履帶的連接方式到炮塔的轉動機製,都做瞭細緻的闡述,讓我對戰車有瞭前所未有的立體認知。此外,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戰車在不同曆史時期戰役中的應用案例,這些真實的曆史場景描述,為我學習模型製作注入瞭更多靈感,讓我知道我所製作的每一個模型,都承載著一段真實的曆史。我反復閱讀瞭關於戰車僞裝和塗裝的早期理論部分,盡管這些內容可能與實際操作有一定距離,但它為理解色彩搭配和圖案設計的邏輯打下瞭堅實基礎。作者在這一部分的內容,更多的是在探討不同地理環境和戰場條件下,戰車為瞭規避偵測而采取的各種策略,這種理論層麵的深度,是我在其他模型書中很少見到的。它讓我明白,塗裝不僅僅是“好看”,更是“有用”的。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源於其中對戰車模型發展史的迴顧。作者在前言中,不僅分享瞭自己與模型結緣的個人經曆,還深入淺齣地介紹瞭戰車模型在不同年代的演變,從早期的簡單復刻,到如今精細入微的還原。這種曆史的縱深感,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部關於戰車模型藝術的編年史。書中的一些早期模型照片,雖然可能在今天看來有些粗糙,但它們見證瞭模型愛好者們的初心和熱情,讓我倍感親切。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一些經典戰車模型發展曆程的梳理,比如從最初的二戰時期模型,到現代主戰坦剋的精細模型,每一個階段的代錶作和技術突破,作者都做瞭詳盡的介紹。這部分內容讓我對戰車模型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去瞭解更多不同年代的戰車模型。雖然這些內容與製作技法本身關係不大,但它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理解到我所熱愛的模型背後,有著如此豐富多彩的曆史文化。
評分令我驚喜的是,書中在製作教程開始之前,花瞭不少篇幅來探討模型收藏的樂趣與心得。作者分享瞭他自己多年來收藏各類戰車模型的經曆,從初期的盲目收集,到後來的有選擇、有側重地收藏,他的經驗教訓對於我這樣的新手來說,非常有價值。我尤其喜歡他對於如何鑒彆模型品質、如何保存模型以及如何通過收藏來學習戰車曆史的講解。這部分內容讓我對“收藏”這個行為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簡單地堆積模型,而是一種有目的、有情懷的文化活動。通過作者的分享,我瞭解到,每一個模型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一段故事,而收藏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的過程。這為我今後的模型愛好者之路,指明瞭一個更廣闊的方嚮。雖然我還沒有開始製作,但光是閱讀這些關於收藏的趣事,就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單純的製作教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整體色調偏暗,但又在戰車的模型細節上用瞭高光處理,讓模型看起來栩栩如生,仿佛即將衝齣書頁。我當初就是被這封麵深深吸引,纔毫不猶豫地將它收入囊中。翻開書,我首先被其精美的排版和高質量的紙張所打動,觸感細膩,印刷清晰,每一張圖片都色彩飽滿,細節銳利。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戰車曆史背景的介紹,雖然不是教程的核心內容,但它讓我對這些鋼鐵巨獸有瞭更深的瞭解,也為後續的模型製作增添瞭一層曆史的厚重感。作者在引言部分也花費瞭不少筆墨,講述瞭他與戰車模型的不解之緣,以及創作這本書的初衷,這種真摯的情感流露,讓我感覺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而不是在閱讀一本技術書籍。雖然我對模型製作本身還處於初學者階段,但書中的一些理論知識,比如不同時代戰車的設計理念差異,以及戰車在戰爭中的作用,都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述時,並沒有一味地堆砌專業術語,而是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一些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這對於我這樣的新手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福音,讓我能夠更輕鬆地理解模型背後的文化和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