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青鳥(名著英漢雙語插圖版)(配光盤)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6 |
| ISBN號: | 9787302436270 |
| 《青鳥》是世界上偉大的兒童文學名著之一。伐木工的兩個孩子狄蒂爾和梅蒂爾在聖誕夜做瞭一個夢:一位名叫貝麗露妮的仙女,委托他倆去尋找一隻青鳥,因為隻有青鳥纔能使貝麗露妮病重的女兒痊愈。仙女告訴孩子們青鳥代錶幸福,並給瞭他們一鑲有鑽石的小帽子。在光神的引導下,孩子們曆盡韆辛萬苦,尋遍瞭仙女宮、記憶國、夜神宮、森林、墓地和未來國等,但青鳥總是得而復失。夢醒後,貌似仙女的鄰居為她病重中的女兒來討要聖誕節禮物,狄蒂爾把自己心愛的鴿子贈送給瞭她,不料這隻鴿子變成青色,化為一隻“青鳥”,鄰居小女孩的病奇跡般地好瞭。原來青鳥不用跋山涉水去尋找,它就在身邊。隻有甘願把幸福給彆人的人,自己纔會得到幸福。本書既可以作為語言學習的課本,也可以作為通俗的文學讀本,它將對當代中國的青少年産生積極的影響。為瞭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書中附有配文插圖。本書配有純正的英文朗讀(配書光盤)。 |
| [比利時]梅特林剋 黃曦葶 |
| 本書是英漢雙語版名著係列叢書中的一本,編寫本係列叢書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準備參加英語留學考試的學生提供學習素材。對於留學考試,無論是SSAT、SAT還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瞭解西方的社會、曆史、文化和生活等方麵的背景知識,而閱讀西方原版名著是瞭解這些知識重要的手段之一。另外,由於名著的語言規範、地道,因此對於讀者而言,讀(或聽)英文名著一直以來被公認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之一。 |
|
本書是英漢雙語版名著係列叢書中的一本,編寫本係列叢書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準備參加英語留學考試的學生提供學習素材。對於留學考試,無論是SSAT、SAT還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瞭解西方的社會、曆史、文化和生活等方麵的背景知識,而閱讀西方原版名著是瞭解這些知識重要的手段之一。另外,由於名著的語言規範、地道,因此對於讀者而言,讀(或聽)英文名著一直以來被公認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之一。 |
| 前 言 莫裏斯·梅特林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時劇作傢、詩人、散文傢,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被譽為“比利時的莎士比亞”。 1862年8月29日,梅特林剋齣生在比利時的根特市。中學畢業後學習法律,當過律師。梅特林剋從小就愛好文學,1889年開始專門從事寫作,並於當年發錶詩集《暖房》和部劇本《瑪蘭納公主》;之後相繼發錶瞭《不速之客》(1890)、《群盲》(1890)、《七公主》(1891)、《佩列阿斯和梅麗桑德》(1892)、《阿拉丁和帕洛密德》(1894)和《丹達吉勒之死》(1895)等,其中有很多作品以劇本的形式搬上瞭舞颱,使當時的劇壇麵貌煥然一新。 梅特林剋是象徵派戲劇大師,也是一位多産的作傢。1896年,他離開比利時移居法國,同年發錶瞭散文集《卑微者的財寶》,他的創作思想開始從象徵主義轉為麵嚮社會現實,從而使他的創作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之後,他發錶瞭《阿裏亞娜與藍鬍子》(1902)、《莫納·瓦娜》(1902)、《喬賽爾》(1903)和《青鳥》(1909)等作品。這些作品力圖解答道德和人生觀等問題,和他早期的作品有較大的區彆。 1901年,梅特林剋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以錶彰他“多方麵的文學活動,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豐富的想象和詩意的幻想等特色。這些作品有時以童話的形式顯示齣一種深邃的靈感,同時又以一種神妙的手法打動讀者的感情,激發讀者的想象”。1932年,他被比利時國王封為伯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梅特林剋流 亡美國,1947年返迴歐洲,兩年後病死在法國的尼斯。 在梅特林剋的眾多作品中,《青鳥》是其重要的代錶作之一,原本是童話劇,用法文寫成,後經他的夫人喬吉特·勒布朗(Georgette Leblanc)改編成童話故事。《青鳥》是一首熱情澎湃的奏鳴麯,它以奇妙、華彩的音符,禮贊瞭美與光明,謳歌瞭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青鳥》嚮讀者展現瞭五彩繽紛的夢幻世界,強調瞭幸福不在遠處,就在我們身旁,隻有慷慨地把幸福賜給彆人的人纔能得到幸福。作為一部六幕夢幻劇,《青鳥》於1911年在法國巴黎一經上演便立即引起轟動,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已經成為世界戲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該作品齣版100多年來,已被譯成世界上多種文字,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是全世界公認的兒童文學名著之一。 本書是英漢雙語版名著係列叢書中的一本,編寫本係列叢書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準備參加英語留學考試的學生提供學習素材。對於留學考試,無論是SSAT、SAT還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瞭解西方的社會、曆史、文化和生活等方麵的背景知識,而閱讀西方原版名著是瞭解這些知識重要的手段之一。另外,由於名著的語言規範、地道,因此對於讀者而言,讀(或聽)英文名著一直以來被公認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之一。 本書的英文部分選自原著。原著有些詞匯是老式的寫法,現在的英漢詞典大多已不再收錄。為瞭忠實於原著,本次齣版時以不修改為宜。望讀者閱讀時留意。 本書中文譯文由黃曦葶組織翻譯。參加本書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編譯工作的還有紀飛、趙雪、劉乃亞、蔡紅昌、陳起永、熊建國、程來川、徐平國、龔桂平、付澤新、熊誌勇、鬍貝貝、張靈羚、張玉瑤、付建平、汪疆瑋和王卉媛等。限於我們的科學、人文素養和英語水平,書中難免會有不當之處,衷心希望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
我最近在嘗試啃一些經典文學的原著,但是語言的障礙常常讓我望而卻步,尤其是那些充滿時代感的錶達方式,即便是英語學習者也容易感到吃力。這本帶有英漢雙語對照的設置,簡直是為我這樣的“夾心層”讀者量身定做的福音。在閱讀英文原文時,遇到晦澀難懂的詞句,可以立刻將目光投嚮旁邊的中文譯文,這種即時的對照和理解,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流暢度和深度。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頻繁地停下來查字典,從而保持瞭閱讀的連貫性,更好地沉浸在作者營造的氛圍中。而且,通過對比兩種語言的錶達差異,我還能從中學習到很多地道的英語錶達習慣和文學翻譯的精妙之處,這對於提高我的綜閤語言能力非常有幫助。這種學習體驗是枯燥的課本學習完全無法比擬的,它將艱深的文學作品變得觸手可及,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的時候,對“默認係列”這個標注其實沒抱太大期望,通常這類附加信息對我來說意義不大。然而,這本書的整體內容組織和文本選擇卻齣乎我的意料之外地精妙。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呈現瞭一個故事,更像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文化景觀。文字的選取非常考究,能夠感受到編輯團隊在內容篩選上的專業和審慎。閱讀過程中,那些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深刻的哲學思考,不斷地在我的腦海中激起漣漪。我常常需要停下來,迴味幾遍某個段落,思考作者的深層用意,那種被文字力量所震撼的感覺,是很多現代快餐文學無法給予的。這本書似乎自帶一種時間沉澱後的厚重感,每一次重讀都能發掘齣新的層次和理解,讓人感嘆經典文學的永恒魅力和生命力。
評分我對各種輔助材料,比如附帶的光盤這類東西,通常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很多時候都是聊勝於無的湊數之作。但這次,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放入電腦讀取,卻得到瞭一個驚喜。光盤中的內容似乎並非簡單的錄音朗讀,而是包含瞭對文本更深層次的解讀和背景資料,這對深入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幫助巨大。例如,它可能包含瞭一些曆史背景的介紹、作者生平的趣聞軼事,甚至是不同時期對這部作品的不同評論視角。這些拓展信息,有效地填補瞭單憑文本閱讀可能産生的知識空白,讓整個閱讀體驗變得更加立體和豐富。對於想要進行深入研究或者對作品背後的文化脈絡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份附贈的資料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增值服務,展現瞭齣版方在提供全方位閱讀體驗上的誠意。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書蟲,我不得不承認,現在市麵上很多所謂的“名著新編”或“經典重塑”的版本,往往為瞭迎閤市場而犧牲瞭原著的神韻,變得麵目全非。然而,這本《青鳥》的版本,從頭到尾都散發著一種對原作的深深敬畏之情。它在保持文本純粹性的同時,通過現代的裝幀和翻譯技術進行優化,做到瞭尊重傳統與適應現代讀者的完美平衡。這種平衡感是極難把握的,稍有不慎就會偏嚮一邊。它沒有過度地進行“現代化”的改編,而是以一種近乎“考古”的嚴謹態度去呈現,確保瞭讀者能最大限度地接觸到原著作者想要錶達的精神內核。這種對文學本體價值的堅守,是我最為欣賞的一點,它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到一種踏實和信賴,知道自己手中拿的,是一份值得珍藏、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優秀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很有品味,那種古樸又不失典雅的感覺,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的時候,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精品。內頁的排版也特彆講究,字體大小和行距都讓人閱讀起來非常舒適,特彆是那些精美的插圖,簡直是點睛之筆。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更是對文字意境的一種深刻詮釋,每一次翻閱都能帶來新的發現和美的享受。我尤其喜歡那種將文字和圖像完美融閤在一起的處理方式,讓原本就充滿魅力的故事變得更加生動立體,仿佛能真的走進那個神秘而充滿詩意的世界。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僅憑這份精良的製作和裝幀,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對於喜歡收藏經典文學作品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套不容錯過的典藏佳作,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閑暇時翻閱,都能讓人心情愉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