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詞匯理據對比研究
作 者: 趙宏 著作 定 價: 35 齣?版?社: 上海外語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3-08-01 頁 數: 348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4633840 ●XX章導論...........................................................................1 ●XX節語言理據研究的意義2 ●1.1.1 理據現象的廣泛性和復雜性.......................................2 ●1.1.2 理據研究揭示語言的內在規律....................................4 ●1.1.3 理據研究的理論意義................................................6 ●1.1.4 理據研究的應用價值................................................9 ●第二節語言理據研究的方法................................................11 ●1.2.1 共時與曆時相結閤................................................... 11 ●1.2.2 內部與外部相結閤................................................... 12 ●1.2.3 中學與西學相結閤................................................... 13 ●1.2.4人文與科學相結閤................................................... 15 ●第三節本研究的概述......................................................... 16 ●1.3.1 本研究的選題......................................................... 16 ●1.3.1.1 詞匯理據......................................................... 16 ●1.3.1.2 英漢對比......................................................... 17內容簡介
本書將語言理據定義為譯言形式及其演變與各種內外部因素的聯係,分彆從漢語共時詞匯係統的內部和外部対比拼究瞭兩種語言在理據類型和理據程度上的異同。本書指齣,理據是塑造詞匯係統基本麵貌的重要力量之一,英語共時詞匯係統的根本屬性是任意性,漢語詞匯則是一個理據性占地位的係統,英漢詞匯智不少共同的理據機製,但理據類型和程度的不同也是導緻英漢詞匯係統諸多差異的根源之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沉穩且富有穿透力的,作者大量使用瞭精確的術語和嚴謹的句式,這在學術著作中是無可厚非的,但更難得的是,他總能在關鍵時刻穿插一些極富洞察力的比喻或精煉的總結句,瞬間點亮晦澀的理論點。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放慢語速,仔細咀嚼那些長句中蘊含的復雜邏輯關係,但這種“慢讀”的過程反而成為瞭一種享受,因為它迫使我進入一種高度集中的思維狀態。書中的某些段落,簡直可以被視為典範的學術寫作範本,它展示瞭如何用最經濟的文字去承載最豐富的內涵,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肅性,又避免瞭陷入僵硬和枯燥的泥淖,簡直是學術錶達藝術的體現。
評分從裝幀和內容的結閤來看,這本書的定位顯然是麵嚮那些對語言學有較高研究興趣的嚴肅讀者群體的。它不是那種速成手冊,你不可能指望在幾個小時內就掌握其全部精髓。相反,它更像是一部工具書和一部思想史的混閤體,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現成的知識點,更是一種思考語言現象的底層邏輯和研究方法論。我感覺這本書非常適閤作為研究生階段的案頭參考書,或者作為資深研究人員進行課題攻關時的思想碰撞點。它鼓勵讀者去挑戰既有的語言觀,去探索詞匯背後那些不易察覺的文化暗流,其價值不在於快速提供答案,而在於它為你提供瞭一整套高水平的提問框架。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封麵那種深沉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字體,一看就是那種沉澱瞭許多學術思考的著作。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質感所吸引,紙張的選取顯然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翻閱起來觸感也相當舒適,不像有些學術著作,內頁紙張過於粗糙,閱讀體驗大打摺扣。內頁的排版布局也做得非常精良,字體的選擇既保證瞭清晰度,又透露齣一種典雅的書捲氣,行距和邊距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對內部內容的專業性和深度充滿瞭期待,顯然,齣版社在這本書的製作上投入瞭巨大的心血,這絕不是一本可以輕易對待的教材或手冊,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從物理層麵就為讀者構建瞭一種嚴肅而尊崇的閱讀氛圍。
評分我在閱讀過程中,被作者在論述中所展現齣來的宏大視野深深摺服。這絕非僅僅局限於詞匯的錶層對譯,作者顯然將詞匯的産生、演變和使用嵌入到瞭更廣闊的社會文化、曆史變遷乃至哲學思辨的框架之中進行考察。尤其是在討論一些核心概念時,作者引用的例證跨越瞭多個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學流派,展現齣一種罕見的跨學科的綜閤能力。他似乎並不滿足於給齣“是什麼”的結論,更熱衷於探討“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深層動因。這種探究事物的本質、追溯其源頭的寫作風格,使得整本書讀起來充滿瞭思辨的樂趣,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反思和批判性地審視自己固有的語言認知模式。
評分這本書的目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和嚴謹,我瀏覽瞭一下,發現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主題,而是構建瞭一個由淺入深、邏輯層層遞進的知識體係。章節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流暢,像是精心編排的交響樂章,每一個樂章都有其獨立的高潮,但又緊密地服務於整體的宏大敘事。我特彆注意到其中關於“跨文化語境下語義漂移的動力學分析”那一章的安排,它被置於一個承上啓下的位置,暗示著作者在前文已經鋪陳瞭紮實的基礎理論,為後續更具挑戰性的比較分析做好瞭充分的準備。這種結構安排,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進入高深學術領域的門檻,它像是一條精心搭建的階梯,引導讀者一步步攀登知識的高峰,而不是直接將人拋入雲端,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教學經驗和對讀者學習麯綫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