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小學生諺語詞典-D12版 |
| 定價 | 19.90 |
| ISBN | 9787513585163 |
| 齣版社 |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
| 作者 | 硃莉 |
| 編號 | 1201521793 |
| 齣版日期 | 2017-04-01 |
| 印刷日期 | 2017-04-01 |
| 版次 | 2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726 |
| 使用說明 分類索引 詞典正文 語目筆畫索引 趣味動物諺語猜猜看 |
| 小學生 |
| '小學生諺語詞典'-D12版在靠前版基礎上修訂而成 新增瞭700條諺語 使諺語總數達到5200餘條 且都為為適閤小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全書按8大類、33小類內容編排 每個小類內的諺語均按首字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方便讀者查找。除諺語詞條外 書中還配有若乾則諺語小故事和小貼士 用以揭示相應諺語的由來或擴充相關知識 達到寓學於樂的目的。本次修訂還特彆加入瞭小手提示功能 幫助小學生掌握字音、字形 以及科學、辯證地理解諺語含義。 |
我最近沉迷於研究古代詩歌中的意象運用,恰好發現瞭這本《宋詞鑒賞與意境營造》。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采用傳統上那種按作者或年代劃分的枯燥結構,而是以“風”、“月”、“花”、“雪”、“酒”、“夢”等核心意象為綱,串聯起不同詞人的傑作。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和代入感。作者對每一個意象的剖析都極其細膩,不僅考證瞭該意象在唐詩中的基礎用法,更是深入挖掘瞭在宋代特定社會背景下,這一意象如何被賦予瞭更深層次的哲思與情感重量。比如,書中對比瞭李清照和蘇軾筆下“月”的不同意蘊,前者是清冷孤寂的相思,後者則是曠達超脫的哲理,分析得鞭闢入裏。更妙的是,每章的結尾都會附帶一些現代詩歌或散文的賞析,探討這些古典意象如何在當代文學中得到繼承與變奏。這對我打開思路,進行自己的創作練習非常有啓發性,感覺自己對情感的捕捉和文字的錘煉都有瞭質的飛躍。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建築結構力學”這類學科抱有天然的恐懼,但這本《可視化工程原理:從桁架到框架》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最成功的地方在於,摒棄瞭大量復雜的數學推導公式,轉而大量運用瞭生動的三維動態圖解和實際工程案例來進行教學。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口語化,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你身邊耐心講解。比如,在解釋剪力和彎矩圖時,書中不是直接甩齣一個函數公式,而是用一個懸臂梁在不同荷載下“變形”的動畫演示來直觀展示力的傳遞過程。這種“先看效果,再理原理”的路徑,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入門門檻。我甚至發現,即便我已經多年不接觸相關專業知識,通過這本書的圖解,我依然能夠清晰地理解結構穩定性背後的基本物理邏輯。它不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成功地將原本高冷的工程學變得觸手可及,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房子是怎麼蓋起來的”感到好奇的人士。
評分這本精裝版的《漢字演變與書法藝術探索》簡直是為我這種對傳統文化癡迷不已的人量身定製的瑰寶。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典雅的設計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流動的曆史長捲,細緻入微地勾勒齣瞭漢字從甲骨文到楷書,乃至更現代字體的演變軌跡。書中的插圖和拓片選擇得極為考究,每一幅都配有深入的文字解析,讓你能清晰地看到筆畫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打磨、重塑,最終定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篆書結構時所采用的類比手法,將抽象的綫條演化過程具象化,使得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其中的脈絡。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古代文人的軼事和他們對文字美學的獨到見解,讓閱讀過程充滿瞭人文情懷,而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令人稱道,墨色濃淡適宜,紙張的韌度很好,翻閱時有一種莊重而舒適的感覺,真是一款值得收藏的案頭珍品,讓我對漢字的敬畏之心又增添瞭幾分。
評分這本關於北歐神話的民間故事集《冰霜巨人與世界之樹的低語》簡直是奇幻愛好者的饕餮盛宴。我之前接觸到的北歐神話多半是通過影視改編或簡化版本,總覺得少瞭些原始的野性和魔力。然而,這本書忠實地收集和整理瞭從冰島薩迦到維京口頭傳說中的大量原始文本片段,並以極具畫麵感的現代白話文進行重述,完美地保留瞭那種古老、略帶悲劇色彩的史詩氣質。作者在每篇故事的後麵都附有詳盡的注釋,解釋瞭特定神祇或怪物的原始象徵意義以及在不同地域間的版本差異,這對於深度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寶藏。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洛基這個復雜角色的多維度解讀,不再是單純的“惡”的化身,而是展現瞭他作為“混亂”與“創造力”並存的矛盾統一體。閱讀時,我仿佛能聞到冰原上呼嘯的寒風,感受到奧丁深邃的目光,是一次非常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絕對是市麵上同類書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我一直想係統學習一下西方哲學中的倫理學分支,但市麵上許多入門書籍都過於偏重康德或功利主義的某一方麵。這本《美德倫理學與當代睏境的對話》則提供瞭一個非常平衡且具有前瞻性的視角。它以亞裏士多德的“幸福論”為起點,並不急於下結論,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什麼是好的生活”,而非僅僅是“什麼是對的行動”。書中精彩地將美德倫理學(如誠實、勇氣、節製)與當前熱議的幾個社會議題相結閤,比如大數據時代的隱私權邊界,或者人工智能決策中的道德責任歸屬。作者的論證邏輯極其嚴密,但語言卻非常剋製和冷靜,很少齣現那種為瞭強調觀點而進行的誇張論斷。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陷入長時間的沉思,因為它迫使我反思自己日常行為背後的價值觀基礎。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現成的答案,而在於教會讀者如何進行一場更深刻、更具內在一緻性的道德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