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新编学生实用修辞赏析辞典 |
| 定价 | 28.00 |
| ISBN | 9787567112452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无 |
| 编号 | 1200892527 |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印刷日期 | 2014-05-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315.00千字 |
| 页数 | 411 |
| 前言凡例 条目音序及分类索引 条目笔画索引 正文 附录一易混修辞手法辨析 附录二高考真题分类xuan编 参考书目 后记 |
| 朱钦舜 江西省莲花县人 1948年12月生 大专文化。从事小学、初中到高中语文教学逾四十年 曾长期担任中学教务主任 特邀参加过全省语文重点试验班验收工作。一生酷爱读书 喜咬文嚼字 爱舞文弄墨 曾被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约记者。为县、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迄今在国内各级报刊上发表新闻通讯、教学和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三十余万字。因教学教研成绩突出 多次荣获县、地模范。多次指导学生获**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和**青少年'春蕾杯'征文奖。退休后为明珠中学特聘不错教师 任语文教研员至今。 |
| 普通成人 |
| 突破了以往修辞学著作纯理论性研究的窠臼 立足于面向中小学生及中小学语文教师 立足于适应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深入浅出 解说指导 以追求立竿见影、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1 实用性:紧扣新课标精神 切合中小学教学实际 辨析易混修辞手法20组 附有今年全国高考相关试题类编。2 全面性:所收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四种 共80多个类型 并作了简要赏析说明。3 时代性:吸收了当代修辞学专著的相关成果 注重当代语言中采撷鲜活语例。4 丰富性:从中外名篇和很好时文中披沙沥金 精xuan典型语例逾2000个 涉及面广泛。 |
说实话,我对语言学习类的书籍一直抱有一种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态,期待能学到新东西,害怕遇到的又是那种高高在上、故作深奥的理论集合。然而,这本辞典在打开的瞬间就给了我一种“亲切感”。它的条目设计显然是经过精心考量的,不是简单的概念罗列。我注意到它在解释每一个修辞格时,不仅仅给出了定义,更重要的是,它似乎穿插了大量的、贴合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对于“比喻”和“象征”的区分,我感觉它不是用学术界僵硬的界限去套,而是用更容易被直观理解的情景去描摹,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特别喜欢它在赏析部分的处理方式,它好像在引导你,而不是直接告诉你“这个词用得妙”,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让你自己领悟到作者的匠心独运。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引导式教学,远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我相信它能真正帮助我把那些“听起来很美”的修辞手法,变成我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的工具。
评分说实话,很多辞典的命运就是被束之高阁,因为查找起来实在太麻烦,索引系统不够人性化。但使用这本辞典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在细节处理上确实下足了功夫。它的跨页索引设计得很合理,让人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的章节,而且检索体系似乎不只是简单地按字母顺序排列,而是将功能相近或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这种“对比学习法”非常高效。举个例子,当我查阅一个不太确定的词汇时,它不仅给出了定义,还立刻提供了几个不同程度的例句,从最简单的初级应用到稍微复杂的文学化运用,这种梯度设计让知识点的吸收过程非常平滑。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活的”参考书,而不是一本冰冷的知识库,它鼓励读者去实践、去对比、去深入思考语言的奥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赋能”读者,让修辞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理论,而是触手可及的表达利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非常扎实和实用,我最近正好在整理自己的阅读笔记,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帮我系统梳理和提升写作表达能力的工具书。拿到手后,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设计简洁大气,符合工具书的定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认真做学问的出版社出品。内页的纸质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体排版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辞典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初步翻阅了一下目录和一些示例条目,感觉它不像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那样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更注重“学生实用”这四个字。它似乎把复杂的修辞手法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拆解和阐释,我想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出身,但又对语言艺术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清晰明了的讲解方式无疑是最好的“拐杖”。特别期待它在古诗文赏析和现代汉语修辞运用上的结合点,希望它能真正成为我提升语言感染力的秘密武器。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文字打交道的学生,我深知“言之无物”和“辞藻华丽却空洞”是写作的两大陷阱。我希望我的表达能既准确又富有张力。这本辞典给我的感觉是,它在努力弥合“准确性”和“表现力”之间的鸿沟。它的编排逻辑非常符合学习者的思维习惯,即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过渡到高级的修辞组合和效果分析。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现代修辞现象上的努力,很多新的网络用语或新兴的表达方式,虽然在传统辞典中难以立足,但它似乎能够以一种包容而审慎的态度,讨论这些新表达背后的修辞原理,这让整本书看起来既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不失与时俱进的活力。这让我在面对新的阅读材料和创作任务时,不再感到知识体系的滞后,而是充满了更新和拓展的动力。它像是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导师,时刻准备着为我的每一个“为什么”提供一个合理解释。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绝对是它的核心卖点,这一点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但实际使用体验比预期的还要好。我曾经在分析一篇散文时,卡在某个句子的情感张力上,翻了好几本参考书都觉得解释得不够到位,总觉得差点火候。这次翻阅这本辞典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查找了相关的修辞手法,结果发现它对那种复杂的情感递进和语气变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分析框架。它似乎能把语言背后的“情绪流动”视觉化。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似乎还兼顾了不同文体对修辞运用的侧重点。比如,它对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些简洁有力的表达,和对文学作品中那种绵长细腻的描写,在修辞的选择和力度上做了细致的区分。这对我进行不同场合的写作练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我明白修辞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在刀刃上,用得恰如其分,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这种注重情境和效果的讲解,正是工具书价值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