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者阅读之前,请务必要注意:虽然这本弗雷 德里克·派克·舍恩伯格著的《概率解析德州扑克》 是利用德州扑克来讲授概率论,但是*不是要宣扬大 家利用学到的概率论去参与扑克比赛而只是希望能充 分利用学生对扑克天生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对学习概率 论这个重要课题的热情。全书共有8章,分别介绍了概 率基础、计数问题、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期望值和 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性随机变量、随机变量 的集合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近似等内容,书中 包含丰富的实例,既有基本的概率论知识也添加了一 些研究生课本上的经典问题,特别的讨论了运气和技 巧加以量化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学生概率论课程的教材或 参考材料,也可作为数学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译者的话
前言
1 概率基础
1.1 概率的价值
1.2 基本术语
1.3 概率公理
1.4 文氏图
1.5 一般加法法则
习题
2 计数问题
2.1 含等可能事件的样本空间
2.2 乘法计数原理
2.3 排列
2.4 组合
习题
3 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
3.1 条件概率
3.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3.3 乘法法则
3.4 贝叶斯定理和结构化牌型分析
习题
4 期望值和方差
4.1 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质量函数
4.2 数学期望
4.3 底池赔率
4.4 德州扑克中的运气和技巧
4.5 方差和标准差
4.6 马尔可夫和切比雪夫不等式
4.7 矩量母函数
习题
5 离散型随机变量
5.1 伯努利随机变量
5.2 二项分布随机变量
5.3 几何分布随机变量
5.4 负二项分布随机变量
5.5 泊松分布随机变量
习题
6 连续型随机变量
6.1 概率密度函数
6.2 数学期望、方差和标准差
6.3 均匀分布随机变量
6.4 指数分布随机变量
6.5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6.6 帕累托分布随机变量
6.7 连续型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
习题
7 随机变量的集合
7.1 随机变量总和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7.2 条件期望
7.3 大数定理和扑克的基本定理
7.4 中心极限定理
7.5 样本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7.6 随机游走
习题
8 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近似
习题
附录1 德州扑克的缩写规则
附录2 扑克术语参考词汇
附录3 奇数项练习题的答案
参考书目与**阅读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深得我心,那种沉稳的深蓝底色配上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透露出一种理性与深邃的美感。我是一个对数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特别着迷的人,所以光是看到“身边的数学译丛”这个系列名,我就忍不住要翻开它。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纯理论书籍,而是更注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植入到我们触手可及的场景里。比如,书中对一些看似随机的现象进行概率建模的尝试,让我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非常注重逻辑的清晰和推导的严密,但又巧妙地用生活化的例子来打比方,使得那些复杂的公式不再是高悬于空的符号,而是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特别欣赏它对决策论部分的处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计算期望值,更是在引导你思考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化的选择。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观察角度都变得更加锐利了,走路都不自觉地开始在心里默默估算各种可能性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也相当出色,语言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读起来十分享受。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数理爱好者,阅览过不少概率统计领域的入门读物,但这本书在“应用广度”上展现出的深度是罕见的。它并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局限在理论推导上,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概率思维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从金融市场的波动预测,到医学诊断的准确率评估,再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新闻的可信度,它几乎无孔不入。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对“贝叶斯更新”的阐述,作者结合了早期航海家如何根据观测修正自己的航线图这一历史案例,将这个复杂的概念讲得清晰透彻。这种将古老智慧与现代方法论相结合的叙事手法,极大地拓展了这本书的价值维度。它不是一本过时的教材,而是一本与时俱进的“思维工具箱”,提供了在信息爆炸时代进行有效判断的必备心智模型。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于如何筛选信息、如何量化风险,都有了一套全新的、更具操作性的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个人魅力,作者似乎不是在“教导”我们,而是在和我们进行一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它的语言风格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变得异常凝重,尤其是在讨论随机性和自由意志的哲学边界时,那种思辨的深度让人不禁放慢了阅读速度,反复咀嚼那些精辟的论断。我尤其喜欢它处理那些“反直觉”概率问题的方式。比如,经典的蒙提霍尔问题,书中没有直接给出“换门”的结论,而是设计了一系列的模拟场景,让读者亲身“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直到我们自己得出那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这种“体验式学习”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内化。它没有强迫你接受任何结论,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链条,让你自然而然地走到结论的面前,这种由内而外的理解,远比死记硬背公式要有效得多。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他知道何时该给出提示,何时该让你自己摸索,非常懂得教学的节奏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纸张质量绝对是业界良心,单看实体书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有较高要求的人,很多科普书虽然内容好,但装帧设计却很粗糙,读起来总觉得少了一点仪式感。这本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内页的字体大小适中,行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图表设计极具匠心。那些用来解释复杂概率分布的插图,色彩搭配既不花哨又不失活力,关键是它们准确地捕捉到了数学概念的精髓。我以前总是在理解某些分布图时感到困惑,但这本书的图示简直是直观到令人感动。它没有依赖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形,而是回归到最本质的几何或面积概念去解释,这种朴素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才是真正的高水平科普。对于那些希望系统地、舒适地学习概率思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在物理形态上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毕竟涉及到概率论这个领域。然而,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巨大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核心概念,从最基础的随机变量讲起,逐步过渡到更高级的条件概率和贝叶斯推断。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它居然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大数定律”的实际意义,而不是仅仅罗列公式。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识别生活中的“幸存者偏差”,读完后我立马回想起来好几个我过去轻易相信的观点,原来都是建立在片面的数据基础上的。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把数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展示,而是把它编织进了历史、哲学甚至艺术的讨论中。比如,它探讨了早期统计学家在面对自然现象的不可预测性时,内心经历的挣扎与突破。这种跨学科的视野,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揭开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而不是在原地打转。它不仅仅是关于数学,它更是关于如何用一种更审慎、更科学的态度去看待世界万象的一本“思维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