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武術(第二版)
定價:32.00元
作者:席建平、馬宏霞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50643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武術》一書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健康、終身體育”這一指導精神,從武術起源的背景開始介紹,涉及武術概述、武術文化、武術技法、武術教學與武術訓練,包括武術基本功與基本動作、武術套路運動、武術攻防實用動作等內容。
《武術》一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武術體育的教材,也可適用於社會體育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和體育類專業專科普修,院校各專業選修武術課使用,也可作為廣大武術愛好者、外國留學生的自學課本、中小學武術教師培訓教材,以及各類武術館(校)教學用書。
目錄
**章
武術概述001
**節 武術的形成與發展001
一、武術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態001
二、古代武術的發展概況002
三、近代武術發展概況007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的發展007
第二節 武術的特點與作用008
一、武術的特點008
二、武術的作用009
第三節 武術的內容與分類011
一、功法運動011
二、套路運動011
三、搏鬥運動014
第二章
武術圖解知識016
**節 武術圖解知識與識圖方法016
一、武術圖解的一般知識016
二、識圖自學方法、步驟與注意事項018
三、武術音像教材的自學方法及注意事項019
第二節 武術動作術語與諺語021
一、武術動作術語021
二、武術諺語021
第三節 武術自學自練的原則與方法025
一、自學自練武術的原則025
二、自學自練武術的注意事項027
三、自學自練武術的方法與手段028
第三章
武術教學031
**節 武術教學的特點與要求031
一、武術教學的特點031
二、武術教學的要求032
第二節 武術教學法033
一、指導法033
二、練習法036
三、評價法038
四、多媒體教學法038
五、探究教學法039
第三節 套路教學的步驟與要求040
一、套路教學的步驟040
二、套路教學041
第四節 攻防教學的步驟與要求042
一、攻防技術教學的步驟042
二、攻防技術教學的要求043
第四章
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044
**節 基本功044
一、肩功044
二、腿功047
三、腰功052
四、樁功054
第二節 基本動作055
一、手型055
二、步型056
三、手法057
四、步法059
五、腿法060
六、平衡練習063
七、跳躍練習064
八、跌撲滾翻練習066
第三節 組閤動作067
一、弓步摟手衝拳068
二、彈腿衝拳068
三、馬步架衝拳068
四、歇步衝拳069
五、提膝穿掌069
六、僕步穿掌069
七、虛步挑掌070
八、並步抱拳070
第五章
套路運動071
**節 初級長拳(第三路)071
一、動作名稱071
二、動作說明072
第二節 簡化太極拳087
一、動作名稱087
二、動作說明088
第三節 少年拳第二套114
一、動作名稱114
二、動作說明115
第四節 初級刀術121
一、動作名稱121
二、動作說明121
第五節 初級劍術142
一、動作名稱142
二、動作說明142
第六節 太極劍158
一、初級太極劍(32式太極劍)動作名稱159
二、動作說明159
第六章
散打與女子防身術175
**節 散打175
一、簡介175
二、基本技術175
第二節 擒拿與反擒拿195
一、擒拿與反擒拿簡介195
二、擒拿基本手法195
三、擒拿與反擒拿實用技法196
第三節 女子防身術206
一、運用女子防身術的策略206
二、瞭解人體要害部位207
三、女子防身術動作方法207
第七章
武術評判與鑒賞210
**節 武術套路競賽規則與裁判法(簡介)210
一、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簡介210
二、武術套路競賽裁判法212
第二節 武術散打競賽規則與裁判法(簡介)214
一、武術散打競賽規則介紹214
二、武術散打競賽裁判法簡介216
第三節 武術錶演與欣賞217
一、武術錶演217
二、武術錶演的欣賞218
參考文獻220
作者介紹
席建平,中州大學,副教授, 參加工作後,主持與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先後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奬一次、教育廳“十一五”科學教育規劃一等奬一次、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閤會一等奬兩次、二等奬兩次,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閤會三等奬一次,發錶專業學術論文十餘篇,其中發錶在中文核心期刊7篇。
長期從事體育教學,教學效果,多次獲得教學相關奬勵。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買過不少武術相關的書籍,很多都是“好看不好用”,要麼是印刷精美但內容空泛的畫冊,要麼是文字堆砌但圖示簡陋的速成指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呈現齣一種對“實戰性”的執著追求。它並不迴避武術在現代環境下的應用睏境,反而直麵瞭這一點,並嘗試給齣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比如,在談到散手和對練時,它非常謹慎地強調瞭安全和循序漸進的重要性,這顯示瞭作者高度的責任感。書裏提到的一些近身控製和摔法的應用原則,非常注重杠杆原理和人體結構學,這讓那些看似花哨的招式,瞬間變得有瞭“科學依據”。我曾經在一次實戰演練中遇到一個非常難纏的防守,迴去翻看這本書時,找到瞭關於“藉力打力”中如何瞬間破壞對方平衡的幾個關鍵點,嘗試應用後,效果立竿見影。這種在關鍵時刻能提供實操指導的特點,讓我把它從書架上的“收藏品”變成瞭我訓練包裏的“必備工具”。它更像是一本高質量的訓練手冊,而不是一本單純的學術專著,它的價值在於引導你走上正確的練習軌道,並且不斷地自我修正。
評分這套書剛拿到手的時候,我其實有點猶豫,畢竟“武術”這個主題,市麵上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那種紮實的功底和清晰的邏輯吸引住瞭。它不像很多市麵上的武術書籍那樣,隻停留在理論的空泛敘述或者誇張的招式描述上。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對於一個初學者或者希望係統提升的人來說,最需要的是什麼。書裏對基礎功法的講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細緻。從馬步的重心如何分配,到樁功時身體的放鬆與沉澱,每一個細節都配有清晰的圖解,甚至連呼吸的配閤都講得頭頭是道。我花瞭好幾天時間,對照著書裏的指導調整自己的架勢,明顯感覺到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感覺”開始變得可量化、可重復。特彆是對於內功心法的那部分論述,它沒有用那些玄而又玄的辭藻去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接近運動生理學的視角去解釋氣血的運行和勁力的傳遞,這對於我這種受過現代科學訓練的人來說,接受度非常高。讀完對形意拳的部分,我迫不及待地去試瞭試,那種由內而外的變化,確實不是靠死記硬背套路就能達成的。這絕不是一本隨便翻閱的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耐心地坐在你身邊,手把手地糾正你的每一個錯誤姿勢。
評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的“文化底蘊”部分處理得相當有水平。很多武術書籍要麼完全忽略文化背景,要麼就陷入到過度神化的泥潭裏,要麼就是把武術曆史寫成一部英雄史詩,讓人分不清史實和傳說。而這本,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剋製且深入的分析。它探討瞭武術精神如何與儒釋道思想相契閤,但又清晰地劃分瞭哲學思考與具體技術訓練的界限。這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態度,讓我對武術的理解從單純的“身體技巧”提升到瞭“人生哲學”的層麵。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謙遜”與“敬畏”的篇章,作者用樸實的語言闡述瞭習武者在麵對更高境界時應有的心態,這在當今這個追求快速成功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我們,武術的修煉是一場漫長而孤獨的修行,而非一場錶演。這種對內在修養的重視,使得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打開瞭,它不再局限於招式的勝負,而是指嚮瞭人格的完善。每次翻閱這些理論章節,都能給我帶來一種心靈上的沉澱,讓我在日常的喧囂中找到一個安靜的錨點。
評分我接觸武術圈子有些年頭瞭,說實話,很多教材都是“老一套”,內容陳舊,圖示模糊不清,很多關鍵的技法點往往一筆帶過,留給讀者自己去悟,但“悟”這個東西,對於沒有引路的燈塔的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而這本《武術(第二版)》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係統性”和“現代性”的完美融閤。它沒有完全拋棄傳統武術的精髓,但處理和錶達的方式卻非常符閤當代讀者的認知習慣。我特彆欣賞它在技術動作分解時所采用的對比分析法,比如講解纏絲勁時,它會把正確的發力和錯誤的發力方式並置,讓你一眼就能看齣差彆,這種直觀的對比比單純看文字描述有效得多。更值得稱道的是,它對不同流派技術特點的比較分析,雖然篇幅有限,但抓住瞭核心矛盾,讓讀者能夠跳齣單一門派的局限性,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武術”這件事的全貌。讀完這部分,我對太極和八卦在步法上的差異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一個圓,一個直綫”的刻闆印象。這對於想要融會貫通或者跨界學習的習武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招式,再到實戰應用和文化背景,層層遞進,邏輯嚴密,讓你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清晰的路綫圖。
評分從排版和裝幀來看,這套書也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清晰度極高的黑白或彩色插圖,對動作的捕捉精準到位,這一點對於學習者來說太重要瞭。我以前買過一些影印本的書籍,常常因為圖片模糊不清,導緻動作細節完全丟失。但這本書的圖片質量,即使是極其細微的手指位置、腳尖的朝嚮,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書中的文字排版采用瞭非常舒適的字體和行距,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需要反復研讀的武術教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一個好的學習資料,不僅內容要好,閱讀體驗本身也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可以說,這套書在“物質層麵”也做到瞭精益求精,它讓知識的傳遞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愉快的體驗。它完全配得上被放在任何一個專業武術愛好者的書架上,並且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能夠被拿齣來,帶著新鮮的啓發再次投入到訓練之中。它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入,為我的武術學習生涯開啓瞭新的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