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术(第二版)
定价:32.00元
作者:席建平、马宏霞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50643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武术》一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终身体育”这一指导精神,从武术起源的背景开始介绍,涉及武术概述、武术文化、武术技法、武术教学与武术训练,包括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武术套路运动、武术攻防实用动作等内容。
《武术》一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武术体育的教材,也可适用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体育类专业专科普修,院校各专业选修武术课使用,也可作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外国留学生的自学课本、中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教材,以及各类武术馆(校)教学用书。
目录
**章
武术概述001
**节 武术的形成与发展001
一、武术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001
二、古代武术的发展概况002
三、近代武术发展概况007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的发展007
第二节 武术的特点与作用008
一、武术的特点008
二、武术的作用009
第三节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011
一、功法运动011
二、套路运动011
三、搏斗运动014
第二章
武术图解知识016
**节 武术图解知识与识图方法016
一、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016
二、识图自学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018
三、武术音像教材的自学方法及注意事项019
第二节 武术动作术语与谚语021
一、武术动作术语021
二、武术谚语021
第三节 武术自学自练的原则与方法025
一、自学自练武术的原则025
二、自学自练武术的注意事项027
三、自学自练武术的方法与手段028
第三章
武术教学031
**节 武术教学的特点与要求031
一、武术教学的特点031
二、武术教学的要求032
第二节 武术教学法033
一、指导法033
二、练习法036
三、评价法038
四、多媒体教学法038
五、探究教学法039
第三节 套路教学的步骤与要求040
一、套路教学的步骤040
二、套路教学041
第四节 攻防教学的步骤与要求042
一、攻防技术教学的步骤042
二、攻防技术教学的要求043
第四章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044
**节 基本功044
一、肩功044
二、腿功047
三、腰功052
四、桩功054
第二节 基本动作055
一、手型055
二、步型056
三、手法057
四、步法059
五、腿法060
六、平衡练习063
七、跳跃练习064
八、跌扑滚翻练习066
第三节 组合动作067
一、弓步搂手冲拳068
二、弹腿冲拳068
三、马步架冲拳068
四、歇步冲拳069
五、提膝穿掌069
六、仆步穿掌069
七、虚步挑掌070
八、并步抱拳070
第五章
套路运动071
**节 初级长拳(第三路)071
一、动作名称071
二、动作说明072
第二节 简化太极拳087
一、动作名称087
二、动作说明088
第三节 少年拳第二套114
一、动作名称114
二、动作说明115
第四节 初级刀术121
一、动作名称121
二、动作说明121
第五节 初级剑术142
一、动作名称142
二、动作说明142
第六节 太极剑158
一、初级太极剑(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159
二、动作说明159
第六章
散打与女子防身术175
**节 散打175
一、简介175
二、基本技术175
第二节 擒拿与反擒拿195
一、擒拿与反擒拿简介195
二、擒拿基本手法195
三、擒拿与反擒拿实用技法196
第三节 女子防身术206
一、运用女子防身术的策略206
二、了解人体要害部位207
三、女子防身术动作方法207
第七章
武术评判与鉴赏210
**节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210
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简介210
二、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212
第二节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214
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介绍214
二、武术散打竞赛裁判法简介216
第三节 武术表演与欣赏217
一、武术表演217
二、武术表演的欣赏218
参考文献220
作者介绍
席建平,中州大学,副教授, 参加工作后,主持与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教育规划一等奖一次、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等奖一次,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7篇。
长期从事体育教学,教学效果,多次获得教学相关奖励。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武术相关的书籍,很多都是“好看不好用”,要么是印刷精美但内容空泛的画册,要么是文字堆砌但图示简陋的速成指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呈现出一种对“实战性”的执着追求。它并不回避武术在现代环境下的应用困境,反而直面了这一点,并尝试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谈到散手和对练时,它非常谨慎地强调了安全和循序渐进的重要性,这显示了作者高度的责任感。书里提到的一些近身控制和摔法的应用原则,非常注重杠杆原理和人体结构学,这让那些看似花哨的招式,瞬间变得有了“科学依据”。我曾经在一次实战演练中遇到一个非常难缠的防守,回去翻看这本书时,找到了关于“借力打力”中如何瞬间破坏对方平衡的几个关键点,尝试应用后,效果立竿见影。这种在关键时刻能提供实操指导的特点,让我把它从书架上的“收藏品”变成了我训练包里的“必备工具”。它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训练手册,而不是一本单纯的学术专著,它的价值在于引导你走上正确的练习轨道,并且不断地自我修正。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文化底蕴”部分处理得相当有水平。很多武术书籍要么完全忽略文化背景,要么就陷入到过度神化的泥潭里,要么就是把武术历史写成一部英雄史诗,让人分不清史实和传说。而这本,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克制且深入的分析。它探讨了武术精神如何与儒释道思想相契合,但又清晰地划分了哲学思考与具体技术训练的界限。这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让我对武术的理解从单纯的“身体技巧”提升到了“人生哲学”的层面。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谦逊”与“敬畏”的篇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习武者在面对更高境界时应有的心态,这在当今这个追求快速成功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武术的修炼是一场漫长而孤独的修行,而非一场表演。这种对内在修养的重视,使得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它不再局限于招式的胜负,而是指向了人格的完善。每次翻阅这些理论章节,都能给我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沉淀,让我在日常的喧嚣中找到一个安静的锚点。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来看,这套书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清晰度极高的黑白或彩色插图,对动作的捕捉精准到位,这一点对于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我以前买过一些影印本的书籍,常常因为图片模糊不清,导致动作细节完全丢失。但这本书的图片质量,即使是极其细微的手指位置、脚尖的朝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书中的文字排版采用了非常舒适的字体和行距,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的武术教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一个好的学习资料,不仅内容要好,阅读体验本身也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以说,这套书在“物质层面”也做到了精益求精,它让知识的传递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愉快的体验。它完全配得上被放在任何一个专业武术爱好者的书架上,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被拿出来,带着新鲜的启发再次投入到训练之中。它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入,为我的武术学习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
评分我接触武术圈子有些年头了,说实话,很多教材都是“老一套”,内容陈旧,图示模糊不清,很多关键的技法点往往一笔带过,留给读者自己去悟,但“悟”这个东西,对于没有引路的灯塔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这本《武术(第二版)》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系统性”和“现代性”的完美融合。它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武术的精髓,但处理和表达的方式却非常符合当代读者的认知习惯。我特别欣赏它在技术动作分解时所采用的对比分析法,比如讲解缠丝劲时,它会把正确的发力和错误的发力方式并置,让你一眼就能看出差别,这种直观的对比比单纯看文字描述有效得多。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对不同流派技术特点的比较分析,虽然篇幅有限,但抓住了核心矛盾,让读者能够跳出单一门派的局限性,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武术”这件事的全貌。读完这部分,我对太极和八卦在步法上的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圆,一个直线”的刻板印象。这对于想要融会贯通或者跨界学习的习武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招式,再到实战应用和文化背景,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让你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路线图。
评分这套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有点犹豫,毕竟“武术”这个主题,市面上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逻辑吸引住了。它不像很多市面上的武术书籍那样,只停留在理论的空泛叙述或者夸张的招式描述上。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对于一个初学者或者希望系统提升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什么。书里对基础功法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从马步的重心如何分配,到桩功时身体的放松与沉淀,每一个细节都配有清晰的图解,甚至连呼吸的配合都讲得头头是道。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对照着书里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架势,明显感觉到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感觉”开始变得可量化、可重复。特别是对于内功心法的那部分论述,它没有用那些玄而又玄的辞藻去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接近运动生理学的视角去解释气血的运行和劲力的传递,这对于我这种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来说,接受度非常高。读完对形意拳的部分,我迫不及待地去试了试,那种由内而外的变化,确实不是靠死记硬背套路就能达成的。这绝不是一本随便翻阅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地坐在你身边,手把手地纠正你的每一个错误姿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