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冰雪运动损伤与防护
定价:48.00元
作者:臧克成,刘杨,鹿国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223062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冰雪运动损伤与预防》利用两个章节的篇幅系统介绍了冰雪体育医务监督和综合性冰雪赛事医疗保障工作的相关知识。使学习者在掌握具体急救知识的同时,又对冰雪综合赛事医疗保障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有明晰的认识,更便于工作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冰雪赛事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内容提要
《冰雪运动损伤与预防》共有六章,*章为冰雪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概述,主要阐述冰雪项目运动损伤的简介、分类、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第二章为冰雪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第三章为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院前急救,主要阐述院前急救的意义、急救检伤的方法、急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技术以及常见冰雪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置措施;第四章为危重伤病员的应急处置,主要阐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以及颅脑损伤和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置;第五章为冰雪体育运动医务监督,主要阐述医务监督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特殊医学问题;第六章为冰雪运动综合性赛事的医疗保障运行,主要阐述医疗卫生保障团队的工作流程、工作预案和组织方法。
目录
章冰雪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 1
节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及其易发运动损伤 1
一、冰上运动项目 2
二、雪上运动项目 3
第二节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6
一、冰雪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特征 6
二、不同冰雪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特征 9
三、冰雪运动中的重大损伤 10
第三节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分类 10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 10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1
第二章冰雪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13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13
二、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13
三、组织管理方法不当 14
四、科学规范的制定运动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14
五、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4
六、技术动作不够规范 15
七、身体特定部位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15
八、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16
九、训练后放松整理活动不充分 17
十、比赛或训练中没有选配适宜的运动护具 18
十一、 电解质补充不及时 18
十二、运动中动作粗暴或违反运动规则 19
十三、场地及设施的缺陷 19
十四、不良气象的影响 19
十五、医务监督工作不完善 19
第三章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院前急救 21
节院前急救的意义 21
第二节院前急救检伤 22
一、检伤分类的等级和标识 22
二、伤情分类的判断依据 24
三、检伤分类方法 25
四、标签明白告知 28
五、检伤分类组织及运行 29
第三节院前急救工作的主要内容 29
一、初步诊断 29
二、初步急救处理 30
第四节院前急救工作的基本技术 31
一、止血 31
二、包扎 39
三、固定 45
四、搬运 49
第五节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57
一、保护 58
二、制动休息 58
三、冷疗 58
四、加压包扎 59
五、抬高 60
第六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置 61
一、擦伤 61
二、撕裂伤 62
三、撕脱伤 62
四、穿刺伤 62
五、切割伤 62
第七节关节脱位和骨折的应急处置 64
一、关节脱位 64
二、骨折 65
三、关节脱位和骨折的现场应急处置 69
第八节内脏损伤的应急处置 72
一、内脏神经丛 72
二、胸部损伤 73
三、腹部损伤 73
四、创伤 75
第九节 冻僵冻伤的应急处置 75
一、冻僵 76
二、冻伤 77
三、冻僵冻伤的应急处理 78
四、冻伤和低温伤害的预防措施 80
第十节雪盲症的应急处置 80
第四章危重伤病员的应急处置 83
节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置 83
一、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84
二、注意事项 88
三、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90
第二节颅脑损伤的应急处置 90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置 94
第五章冰雪体育运动医务监督工作 96
节冰雪体育运动医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96
一、自我监督 97
二、体格检查 99
三、加强运动性伤病的防治工作 101
四、合理的营养补给 101
五、赛前医务监督 102
六、赛中医务监督 102
七、赛后医务监督 102
第二节运动医务监督中的特殊医学问题 102
一、兴奋剂 102
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106
三、控制体重 109
四、时差适应 112
五、女运动员体育生理卫生 114
第六章冰雪运动综合性赛事的医疗保障运行 119
节整体医疗卫生保障运行 119
一、工作的总体原则 119
二、主要工作任务 119
三、医疗保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119
四、医疗保障运行的要求 122
第二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23
一、适用范围 123
二、工作原则 123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124
四、组织机构 124
五、工作职责 124
六、监测、预警与报告 125
七、应急处理 126
八、应急反应终止与善后处理 127
第三节现场医疗救护工作流程 127
一、医疗救护原则 127
二、现场救护措施 128
三、到达指定医院后医疗救护流程 128
参考文献 129
作者介绍
鹿国晖,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副教授,运动医学专业毕业,从事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相关专业教学多年,有丰富的跟随运动队进行现场医疗保健与康复的经验。
文摘
序言
拿到一本关于运动健康的专业书籍,最考验作者功力的就是如何把深奥的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知识,转化成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和操作的语言。我对《冰雪运动损伤与防护》的期待,正是建立在这种“可操作性”之上。我希望它不会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能够用清晰的图示、易懂的表格来辅助说明。例如,介绍韧带拉伤的分级处理时,能不能像手术说明书一样,列出“如果出现A症状,请立即采取B措施”的清晰指引?此外,对于冰雪运动特有的环境因素导致的损伤,比如雪盲症、高原反应的预防,我也很期待书中能有独到的见解。市面上关于运动防护的书很多,但真正能结合特定运动环境深入探讨的却不多见。这本书既然聚焦于“冰雪”,就意味着它要处理的不仅是机械性的撞击损伤,还包括极寒、高海拔带来的生理应激。我希望能看到作者们如何平衡“竞技表现提升”与“安全防护底线”之间的关系,因为过度防护有时也会限制运动员的发挥。这本书如果能成为我们滑雪俱乐部人手一本的工具书,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评分这本关于冰雪运动的专业书籍,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拜读,但光是看到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对它的内容产生无限的好奇与期待。我常常在想,那些在雪道上飞驰的身影,光鲜亮丽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风险与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这些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盏明灯。我预感它会深入浅出地剖析各种常见的冰雪运动损伤,比如滑雪时膝盖扭伤、摔倒后的骨折,甚至是高寒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冻伤问题。更让我感兴趣的是“防护”这个部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如何科学地进行热身、选择合适的装备,以及在不同雪况下采取何种保护措施,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比如某个知名运动员的伤病恢复过程,或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正确的防护姿势,那将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宝贵资料。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实用的“急救手册”和“预防指南”,能让我更自信、更安全地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与快乐。这本书的作者们想必是深谙此道的前辈,他们的经验总结,对于提升大众的运动安全意识,绝对功不可没。
评分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源于那种征服自然、挑战自我的快感,但随着年龄增长,对身体的顾惜也与日俱增。因此,这本书的价值,对我而言,更多体现在“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上传播。我猜想,臧克成、刘杨、鹿国晖三位作者联手撰写,他们的专业背景想必各有侧重,也许一位偏向运动康复,一位精通运动生理,另一位则在损伤机制研究上有独到之处。我非常期待看到这种跨学科的视角碰撞出来的火花。比如,在讨论如何增强雪板控制能力以减少摔倒概率时,他们会不会从神经肌肉控制的角度给出训练建议?在谈及儿童参与冰雪运动的防护时,会不会专门开辟章节来讨论骨骼发育期的特殊注意事项?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如何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全面的冰雪运动健康管理体系。它不应该只停留在受伤后的处理,而应该延伸到日常的体能储备、心理韧性训练,甚至是营养补充——这些都是影响损伤恢复和再次受伤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这本书能将这些元素有机地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链条,那它的价值就远超一本普通的运动损伤图谱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带着一种严肃的学术气息,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深度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冰雪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了解哪些人群是高危群体,以及在哪些季节、哪些场地,事故发生率最高。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运动时间表,避开高峰风险期。此外,对于装备的选择和维护,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尽的指南,不仅仅是“买贵的”,而是“买对的”——比如,不同雪板的柔韧性对膝盖保护的影响,头盔的能量吸收标准如何解读等等。我猜想,作者们一定也研究了冰雪运动中的心理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比如“过度自信”导致的冒险行为,或者“疲劳状态下判断力下降”的问题。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在压力下的决策能力,从而降低人为失误导致的损伤,这是我特别想在书中找到答案的方向。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冰雪运动领域一本集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权威参考书,让每一个热爱冰雪的人,都能带着知识和敬畏之心,安全地享受冰雪带来的纯粹快乐。
评分坦白说,一提到“冰雪运动损伤与防护”,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在电视上看到的惊险画面,运动员们在极速中失控、重重摔倒的瞬间,那种冲击感至今让人心有余悸。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就在于它能够填补我们在运动前教育上的空白。我们很多初学者,只是被冰雪运动的酷炫所吸引,却往往忽视了背后的科学支撑。我非常想知道,书中对于不同级别(业余爱好者、专业运动员)的损伤风险评估是如何界定的?比如,一个周末去初级道滑雪的人和一个常年征战高山滑雪赛事的选手,他们的防护重点应该有何侧重?我尤其关注那些看似微小但却影响深远的损伤,例如肌肉拉伤后的系统性恢复方案,或者是头部保护的重要性讲解。如果这本书能结合最新的运动医学研究成果,提供一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损伤模式预测,那就更具前沿性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图”,从出发前的身体评估到运动中的即时反应,再到运动后的恢复拉伸,每一步都有据可依,让冰雪运动不再是“玩心跳”,而是“有准备的冒险”。这本书的专业性,应该能让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医学工作者都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