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当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定价:47.50元
作者:薛文忠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681296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怎样将武术这一的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摆在当今各个高校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将会以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指出其原因,从学校、学生以及国家等多个视角提出改进的意见及措施。笔者希望通过《当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为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作者介绍
薛文忠,男, 1968年7月24日出生,籍贯海南,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体育学院竞赛训练处副处长、体育健康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武术散打理论与实践,运动能力测评。
1992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体育系,1994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工作。曾多次参加世界散打比赛裁判工作,主持广东省散打比赛及公安散打比赛的裁判工作。多次被邀请到各地讲学,2009年被指派代表中国教练到孟加拉国从事散打训练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
现已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课题,等省部委级课题12个;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等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编了全民健身指导书《体育与健康教程》,等4部著作。
文摘
序言
坦白讲,市面上关于体育教育的书籍很多,但能达到这种高度的实属罕见。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实现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完美平衡。它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武术人才画像,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详细的路线图——如何通过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手段、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像我这样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人来说,书中的许多建议可以直接转化为明年的教学改革方案。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科学和体系化的阶段。它不仅是一部学术专著,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
评分初翻这本书时,我被它那股扑面而来的“求真务实”的气息所吸引。它没有那些空泛的口号,而是直面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的诸多痛点:比如师资力量的更新速度、课程设置的陈旧、以及毕业生就业的瓶颈等等。作者的笔触非常犀利,敢于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关于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有效结合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感觉作者不是在写一本教科书,而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行业对话,邀请所有关心民族体育命运的人共同思考和探索出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引导我们走向正确思考的“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剂强心针,让我对武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作者以非常宏大的视角审视了当代武术的发展脉络,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是深入探讨了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书中对于传统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来培养既懂传统又具时代视野的人才,有着独到的见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那种对武术深沉的热爱与清醒的认知,他没有一味地鼓吹“复古”,而是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武术”这个概念的理解被极大地拓宽了,它不再只是打打杀杀的技巧,而是一种蕴含着东方哲学与民族精神的生活方式和教育体系。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值得所有武术界人士,乃至关注体育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朋友们仔细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表达风格极其沉稳、内敛,但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民族文化自信。它不是那种浮夸的宣传材料,而是基于深入田野调查和长期教学实践的深度总结。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民族传统”时所体现出的那种尊重和敬畏感,他深知,真正的传承需要理解其精神内核,而非仅仅模仿外在的招式。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流派武术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化探索,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包容性。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停下来反思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否过于片面。这本书无疑是为民族体育的未来发展立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值得反复阅读和参悟其中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和论证逻辑严密得令人称道。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从基础的理论框架开始搭建,逐步深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路径和评估体系中。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跨学科融合”的部分,作者非常巧妙地将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市场营销学的理念融入到武术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这打破了我以往对于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原来武术人才的培养可以如此现代化、系统化。书中对于案例的选取也十分精准,那些鲜活的例子支撑了复杂的理论论述,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生动的可读性。对于那些希望为武术教育改革贡献力量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份极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蓝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