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接近传奇,从读懂原著开始 集天津中华武士会教范之精华 高度提炼“八字诀”“九歌”等形意拳古法 津派画坛巨擘、中华武士会学务公所画师阎道生笔配图 内容简介 建立于民国初年的中华武士会,在确立了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家拳格局的同时,把国粹武术普及到学校、军队,继之上升为“国术”,其肇始之功当归李存义。然而,这位在北方武林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家,其著作却在少有出版。 本辑注收录了李存义先生传世的多部著述,原版影印对照简体字版,并邀请中华武士会批教员、李存义弟子阎道生之孙阎伯群,定兴“李氏三杰”之一李星阶曾孙李洪钟合力校注,参阅多种版本,加以详明阐释,确保内容正宗且。 作者简介 李存义(1847年—1921年),字忠元,河北省深县南小营村人。少时家贫,以帮人赶车为生。及长,习长短拳技并周游各地。师从形意拳名家刘奇兰,并兼从董海川习八卦掌。后至保定开设万通镖局,兼收徒授艺。1900年,以53岁之龄,毅然投身义和团,手持单上阵,奋起抗击外敌,一时间“单李”之名不胫而走。晚年弃镖行,专志授徒。1911年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于北方武术界威望甚高。 李存义的形意拳特点鲜明,兼有河北、山西形意拳的传承特征,融合了八卦掌、太极拳的一些技法风格,部分动作还保留了外家拳械套路的影子。李存义先生的武学著述,在我国形意拳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奠定河北形意拳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促进了民国时期武术黄金时代的到来。 目 录 岳氏意拳原序 上编 岳氏意拳十六要诀 形拳原理 十二形 中编 第二章 形意全体大用 下编 曹继武先生意拳十法摘要 结论 附录 八字功 前 言 序言
我接触传统武术也有些年头了,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但真正能深入到“岳氏意拳”核心的材料却不算多。这套书里关于“十二形精义”和“五行精义”的阐述,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特别是“十二形”的部分,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出十二个动物形体,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形体背后所蕴含的劲力变化和发力原理。比如“猿抱树”和“虎尾缠腰”这样的经典动作,书里详细讲解了如何从筋骨结构上找到那个“对”的劲点,而不是仅仅模仿外形。更让我惊喜的是“五行精义”这块,作者似乎将武学与哲学思想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用“金木水火土”来对应不同的进退守攻策略和内劲的运用,这种宏观的理论框架,对于提升实战意识非常有帮助。读完这几章,我感觉自己对意拳的理解从停留在“练招”的层面,上升到了“练意”的层次,受益匪浅,绝对是值得收藏的进阶参考书。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一提。虽然内容是极其专业的武术教程,但整体阅读体验却非常舒适。纸张的质感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让人觉得这套书是经过用心制作的。特别是三册书的划分非常合理,每一册都有明确的主题侧重,便于读者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和查阅。比如,当你专注于基础剑法时,就拿第一册;等你准备深入意拳心法时,就翻看后两册。这种结构化的编排,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和查找信息的成本。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时常翻阅的工具书。对于想系统学习传统武术,特别是对李存义一脉的武学思想感兴趣的人,这套书几乎是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参考资料之一,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坦白讲,我对这种“辑注”性质的书籍一开始是抱有一点怀疑态度的,总怕是东拼西凑的产物。但读完这三册,我的顾虑彻底打消了。这套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的整合和注释。它把一些原本可能分散在不同门派口诀里的精髓,有条理地归纳到了一个框架内。拿“三十六剑谱”来说,它不仅展示了剑法的招式,还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武术家临场应用的心得,这使得剑法不再是死的招式,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作者在注释中常常会引用不同的拳谱来相互印证,这种跨门派的融会贯通,让整个武学体系显得更加圆融和全面。阅读过程中,我经常能感受到一种“旁征博引”的学问气,这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武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武学史料与实践心得的结合体,非常适合那些想做学术研究或者想融会贯通的武友。
评分从一个普通习武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是非常高的。我最欣赏它在“实操”层面的细致入微。很多武术书只说“要放松”,但这本书会具体指导你如何通过特定的呼吸法和肌肉控制来达到那种“松而不懈”的状态。比如在练习“岳氏意拳”的发力技巧时,作者特别强调了“瞬间的爆发与粘滞感”的结合,并配有详细的分解图,告诉你肌肉收缩的顺序和时机。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练习方法后,发现自己的劲力似乎更容易在一点上集中了,而且疲劳感也减轻了不少,这在以前的练习中是很难体会到的。可以说,它提供了大量可以立即应用到日常训练中的具体技术点,而不是空泛的口号,对于想要提高训练效率的习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套书刚到手,说实话,我原本是冲着“李存义”这个名字去的,毕竟是名家。打开第一册,感觉内容编排上还是比较扎实的,不像有些武术书籍那样松散,它很注重体系的构建。光是那部分关于“三十六剑谱”的解析,就看得出作者下了不少功夫去考据和梳理。从基础的手法、步法,到具体的套路演练,甚至连一些心法的理解都给标注出来了,对于我们这些想在传统武术这条路上深入钻研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路径。我花了几天时间对照着书里的图文仔细揣摩,发现它不仅仅是招式的堆砌,而是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在里面,比如招式之间的转换衔接,以及呼吸配合的要点,都有详细的说明。特别是那些对传统武术理论的阐释,让我在理解拳理上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招式模仿。书里的插图虽然算不上顶级高清,但对于理解动作的要领已经足够清晰了,配合文字说明,初学者也能摸到门道。总的来说,作为一本系统性的武学教程,它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严谨和专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