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东亚的文化交流: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ⅦI辑 |
| 作者 | 全莹,金强一 |
| 定价 | 69.00元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759639 |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2013图们江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精选集。它围绕东亚文化交流、和谐发展、区域共同繁荣等主题,从东亚文学、语言学、民俗学(民族文化学)、美学、思想哲学、区域史等几个学科领域展开探讨和研究,且多篇论文是在交叉学科下进行的研究。总体上,这些研究补充了东亚各领域文化交流的新材料,提出了许多新方法和新范式,同时在具体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对于东亚文化交流研究具有的启发意义。 |
| 作者简介 | |
| 金强一,中国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全莹,女,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 目录 | |
| “第三领域”和双重文化身份及其潜在创造性——以转型期中国朝鲜族小说为中心【金虎雄】文明的多元性与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合法性【曹顺庆】世界文学中的亚洲文学【金在湧】东亚文学语境下韩国文学发展的新倾向及其研究视角【尹汝卓】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报刊【刘艳萍】韩国汉字词的异质化问题【李承子】论《洪武正韵译训》与《洪武正韵》的关系及其文献价值【金基石】横渡大海的木柱之民俗学及文化学价值【金光林】太极“气韵”与中韩日传统舞蹈“韵律”【向开明】东北亚诸民族跨国流动的历史景观与话语对峙【孙春日】东亚的“核心现场”与历史学的角色:从图们江谈起【白永瑞】东亚的生态【韩东育】论“朝鲜人民革命军”说与“一史两用”、“历史共享”问题【金成镐】朝鲜后期图们江地区的儒学者们——以金鲁奎与金鼎奎为例【禹景燮】集安新发现的高句丽碑及其研究状况【耿铁华】图们江正源考【李花子】东北亚跨境小民族现状研究【都永浩】朝鲜对清初吴三桂等“三藩之乱”事件的应对【刘广铭】作者简介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东亚的文化交流: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VII辑”这个书名,第一时间就勾起了我对东北亚文化圈的浓厚兴趣。延边,一个充满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地理节点,其与朝鲜半岛的紧密联系,必然孕育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交流形态。本书以“论集”的形式,且是“第VII辑”,这不仅表明它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智慧,更预示着其研究的深入性和连续性。我对书中是否会探讨历史上朝鲜半岛移民对延边地区文化的影响,以及近代以来两国(朝鲜/韩国)文化在延边地区的传播与变迁有着极大的好奇。特别是,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语言、宗教、民俗、艺术甚至饮食文化上,延边与朝鲜半岛之间具体的交流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作者“全莹”和“金强一”作为研究的引领者,他们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无疑会为本书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阅读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去理解一个在东亚文化版图中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区域,如何书写它独特的文化交流篇章。
评分读到“东亚的文化交流: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VII辑”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关于东北亚文化圈的种种想象。延边,这个地理位置上极其特殊的区域,承载了太多汉族、朝鲜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历史印记,也连接着中国、朝鲜、韩国这三个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本书以“论集”的形式,并且是“第VII辑”,这充分显示了其学术的连续性和深度。我猜测书中必然涉及了大量关于朝鲜半岛文化在中国东北的传播与演变,以及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产生的影响。我会非常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历史时期,比如近代以来,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文化交流的形态又是如何改变的。作者“全莹”和“金强一”的名字,虽然我可能不熟悉,但在学术著作中出现,往往代表着一定的研究专长和领域内的声誉。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比如民间信仰的异同,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甚至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我相信,这本书不仅能为我提供学术上的认知,更能让我对“东亚文化交流”这一宏大命题有一个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从一个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区域——延边——的视角来看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东亚的文化交流”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我对区域文化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到“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这一限定,我感到非常兴奋。延边地区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紧密相连,其地理位置本身就充满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边境地区是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天然实验室,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映射着现实的动态。这本书以“论集”的形式出现,暗示了它可能包含了多位研究者的视角,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吸引力,意味着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东亚,尤其是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之间的文化联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具体的交流模式,例如在语言、习俗、思想、艺术、甚至饮食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演变。同时,“第VII辑”的标识也说明了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学术项目,其背后的研究团队和积累的学术成果应该是相当可观的,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可靠性充满了信心。我很想知道,在历史长河中,延边地区是如何扮演文化桥梁的角色,它又是如何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了解这一复杂而有趣的文化区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东亚的文化交流: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VII辑”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的厚重感。我尤其对“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这一部分特别感兴趣,因为延边地区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交界处,其文化融合和互动必然非常复杂且充满故事。作为一本“论集”,我预期它会汇集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不同角度的分析,这让我对其内容的丰富性充满期待。而且“第VII辑”说明这不是一次性的研究,而是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脉络。作者“全莹”和“金强一”的名字,作为此书的主编或重要贡献者,也为这本书增添了权威性。我会非常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揭示一些跨越国界的文化现象,例如在语言、宗教、社会习俗、艺术创作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延边与朝鲜半岛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和影响。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研究案例,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能够通过生动的例子来阐释“东亚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本书的书号(978750975963)也让我觉得这是一部经过严谨出版流程的学术著作,其内容的可靠性应该是有保障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确实很有吸引力,直接点出了“东亚文化交流”这个宏大的主题,并且限定了研究区域在“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这立刻勾起了我对地域文化和跨国互动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像延边这样地处中朝韩三国交界的地带,必然蕴藏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文化交融故事。这本书的副标题“论集”,暗示了它可能汇聚了不同学者对同一主题的深入探讨,这意味着内容不会是单一视角的解读,而是会呈现出更立体、更多元的观点。更何况,这还是“第VII辑”,这说明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研究成果,而是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领域长期积累和发展的体现,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应该是有保障的。看到“全莹,金强一”这两个作者的名字,虽然我对他们并不特别熟悉,但他们的署名出现在这样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语言上的影响、宗教习俗的传播、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甚至是经济活动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逻辑。我很好奇,在现代全球化的浪潮下,延边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如何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产生互动,又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了自身的特色。这本书的 ISBN 码也让我觉得它更加真实可信,是一部经过正规出版流程的学术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