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
定价:36.80元
作者:赵伯陶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2956318
字数:
页码:2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生肖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于民间更有广泛的基础,《中华民俗十二生肖》从民俗学人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引用大量史实、史料,对十二生肖的来源、含义及民俗、趣闻等方面作了翔实的记述,生动地还原了生肖文化的全貌。
《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分总说和分说两大类别,涉及民间文学、神话学、艺术学、民族学、饮食文化甚至迷信禁忌等内容。《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语言简练易懂,并配以多幅精美图片,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可读性,适用于传统文化、生肖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目录
-引言
-总说
十二生肖访古
十二生肖溯源
十二生肖探赜
十二生肖寻幽
十二生肖拾趣
十二生肖集锦
十二生肖谈艺
十二生肖衍义
十二生肖论命
十二生肖说铃
十二生肖集邮
十二生肖排序
-子 生肖说鼠
概说
谈艺
-丑 生肖说牛
概说
谈艺
-寅 生肖说虎
概说
谈艺
-卯 生肖说兔
概说
谈艺
-辰 生肖说龙
概说
谈艺
-巳 生肖说蛇
概说
谈艺
-午 生肖说马
概说
谈艺
-未 生肖说羊
概说
谈艺
-申 生肖说猴
概说
谈艺
-酉 生肖说鸡
概说
谈艺
-成 生肖说狗
概说
谈艺
-亥 生肖说猪
概说
谈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赵伯陶,1948年生,北京市人,《文艺研究》编审。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业余从事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研究,已发表论文、书评150余篇;点校《古夫于亭杂录》等古籍4部;注释评选《宋词精选》、《袁伯修小品》、《张惠言暨常州派词传》、《明文选》、《王士禛诗选》、《袁宏道集》、《七史选举志校注》等16部;学术专著《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明清小品:个性天趣的显现》、《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等10部。
文摘
北京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其西洋楼海晏堂前曾有十二生肖喷泉铜像,构造精美,举世无双。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一把大火将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焚毁。从此十二生肖铜像身首分离,流落异乡,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有关学者认为,十二生肖铜像是当时在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为康熙皇帝所设计与制造的。从有关铜版画可以看到,在海晏堂前,这十二生肖铜像左右各六个一字排开,分别代表一昼夜中的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合今天的两小时)。每到一个时辰,代表这一时辰的生肖铜像就从嘴里自动喷出水流,其景象当非常壮观。
2000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牛首、虎首与猴首现身会场,当即被我国保利艺术博物馆不惜重金,竞拍成功,带回故乡。2003年9月间,保利艺术博物馆又辗转从美国某私人收藏家手中“请”回猪首,各家媒体曾掀起一阵报道的热潮,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至此,十二生肖铜像已有四件回归故乡,鼠首、兔首今仍由法国的博物馆收藏,马首在我国台湾,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五件至今下落不明。
饶有趣味的是,2003年9月中旬,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铸狗首即将在香港拍卖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各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这件狗首是真是假,曾引来一片争议之声,因为据有关人士透露,从内部结构讲,猪、牛、虎、猴四首内部基本中空,正中部分有一个带有锯齿的卡口,卡口直通兽嘴部,可以想见当年水就是由兽首的颈部进入兽首的;而在香港即将拍卖的狗首则在其脑后有一个小孔,资料说是进水口,当有铜管与之相连。从色泽上讲,猪、牛、虎、猴四首色泽发红;而在香港即将被拍卖的狗首,其色泽是黑中透绿的青铜色。狗首究竟是真是假,世人尚无结论,而由之又引来另一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惊人消息:有关专家认为还有另一套十二生肖兽头存于世上,很可能就存放在北京某机关的仓库里而不为人知。个中原因是,十二生肖兽头是由模具浇铸的,从理论上讲,当时不可能只做一套,作为皇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有理由另浇一套备件。
……
序言
-引言
-总说
十二生肖访古
十二生肖溯源
十二生肖探赜
十二生肖寻幽
十二生肖拾趣
十二生肖集锦
十二生肖谈艺
十二生肖衍义
十二生肖论命
十二生肖说铃
十二生肖集邮
十二生肖排序
-子 生肖说鼠
概说
谈艺
-丑 生肖说牛
概说
谈艺
-寅 生肖说虎
概说
谈艺
-卯 生肖说兔
概说
谈艺
-辰 生肖说龙
概说
谈艺
-巳 生肖说蛇
概说
谈艺
-午 生肖说马
概说
谈艺
-未 生肖说羊
概说
谈艺
-申 生肖说猴
概说
谈艺
-酉 生肖说鸡
概说
谈艺
-成 生肖说狗
概说
谈艺
-亥 生肖说猪
概说
谈艺
参考文献
后记
坦白说,最初拿到这本《中华民俗十二生肖》,我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毕竟,十二生肖实在太熟悉了,感觉没什么新意。然而,这本书的“漫话”风格,瞬间就吸引了我。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故事性的方式,把十二生肖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我一直以为生肖就是个简单的年份轮换,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是这十二种动物?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书中用很多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来解释,这些故事听起来就像神话一样,却又有着深刻的寓意。我尤其喜欢关于龙的传说,书中描绘的龙,不是凶神恶煞的,而是象征着力量、智慧和祥瑞,与我们对龙的传统认知不谋而合。而且,书中还不仅仅讲故事,还把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的历法、农耕文明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观察。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听一位博学的老者讲故事,他讲得生动有趣,让你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对十二生肖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标签,而是活生生的文化符号。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十二生肖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总觉得那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缺乏深度的了解。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每个生肖的背后,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故事和文化意义。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生肖的名称,而是深入挖掘每个生肖的起源传说,那些古老的民间故事,比如关于鼠如何聪明地抢到第一个位置,牛如何勤恳地耕耘,虎如何威风凛凛地守护山林,兔如何机敏地躲避灾祸等等,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上演。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传说,而是将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哲学思想,甚至天文历法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了解到,生肖不仅仅是简单的年份代号,更承载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对人生百态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书中对每个生肖的性格特质、相生相克的说法,也都有详细的阐述,让我对自己的生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能理解身边朋友的特点。语言方面,这本书采用了“漫话”的形式,通俗易懂,却又不失趣味性,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娓娓道来,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丰富的知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年轻人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中华民俗十二生肖》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是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的问题。这本书记载的十二生肖文化,正是我们教学的绝佳素材。书中的语言非常生动活泼,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插图,将每个生肖的特点、传说、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生肖的性格分析,以及它们在中国社会中的象征意义。比如,属虎的孩子通常被认为勇敢有担当,属兔的孩子则聪明伶俐。这些描述,既符合我们日常的观察,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书中将十二生肖与一些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肖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我相信,如果将这本书作为辅助教材,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民俗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评分对于长期旅居海外的我来说,这套丛书就像一座连接故乡的桥梁,让我重新拾起那些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我尤其钟爱《中华民俗十二生肖》这一册,它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将我熟悉的生肖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呈现。书中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更穿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那些生动形象的绘画,将每个生肖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十二生肖与节令、习俗结合的部分,比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与当年生肖相关的装饰,寓意吉祥。书里详细解释了这些习俗的由来和意义,让我明白了这些流传已久的传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的敬畏。读着读着,我仿佛能听到春节热闹的鞭炮声,闻到年夜饭的香气,感受到那种浓厚的节日氛围。而且,书中还探讨了十二生肖在中国古代占卜、命理中的应用,虽然我对此了解不多,但书中浅显易懂的讲解,让我对这部分神秘的文化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再感到遥不可及。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肖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关于我们民族情感的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文化根源,也让我对传统民俗有了更深的尊重和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年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总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越来越淡了。但通过阅读《中华民俗十二生肖》,我才发现,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年俗,其实都与十二生肖息息相关。书中对十二生肖的起源传说,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做了非常细致的阐述。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庆祝本命年,是为了祈求好运,也是对自身生肖守护神的一种敬意。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生肖的性格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配对”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可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却反映了古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描绘了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节气、农事活动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古人是如何通过观察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的,这种朴素而智慧的生活哲学,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肖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