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父母是孩子好的營養師
定價:28.00元
作者:郭瑩瑩
齣版社:文化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039393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更多孕媽手冊、專傢指導,新書、熱書、暢銷書,點擊進入:所有的媽媽都是吃媽媽做的飯長大,孩子到底吃瞭什麼,媽媽*清楚。為瞭讓孩子好好吃飯,我用上瞭坑濛拐偷等各色招式!重視孩子的營養,就是在奠基他的一生,培育齣茁健的根苗,纔能結下纍纍的果實。珍珍的女兒這個語文成績很不錯的小姑娘,用相當抒情的語言在她的空間裏寫:“我媽又叫我喝湯,可是我無法愛上這種不能給我真正充實感的東西,就像再多的快樂也填不滿我空虛的人生一樣。”她纔9歲好不好!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在網上搜集瞭各種路邊攤不乾淨的證據:還從電視颱的網站下載瞭關於那條風味小吃街的負麵報道視頻,製作成精美的PPT,圖文並茂還穿插著視頻剪輯,**有的說服力。兒子看瞭我準備的東西,沒說什麼,隻是在觀看的過程中時不時錶情怪異地摸摸自己的喉嚨和胃。我想,他放學後該不會再去吃那些路邊攤瞭吧?珍珍化身知心大姐,講瞭整整一天“淑女在乎舉止優雅而不是食量大小”、“靠食量判斷彆人的人很淺薄”、“吃自己的飯讓彆人說去吧纔是個性無限”雲雲。*後,珍珍拋齣殺手鐧:“她們吃得少很好嗎臉色不好看,皮膚也不好,以後還會是‘飛機場’,難道你想和她們一樣?”這句話擊中瞭愛美小姑娘的心窩:“我纔不要做‘飛機場’,我要36D!”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父母是孩子*好的營養師
內容提要
關於孩子的吃飯問題,傢傢都有本難念的經——不吃這樣,不吃那樣,該吃飯的時候不吃,不該吃飯的時候又嚷嚷餓,暴飲暴食,迷戀垃圾食品,不注意飲食衛生……層齣不窮的問題擺在麵前,讓父母們疲於應付。
發育不良,營養過剩,智力發育緩慢,身體機能受損……沒有一個媽媽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追根溯源,造成這些惡果的罪魁禍首就是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飲食惡習。
怎麼辦?
世界上有方法能夠讓一切問題在輕鬆有趣的過程中化解。
《父母是孩子好的營養師》就是好的解決辦法,希望廣大父母們有所藉鑒。
放心,這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籍,因為這些年的親身經曆已經讓作者體會到,在一位渴求幫助的母親麵前,故作高深的專業書籍是多麼讓人厭惡。這就是一本和你一樣為孩子飲食問題煩惱的故事集,隻是在講述一些妙趣橫生的傢庭案例。閱讀這本書,就像在看《傢有兒女》,那些描寫親子關係的輕鬆文字*會讓已為人母的你時有共鳴,會心一笑之餘又掌握一個個巧治孩子不良飲食習慣的妙方。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不錯,請告訴周圍做媽朋友,因為這本書也許就是她們正在尋覓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請告訴作者,也許下一本書,就是你和你孩子的故事集。
目錄
章 挑嘴寶貝的創意“飼養法”
1.齣一條遲鈍的舌頭
2.我不是孫二娘
3.印第安納·瓊斯尋寶記
4.誰說吃飯的時候不能玩
5.美味兌換券
6.我的飯碗我做主
7.做第二個姚明
8.我的孩子叫“雷鋒”
第二章 媽媽是傢庭餐桌的CEO
1.小畫傢的五彩餐桌
2.彆踩瞭食物搭配的
3.自製傢庭菜肴水牌
4.小道具解決大問題
5.有秀色纔可餐
6.營救隔夜的營養
7.餐桌上的拼圖遊戲
8.自己做菜就是香
第三章 時尚媽咪的魔法營養食譜
1.吸油紙的妙用
2.學和尚吃素
3.桃太郎就是吃壽司長大的
4.親子關係中的半糖主義
5.充滿挑戰的清淡口味
6.粥不是白的
7.黃臉婆也很有用
8.用證據說服兒子
第四章 乖乖吃飯有絕招
1.嚮爸爸的食量看齊
2.小心眼大肚皮小
3.鬱悶時誰能吃得下飯?
4.世界上好的下飯菜
5.點將不如激將
6.我要36D!
7.彆餓著瞭喜羊羊
8.為瞭孩子,放棄窈窕身材
第五章 吃飯快慢決定身體好壞
1.吃飯快真的好嗎?
2.有壓力纔有緊迫感
3.晚餐不應該是的親子時光
4.繁瑣有繁瑣的好處
5.爆炸的氣球
6.超級美味衰變瞭
7.是胃的問題,還是腦的問題?
8.熱一點兒,慢一點兒
第六章 告彆垃圾食品,遠離能量炸彈
1.偷梁換柱,質變量不變
2.倒胃口也是一個好辦法
3.健康飲食不等於難吃
4.彆把孩子當孩子
5.讓麻煩拉遠與零食的距離
6.換種方式得到贈品
7.不能從小就養齣一個“宅男”
第七章 有規律纔有健康
1.麯綫美不是餓齣來的
2.親眼看到的震撼力勝過韆言萬語
3.美食不是的奬勵方式
4.節目不是飲食無律的理由
5.快餐盤是個好東西
6.零食銀行還有利息呢!
7.不是廚房是食堂
8.我傢的菜譜“連連看”
第八章 飲食習慣決定孩子的健康水平
1.遭人鄙視的個舉筷人
2.太多肥料會燒死“孩子苗”
3.過一把格格癮
4.為瞭學習,更要按時吃飯
5.下載動畫片,想什麼時候看都行
6.為瞭孩子,我做瞭“小偷”
7.吃飯比學習更需要專心
8.當寵物變成“害蟲”的時候
第九章 做餐桌上受歡迎的孩子
1.老生常談說浪費
2.你有你的專用時間
3.軍事化管理有奇效
4.高帽子就是好用
5.必要時要“裝乖”
6.每頓飯都是考試
7.傳說的力量依然強大
8.大傢一起來找茬兒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注意到這本書在引用的案例和數據方麵做得非常紮實,不像有些育兒書那樣隻憑經驗之談。雖然行文很生活化,但其背後隱藏的邏輯推導是清晰且有文獻支持的,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比如,在討論到閱讀習慣的養成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多讀書好”,而是會結閤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某些階段性特點,解釋為什麼在某個特定年齡段,比起強迫閱讀,“共讀的儀式感”更為重要。這種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讓這本書的“專業性”絲毫不遜色於那些厚重的學術著作,但閱讀門檻卻低瞭不止一個檔次。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讓忙碌的傢長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到最有效、最經得起推敲的育兒知識。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踏實和篤定,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積極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不是綫性推進,而是像一個多維度的知識網絡,每個章節之間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可以隨時從中挑選感興趣的部分深入閱讀。我特彆喜歡它在闡述理論時,總是會穿插一些非常具體的、可以立刻在生活中試驗的“小練習”或“觀察清單”。比如,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部分,作者設計瞭一係列循序漸進的挑戰任務,從選擇穿什麼衣服開始,到處理和朋友的小矛盾。這些“任務”的設置,既不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又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內在驅動力。我嘗試瞭其中一個關於“選擇晚餐菜單”的練習,原以為孩子會選最簡單的,結果他提齣瞭一個充滿創意的組閤,讓我看到瞭他隱藏的規劃能力。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育兒”這個宏大的主題,拆解成瞭無數個可以被日常操作的小單元,讓“科學育兒”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藝術。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平靜感”。現在的育兒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信息過載和無休止的比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沉穩、剋製,它不製造恐慌,也不鼓吹極端,而是倡導一種“鬆弛而有界限”的養育態度。在談到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風暴時,作者沒有強調“立刻製止”,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描述成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為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情緒“錨點”。這種從“我如何控製孩子”轉嚮“我如何穩定自己”的視角轉換,對我個人而言,是顛覆性的。它讓我意識到,教育的本質,往往是自我成長的過程。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引語,很多我都摘抄瞭下來,貼在書桌前,每當感到心浮氣躁時,看一眼,心緒立刻能沉澱下來,這絕對是一本可以長期滋養心靈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質感,封麵那種微微泛著啞光的觸感,加上字體排版的考究,一下子就讓人覺得這不是一本普通的育兒書籍。初翻閱時,我立刻被它的行文風格所吸引。作者似乎非常擅長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復雜的育兒理念,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灌輸,更像是鄰傢一位經驗豐富、又充滿智慧的長輩在跟你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傾聽”這個主題的深入探討。它不僅僅是讓你去聽孩子在說什麼,更引導我們去解讀那些隱藏在行為和情緒背後的深層需求。比如,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因為玩具被搶而大哭不止,傳統的處理方式可能是立刻安撫或轉移注意力,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個視角,讓我們看到這種憤怒其實是邊界感受損的信號。這種細膩的觀察和引導,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過往的一些育兒片段進行反思,感覺自己的育兒“雷達”一下子靈敏瞭許多。它的文字流暢自然,讀起來毫不費力,卻又字字珠璣,充滿瞭實踐的指導意義,遠超我預期的收獲。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的育兒書籍浩如煙海,很多都觀點雷同,讀起來像是對既有理論的重復闡述,讓人感到疲勞。但讀完這本書的幾章後,我發現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在地化”的思考。它似乎沒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某些育兒模式,而是深深紮根於我們當下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傢庭結構中去探討問題。舉個例子,書中對於“隔代教育”衝突的處理,分析得極其到位和人性化。作者沒有簡單地將矛盾歸咎於某一方的錯誤,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年代養育觀念的形成邏輯,並給齣瞭一套非常溫和且具有建設性的溝通策略。這種深度剖析,讓我對傢庭關係中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是提供一個“萬能鑰匙”,而是提供瞭一套“工具箱”,教會我們在麵對具體情境時,如何靈活地運用智慧去解構和應對。這種實用性和文化貼閤度,是很多翻譯作品難以企及的亮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