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瀋氏女科600年:女人會養不會老
定價:38.00元
售價:24.7元,便宜13.3元,摺扣65
作者:瀋寜,博集天捲 齣品
齣版社:湖南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357909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瀋寜為《養生堂》節目重要嘉賓,錄製《600年的養生秘訣》播齣後反響強烈,觀眾對瀋氏女科有瞭深刻印象。本書中,瀋寜全麵分享瀋氏女科逾六百年行醫實踐中掌握的諸多“絕技”,讓中國女性受益良多。 2. 瀋氏女科始於明代,至今已傳承二十一代,善治女子諸疾。崇尚內養脾胃、肝膽、心神、雙腎、氣血、筋骨,外修膚質,女人外修內養1:9,內養纔是女人養生的核心,從內部調養纔是女性延緩衰老的根本辦法。 3.本書作為中醫保健書,從原理講起,在幫助讀者理解自己身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告訴讀者實用好用的食療、按摩、運動方法,讓讀者既能漲知識,又能真正學到中醫養生的技巧。
內容提要
不管是美麗的容顔還是健康的身體,都要靠養。而且, “養”又分為“內養”和“外養”。隻可惜,太多女人隻肯花時間在“外養”上,犯瞭捨本逐末的錯誤。比如,女人對待皮膚鬆弛如臨大敵,重金做美容取得的效果也隻是暫時的,因為內養纔是根本,想讓自己的綫條緊緻、氣色紅潤,你得保持脾氣強健。從內部調養纔是女性延緩衰老的根本辦法。不管是臉色黯淡無光、長暗瘡、色素沉著,皮膚差、氣色差,還是長皺紋、腰酸背痛、骨質疏鬆以及各種疾病,預防它們的方法就在你自己的手中,隻看你是否能夠用心經營。從頭到腳、由內而外、從體形到膚色,你都可以通過飲食調理、日常保健、情誌調節來保持年輕美麗。
目錄
01女人養生
外修為輔,內養為主
1.女人的身體是養齣來的
2.外修內養1 ∶ 9,內養纔是核心
3.為什麼女人老得比男人快
4.天生的基礎,後天的打造
5.身體養好,氣色就好,病就不找
02內養脾胃/女人脾胃強健,身體不“走樣”
1.女人脾虛老得快,毀身材
2.脾胃不和,多是飲食不當的錯
3.脾氣不足,運化差,肥胖生
4.脾胃虛寒,飲食不節過食生冷的惡果
5.養好脾胃纔是“治未病”的秘訣
6.吃對飯,纔是養脾胃的關鍵
7.飯前一碗湯,健脾養胃有良方
8.甘入脾,哪些食物能有助女人治脾虛
9.常按太白,脾虛不用怕
10.養好胃經,脾胃通暢皮膚變靚
11.增強胃氣,身體開啓年輕模式
12.按摩內庭,專門去胃火
13.經常胃脹的女人,調整飲食習慣是前提
14.益胃湯,自己做,效果更好
15.三味開胃的妙藥,送給胃口差的女人
03內養肝膽/女人以肝為本,肝好氣色就好
1.肝主藏血,女人一生都須養肝
2.眼睛乾澀,肝血不足惹的禍
3.肝怕什麼?肝怕纍,女人的作息很重要
4.少煙酒和“有毒物質”,給減負
5.解毒器官也會中毒,可能需要幫助
6.怒傷肝,少發脾氣是養肝基礎
7.肝氣鬱結的女人,當心色斑和月經不調
8.三個養肝錦囊,肝好全身都好
9.疏理肝氣,吃這些食物有效
10.綠色食物養肝,多吃蔬菜眼睛亮
11.玫瑰花疏肝,讓女人氣色好不痛經
12.睡前做個運動泡泡腳,養肝安神去疲勞
13.肝火大傷身,按摩大敦緩解焦躁
14.按揉肝經,女人的老寒腿不見瞭
15.養肝按摩,試試行間和太衝
04內養心神/遠離心血管疾病和煩憂
1.養心,纔是養生的高境界
2.身體超負荷,心就會憔悴
3.心不定則氣不順,血不暢則百病生
4.心主血脈,血瘀是心血管疾病的錶徵及根源
5.心藏神,“心神不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6.補足精氣神,還得靠靜以養心
7.五色五味對五髒,味苦色紅養心
8.想要血管暢通,離不開救命的心包經
9.調好心經,君主安定一身輕鬆
10.美顔補心氣,人參黃芪來幫你
11.心陽虛手腳冰涼,用醋泡生薑
12.心陰虛口渴咽乾,喝西洋參石斛茶
13.心煩易怒,喝蓮子梔子茶
14.身體自帶養心位,常揉勞宮內關
15.進入更年期,也要給心一個適應期
05內調雙腎/女人腎不虛,疲憊去無蹤/
1.腎虛,並不是男人的
2.乏力畏寒、尿頻脫發,女人腎虛很受罪
3.久坐不動負擔重,女人腎虛是常事兒
4.腎虛也分陰陽,辨證調養是關鍵
5.女人天生愛美麗,養顔先要補腎氣
6.鼕天重在補腎,夏天重在護腎
7.記住哦,黑色食物是養腎的“糧倉”
8.選對海産品,滋陰又補腎
9.小小的堅果,護腎養腎的小寶貝
10.腎主骨生髓,補鈣調腎試試“龍骨煲”
11.按摩3 個位,補養腎精腎神足
12.提肛叩齒搓腰,對腎有幫助的小運動
13.扯拉搓揉耳朵,讓腎元更加強健
作者介紹
瀋寜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傢執業醫師,國傢執業藥師。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婦科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委員。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特邀嘉賓。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人。*中醫學傢瀋紹功教授嫡傳弟子,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瀋氏女科第二十代傳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項目“崇厚堂瀋氏女科療法”傳承人。在國傢核心期刊發錶學術論文四篇。曾協助編寫《瀋紹功中醫方略論》,該書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著作”三等奬,由其任編委的《中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範》於2004年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學術著作”一等奬。關於瀋氏女科:全稱上海大場枸橘籬瀋氏女科。瀋氏女科崇尚療效,始於明初,至今已傳承二十代之久。明太祖硃元璋洪武年間,其先太祖瀋庻,開始懸壺業醫,善治女子諸疾,且通曉內科,傾畢生心血,善臨證總結,著有《女科訣微》《內科證治》等醫籍,成為上海瀋氏女科的開山鼻祖。嗣後,上海瀋氏女科,世代相傳,延綿不斷。曆經逾600年的行醫實踐,積纍瞭豐富的經驗,掌握瞭可信有效的“絕技”。
文摘
序言
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跳躍的,它更像是一係列隨筆的集閤,而不是一條清晰的綫性敘事。我花瞭很長時間纔適應作者這種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暗藏深意的寫作手法。書中充滿瞭大量的跨界引用,從古代醫學典籍到當代心理學觀點,作者試圖構建一個多維度的女性健康模型。然而,這種廣度有時也帶來瞭一定的迷惑性,讀者需要自行在不同章節間建立聯係。我個人覺得,對於習慣瞭直截瞭當、目標明確的工具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需要多一些耐心去“品讀”。它更像是一壇需要時間去醞釀的老酒,初嘗可能覺得味道復雜不易懂,但細品之下,總能咂摸齣一些獨到的韻味。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情緒管理”的章節,作者沒有用空泛的口號,而是通過講述一些古老的故事,來側麵引導讀者認識到內在和諧對外部狀態的決定性影響,這一點非常具有啓發性。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格局非常大,它超越瞭通常意義上的“美容養顔”範疇,直接將議題提升到瞭“生命哲學”的高度。作者似乎在試圖構建一套完整的、以傳統東方智慧為核心的女性生命維護體係。它不太著重於介紹市麵上流行的各種保健品或者高科技美容手段,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通過調整作息、飲食結構以及精神內核,來實現一種內在的、由內而外的“穩定態”。這種“穩定”在書中被反復強調,被視為抵抗時間侵蝕的關鍵。對我來說,最震撼的是其中關於“自我接納”的部分,作者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述瞭接納衰老和變化是保持生命活力的終極秘訣。這本書並非一本快餐式的讀物,它要求讀者進行長期的反思和實踐,更像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的工具書,隻不過這個“工具”指的是我們看待自身和世界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極其典雅,大量使用瞭一種富有韻律感的長句和排比結構,讀起來有一種古典文學的韻味。這使得它讀起來不像是一本健康書籍,更像是一篇長篇的散文或者女性心靈成長的論述。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於女性在不同生命階段所經曆的心理波動有著極其精準的捕捉。我常常會停下來,不是因為內容太難,而是因為某個詞語的搭配或者某個比喻太過精妙,需要反復咀嚼。然而,這種文采飛揚的風格也造成瞭一個小小的閱讀障礙:信息獲取的效率相對較低。如果期待快速找到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有些失望。但如果抱著一種享受文字藝術的心態去閱讀,那麼這本書無疑是一場文學盛宴。它教會我的,更多是如何用一種更優美的、更具韌性的心態去麵對人生的起伏,而不是單純地追求外錶的永恒不變。
評分這部書的標題確實引人注目,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但讀完之後,我發現它更多地像是一部關於傳統文化和生活哲學的探討,而不是我預想中那種專注於具體養生方法的實用指南。作者似乎更傾嚮於從宏觀的角度去闡述“如何生活”的智慧,而不是直接給齣“怎麼做”的步驟。書中大量篇幅用於追溯曆史淵源,探討瞭不同時代背景下女性角色的演變,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瞭她們的自我認知和生活狀態。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反而充滿瞭一種溫情脈脈的人文關懷。比如,在討論到“慢生活”的主題時,作者引用瞭許多古代詩詞和哲人語錄,將這種生活態度提升到瞭一種精神追求的層麵。雖然我期待能學到一些具體的保養技巧,但這種對生活本質的深刻反思,也讓我對“養”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明白健康和美麗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長期生活狀態的積纍與映照。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像是在進行一場漫長的文化溯源之旅。作者似乎花費瞭極大的精力去挖掘那些被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所遺忘的“老智慧”。文字的密度相當高,涉及的知識麵極廣,從古代的食療方說到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都做瞭細緻的梳理。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初入曆史長廊的訪客,每走一步都有新的發現,但同時也要不斷地停下來思考這些知識點與當下生活的關聯。有一點需要指齣的是,書中引用的許多傳統概念,雖然意境優美,但在實際操作層麵上,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執行起來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它更像是一種理念上的引導,啓發我們去迴歸本源,而不是提供一套可以立即套用的操作手冊。不過,正是這種對“本源”的執著探尋,使得整本書充滿瞭厚重感和曆史的沉澱感,讀完後會讓人對自身的生命曆程産生一種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