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懷孕 分娩 産後恢復全程指導
定價:29.80元
作者:潘華英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19752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濃縮瞭作者長期的臨床經驗,內容涵蓋瞭懷孕準備期、孕期、産後恢復期以及整個過程中的知識。
全書內容科學翔實,全方位伴隨準媽媽從妊娠前三月到産後恢復,給予各種問題專業的全程指導,告訴準媽媽自身的變化、胎兒的生長發育、準媽日常飲食營養、日常生活中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告訴準媽媽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應該知道的一切。給予每一位準媽媽貼心、細心的嗬護。
本書是每一位育齡女性的指導用書,是廣大讀者瞭解孕産知識的理想參考用書,也是每一個孕産傢庭隨需隨查的科普圖書。
目錄
準備篇
章 準爸爸準媽媽要知道的孕前小知識
第2章 做好懷孕前的準備工作
懷胎十月篇
第3章 生命伊始
第4章 孕1月(0~4周)
第5章 孕2月(5~8周)
第6章 孕3月(9~12周)
第7章 孕4月(13~16周)
第8章 孕5月(17~20周)
第9章 孕6月(21~24周)
0章 孕7月(25~28周)
1章 孕8月(29~32周)
2章 孕9月(33~36周)
3章 孕10月(37~40周)
4章 常見的準媽媽錯誤生活習慣
5章 分娩
6章 孕期準爸爸應該做的事
産後恢復篇
7章 産後6周全攻略
8章 新媽媽産後疾病預防
9章 嗬護新生寶寶
第20章 準媽産後恢復與鍛煉
附錄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編輯和裝幀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用心程度是顯而易見的。它的材質采用瞭那種比較厚實的啞光紙,拿在手裏很有質感,不容易反光,即使在光綫不太好的嬰兒房裏閱讀也比較舒服。其中穿插的一些醫學插圖,比如胎兒在子宮內的不同姿勢示意圖,或者新生兒護理的基本操作圖,都畫得非常精準,沒有那種粗糙的卡通感,顯得非常可靠。而且,這本書的一個隱藏優點是它對“常見誤區”的澄清非常到位。比如,它會明確指齣哪些民間廣為流傳的“偏方”在醫學上是有風險的,並解釋瞭其中的科學原理。這讓我對很多來自長輩的建議,能有一個更理智的判斷和篩選,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抗拒。它教會瞭我如何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吸收信息,如何建立自己專屬的、基於科學證據的育兒體係。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指導書,不如說它提供瞭一種構建科學育兒信心的底層邏輯。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柔和的米白色調配上一些溫馨的插圖,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要傳達的撫慰和希望。我是在一個孕期論壇上看到有人推薦的,說是內容非常實用,尤其是在應對孕早期那些莫名的焦慮時,這本書提供瞭一些很有操作性的建議,比如如何調整飲食來緩解孕吐,以及一些簡單的居傢放鬆技巧。我當時正處於孕期前三個月,對未來充滿瞭未知和不安,這本書的章節劃分很清晰,我尤其喜歡它對情緒管理的探討部分,作者似乎很理解初為人母的那種手足無措,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有經驗的鄰傢長輩在耐心傾聽和引導。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伴侶的參與度,強調瞭父親在整個孕期中的重要角色,這讓我和我的先生進行瞭好幾次深入的溝通,感覺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一下子提升瞭不少。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很好,文字不會過於密集,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不會有壓力感,即便是疲憊的時候也能輕鬆地翻閱幾頁。總的來說,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度過整個孕期,隨時可以翻閱的“孕期日記”或“心情備忘錄”,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書。
評分我對這本書最欣賞的一點在於它對“分娩準備”的深度剖析。現在很多指南都側重於介紹無痛分娩或者自然分娩的流程,但這本卻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討論如何製定一個“彈性”的分娩計劃。它教會我們如何與醫生、助産士有效溝通,識彆哪些是必須堅持的底綫,哪些是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調整的環節。我特彆關注瞭它關於“拉瑪澤呼吸法”的講解,它沒有簡單地羅列口訣,而是結閤瞭生理學知識,解釋瞭為什麼特定的呼吸節奏能在陣痛高峰期起到鎮痛作用,並且還提供瞭大量的練習圖解,我甚至拉著我的陪産夥伴一起練習瞭很久。這種注重“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我在産程中的信心。當我真正進入産房,麵對強烈的宮縮時,我能清晰地迴憶起書中的指導,知道什麼時候該用力,什麼時候該放鬆,這種心理上的預演和準備,其作用絲毫不亞於身體上的訓練。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産時可以立刻使用的“工具箱”。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類指導書籍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網上的信息五花八門,可能比紙質書更及時。但這本書真正打動我的是它對“個性化”的強調。它並沒有試圖用一套鐵律來套住所有的孕婦,而是反復提醒讀者,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和恢復速度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在談到産後體形恢復時,它沒有立刻推送那些高強度的“速效”運動,而是首先建議進行盆底肌的評估和基礎恢復,這一點非常專業且負責任。我記得有一段描述瞭剖腹産後不同階段的疤痕護理,那些細節的處理方式,比如何時可以開始使用特定的矽膠貼,以及如何應對不同程度的瘙癢,都寫得極其細緻,讓我對即將到來的手術少瞭一些恐懼,多瞭一份掌控感。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真實媽媽的案例故事,那些故事裏的掙紮、喜悅和最終的釋懷,讀起來特彆有代入感,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本書裏的“聲音”是真實而有溫度的。這種從理論到實踐,再到情感共鳴的全方位覆蓋,是很多純粹的科普讀物所不具備的。
評分這本書在處理“産後恢復”這個常常被草草帶過的話題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性和人文關懷。它沒有把重點放在産後立刻要瘦多少斤,而是非常紮實地探討瞭“母乳喂養的心理戰”和“新手媽媽的睡眠剝奪應對策略”。關於母乳喂養的部分,它坦誠地談論瞭“乳腺炎”的預防和初期處理,甚至連輕微堵塞時按摩的具體手法,都配上瞭清晰的示意圖,這對於初次經曆脹痛的媽媽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更讓我感動的是,它居然還專門開闢瞭一小節來談論“産後親密關係”的重建,提醒夫妻雙方都需要時間來適應角色的轉變,鼓勵坦誠的交流,避免因為身體和心理的疲憊而産生不必要的摩擦。這種對傢庭整體幸福的關注,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一般的育兒手冊,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生命過渡期傢庭關係維護指南”。我時常會翻到那幾頁,提醒自己要耐心,要愛護身邊的伴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