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5-6年級,陪孩子走過小升初關鍵期
定價:29.80元
作者:方舟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54372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國重點中小學一綫教師精心創作,老師寫給傢長的教子+輔導秘籍!
★根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給齣*為實用的教子方法和建議,是父母教子的百科全書,讓傢長不在為孩子的學習問題、成長問題發愁!
★給孩子一個好未來,讓孩子順利走過小學轉摺期。對於任何一位關心孩子成長的傢長來說,這本書都不容錯過!
賣點:
★*豐富、*全麵、*實用的年級教育書。
★教育專傢方舟老師力作。
內容提要
5-6年級是小學的後一個階段,是小升初關鍵期,也是孩子從兒童期嚮青春期過渡的關鍵時期。在《5-6年級,成就孩子一生的關鍵》中,我們將站在教師與傢長的雙重角度,想傢長之所想,急傢長之所急,從分析5-6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徵、成長特徵角度入手,指導傢長針對幾大階段特殊性,采取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各項能力及習慣,幫助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目錄
第 一 章小學5-6年級,成就孩子一生的關鍵第 二 章5-6年級孩子的父母,要明確的教育問題一 小學5-6年級,孩子心理的轉型期 / 003方法一:反對、反抗父母——不妨裝作“欣賞”方法二:有心事——放學後,注意觀察孩子的錶情和神態方法三:生活在虛幻空間,不現實——利用《新聞聯播》引導孩子二 小學5-6年級,習慣定型期 / 011方法一:改正壞習慣——請老師幫忙方法二:讓孩子體驗壞習慣的嚴重後果方法三:給孩子營造好習慣形成的好環境三 小學5-6年級,變好、變“壞”的關鍵期 / 017方法一:及時發現孩子變“壞”的徵兆方法二:不能不管不問,更不能多問嚴管方法三:避免不恰當的叱責四 小學5-6年級,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 / 025方法一:先讓孩子吃點兒苦,再讓孩子悟人生方法二:孩子的愛好越多,世界越美好方法三:讓孩子經曆幾件“有錢也解決不瞭的事”五 小學5-6年級,擴展課外知識的關鍵期 / 034方法一:讓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平行並重方法二:既不能強製孩子讀書,也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方法三:讀圖並不意味著讀書,讀就讀文字書六 小學5-6年級,小升初的關鍵期 / 041 方法一:重點還是普通——適閤孩子的,纔是的 “名校” 方法二:實驗班還是普通班——按孩子的能力而定一 11-13歲,孩子的心理——從眾心理、追求個性心理、 自卑心理 / 049方法一:麵對從眾心理——強化孩子“我”的意識方法二:麵對追求個性心理——凡事順著孩子說,引導孩子做方法三:麵對自卑心理——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成功體驗二 分數、名次,究竟有多重要——倒數也不可怕 / 058方法一:成績差,沒關係——鼓勵孩子重新開始方法二:成績波動,很正常——告訴孩子,“波動”是上升的前奏方法三:成績提高太慢——幫助孩子找到“對路”的學習方法三 輔導班,要“精”不要“多” / 064方法一:不強迫,誘發孩子的意願方法二:請傢教,重在瘸腿科目方法三:重在開發孩子的自學能力四 孩子為什麼會厭學——缺失自由和快樂 / 071方法一:讓孩子身處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方法二:不逼迫孩子學習,而是引導孩子學習五 小升初問題——做孩子的主心骨 / 077方法一: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方法二:考證——真有優勢,再選擇方法三:提升孩子的綜閤素質六 多種多樣的外界誘惑——做孩子堅實的防護牆 / 086方法一:沉迷網絡遊戲——多開發孩子的愛好方法二:結交“損友”——與孩子的朋友成為朋友方法三:早戀——引導孩子對感情的認識從“朦朧”到 “清晰”一 管好孩子的雙休日——玩是必須的,但要有的掌控 / 097方法一:給孩子自主的空間,讓孩子自己確定“雙休日學習時間”方法二:引導孩子做總結——查錯補過方法三: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二 用好孩子的寒暑假——做好寒暑假計劃 / 105方法一:給予孩子旅行中的“人生思考”方法二:帶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活動——開發孩子的潛能方法三:幫孩子做好小升初過渡期心理與方法上的準備三 放學迴傢後時間——學習時間的重中之重 / 113方法一:作業VS玩——引導孩子把課後時間分四塊方法二:杜絕催促和嘮叨——讓孩子放學以後愛迴傢方法三:孩子愛看電視——父母要做齣點兒犧牲四 傢庭作業——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 / 122方法一:關於是否“陪讀”——自主學習不宜過多乾涉方法二:切忌在旁邊“指指點點”方法三:利用“得寸進尺效應”幫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五 記憶力不好——給孩子的記憶力“補鈣” / 129方法一:圖示記憶法——將抽象的文字轉變成形象的事物方法二:注重隨時隨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六 注意力專注——提升成績的要點 / 136方法一:給孩子明確完成作業的期限方法二:不乾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方法三:一步一步引導孩子七 思維力弱——加強思維力的鍛煉 / 142方法一: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方法二:激疑法——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中一 自信心的培養,為重要 / 149方法一:善於從孩子眾多的缺點中發掘齣“”的優點方法二:從錯題入手,用成績去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二 提升學習效率,為緊迫 / 156方法一:幫助孩子找到“粗心點”方法二:利用“目標傾斜”原理,讓孩子從此不再拖拉三 擴大知識麵,緊要 / 161方法一:閱讀——用書本知識充實大腦方法二:實踐——用社會知識充實身心四 掌握學習方法,是提升成績的捷徑 / 166方法一:教孩子記筆記方法二:引導孩子抓好預習、復習兩部麯方法三:鼓勵孩子好問五 注重孩子總結歸納能力的提升 / 173方法一:教孩子寫讀書筆記方法二:常和孩子探討問題方法三:同孩子一起朗讀優美的文章,激發孩子的觀點六 奧數——學不學、怎麼學的問題 / 180方法一:傢長教孩子、與孩子一起學有效方法二:要復習,不要預習方法三:把不如意的奧數成績扔入垃圾桶一 做朋友——朋友的話,孩子愛聽 / 191方法一:多平等溝通,少強製決策方法二:多跟孩子說點兒新鮮的、他愛聽的話題方法三:不僅做朋友,還要做“大朋友”二 做引路人——不遷就、不強製,重在引導 / 200方法一:少說多做方法二:多側麵,少正麵三 做心理醫生——解決孩子成長中大的難題 / 207方法一:焦慮——引導孩子打一場“無壓力之戰”方法二:閉鎖——給孩子的信任方法三:性敏感——媽媽與女兒說“悄悄話”四 做人生塑造者——培養傑齣孩子的三項基本工作 / 216方法一:塑造一種能力——交朋友方法二:塑造一種習慣——勤奮方法三:塑造一種思想——有理想一 不善錶達的男孩——格外關注男孩的心理問題 / 225二 易受傷害的女孩——強化女孩的安全教育 / 228三 在校文靜,在傢任性——做好傢校溝通工作 / 230四 學習動力不足——從感興趣的活動入手 / 233五 不願意做作業——讓孩子自己規定放學後的學習時間 / 236後 記 / 238
作者介紹
方舟,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現主要從事中小學生的教育研究工作,對中小學生心理及傢校閤作、傢庭教育等問題多有著述。
曾齣版的暢銷作品有《1—2年級,塑造孩子一生的關鍵》《4年級,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7—8年級,改變孩子一生的關鍵》《小學6年,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全知道》《初中4年,從初一到初三全知道》《北大清華狀元高效的學習習慣》《北大清華狀元高效的學習竅門》等,廣受全國各省市重點中小學教師、傢長朋友的熱烈推崇,在教育界産生瞭巨大的轟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整體基調是積極嚮上、充滿希望的,它沒有將“小升初”這個階段描繪成一場殘酷的淘汰賽,而是將其視為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關鍵熔爐。作者在探討競爭壓力時,巧妙地引入瞭“閤作共贏”的理念,鼓勵傢長引導孩子認識到,身邊的夥伴既是競爭者,也可能是未來互相扶持的盟友。這種宏觀的視野,對於幫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觀至關重要。它超越瞭單純的學科分數,觸及到瞭情商、抗壓能力和人際交往這些“軟實力”的培養。此外,書中對於“自我賦權”的強調,讓我深思。它倡導傢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嘗試權和犯錯權,尤其是那些看起來似乎會影響成績的小挫摺,往往是塑造孩子堅韌品格的最佳契機。閱讀此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被焦慮驅趕著推著孩子往前走的“監工”,而更像是一個並肩作戰的“教練”和“後勤保障”。這本書,與其說是教我們如何“應對”升學考試,不如說是幫助我們如何“養育”一個自信、有韌性、能夠麵嚮未來挑戰的完整的人。它帶來的改變,是深植於傢庭關係和孩子內心成長的,這份收獲,遠比任何分數上的提升都來得珍貴和長遠。
評分從文風上看,這本書完全沒有傳統教育類書籍那種嚴肅刻闆的腔調,讀起來非常流暢,帶著一種溫暖的煙火氣。作者似乎很善於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這些故事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具有極高的代入感。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有效溝通的頻率和深度”的討論。書中提到,很多傢長誤以為每天和孩子聊學習內容就是“有效溝通”,但實際上,孩子更渴望的是被傾聽,被看見他們除瞭成績以外的價值。作者倡導的“非正式交流時間”策略,比如一起做飯、散步時進行的心靈碰撞,比正襟危坐的“談話時間”效果要好得多。這讓我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對孩子學習進度的盤問,轉而關注他今天遇到瞭什麼有趣的事情,或者他最近對什麼事物産生瞭好奇心。這種轉變是潛移默化的,但效果立竿見影——我們之間的氣氛明顯變得輕鬆瞭,孩子更願意主動分享他的睏惑,而不是被動應付我的詢問。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醒我們,教育的本質是“人與人的連接”,技術和方法論永遠是次要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連接纔是基石。
評分這本書的實操性極強,這一點對於那些渴望立即看到改變的傢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它不隻是停留在“應該怎麼做”的層麵,而是深入到“具體怎麼操作”的細節。例如,在製定“暑期規劃”的那一章,它提供瞭一套非常靈活的模闆,教我們如何讓孩子參與到規劃製定中,而不是傢長單方麵下達指令。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孩子責任心培養的絕佳訓練。書中詳細拆解瞭如何設定“可量化的短期目標”和“可感知的長期方嚮”,避免瞭那種籠統的“你要努力”的說辭。讀完這部分,我立刻迴去嘗試和我的孩子一起製作瞭一份我們雙方都認可的周計劃。最讓我驚喜的是,當計劃是孩子自己參與製定的,他執行的積極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這本書提供的不是一套死的教條,而是一套可以根據自傢孩子特點進行“個性化定製”的思維框架。它教會我們如何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傢庭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執行的小步驟,把“陪伴”這件事,從一個模糊的口號,變成瞭一係列清晰可見的行動。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說實話,第一眼並沒有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艷,但卻有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那種不張揚但又透著一股力量的質感,很符閤它所承載的主題——陪伴孩子度過那段至關重要的“小升初”時期。我注意到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一個觀點,關於“焦慮的共振”現象,這點深得我心。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傢長,明明知道不該焦慮,但看到周圍環境的壓力,那種無形的緊綳感就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這本書似乎沒有急著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種觀察和理解的視角。它沒有堆砌那些枯燥的教育理論,反而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跟你促膝長談,分享他在這條路上踩過的坑和找到的捷徑。比如,書中關於如何平衡“應試準備”與“興趣培養”的那一章節,處理得非常細膩。它沒有要求傢長在兩者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讓“學習”本身成為一種驅動力,而不是外在強加的重擔。閱讀過程中,我感覺作者非常注重“過程體驗”,而非僅僅盯著那個最終的結果。這對於我這種總是容易陷入“結果導嚮”誤區的傢長來說,無疑是一劑清涼的藥方,讓我在麵對那些起起伏伏的考試成績時,能更平和地看待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真的體現瞭作者對傢長心理的精準把握。它不是那種綫性的、從頭讀到尾纔能理解的書,而更像是一個工具箱,你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當前麵臨的具體問題,翻到相應的那一頁去尋找支持。我特彆喜歡它設置的那些“情景模擬對話”。比如,孩子因為一次測驗失利而情緒低落,或者與同學發生矛盾,傢長該如何介入,用什麼樣的方式錶達支持,書中都給齣瞭好幾種不同的示範。這些對話的措辭,既保持瞭傢長的權威性,又充滿瞭同理心,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生硬或說教。更難得的是,作者似乎很擅長捕捉到青少年在這個階段的“微妙變化”。他們不再是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孩,但又還沒有完全獨立,那種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乾涉的矛盾心理,書中描繪得入木三分。我記得有一段專門講“放手但不撒手”的藝術,建議傢長如何逐步將學習上的決策權轉移給孩子,同時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安全網”。這對我啓發很大,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那種事無巨細的乾預,是不是反而阻礙瞭孩子自主性的發展。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傢長自我修煉手冊”,它教會我們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預期,纔能有效地引導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