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产期保健与营养
定价:36.00元
作者:贾晓明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51707756
字数:
页码:1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更好地指导保健人员的工作及孕产妇们的日常生活,使母亲和胎儿顺利地度过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过程,贾晓明编著的《围产期保健与营养》介绍了胎儿及母亲身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及相关知识,特别是对妊娠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保健特点、检查项目、胎教、饮食营养、运动及休息的要求。
目录
作者介绍
贾晓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主管护师,国际二级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师。1980年8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至今一直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从事临床护理5年、助产工作12年、围产保健12年,至今仍从事孕产妇保健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号称“权威指南”的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还是充满期待的。毕竟围产期这个阶段,对新手父母来说,简直就是一场信息爆炸的挑战,急需一本靠谱的“导航仪”。然而,读完之后,我的感受可以说是五味杂陈。首先,从装帧设计上来说,它确实挺“专业”的,厚重、字体偏小,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原本以为会看到很多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育儿小技巧,毕竟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书本上的理论总是有那么大差距的。结果呢,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医学术语和数据分析,很多章节读起来就像在啃一本大学教材,晦涩难懂。比如,关于孕期体重管理的讨论,动辄就是BMI的区间分析和各种风险评估,对于只想知道“我到底该吃多少、怎么运动才合适”的普通孕妈来说,实在是过于“高精尖”了。我翻了好几遍,试图从中提炼出几条可以马上应用到日常的简单建议,但收效甚微。感觉作者在知识的深度上是下足了功夫,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普通人能理解的、可操作的步骤上,明显欠缺了一点“人情味”。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多增加一些真实的案例分享,让理论不再那么孤高在上。
评分我尝试着以一个已经有育儿经验的朋友的视角来审视这本书,看看它是否能成为一本可以推荐给别人的“传家宝”级别的书籍。结论是,它可能更适合正在读相关专业的医学生或营养师作为参考资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战”中摸索的父母来说,这本书的门槛太高了。它里面用了很多篇幅去解释为什么某种营养素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很重要,但对于“孕妇如何克服孕吐坚持吃下这些东西”这一更现实的问题,着墨太少。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更需要的是“做到”。此外,全书的配图极其稀少,而且大多是简单的表格或者示意图,缺乏那种能让人瞬间理解人体结构或食物搭配的精美插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视觉化的呈现方式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风格,让人感觉它像是十年前出版的学术资料,没有跟上现代阅读习惯的步伐,使得长时间的阅读很容易造成疲劳,也降低了对知识的吸收效率。
评分从作者的专业背景来看,确实是该领域的专家,这点毋庸置疑。但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并不完全等同于大众科普的成功。这本书在“营养”这一块的阐述,明显比“保健”那一块要扎实得多。保健的部分,比如产前检查的流程、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后情绪调整等等,很多内容似乎停留在非常基础的科普层面,甚至有些信息在近两年的医学指南中可能已经有所更新,但书中并未体现出这种动态的调整。我特别关注了产后恢复的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盆底肌修复的非侵入性训练方法,但书中只笼统地提到了“需要康复”,具体的动作指导几乎没有,这让我感觉很失望。对于很多希望在家里自行进行初步恢复的妈妈来说,这部分信息严重缺失。专业人士的经验和知识宝库固然珍贵,但如果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普通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步骤清单”,那么它的价值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真正落地。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让我觉得有些过于严谨和保守了。在谈到一些前沿的、存在争议性的营养补充剂或者替代疗法时,作者的态度总是非常谨慎,用大量的“可能”、“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尚未有定论”来收尾。我理解学术上的严谨是必要的,毕竟关乎母婴健康,不能随便推荐。但围产期的焦虑感,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不确定性,读者希望得到的是基于现有证据的最优解,而不是无休止的“请去问医生”。例如,关于益生菌的补充,现在的研究方向很热,但书中对不同菌株的效果描述得过于模糊,没有给出任何倾向性的指导意见。这使得这本书在提供“指导性建议”这一环上显得力不从心。它更像是一部详尽的文献综述,而非一本真正指导实践的工具书。对于那些希望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对各种新兴的保健方式有所了解的准父母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略显不足,读完后,我可能还是得去别处寻找那些“敢于给出明确推荐”的资料。
评分翻开这本书,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它的结构安排。它似乎试图覆盖从备孕到产后恢复的整个宏大叙事,但这种“大而全”反而造成了重点不够突出。很多我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比如孕晚期的失眠处理、剖腹产后的饮食禁忌等,在书中被一带而过,或者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需要读者自己费力去拼凑。反倒是对一些相对基础的、网上随处可见的营养素作用,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详细的化学解释。说实话,作为一名被各种信息流轰炸的现代人,我更需要的是一种清晰的、脉络分明的“问题解决手册”。如果这本书能按照孕周的时间线索,更具逻辑性地划分模块,比如“孕早期:重点关注叶酸与孕吐”、“孕中期:钙铁锌的平衡艺术”这样明确的指引,阅读体验会大大提升。现在这种编排方式,更像是把一堆专业讲稿堆砌在一起,缺乏一个优秀的编辑来梳理和提炼核心信息,让读者在需要的时候能快速定位,而不是在一堆文字中迷失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