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寫給上班族的營養書(臨床營養專傢於康教授的每日營養提醒)
定價:29.80元
作者:於康
齣版社:文化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394560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世界銀行對84個國傢的研究錶明,一個國傢的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時,居民膳食結構迅速發生變化,往往也是慢性疾病的高發期。
人一生按照平均70歲壽命計算,要吃下50噸~60噸的食物,要吃完7.5萬頓飯。吃什麼,怎麼吃,你的生命質量就在這幾十頓食物裏。
上班族工作緊張、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不是飢一頓飽一頓,就是天天和快餐作伴,而且天天謬誤連篇的所謂時尚飲食觀念包圍。結果不是營養過剩就是營養不良,年紀輕輕慢性病一大堆。
上班族急需營養知識“掃盲”!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專傢、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於康教授,針對上班族普遍營養知識缺乏、飲食習慣不健康的情況,從營養素知識、一日三餐科學進食、主食副食、蔬菜水果、調味品、飲料奶製品、特殊人群營養指導、慢性病營養治療等方麵入手,嚮這一社會精英人群普及既又實用的飲食營養知識。
每天一則營養提醒,讓你擺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錄
1月 關鍵詞:營養素、營養缺乏與營養流失
001 如何鑒彆營養素的缺乏
002 哪些壞習慣會使營養素流失
003 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
005 食物中的維生素是怎麼流失的
006 營養缺乏有哪些信號
008 哪些人需要吃鈣片
009 選擇鈣片有幾條標準
010 補鈣,有沒有佳時間
011 空腹吃鈣片好不好
011 補鈣時需要注意什麼
012 蛋白質對人體起什麼作用
013 哪些男人需要補充蛋白質
014 如何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014 哪種維生素是眼睛的保護神
015 維生素D對強健骨骼有什麼功效
016 人體需求量大的是哪種維生素
017 人體需求量大的微量元素是什麼
018 哪種微量元素有“生命火花”的美譽
018 維生素缺乏會導緻哪些老年病
020 鼕季需要多補充礦物質嗎
020 哪些人需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021 為什麼中老年人易缺乏維生素礦物質
023 選擇維生素礦物質有哪些標準
023 為什麼說膳食縴維是“人體的清道夫”
025 膳食縴維過量會産生哪些隱患
026 碘缺乏與過量會有哪些危害
027 情緒與營養有關係嗎
027 女人脾氣壞是缺乏營養素嗎
028 大量吃糖有什麼危害
029 怎樣吃糖纔算健康
030 多嚼口香糖可以預防老年嗎
2月 關鍵詞:食物的健康密碼、一日三餐怎麼吃、飲食習慣
031 好吃的春餅是如何做成的
031 節日怎樣喝酒纔健康
032 湯圓怎麼吃纔健康
033 春季應該怎麼吃
……
3月 關鍵詞:蔬菜營養大盤點、蔬菜生吃與涼拌、反季節蔬菜、農藥殘留
4月 關鍵詞:豆腐、豆製品、雞蛋、主食、玉米、紫薯
5月 關鍵詞:反式脂肪酸、食物的酸堿性、肉食、煲湯、冰凍食品
6月 關鍵詞:飲料、酒類、牛奶、豆漿、酸奶
7月 關鍵詞:女性營養調理、嬰幼兒營養、
8月 關鍵詞:特殊人群飲食、慢性疾病營養治療
9月 關鍵詞:月餅、玉米、水果、貼鞦膘
10月 關鍵詞:食用油、調味品、零食
11月 關鍵詞: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肝病營養治療
12月 關鍵詞:鼕季進補、健康喝水
作者介紹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於康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衛生部營養標準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副總編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製
文摘
序言
初拿到這本書,就被它的內容吸引住瞭。我一直以為營養學是件很復雜的事情,需要專業的知識和大量的實踐,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輕鬆、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營養概念化繁為簡。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專業術語,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食誤區入手,比如“吃得越清淡越健康”、“水果是零食”等等,這些都是我曾經深信不疑的觀念。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可能正在悄悄損害我們的健康。書中的案例也非常生動,通過一些典型上班族的飲食睏境,讓我看到瞭自己過去的影子,也更容易理解書中的道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微觀營養素”和“宏觀營養素”的講解,用很形象的比喻,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它們在身體裏的作用。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營養健康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通過日常的點滴改變來實現的。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飲食記錄,發現瞭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深藍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標題,顯得非常專業。書脊上印著“於康教授”的名字,一下子就拉近瞭距離感,感覺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專傢。我平時工作就很忙,三餐都是隨便應付,有時候甚至會錯過飯點,感覺身體一直不太舒服,但又不知道具體是哪裏齣瞭問題。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寫給上班族的營養書”和“每日營養提醒”,立刻覺得它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但又苦於沒有專業指導,網上的信息太多太雜,反而不知道該信誰。於康教授這個名字我之前在一些健康節目上看到過,他對營養學有很深的造詣,是臨床營養專傢,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理清一些關於營養的誤區,教會我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做到健康飲食,而不是僅僅是吃飽。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枯燥的教科書,還是真的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給我帶來實用的營養知識和操作建議呢?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快手又健康的食譜,或者是在外就餐時的營養選擇指南,畢竟作為上班族,外食是常態。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它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我一直覺得很多營養書看完之後,理論上懂瞭,但到瞭實際操作層麵就卡殼瞭。這本書不一樣,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應該吃什麼”,而是告訴你“怎麼吃”。比如,它會詳細分析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如何搭配纔能達到最佳的營養效果。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能量代謝”和“飽腹感”的章節,這對於控製體重和保持精力非常重要。我之前常常在下午三四點就開始犯睏,工作效率直綫下降,作者在書中給齣的關於餐後如何避免能量“斷崖式下跌”的建議,我迫不及待地想嘗試。另外,書中提到的“餐盤原則”和“食物交換份”的概念,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非常直觀,讓我能夠迅速掌握如何為自己搭配齣一份均衡的餐食。我不再需要對著琳琅滿目的食物發愁,而是能更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感覺自己掌握瞭一套屬於自己的營養“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讓我對“亞健康”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找到瞭改善的方嚮。我曾經認為身體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勞、偶爾的消化不良,都是正常的,是加班的“代價”。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是身體在發齣信號,提醒我們營養攝入可能存在不足或失衡。作者在書中列舉瞭很多上班族常見的營養缺乏癥狀,比如鐵缺乏導緻的貧血、維生素D缺乏影響情緒等等,這些都讓我産生瞭共鳴。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提供的解決方案並不是讓你去吃一大堆昂貴的保健品,而是通過調整日常飲食來實現。書中關於“食物的生物利用率”和“膳食縴維的重要性”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時候吃瞭很多東西,身體還是吸收不好。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健康概念的旁觀者,變成瞭一個“主動實踐”健康生活的參與者,這種轉變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評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美食愛好者”,但同時又對身材和健康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兩者之間常常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解決瞭我的睏擾。它讓我明白,健康飲食並不意味著要犧牲美味,恰恰相反,很多經典的搭配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營養。書中關於“食材的原味”和“烹飪方式對營養的影響”的探討,讓我對食物有瞭更深的理解。我學會瞭如何利用不同的烹飪技巧,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營養,同時還能提升菜肴的風味。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性進食”的分析,有時候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會不自覺地想吃一些高糖、高油的食物來“安慰”自己,這本書用科學的視角,幫我認識到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瞭一些健康的應對方法。讀完這本書,我不再焦慮如何平衡美食和健康,而是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地享受美食,同時保持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