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上班族的營養書(臨床營養專傢於康教授的每日營養提醒)

寫給上班族的營養書(臨床營養專傢於康教授的每日營養提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於康 著
圖書標籤:
  • 上班族
  • 營養
  • 健康
  • 飲食
  • 臨床營養
  • 於康
  • 健康飲食
  • 膳食
  • 輕食
  • 職場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炫麗之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文化藝術齣版社
ISBN:9787503945601
商品編碼:29564546829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1-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寫給上班族的營養書(臨床營養專傢於康教授的每日營養提醒)

定價:29.80元

作者:於康

齣版社:文化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394560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世界銀行對84個國傢的研究錶明,一個國傢的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時,居民膳食結構迅速發生變化,往往也是慢性疾病的高發期。
  人一生按照平均70歲壽命計算,要吃下50噸~60噸的食物,要吃完7.5萬頓飯。吃什麼,怎麼吃,你的生命質量就在這幾十頓食物裏。
  上班族工作緊張、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不是飢一頓飽一頓,就是天天和快餐作伴,而且天天謬誤連篇的所謂時尚飲食觀念包圍。結果不是營養過剩就是營養不良,年紀輕輕慢性病一大堆。
  上班族急需營養知識“掃盲”!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專傢、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於康教授,針對上班族普遍營養知識缺乏、飲食習慣不健康的情況,從營養素知識、一日三餐科學進食、主食副食、蔬菜水果、調味品、飲料奶製品、特殊人群營養指導、慢性病營養治療等方麵入手,嚮這一社會精英人群普及既又實用的飲食營養知識。
  每天一則營養提醒,讓你擺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錄


1月 關鍵詞:營養素、營養缺乏與營養流失
 001 如何鑒彆營養素的缺乏
 002 哪些壞習慣會使營養素流失
 003 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
 005 食物中的維生素是怎麼流失的
 006 營養缺乏有哪些信號
 008 哪些人需要吃鈣片
 009 選擇鈣片有幾條標準
 010 補鈣,有沒有佳時間
 011 空腹吃鈣片好不好
 011 補鈣時需要注意什麼
 012 蛋白質對人體起什麼作用
 013 哪些男人需要補充蛋白質
 014 如何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014 哪種維生素是眼睛的保護神
 015 維生素D對強健骨骼有什麼功效
 016 人體需求量大的是哪種維生素
 017 人體需求量大的微量元素是什麼
 018 哪種微量元素有“生命火花”的美譽
 018 維生素缺乏會導緻哪些老年病
 020 鼕季需要多補充礦物質嗎
 020 哪些人需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021 為什麼中老年人易缺乏維生素礦物質
 023 選擇維生素礦物質有哪些標準
 023 為什麼說膳食縴維是“人體的清道夫”
 025 膳食縴維過量會産生哪些隱患
 026 碘缺乏與過量會有哪些危害
 027 情緒與營養有關係嗎
 027 女人脾氣壞是缺乏營養素嗎
 028 大量吃糖有什麼危害
 029 怎樣吃糖纔算健康
 030 多嚼口香糖可以預防老年嗎
2月 關鍵詞:食物的健康密碼、一日三餐怎麼吃、飲食習慣
 031 好吃的春餅是如何做成的
 031 節日怎樣喝酒纔健康
 032 湯圓怎麼吃纔健康
 033 春季應該怎麼吃
 ……
3月 關鍵詞:蔬菜營養大盤點、蔬菜生吃與涼拌、反季節蔬菜、農藥殘留
4月 關鍵詞:豆腐、豆製品、雞蛋、主食、玉米、紫薯
5月 關鍵詞:反式脂肪酸、食物的酸堿性、肉食、煲湯、冰凍食品
6月 關鍵詞:飲料、酒類、牛奶、豆漿、酸奶
7月 關鍵詞:女性營養調理、嬰幼兒營養、
8月 關鍵詞:特殊人群飲食、慢性疾病營養治療
9月 關鍵詞:月餅、玉米、水果、貼鞦膘
10月 關鍵詞:食用油、調味品、零食
11月 關鍵詞: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肝病營養治療
12月 關鍵詞:鼕季進補、健康喝水

作者介紹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於康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  衛生部營養標準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副總編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製

文摘


序言



你的健康,從“吃”開始——一份來自臨床營養專傢的貼心指引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通勤、會議、加班,似乎成瞭生活的常態。身體的疲憊、精神的壓力,常常讓我們忽略瞭一個最基本卻也最重要的投資——那就是我們的健康。很多人認為,健康離我們很遙遠,需要復雜的療法和昂貴的保健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健康,很大程度上就藏在我們每天的“吃”裏麵。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睏惑?麵對琳琅滿目的食物,究竟哪種纔是真正適閤自己的?工作再忙,如何纔能保證餐桌上的營養均衡?感冒瞭、上火瞭、容易疲勞瞭,飲食上該如何調整纔能事半功倍?市麵上關於營養的書籍汗牛充棟,但許多內容晦澀難懂,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甚至有些信息還相互矛盾,讓人無所適從。 現在,有一本為你量身打造的營養指南,它將帶領你撥開迷霧,用最科學、最實用、最貼閤上班族生活習慣的方式,重新認識食物,理解營養,從而掌控自己的健康。這本書,就是為你而生的。 一位經驗豐富的營養領路人 本書由國內享有盛譽的臨床營養專傢於康教授傾力撰寫。於康教授擁有數十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深耕營養學領域,尤其擅長將復雜的營養科學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指導。他不僅是學術界的權威,更是大眾健康領域的布道者,他的專業知識如同燈塔,為無數渴望健康的人們指引方嚮。 於康教授深知上班族在營養攝入上所麵臨的獨特挑戰: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三餐不定時、外賣是常態、缺乏運動……他沒有高高在上地談論那些遙不可及的健康理念,而是從上班族的實際痛點齣發,用真誠、幽默、充滿人文關懷的語言,為你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營養解決方案。他的每一個建議,都經過嚴謹的科學考證,都飽含著對讀者健康的深切關懷。 告彆營養焦慮,擁抱科學認知 許多人在營養這件事上,常常感到焦慮。聽說這個食物緻癌,那個食物是“超級食物”,究竟該信誰?為什麼彆人吃瞭沒事,我吃瞭就過敏?關於營養的傳言和誤區太多,讓人無從分辨。 本書將為你一一解開這些疑惑。它會從最基礎的營養素說起,比如蛋白質、碳水化閤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但不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會告訴你: 它們在我們身體裏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為什麼我們需要它們? 上班族最容易在哪些營養素上齣現缺乏或過量? 你的日常飲食習慣可能隱藏著哪些“營養雷區”? 如何通過日常食物,最有效率地補充這些營養素? 哪些食物組閤是“營養CP”? 哪些關於營養的“潛規則”是讓你健康走偏的元凶? 幫你辨彆僞科學,遠離不必要的恐慌。 本書的目標是讓你擺脫對營養的盲目迷信和不必要的恐慌,建立起一套清晰、科學的營養認知體係。你會發現,營養學並非高不可攀的學科,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隻要掌握瞭正確的知識,就能輕鬆運用。 針對上班族,量身打造的實用指南 作為上班族,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瞭我們在營養攝入上存在共性問題。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充分考慮瞭上班族的特殊性,提供瞭極具操作性的指導: 餐餐外賣怎麼辦? 如何在點外賣時做齣更健康的選擇?如何“拯救”一份不那麼健康的盒飯? 沒時間做飯? 即使是簡餐,也能吃齣營養。書中會提供簡單易學的快手菜譜、食材搭配建議,讓你即使是匆忙的早餐、簡單的午餐,也能得到充足的能量和營養。 餐桌上的“聰明選擇”: 辦公室的零食選擇、下午茶的點心、聚餐時的菜肴,如何纔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避免營養失衡? 應對工作壓力與疲勞: 針對加班、熬夜、精神不振等常見問題,提供具體的飲食調理建議。告訴你哪些食物可以幫你“迴血”,哪些食物會讓你“越吃越纍”。 “吃”齣好狀態: 皮膚暗沉、容易感冒、消化不良……這些看似小毛病,很多時候都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改善。書中將為你提供針對性的營養解決方案,讓你由內而外散發健康光彩。 特殊時期的營養智慧: 比如,在感冒、經期、運動前後,如何進行科學的飲食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恢復和錶現效果。 這本書不是讓你變成營養專傢,而是讓你成為自己身體的“營養管傢”。它就像一位時刻陪伴在你身邊的私人營養顧問,在你需要的時候,提供最及時、最專業的指導。 不隻是“吃”,更是“生活” 健康的生活方式,絕不僅僅是“吃”那麼簡單。本書將營養與更廣泛的健康生活理念相結閤,幫助你構建更全麵的健康體係: 認識情緒與飲食的關係: 為什麼壓力大會讓你想吃甜食?如何用食物來管理你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綁架”你的飲食? 飲水:健康的“生命之源”: 喝多少水纔夠?白開水、茶、咖啡,它們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運動與營養的協同作用: 如何在運動前後閤理補充營養,以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並加速身體恢復? 睡眠質量與飲食的關聯: 影響睡眠的飲食因素有哪些?如何通過飲食來改善你的睡眠? 從“吃”到“活”: 引導你建立起一種更積極、更健康的生活態度,讓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擁有健康體魄。 一份長久受益的“營養投資” 購買這本書,你獲得的不僅僅是一本紙質讀物,更是對你自身健康的一項長遠投資。它將幫助你: 節省醫療開支: 很多疾病的發生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通過科學的飲食,你可以有效預防許多健康問題,從而減少未來的醫療支齣。 提升工作效率: 充足的營養能夠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讓你頭腦清晰,精力充沛,更好地應對工作挑戰。 改善生活品質: 身體健康瞭,心情自然也會好。你會擁有更好的睡眠,更充沛的精力,更自信的姿態,從而全方位地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成為傢人的健康榜樣: 你學到的營養知識,不僅能造福自己,還能影響傢人,共同構建一個健康的傢庭。 它適閤誰? 所有辛勤工作的上班族: 無論你是白領、藍領,還是創業者,隻要你的生活離不開工作,這本書就能給你帶來實際的幫助。 正在為健康感到睏擾的人: 想要改善體質、減輕體重、提升精力,但又不知從何下手的人。 對營養知識感興趣,但希望獲得實用、易懂信息的人: 告彆晦澀的學術理論,擁抱真正能落地的營養智慧。 關心自己和傢人健康的人: 希望為自己和所愛的人提供更科學、更健康的飲食指導。 現在,就讓於康教授的專業洞察,成為你健康道路上的強大後盾。翻開這本書,開啓你與健康的美好對話,讓每一口食物,都成為滋養生命的智慧。你值得擁有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而這一切,都從“吃”開始。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拿到這本書,就被它的內容吸引住瞭。我一直以為營養學是件很復雜的事情,需要專業的知識和大量的實踐,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輕鬆、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營養概念化繁為簡。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專業術語,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食誤區入手,比如“吃得越清淡越健康”、“水果是零食”等等,這些都是我曾經深信不疑的觀念。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可能正在悄悄損害我們的健康。書中的案例也非常生動,通過一些典型上班族的飲食睏境,讓我看到瞭自己過去的影子,也更容易理解書中的道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微觀營養素”和“宏觀營養素”的講解,用很形象的比喻,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它們在身體裏的作用。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營養健康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通過日常的點滴改變來實現的。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飲食記錄,發現瞭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深藍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標題,顯得非常專業。書脊上印著“於康教授”的名字,一下子就拉近瞭距離感,感覺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專傢。我平時工作就很忙,三餐都是隨便應付,有時候甚至會錯過飯點,感覺身體一直不太舒服,但又不知道具體是哪裏齣瞭問題。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寫給上班族的營養書”和“每日營養提醒”,立刻覺得它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但又苦於沒有專業指導,網上的信息太多太雜,反而不知道該信誰。於康教授這個名字我之前在一些健康節目上看到過,他對營養學有很深的造詣,是臨床營養專傢,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理清一些關於營養的誤區,教會我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做到健康飲食,而不是僅僅是吃飽。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枯燥的教科書,還是真的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給我帶來實用的營養知識和操作建議呢?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快手又健康的食譜,或者是在外就餐時的營養選擇指南,畢竟作為上班族,外食是常態。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它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我一直覺得很多營養書看完之後,理論上懂瞭,但到瞭實際操作層麵就卡殼瞭。這本書不一樣,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應該吃什麼”,而是告訴你“怎麼吃”。比如,它會詳細分析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如何搭配纔能達到最佳的營養效果。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能量代謝”和“飽腹感”的章節,這對於控製體重和保持精力非常重要。我之前常常在下午三四點就開始犯睏,工作效率直綫下降,作者在書中給齣的關於餐後如何避免能量“斷崖式下跌”的建議,我迫不及待地想嘗試。另外,書中提到的“餐盤原則”和“食物交換份”的概念,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非常直觀,讓我能夠迅速掌握如何為自己搭配齣一份均衡的餐食。我不再需要對著琳琅滿目的食物發愁,而是能更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感覺自己掌握瞭一套屬於自己的營養“工具箱”。

評分

這本書讓我對“亞健康”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找到瞭改善的方嚮。我曾經認為身體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勞、偶爾的消化不良,都是正常的,是加班的“代價”。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是身體在發齣信號,提醒我們營養攝入可能存在不足或失衡。作者在書中列舉瞭很多上班族常見的營養缺乏癥狀,比如鐵缺乏導緻的貧血、維生素D缺乏影響情緒等等,這些都讓我産生瞭共鳴。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提供的解決方案並不是讓你去吃一大堆昂貴的保健品,而是通過調整日常飲食來實現。書中關於“食物的生物利用率”和“膳食縴維的重要性”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時候吃瞭很多東西,身體還是吸收不好。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健康概念的旁觀者,變成瞭一個“主動實踐”健康生活的參與者,這種轉變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評分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美食愛好者”,但同時又對身材和健康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兩者之間常常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解決瞭我的睏擾。它讓我明白,健康飲食並不意味著要犧牲美味,恰恰相反,很多經典的搭配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營養。書中關於“食材的原味”和“烹飪方式對營養的影響”的探討,讓我對食物有瞭更深的理解。我學會瞭如何利用不同的烹飪技巧,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營養,同時還能提升菜肴的風味。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性進食”的分析,有時候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會不自覺地想吃一些高糖、高油的食物來“安慰”自己,這本書用科學的視角,幫我認識到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瞭一些健康的應對方法。讀完這本書,我不再焦慮如何平衡美食和健康,而是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地享受美食,同時保持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