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草根谈 嵩山文化系列 中医篇 王德康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4975646

杏林草根谈 嵩山文化系列 中医篇 王德康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497564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编者李定国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嵩山文化
  • 杏林草根谈
  • 王德康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传统医学
  • 养生
  • 文化
  • 河南
  • 9787534975646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鑫舟启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277817
商品编码:29641306915
丛书名: 为古今名人会诊--点评古今名人的病与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杏林草根谈

:130.00元

作者:作者:王德康 主编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34975646

字数:1132000

页码:78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781415

内科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肺结核
第四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五节 慢性肝炎
第六节 寄生虫病 
第七节 破伤风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 肺气肿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肺脓肿
第六节 胸膜炎内科章 传染病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肺结核
第四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五节 慢性肝炎
第六节 寄生虫病 
第七节 破伤风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 肺气肿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肺脓肿
第六节 胸膜炎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
节 高血压
第二节 冠心病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四节 心肌病
第五节 心包积液
第六节 心力衰竭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节 慢性胃炎 
第二节 消化道溃疡 
第三节 胃脘痛
第四节 结肠炎
第五节 肝硬化
第六节 慢性胆囊炎 
第七节 胆石病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节 慢性泌尿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炎(含肾病综合症) 
第四节 肾囊肿 
第五节 泌尿道结石 
第六节 尿白(膏淋、白浊)
第七节 尿血(精囊炎)
第八节 瘀胀
第九节 顽固性口渴症
第六章 血液系统病
节 贫血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三节 微量元素缺乏症
第七章 新陈代谢疾病
节 糖尿病
第二节 肥胖病
第三节 高脂血症
第四节 痛风症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节 中风后遗症
第二节 面瘫
第三节 癫痫
第四节 痛证
第五节 麻木
第六节 震颤症 
第七节 重症肌无力
第八节 低血压 
第九节 眩晕
第十节 汗证
第十一节 骶坠 
第九章 精神系统疾病
节 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 
第三节 癔症
第四节 神经衰弱
第十章 体质因素病 (含虚劳)
第十一章 男性病
节 阳萎
第二节 遗精
第三节 早泄
第四节 不射精(强阳)
第五节 男性不育症
第六节 炎
第七节 增生病
第十二章 肿瘤
节 癌症发生的原因
第二节 癌症的早期信号
第三节 不同癌症的早期信号
第四节 癌症的治疗
第五节 中医中药治疗 
第六节 中医其他疗法
第七节 生物治疗 外科章 疮疡感染 
请注意:用款下的腮腺炎等内容一到那里了?
目 录
章 疮疡感染 2
一、概述
二、用药凡例
三、分期选方
节 痈 2
一、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下颌蜂窝织炎
第二节 疖 16
第三节 疔 16
第四节 有头疽 
第五节 化脓性骨髓炎 24
第六节 淋巴结结核 26
第七节 深部脓疡 31
附1:外用药的配制方法 67
一 药粉的配制要领 67
二 膏药的熬制要领 68
附2:常用膏药 69
附3:简易疡科包 74第二章 外伤病(理、化、动物伤) 31
节 外伤出血 31
第二节 跌打损伤 34
第三节 骨折 36
第四节 烧伤 36
第五节 冻疮 42
第六节 动物伤 45
第三章 筋伤病 47
节 落枕 47
第二节 颈椎病 47
第三节 腰痛 48
第四节 良性关节炎 49
第四节 风湿性关节炎 52
第五节 骨性关节炎 52
第六节 坐骨神经痛 55
第七节 游走性疼痛 57
第八节 软组织扭伤 58
第四章 溃疡及瘘管 60
节 褥疮 60
第二节 慢性下肢溃疡 61
第三节 足跟慢性溃疡 64
第四节 无名水肿 65
第五章 周围血管病 65
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骨疽) 65
第二节 血拴性静脉炎(静脉曲张) 66
第三节 无脉症 67
第六章 急腹症 79
节 阑尾炎 79
第二节 肠梗阻 82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症 85
第四节 胆道感染及胆结石 86
第五节 泌尿系结石 87
第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 88
第九章 肛门病 92
一 痔疮 92
二 肛瘘 100
三 肛裂 102
四 脱肛 102
五 肛门痒 105
第二章 外伤病(理、化、动物伤) 
节 外伤出血 
第二节 跌打损伤 
第三节 骨折 
第四节 烧伤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动物伤 
第三章 筋伤病 
节 落枕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腰痛 
第四节 良性关节炎 
第五节 风湿性关节炎 
第六节 骨性关节炎 
第七节 坐骨神经痛 
第八节 游走性疼痛 
第九节 软组织扭伤 
第四章 溃疡及瘘管 
节 褥疮 
第二节 慢性下肢溃疡 
第三节 足跟慢性溃疡 
第四节 无名水肿 
第五章 周围血管病 
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骨疽) 
第二节 血拴性静脉炎(静脉曲张) 
第三节 无脉症 
第六章 急腹症 
节 阑尾炎 
第二节 肠梗阻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症 
第四节 胆道感染及胆结石 
第五节 泌尿系结石
第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 
第八章 肛门病 
节 痔疮 
第二节 肛瘘 
第三节 肛裂 
第四节 脱肛 
第五节 肛门痒下册妇科章 总论
节 妇女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妇女的病理特点
第三节 妇科病的诊断要点
第四节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 体格检查
第六节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与治疗
[附] 德康国医堂门诊表式病历(由印刷厂重新设置)问
第七节 妇科病治法概要
章 月经病
节 月经周期失调
第二节 月经经期失调
第三节 月经经血失调
第四节 闭经
第五节 排卵期子宫出血 
第六节 卵巢早衰和无反应卵巢综合症
第七节 经期前后多发症
第八节 绝经过渡期综合症
[附] 月经病常用中成药
第二章 带下病
节 外阴炎 
第二节 外阴瘙痒 
第三节 外阴白色病变(外阴营养不良性疾病)
第四节 非特异性阴道炎
第五节 滴虫性阴道炎
第六节 霉菌性阴道炎
第七节 萎缩性(老年性)阴道炎
第八节 细菌性阴道病
第九节 子宫颈炎
第十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十一节 盆腔瘀血综合症
第十二节 性传播疾病
[附] 妇科炎症治疗室开展项目简介
第三章 妊娠病
节 先兆流产 
第二节 习惯性流产
第三节 早产 
第四节 不全流产 
第五节 异位妊娠 宫外孕方
第六节 妊娠剧吐 
第七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第八节 母胎血型不合 
第九节 胎位异常 
第十节 羊水过多(子肿) 
第十一节 羊水过少 
第十二节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第十三节 妊娠合并症
第四章 产后病
节 产后恶露不绝 
[附] 谈谈“生化汤”
第二节 产后腹痛
第三节 产后发热 
第四节 产褥中暑 
第五节 产后尿潴留(尿失禁) 
第六节 产后缺乳
[ 附] 回乳
第七节 产后血栓性静脉炎
第八节 产后便秘
第九节 产后关节痛 
第十节 产后胃脘痛 
第十一节 产后抽搐
第十二节 产后腹泻 
第十三节 产后口渴 
第五章 妇科杂病
节 女性不孕症
第二节 女性性功能障碍 
第三节 阴冷 
第四节 阴吹 
第五节 梦交
第六节 蝴蝶斑 
第七节 痤疮
第八节 特发性浮肿 
第九节 癔病(歇斯底里) 
第十节 吊阴痛 
第十一节 骶骨坠痛 
第十二节 子宫脱垂
第十三节 卵巢囊肿 
第十四节 子宫肌瘤
第十五节 宫颈癌 
第六章 乳房疾病
节 乳汁溢出症 
第二节 急性乳腺炎 
第三节 乳裂 
第四节 乳腺增生病 
第四节 乳房纤维腺瘤
[附] 妇产科常用英文缩写
皮肤科章 化脓性皮肤病
节 脓疱疮(黄水疮)
第二节 毛囊炎
第三节 甲沟炎
第四节 丹毒(火丹)
第二章 真菌性皮肤病
节 足癣
第二节 手癣
第三节 头癣
第四节 甲癣
第五节 体癣
第六节 阴癣
第七节 花斑癣
第三章 病毒性皮肤病
节 带状疱疹(缠腰火龙)
第二节 单纯疱疹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疥疮
第四章 神经障碍性皮肤病
节 皮肤瘙痒症
第二节 神经性皮炎
第五章 过敏性疾病
节 荨麻疹
第二节 结节性红斑
第三节 慢性湿疹
第五节 天疱疮
第六节 单纯糠疹
第六章 汗腺及皮脂腺疾病 
节 汗斑
第二节 出汗不良症
第三节 手汗
第四节 脚汗
第五节 痱子
第六节 脚臭
第七节 腋臭
第八节 酒糟鼻
第九节 痤疮
第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节 手足皲裂
第二节 鸡眼
第三节 胼胝
第八章 色素性皮肤病
节 白癜风
第二节 黑痣
第三节 雀斑
第九章 鳞屑性皮肤病
节 银屑病
第二节 鱼鳞病
第十章 毛发性皮肤病
节 白发
第二节 斑秃
第三节 脂溢性脱发
第四节 虚劳脱发
第十一章 甲病 
节 甲剥离
第二节 甲病
第三节 甲下血肿
第四节 手足逆剥 
第五节 灰指甲
第十二章 囊瘤性皮肤病
节 坐骨结节囊肿
第二节 腱鞘囊肿
第三节 血管瘤
第四节 脂肪瘤
第十三章 原因不明的皮肤病
节 硬皮病
第二节 皮肌炎
五官科章 眼科疾病
卷 麦粒肿
第二节 霰粒肿
第三节 睑缘炎
第四节 泪囊炎
第五节 结膜炎
第六节 角膜炎
第七节 电光眼炎
第八节 眼肌痉挛
第九节 弱视
第十节 近视
第十一节 远视
第十二节 夜盲症
第十三节 产后视物昏花
第十四节 乌珠疼
第十五节 视物变形
第十六节 青光眼
第十七节 白内障
第十八节 玻璃体出血
第十九节 前房积水
第二章 耳科病
节 外耳道疖肿
第二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三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四节 耳内出血
第五节 耳道异物
第六节 耳鸣
第七节 耳聋
第三章 鼻病
节 鼻道炎
第二节 单纯鼻炎
第三节 过敏性鼻炎
第四节 鼻窦炎
第五节 鼻息肉

该书是一位草根老中医的行医手记,作者将其一德堂家族六代、其师赵琛七代中医之真传、秘传,其从师首都、省、市专家的体会,以及主编《土单验方报》期间收集的民间验方,结合自身4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病的临床经验,历时20余年编撰而成。


嵩山历史文化研究系列:嵩山道教与民间信仰 主编:李明远 郭晓峰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9-8821-X --- 内容简介:深探嵩山宗教文化的多维脉络 《嵩山历史文化研究系列:嵩山道教与民间信仰》是一部集历史考据、田野调查与文化人类学视角于一体的学术专著,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国佛教圣地五岳之中的嵩山地区所承载的独特道教传统及其与周边民间信仰的复杂互动关系。本书突破了传统研究中仅聚焦于嵩山少林寺佛学成就的单一视角,将目光投向了隐秘于山林深处、长期被忽视的道教宫观群、修炼遗迹以及影响深远的民间祭祀体系。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二十余篇文章,力求勾勒出嵩山宗教生态的完整图景。 --- 第一部分:嵩山道教的历史源流与宗派建制 本部分聚焦于嵩山地区道教的形成、发展轨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确立。 1. 嵩山道教的早期渊源与汉魏基础: 考证了嵩山地区自汉代起,因其地貌与“中岳”地位而吸引的早期方仙道和葛洪一脉道术活动的遗迹与文献记载。重点梳理了早期道士在嵩山开辟洞府、炼丹制药的活动模式。 2. 唐宋鼎盛期的“中岳祖庭”: 详细论述了唐代以来,以中岳嵩山为核心地带,全真派、正一道等主要道教派系在嵩山的传播与定居情况。特别关注了与朝廷关系密切的嵩山紫霄宫、玉虚宫等重要道观的创建、重建历史,及其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职能定位。通过对碑刻、墓志铭的释读,重建了宋金元时期嵩山道教的组织结构和财产变迁。 3. 明清时期的道观重塑与地域性继承: 研究了明代以后,随着社会动荡与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再度兴盛,嵩山道教如何调整其生存策略。本章深入分析了区域性道教小派系(如以炼丹、符箓为主的隐修团体)在嵩山支脉的传承特点,并对现存的几处重要道观的建筑形制及其功能转变进行了详细的测绘与比较研究。 --- 第二部分:道教科仪、经典与地域性修炼实践 本部分侧重于嵩山道教自身的信仰内核与地域化的修行方式。 4. 嵩山道教的“中岳真诀”考辨: 收集并整理了流传于嵩山地区、涉及内丹、外丹、符箓和斋醮的道教手抄本和孤本残卷。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文献,探讨了嵩山道士特有的修炼理论,如结合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的“中岳方位术”。 5. 斋醮仪式与地域气候的关联: 深入田野,记录和分析了当代嵩山周边道观举行的重要祭祀活动,如“迎神赛会”、“禳灾祈福”等科仪流程。重点探讨了这些仪式如何巧妙地融合了地方农业生产需求和气候时令特点。 6. 炼丹遗迹的考古学观察: 对嵩山部分山坳中发现的疑似早期炼丹炉遗址、药臼以及石刻的“丹方符号”进行了考古学上的初步考察和年代推断,试图连接历史文献记载与实物证据。 --- 第三部分:道教与民间信仰的渗透与融合 本部分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探讨了嵩山道教如何作为一种上层宗教力量,影响和被地方民间信仰所吸纳的动态过程。 7. “中岳大帝”信仰的道教建构与民间接受: 详细梳理了嵩山主神——中岳大帝的信仰演变史。分析了道教如何将其神格体系化、纳入三清系统,以及地方民众如何将大帝信仰与传统的山神、土地崇拜进行对接。 8. 巫觋文化与道士的“符水”功能: 考察了在官方道观影响力相对薄弱的偏远山村中,当地的巫师或“先生”如何运用具有道教色彩的符箓、咒语或“仙水”来处理疾病与婚丧嫁娶等事务。研究人员对特定区域内道士与巫师之间的权力界限和知识共享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访谈。 9. 嵩山地区祖先崇拜中的道教元素: 通过对当地宗族祠堂的考察,辨析了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中,何时引入了道教的“超荐”、“度亡”等概念和仪式,以及这些外来元素如何被本土化。 --- 第四部分:当代保护、传承与文化景观重塑 本部分关注近现代以来嵩山宗教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与复兴。 10. 宗教场所的近代变迁与“去道化”趋势: 探讨了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后,嵩山道教在土地制度改革、政治运动中遭受的冲击,以及部分道观被挪用或合并于佛教寺院的历史事实。 11. 文化遗产的再认识与保护: 评估了当代政府及学术界对嵩山道教遗存的保护现状,讨论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如何平衡文化展示与信仰空间的纯粹性问题。 12. 嵩山宗教文化符号的当代符号学意义: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岳道教”这一概念在当代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建构,及其对公众理解嵩山文化的影响。 --- 核心价值 本书摒弃了单一的宗教史叙事,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旨在为“嵩山文化”提供一个更具立体感和包容性的维度。它不仅是道教史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理解中原地区宗教生态如何与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经典案例。本书资料翔实,论证严谨,是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杏林草根谈 嵩山文化系列 中医篇》绝对是近期中医学习路上的一个惊喜。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深奥的中医理论融入到日常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之中,读起来丝毫没有晦涩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病症的论述,并非是生硬地套用古方,而是结合了嵩山地区的独特气候和人文环境进行分析。那种将地域文化与传统医学紧密结合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感觉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自家院子里,一边泡着茶,一边娓娓道来,而不是在听一场枯燥的讲座。他对于“治未病”的阐述,更是充满了智慧,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并且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居家调理方法,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忙碌的上班族。书中的许多案例分析,都取材自民间,充满了烟火气,让我对中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书本的条条框框,而是看到了它鲜活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健康和疾病的全新、更有人情味的视角。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医爱好者,我阅览过不少关于中医理论的书籍,但常常感到内容过于碎片化,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文化背景支撑。这本书的“嵩山文化系列”定位,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巧妙地将嵩山地区特有的道家思想、禅宗理念融入到对气血、阴阳的阐释中去,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有了根基和归属。例如,书中提到“动如蛇行,静如磐石”来形容太极拳与导引术对脏腑功能的调理,这种结合运动哲学的论述,让我对“形神合一”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这本书的编排结构也非常清晰,每一章节都像是对嵩山文化中某一侧面在中医应用上的深入挖掘,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医背后文化根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宝贵的切入点,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医术,更是在构建一种健康的生活哲学框架。

评分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学术著作,没想到上手之后才发现,它的语言风格极其平实,甚至带着一种朴素的幽默感。书中对脉象和舌诊的描述,没有使用大量拗口的术语,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比如形容某些脉象像“浮在水面的虾米”,或者舌苔像“冬季的霜雪”。这种贴近生活的描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中医学习的门槛。更赞赏的是,作者在探讨一些经典的方剂时,并没有止步于药材的功效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古人使用这些方剂时的哲学思考和处方逻辑。这使得读者在学习“怎么用”的同时,更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用”。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其他中医书籍时,容易陷入对古代经典的盲目崇拜,但这本书的作者却保持了一种批判性的继承,他鼓励读者要结合现代生活去思考和变通,这种开放的态度非常值得推崇。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是轻松愉快的,知识却沉甸甸的。

评分

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学术品味和可读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内敛而深沉的,偶尔穿插的那些来自民间智慧的警句,却有着石破天惊的力量。比如,书中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没有过多关注复杂的病理机制,而是着重强调了“规律的饮食和适度的劳作”这一朴素真理,这与现代社会中追求各种高科技保健品的风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似乎在提醒我们,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而最好的药方,往往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最原始的状态中。对于想要从宏观层面理解中医体系是如何适应和指导生活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它成功地将宏大的文化叙事,收束于细微的草根经验之中,使得中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触手可及的民间智慧结晶。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怀和对传统的敬畏。作者在介绍某些流传已久的验方时,会特别提及该方的出处和传承的艰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前辈医者的崇敬之情。读起来有一种庄重感,让你明白手中的知识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和审慎地对待医学的应用。其中关于“医者仁心”的篇幅,虽然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作者反复强调,技术之外,医者的道德修养才是治病的关键。这种对医德的重视,在当下追求快速疗效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一些常见误区的辨析,他没有直接指责,而是通过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经验来循循善诱,让读者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方式,让这本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品德教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