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在路上
定价:128.00元
作者:龚新如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671115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读龚新如作品“囧途”……………………李山
棘路…………………………………………张天志
上戏的“高干”子弟………………………裴晶
解读龚新如的作品…………………………山口裕美
象征的森林…………………………………宝罗
我眼中的龚新如……………………………赵永刚
迷途树………………………………………牟磊
路的终点是迷宫……………………………邵舒
龚新如自述…………………………………龚新如
2010年到2013年创作作品内容
展览现场照片
艺术家简历
特别感谢
作者介绍
1973年出生
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重要展览经历
2012年6月 “何去何从”龚新如在路上作品个展 上海熏依社画廊
2010年8月 “迷途系列作品”龚新如个展 上海1918艺术空间
重要群展
2013年11月 泓盛拍卖双年展 中国.上海
2013年10月 新波普--艺术也时尚跨界展 中国.上海
2013年7月 共存--昆山当代艺术联展 中国.江苏昆山
2013年5月 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 中国.上海
2013年5月 “新波普”艺术三人展 日本.大阪
2013年4月 “新波普”艺术三人展 日本.京都
2013年4月 京都国际艺术博览会 日本.京都
2013年2月 印度国际艺术博览会 印度.新德里
2012年11月 “黄海展” 韩国.首尔
2012年10月 “时光中的时光”朱家角当代艺术展 中国.上海朱家角
2012年9月 首尔KIAF当代艺术博览会 韩国.首尔
2012年9月 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 中国.上海
2012年8月 “通天塔” 瑞典.哥德堡大学
2012年7月 “神话” 中国.上海
2012年5月 巴塞罗那国际艺术博览会 西班牙.巴塞罗那
2012年3月 五乘五群展 中国.上海
2011年10月 “激素与药” 中国.南京药美术馆
2011年9月 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 中国.上海
文摘
序言
《在路上》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我被书中那种永不停止的动能深深吸引,仿佛每一个字都在催促你去行动,去感受,去体验。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将最平凡的场景描绘得充满诗意,将最普通的人物刻画得鲜活而动人。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迷失”的描写,那种在未知中前行的勇气,那种对答案的淡然,让我深感震撼。这本书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去哪里,应该做什么,而是鼓励我们去感受脚下的路,去倾听内心的声音。那些书中人物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也夹杂着对生活本质的追问,让我时常陷入沉思。它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在于每一次的出发和每一次的探索。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也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对生活有了更开放的态度,对未来有了更勇敢的期待。它提醒我,无论身在何处,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在路上”的心。
评分读完《在路上》,我感觉自己像是刚从一场燃烧生命的热烈青春期中走出来,那种感觉既兴奋又带着一丝怅然若失。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抓人,仿佛你就是那个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听着收音机里嘶哑的歌声,身体里充满了无处安放的荷尔蒙。作者的笔触大胆而直接,毫不避讳地描绘了那些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嘲弄和颠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那些充满诗意又带着颓废感的场景描写。无论是深夜的酒吧,还是荒凉的公路旁,每一个细节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烟草味,听到远处传来的汽车引擎声。这本书挑战了很多人对于“成功”和“体面”的定义,它告诉你,人生并不只有一条单行道,还有无数条岔路,等待你去探索,去体验。那些主人公们,看似疯狂、不羁,但他们身上却有着一种极其珍贵的纯粹,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那是很多在安逸中麻木的人们早已遗忘的。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活过”,是规规矩矩地度过一生,还是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体验生命的无限可能。
评分《在路上》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宝箱,里面充满了奇思妙想和不羁的灵魂。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加修饰的叙事风格,就像是在和你娓娓道来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让你完全投入其中。书中的角色们,没有完美的道德标杆,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冲突,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极具冲击力。 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探索的执着,以及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挣扎,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曾多次在深夜里,回想起书中的某个片段,那些关于音乐、关于艺术、关于爱情的片段,它们像是一团团火苗,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人生哲理,而在于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自由因子。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不应该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应该是一场永不停止的探索,一场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拥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充满了能量,想要立刻踏上属于自己的“在路上”的旅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惊喜,去体验那些未曾经历过的风景。
评分初读《在路上》,或许会被它看似混乱的叙事和自由奔放的风格所吸引,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它鼓励你去打破固有的框架,去拥抱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我喜欢书中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仿佛每一页都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无论是美国的公路、爵士乐的酒吧,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活法。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功,而是在告诉你,如何去体验,如何去感受,如何去拥抱生命中最真实的部分。那些主人公们,虽然在社会边缘游走,但他们身上却散发着一种耀眼的光芒,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执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无尽追求。它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所谓的“稳定”和“安逸”的过程中,丢失了那份最宝贵的探索精神和对生命的热情。
评分这本《在路上》绝对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令人着迷的书之一,那种酣畅淋漓、随性而发的生命力,简直能透过纸页扑面而来。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某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进来,我窝在沙发里,完全沉浸在那无尽的公路旅行和疯狂的探索之中。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股原始的洪流,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却直击人心最柔软也最狂野的部分。 那些人物,每一个都像是从现实生活中被抽离出来,带着各自的迷惘、热情和不安,在广袤的大地上奔跑。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也夹杂着令人捧腹的粗粝,让我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陷入沉思。我特别喜欢其中对自由的探讨,不是那种说教式的,而是通过角色们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追寻,那种对现有秩序的挑战,对既定命运的反抗,让我深思我们自己被条条框框束缚的生活。这本书不是关于找到答案,而是关于拥抱过程,拥抱那种永不停歇的“在路上”的状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那些看似安逸的日常,是否也藏着我对远方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他们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洗礼,对生活有了全新的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