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零起点看图学--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
定价:19.00元
作者:杨宗强,辜竹筠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220824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取材于实践经验,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万用表的各种常用功能和使用技巧。从实用角度着重介绍了使用万用表检测常用电子元件、电力电子器件等的检测方法和技巧。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电气元件的基础知识,选择、使用电气元件时的注意事项,使读者在学习使用万用表的同时,对电气元器件的特性有较全面的总结。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内容提要
本书以“用图说话”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万用表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技巧。包括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气元件、检测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检测晶闸管和场效应晶体管、检测集成电路、检测基本电量和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本书操作性非常强,读者只要按照书中图示的方法和流程,就能进行各类元器件的检测。
本书可供广大从事电气安装、调试和维修人员自学,也可作为初级电工、维修电工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使用万用表,更在于它建立了一种科学的、基于测量的思维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明白,电子元件的“好”与“坏”不是凭感觉判断的,而是必须通过客观的数值来验证的。它引导读者建立起一种严谨的求证态度:在进行任何维修操作之前,先用万用表进行“体检”,把故障范围缩小。例如,书中详细对比了检测晶体管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时,万用表在不同档位下显示的电阻值差异,这教会了我如何利用万用表最基础的蜂鸣器和二极管档位,就能初步判断出一个复杂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排列,这是一种强大的“侦查”能力。这种由表及里、从测量现象反推元件本质的逻辑训练,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核心的收获,它让电子维修从“碰运气”变成了有章可循的“科学探案”。
评分说实话,我以前对电子维修这件事抱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感,总觉得那是只有“电工世家”才能掌握的技能,万用表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高科技的摆设。但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完全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它用一种极其接地气、近乎于“闲聊”的方式来阐述原本冰冷的技术知识,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半导体物理学的复杂模型,而是巧妙地用一个日常生活中水管通水和断水的比喻来解释单向导电性,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工作原理的本质。这种化繁为简的叙事能力,是我在其他技术读物中很少见到的。更不用说,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测量误区和操作陷阱都有单独的“避坑指南”环节,这些经验之谈对于新手来说价值千金,避免了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一样,非常贴心和实用。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这个电子“小白”跨越从理论到实践鸿沟的书籍,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充斥着深奥的公式和参数,要么就是过于简略,只给出了几个步骤却不解释原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般。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万用表检测”的实战导向性。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的痛点,他们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电阻是这么测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物对比图,告诉你“当你把表笔放在元件的A点和B点时,表盘上应该出现什么数值,如果出现另一个数值,可能意味着元件发生了什么故障”。这种“预设结果与实际对照”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反馈感。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示去测量家里一些旧电器里的元件,发现书里的图例和实际操作的现象高度吻合,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万用表这件工具的信任感和掌控欲。这种通过直观观察和简单测量来快速掌握元器件“健康状况”的能力,是任何理论学习都无法替代的,它真正实现了“用”中学,而不是“学”了再用。
评分这本《零起点看图学——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纸张厚实,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拿到手就感觉很廉价。封面设计色彩搭配得当,那种理工科特有的严谨中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抓得挺准,很适合我这种刚踏入电子世界的新手。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图文的排布逻辑清晰,没有那种把大量文字堆砌在一起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初翻阅时,我就注意到那些电路图和实物照片的清晰度非常高,即便是放大去看那些细小的元件标识,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零起点”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毕竟看图比看枯燥的文字描述有效率太多了。这本书的结构似乎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最基础的万用表功能介绍开始,逐步深入到各个分立元件的检测步骤,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人感觉学习的压力被极大地缓解了。如果说有什么小小的遗憾,可能是在某些复杂电路的原理讲解上还略显单薄,但考虑到它的定位是“看图学”和“零起点”,这种取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首要任务是教会你如何动手操作和判断。总而言之,作为一本入门工具书,它在视觉传达和基础操作的引导上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有信心可以真正拿起万用表开始实践。
评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查阅效率非常高,这对于维修工作流来说至关重要。我发现它在目录和章节编排上做了大量的优化,以便于快速定位。比如,当你怀疑某个电容失效时,你不需要从头读到尾,可以直接翻到关于电容检测的那一章,里面通常会包含“外观检查”、“容量测量”、“漏电检测”等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都配有明确的步骤图和判断标准。我特别喜欢它为不同类型的元件设置的“快速诊断卡”式的总结页面,这些页面就像是迷你版的速查表,把该元件最常见的几种故障现象和对应的万用表读数变化总结得井井有条。这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我可以把书放在工作台上,眼睛瞟一眼就能迅速确认当前读数的含义,大大提高了诊断速度。这种注重“工具性”和“即时反馈”的设计哲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实际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远超了一般教科书的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