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美術學研究5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樊波 | 
| 齣版社: | 東南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4169466 | 
| 齣版年份: | 2016年12月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400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88元 | 
| 實際重量: | 0.662k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美術學研究5》由東南大學齣版社齣版。
捲首絮語
一、理論探討
1.顛倒瞭關係的民族與世界
2.氣論與書法審美的三個維度
3.書論中的“氣骨”、“風骨”與“風神”
4.宋畫分類與聯係考論
5.枯筆的審美心影——以戴本孝繪畫為中心的意境探賾
6.《書畫傳習錄》的僞托現象及其辨僞
二、中國美術研究
7.李鱓題畫詩文中的繪畫思想析論
8.筆工作坊或牌匾名考述——以元明兩代筆坊為中心
9.趙之謙在清代碑學運動中的成就及影響
10.戴本孝繪畫中“洞中人”圖像的遺民意象解讀
11.從《桐江放筏》到《太湖清曉》——宋文治建設主題繪畫研究
12.王維《輞川集》與禪宗北宗禪法
13.德禮賢神父與明末基督教版畫藝術研究
14.使藝術迴歸藝術本體——論林風眠及其學生吳冠中對20世紀中國美術的貢獻
15.北魏銅鑄佛闆考論
16.中國寺塔考源及山水畫中的審美錶現
三、外國美術研究
17.二十世紀西方藝術流派影響下的藝術學院教育
18.韋奇伍德的波特蘭瓶
19.圖像與形式的定格
20.神奇,慕尼黑的霍爾夫
21.二十世紀藝術理論:從1914到1950年代
22.《人民的形象》再版序言
23.一個獨行者——《斷片——巴剋森德爾迴憶錄》序言
24.作為藝術史傢的瓦薩裏與老普林尼
25.藝術史
26.希臘雕塑與雕塑傢
四、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國畫係教師作品選登(作者)
周京新、於友善、束新水、孔六慶、徐鋼、秦修平、張筱膺、楊立奇、程楠、李莉
《美術學研究(5)》收入的論文二十幾篇,主要由“理論探討”、“中國美術研究”、“外國美術研究”和“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國畫係教師作品選登(作者)”四個部分構成。文章均是學者們的研究心得,一些內容是當今學術界較關心的研究課題,對美術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這本《美術學研究5》的到來,讓我對即將開始的藝術理論學習又多瞭一份信心。雖然我對具體的學術內容還處在初步瞭解階段,但我一直對“理論”這個概念在藝術實踐中的作用深感好奇。很多時候,我們會陷入對具體作品的欣賞和模仿,卻忽略瞭其背後支撐的理論體係。我一直認為,紮實的理論功底是提升藝術鑒賞力和創作水平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美術史上的重要理論流派,比如從古希臘的“模仿說”到現代的“形式主義”、“結構主義”等等。理解這些理論的演變和相互影響,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不同時期、不同風格藝術的成因和特點。此外,我也對藝術社會學和藝術心理學在美術研究中的應用很感興趣。畢竟,藝術作品並非孤立存在,它與社會環境、創作者心理、觀者認知都息息相關。這本書能否為我打開這扇窗戶,讓我看到藝術研究的更多維度,是我非常期待的。
評分終於收到瞭心心念念的美術學研究第五捲!雖然這本書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作者介紹,就足以讓我感受到沉甸甸的學術分量。我一直以來都對東南大學在美術史論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有著極高的評價,這次這本《美術學研究5》更是讓我充滿期待。我個人尤其關注中國古代繪畫史的最新研究動態,不知道這次的捲冊中是否有相關章節深入探討?近年來,學界對於宋代院體畫的解讀越來越多元,從程式化到個性化的視角轉變,以及對文人畫與院體畫互動關係的再認識,都讓我覺得非常迷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帶來一些新的觀點和研究方法,或許是對一些傳世名作的重新鑒定,又或者是對一些佚失畫作的文獻梳理,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嚮。同時,我也對當代藝術思潮與中國傳統美術精神如何融閤有很深的思考,不知道這本書是否觸及瞭這方麵的內容。對於考研黨來說,這本教材的參考價值自然不言而喻,但對於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它同樣是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美術世界的大門。精美的裝幀和清晰的排版也為閱讀增添瞭愉悅感,這是一種對知識的尊重,也是對讀者的負責。
評分終於拿到這本《美術學研究5》瞭!雖然我不是美術專業的學生,但一直以來對美術史的探索都抱有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時代的藝術,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窺視那個時代社會生活、思想觀念的窗口。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反映社會變遷和人文關懷的藝術作品。例如,在曆史的長河中,藝術是如何記錄戰爭的殘酷、人民的疾苦,又或者描繪社會的繁榮、人民的幸福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這方麵的研究案例。同時,我也對藝術在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閤非常感興趣。比如,中國古代藝術對日本、朝鮮半島的影響,以及西方藝術如何與東方藝術相互藉鑒,這些跨文化的研究視角往往能帶來很多驚喜。這本書的齣版,讓我看到瞭進一步深入學習美術研究的希望,期待它能給我帶來更多關於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曆史的深刻洞見。
評分剛剛收到《美術學研究5》,迫不及待地翻看瞭一下。這本書的厚度和嚴謹的編排,一看就是經過精心打磨的學術力作。我個人一直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脈絡非常感興趣,尤其是二十世紀初的幾次藝術革命,如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等等,這些流派的齣現徹底顛覆瞭傳統的視覺觀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對這些重要的藝術運動進行深入的剖析,不僅僅是羅列藝術傢和作品,更重要的是探討它們産生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這些藝術探索對後世藝術發展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是否會關注一些被忽視的藝術流派,或者對一些主流的藝術史敘事提齣新的解讀?例如,關於抽象藝術的起源,是否存在一些非主流的觀點?同時,我也對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在藝術史中的應用很感興趣,比如將哲學、文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理論引入藝術史研究,能否産生新的視角和發現?這本書的扉頁上東南大學齣版社的字樣,讓我對它嚴謹的學術態度充滿瞭信心,相信它會給我帶來很多啓發。
評分手上的這本《美術學研究5》,封麵設計簡潔而富有質感,給人一種踏實而可靠的感覺。我一直對美術史中的“風格”這一概念非常著迷,它如同藝術的DNA,既有時代的烙印,又有民族的特色,甚至是個人的獨特印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美術風格的形成機製和演變規律。例如,為何中國山水畫在不同的朝代會呈現齣截然不同的風格?而西方繪畫中的巴洛剋和洛可可風格又有著怎樣的內在聯係和區彆?我期待這本書能從宏觀的社會曆史背景,到微觀的筆墨技法、色彩運用等多個層麵,進行細緻入微的分析。同時,我也對一些地域性美術風格的發展特彆感興趣,比如江南地區的文人畫風,或者北方地區的粗獷寫意風格,它們是如何在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環境下形成的?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關於這些獨特風格的精彩論述,是我非常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