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 9787512711372

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 978751271137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玉萍 著
图书标签:
  • 产科
  • 月子
  • 育儿
  • 母婴健康
  • 孕后护理
  • 饮食
  • 营养
  • 新手妈妈
  • 健康生活
  • 家庭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1372
商品编码:2976425993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 作者 王玉萍
定价 29.80元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 9787512711372 出版日期 2017-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宝宝的降生,让新手父母开始面对很多个*次,怎样给宝宝喂奶?宝宝哭是饿了还是不舒服?新妈妈为什么恶露不尽?怎样预防炎的发生?本书就是新手父母*好的帮手,帮助大家解决坐月子以及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让新妈妈轻松坐个好月子。


   作者简介

王玉萍,中日友好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擅长产前诊断、孕期及产后保健、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深受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好评。


   目录

上篇 | 妈妈篇

01  新妈妈产后护理技巧 … 002

新生儿的正确抱姿 / 002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 003

产后早开奶 / 005

预防乳头皲裂 / 006

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 / 007

如何促进乳汁分泌 / 008

母乳是否充足的判断方法 / 010

产后乳汁不足怎么办 / 011

哪些宝宝需要混合喂养 / 013

哪些宝宝需要人工喂养 / 014

乳房胀痛、乳头疼痛的护理方法 / 015

感冒了还能喂奶吗 / 017

生病了怎么给宝宝喂奶 / 018

夜间哺乳的技巧 / 019

哺乳期用药原则 / 020

产后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综合征 / 021

春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2

夏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3

秋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5

冬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7

02  顺产产妇护理要点 … 030

自然分娩产后24小时活动原则 / 030

顺产产妇侧切后伤口的护理 / 031

应促进尽快恢复 / 033

自然分娩妈复原操 / 034

自然分娩后的心理恢复 / 038

预防产后足跟痛 / 039

03  剖宫产产妇护理要点 … 040

重视伤口的护理 / 040

剖宫产后24小时活动原则 / 042

剖宫产后的复原操 / 043

剖宫产后的心理恢复 / 044

剖宫产妈哺乳注意事项 / 045

产后失眠怎么办 / 046

产后不可盲目 / 047

如何预防产后皮肤松弛 / 050

04  新妈妈产后饮食调养方案 … 052

产后餐要吃对 / 052

产后2~3天怎么吃/ 053

产后周以开胃为主 / 055

产后第2周以补血为主 / 055

产后第3~4周开始催奶 / 056

产后饮食应均衡 / 058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由产科医生根据编写的产后护理书。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为大家提供了科学的护理指导方法,以及专业的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家人照料产妇和宝宝游刃有余,让新妈妈和宝宝健康、轻松坐月子。


   文摘

   序言

产后修复与身心调养:迎接生命新篇章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它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母亲身体和心灵将经历一次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细致的产后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产妇身体的快速恢复,更能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新妈妈们自信、从容地拥抱母亲的角色。 一、 身体的复原:从伤痛到新生 分娩过程,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对母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产后修复的首要任务便是帮助身体从这些创伤中逐步恢复,并适应孕期带来的生理变化。 1. 伤口护理与愈合: 顺产侧切或撕裂伤口: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关键。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尤其是在排便后。可遵医嘱使用温和的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坐浴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水温适宜,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及时就医。 剖宫产伤口: 术后初期,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摩擦。遵医嘱按时更换敷料,注意观察伤口有无裂开、感染迹象。早期适当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坐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 恶露排出: 恶露是产后子宫排出的分泌物,是子宫恢复正常的标志。正常情况下,恶露会经历从鲜红、暗红到淡黄、白色(或接近无色)的变化,并逐渐减少。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持续量多、颜色鲜红、有异味、或出现淋漓不尽的情况,需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复旧不全或感染。 2. 盆底肌的恢复: 怀孕和分娩过程对盆底肌群造成了严重的牵拉和损伤,这可能导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因此,盆底肌的修复是产后恢复的重要一环。 认识盆底肌: 盆底肌是一组支撑盆腔器官(膀胱、子宫、直肠)的肌肉群。 凯格尔运动: 这是最经典且有效的盆底肌锻炼方法。找到盆底肌(想象收缩尿道和肛门的感觉),重复进行收缩和放松的练习。初期可以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收缩保持几秒钟,逐渐增加次数和强度。 其他辅助方法: 物理治疗(如盆底生物电刺激)、盆底肌康复仪器等,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3. 乳房的护理与哺乳: 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乳房的健康至关重要。 乳汁充盈与涨奶: 产后数日,乳汁会逐渐增多。若乳汁淤积,可能导致涨奶、乳腺管堵塞甚至乳腺炎。 正确的哺乳姿势: 确保宝宝含住乳晕,而非仅仅乳头,以避免乳头皲裂。 按摩与疏通: 哺乳前后可进行轻柔的乳房按摩,促进乳汁流通。若出现硬块或涨痛,及时进行热敷和按摩,必要时寻求专业催乳师的帮助。 乳头保护: 哺乳后用母乳涂抹乳头,保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若出现皲裂,可使用羊脂膏等保护剂。 回奶(非母乳喂养): 若不母乳喂养,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科学回奶,避免引起乳房肿胀和疼痛。 4. 腹直肌分离的评估与恢复: 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导致腹直肌被拉伸分开,产后腹直肌分离是常见的现象。 自我评估: 仰卧,屈膝,用手指探查肚脐上方和下方的腹直肌间隙。 恢复方法: 避免进行会加剧腹直肌分离的运动,如仰卧起坐。选择能加强核心肌群的温和运动,如普拉提、瑜伽,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5. 营养补充与饮食调理: 产后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恢复和维持各项生理功能,特别是哺乳期的妈妈。 均衡饮食: 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鱼、禽、蛋、瘦肉、豆制品)、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和矿物质(如铁、钙)。 循序渐进: 产后初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逐渐增加营养密度。 充足水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乳汁生成和身体代谢。 避免辛辣刺激: 产后不宜食用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伤口愈合。 个体化需求: 根据身体状况、是否哺乳等因素,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咨询营养师。 二、 身心的调养:从疲惫到喜悦 分娩的生理消耗以及初为人母的喜悦与压力,都会对新妈妈的身心产生深远影响。关注心理健康,调整情绪,是产后恢复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1. 睡眠与休息: 优先保证休息: 产后初期,身体非常虚弱,需要大量的休息来恢复精力。尽量抓住宝宝睡觉的时间休息,或者请家人分担照顾宝宝的任务,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温度适宜。 规律作息: 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夜间会被打断,也要努力在白天补充睡眠。 2. 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 认识产后情绪波动: 产后情绪低落、易哭、焦虑等是常见的现象,被称为“产后抑郁”或“婴儿蓝”。了解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寻求支持: 与家人、伴侣、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分享育儿的喜悦与挑战。 积极的自我关注: 即使再忙碌,也要为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做一些能让自己感到放松和快乐的事情,比如听音乐、阅读、泡澡等。 必要时的专业帮助: 如果情绪持续低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与宝宝的互动,请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3. 适度的运动: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产后运动,有助于恢复体能,改善情绪,促进新陈代谢。 选择温和的运动: 产后初期以散步、简单的伸展运动为主。 根据恢复情况调整: 随着身体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种类,如盆底肌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等。 聆听身体的声音: 运动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 4. 社交互动与信息获取: 保持社交联系: 与同样经历过产后的朋友交流经验,可以获得宝贵的支持和信息。 科学育儿知识: 阅读专业的育儿书籍,参加育儿讲座,了解科学的喂养、护理和教育方法,可以增强信心,减少焦虑。 适度接触外界: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接触阳光,但要注意保暖和避免过度劳累。 三、 迎接新角色:母爱的成长之路 成为母亲是一段充满挑战但也无比 rewarding 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宝宝建立连接,理解宝宝的需求,并享受为人母的喜悦,是每个新妈妈都渴望实现的。 建立亲密关系: 通过拥抱、亲吻、温柔的抚摸和眼神交流,与宝宝建立安全、亲密的依恋关系。 观察与回应: 学习观察宝宝的哭声、表情、肢体语言,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 耐心与自我关怀: 育儿是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难免会有手忙脚乱的时候。对自己保持耐心,允许自己犯错,并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份重要的角色。 产后恢复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需要时间、耐心和科学方法的过程。通过关注身体的复原,调养身心,积极学习育儿知识,新妈妈们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迎接生命中更加精彩的篇章,享受为人母的幸福与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非常注重科学和逻辑的人,对于坐月子这件事,我更倾向于遵循科学的指导,而不是盲目地遵循一些陈旧的习俗。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解答我在产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产后恶露的排出,它的正常过程是怎样的?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又该如何应对?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产后生理指标的参考范围,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否在正常恢复?此外,我对于产后母乳喂养的部分也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非常希望能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但我也知道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不少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吸吮,如何处理乳头疼痛,以及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的科学方法。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的准妈妈,内心充满了期待,同时也伴随着一丝丝的不安。关于坐月子,听到的信息五花八门,有婆婆的经验之谈,也有网上琳琅满目的文章,但总感觉缺乏一个权威的、系统性的指导。而《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这本书的书名,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产后身体的各个方面的恢复,不仅仅是表面的,更深入到生理机制层面。比如,产后子宫的收缩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的大小?母乳的分泌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母乳的产量和质量?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找到科学的解释,让我能够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且能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另外,关于产后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我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妈妈在产后都会经历情绪的起伏,甚至严重的产后抑郁。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应对产后的负面情绪,并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评分

最近迷上了看一些育儿相关的书籍,因为我马上就要晋升为妈妈了,那种既兴奋又有点小害怕的心情,让我格外渴望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这本书的书名《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非常吸引人,感觉就像找到了一个可靠的“领路人”。我了解到,产后恢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心理上的调整也非常关键。很多妈妈在经历生产的巨大变化后,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甚至产后抑郁的情况。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会是怎样的?产科医生作为直接接触产妇的专业人士,他们在这方面一定有很多经验和建议。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应对产后情绪问题的实用方法?比如,如何识别产后抑郁的早期迹象,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以及如何向家人和朋友寻求支持?我也对书中关于产后腹部肌肉松弛和盆底肌修复的内容很感兴趣。这两者都是产后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扰。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安全有效的居家锻炼方法,来帮助我们重塑紧致的腹部和恢复健康的盆底功能?

评分

最近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宝宝,我开始疯狂地搜集各种育儿和产后护理的资料。市面上关于坐月子的书籍很多,但我总是觉得,很多内容都停留在经验分享的层面,缺乏一些更专业、更系统的指导。所以,当我看到《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这本书时,我眼前一亮。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从医学的角度,来解答我在产后护理中遇到的各种疑问。比如,关于产后伤口的护理,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判断伤口是否感染,需要何时就医。另外,关于产后饮食,我一直很困惑,到底哪些食物是真正适合产妇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月子餐食谱,并且能针对不同体质的产妇给出个性化的建议?我还想了解,关于产后身体的恢复,除了常见的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是否还有一些不那么容易被注意到的方面,是需要我们特别留意的?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手妈妈的女性,我对即将到来的分娩和产后恢复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许的忐忑。在孕期,我已经接触了不少关于孕期护理的知识,但对于产后坐月子的环节,我总觉得需要更专业、更全面的指导。于是,《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产后身体恢复的详细解答,例如,产后多久可以开始进行适当的运动?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产后妈妈,又需要注意哪些禁忌?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产后腹部肌肉松弛和盆底肌修复的指导,因为我知道这些是很多女性在产后都会遇到的困扰。同时,我也非常好奇,关于产后饮食,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兼顾营养、美味且易于消化的食谱建议,能够帮助我快速恢复体力,同时又能满足哺乳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产科医生的专业角度,为我提供一套科学、实用且易于操作的月子护理方案,让我在产后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

我是一位即将迎来第二个宝宝的准妈妈,有了头胎的经验,我对坐月子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上次的月子期间,虽然有家人照顾,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感到手足无措,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的身体状况,总会有些担忧。这次,我非常希望能有一本能够全面、科学地指导我度过月子的书籍。而《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产后身体的恢复过程,特别是关于产后出血、腹部疼痛、腰背酸痛等常见不适,是否有更详细的解释和应对方法?我想了解,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缓解这些不适,并且避免一些可能导致长期影响的误区。此外,我对于产后身体的塑形和皮肤护理也非常关心。经历了怀孕和分娩,身体难免会有一些变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温和且有效的建议,帮助我在产后逐渐恢复身材,并且保持良好的皮肤状态,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回到工作和生活中。

评分

怀孕以来,我一直在关注各种关于孕期和产后护理的知识,也收集了不少书籍和资料。但说实话,很多时候都会感到信息过载,而且很难分辨哪些信息是真正科学、适合自己的。当我在网上看到《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这本书时,我立刻产生了好感。毕竟,由产科医生来指导月子护理,这本身就意味着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产后身体的各项恢复指标,比如子宫的收缩情况、伤口的愈合程度,以及各种生理指标的正常范围。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详细的介绍,让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此外,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产后睡眠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宝宝的哭闹、身体的不适,都可能导致睡眠不足,影响身体的恢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改善产后睡眠质量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作息,如何创造更有利于睡眠的环境等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柔和的色彩搭配上温柔的字体,一下子就击中了新手妈妈那颗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我是一名即将步入孕晚期的准妈妈,对于即将到来的生产和产后恢复,心里既有憧憬也有不少的迷茫。市面上关于月子护理的书籍很多,但大多内容零散,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生活化,总感觉缺少那么一点点“定海神针”般的力量。而这本《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的出现,仿佛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尤其期待书中是否能从专业的角度,但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产后身体恢复的各个方面。比如,关于剖腹产和顺产后的伤口护理,有哪些是必须要注意的细节?民间流传的那些坐月子禁忌,哪些是科学有依据的,哪些又是需要我们不必过于担心的?还有,产后恶露的排出、子宫的复旧,这些生理过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清晰的解答,让我在月子期间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更自信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同时,我也关注产后心理健康的问题,很多妈妈在产后会经历情绪的波动,甚至产后抑郁,这本书会不会有相关的章节来指导我们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获得家人的支持,以及在何时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毕竟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经历过一次月子并且深知其中不易的过来人,我这次怀二胎,非常希望能在坐月子这件事上做得更科学、更轻松。上次的经验让我明白,很多传统的月子习俗虽然流传已久,但并非都符合现代医学的认知,甚至有些还会适得其反。我非常好奇这本书能否系统地梳理一下,到底哪些月子里的“规矩”是科学有效的,哪些是过时需要摒弃的,又有哪些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关于“捂月子”的传统观念,医学上是如何看待的?在保证保暖的同时,是否也需要注意室内通风和适度的活动?还有饮食方面,传统的“大补”是否适合所有产妇?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兼顾营养均衡、易于消化且能促进身体恢复的食谱建议?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产后催乳和母乳喂养的部分。很多新手妈妈在哺乳初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乳汁不足、乳头皲裂等等。这本书作为由产科医生编写的,是否能从医学原理出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妈妈们顺利实现母乳喂养,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常见的哺乳难题?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产后身体变形、体重恢复方面的建议,毕竟身材的恢复也是很多产妇关心的问题。

评分

我是一名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在备孕期间就对产后坐月子这个环节做了不少功课,也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和文章。然而,市面上很多资料都显得有些碎片化,缺乏一个系统的、权威的指导。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立刻被“产科医生教你”这几个字吸引住了。这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很可能比那些非专业人士编写的指南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意义。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产后不同阶段的身体变化,是否有详细的描述和预期的恢复时间表?比如,产后第一周、第二周,身体会经历哪些主要的恢复过程?有哪些迹象表明身体正在健康地恢复,又有哪些可能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危险信号”?此外,关于产后运动,我知道适当的运动对恢复很有帮助,但什么样的运动适合产后立即开始?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又该如何把握?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产后修复操的图解或视频链接,以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模仿?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具体问题的清晰答案,让我在产后能够科学地进行自我护理,避免因为缺乏专业指导而延误了身体的恢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