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印版为64开本,即8.8cm长x13.2cm宽x8cm高
编辑推荐
lt;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gt;#40;第8版#41;秉承霍恩比开创的学习型 词典的理念,在多个方面有所创新。如收录更多社会热点词汇及英语国家广泛流行的词语,增收百科词汇;更加注重语言的生成性,动词用法模式更加直观合理;新 设”词语搭配“和”用语库“等用法说明,辨析常见疑难问题。凡此种种,皆见这部词典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编纂宗旨。
1. 一部畅销,销量遥遥的英语学习词典。英语词典,销量遥遥,平均每分钟销售2.16册。
2. 一部科学严谨,性的英语学习词典,的专家,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铸就的专业品质。
3. 一部与时俱进,富创新精神的英语学习词典,新增20%内容,包括1000新词、78页全彩图解词汇、5000余项正文修订。
lt;牛 津高阶gt;八版的”Which Word?“、”Vocabulary Building“、”Language Bank“、”Collocations“、”More About“等栏目,因为预设的针对性较强,我认为还是相当有用的,没有偏离lt;高阶gt;教学 + 描记 + 实用的编纂初衷。mdash;mdash;陆谷孙#40;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导#41;
喜见如今的英语学习型词典为学英语的人设想越来越周到,此新版lt;牛津高阶gt;就是其中的佼佼者。mdash;mdash;刘绍铭#40;岭南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翻译家#41;
lt;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gt;提升学习者表达能力的功能,本来就相当不错,第八版在这方面更加用心。mdash;mdash;苏正隆#40;台湾翻译学学会执行长#41;
lt;牛津高阶gt;为世所公认的英语学习词典,自1948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5000万册,惠及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子。第八版较之前版多 有突破,更为实用和准确,充分满足读者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需求,突出学习功能。双解版汉译紧贴英文原义,符合汉语表述方式。lt;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 典gt;#40;第8版#41;是案头的英语工具书。
本书为64开软精装,轻巧便携,物超所值。
霍 恩比#40;A S Hornby#41;,词典编纂家、教育家。他根据手教学经验,针对母语非英语的英语学习者的特殊需要,编纂出lt;牛津高阶英语词典gt;,这是世界上早的”学 习型词典“之一,各版销量已逾3500万册。他还用编纂该词典的收入建立了”霍恩比教育基金“,资助外国教师赴英国学习。
作为一个在职场上需要频繁使用英语的专业人士,我对于词典的“与时俱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我非常关注它对于前沿科技和全球化趋势下新造词的捕捉能力。我特意去核对了几个近几年在财经和IT领域爆红的术语,比如与区块链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特定表达,令人欣慰的是,这本书的表现相当出色。它不仅收录了这些新词,更重要的是,它给出的定义精准且符合当前主流的理解,避免了早期翻译版本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滞后性。此外,我对它在习语和固定搭配上的收录量深感满意。很多时候,脱离了固定搭配去使用单个单词,会让你的表达显得非常“生硬”。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补充,很多地道、只有母语者才会自然使用的短语,都被妥善地收录并标注了应用场景,这对于我们这些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迈向“地道”表达的关键一步,可以说是弥补了我们天然语感上的不足。
评分谈到携带和使用体验,这款缩印版真的戳中了我日常通勤的需求点。我过去常常因为带一本大开本的词典而让背包显得臃肿不堪,现在这个小巧的体积,让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深度学习或快速查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封底内侧设计了一个可以放置便签或小卡片的“隐藏”空间,虽然是个不值一提的小细节,但对于喜欢在书页上做标记或临时记录的用户来说,非常贴心。而且,即便是缩小了尺寸,字典的韧性依然很好,长时间夹在文件堆里,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边角卷曲或变形。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即便是那些被频繁翻阅的字母开头的词条,其页面边缘也保持得相当不错,没有出现过度磨损的迹象。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一本信息密集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设计精良的、可以陪伴你度过漫长学习旅程的可靠伙伴,它的价值绝不只体现在纸张的重量上,而是在每一次高效的查询背后。
评分拿到这本工具书后,我立刻开始测试它的实用性,毕竟词典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内容深度和查询效率。我尝试性地查找了一些近些年新兴的网络热词和一些专业领域内比较晦涩的短语,惊喜地发现它的收录范围比我预期的要宽泛得多。很多我原本以为只有最新在线词库才有的表达,在这本厚厚的册子里竟然也能找到,而且例句的设置堪称教科书级别。这些例句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它们大多模拟了真实的语境,无论是学术写作、日常对话还是商务邮件,都有对应的范例,这一点极大地帮助我理解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细微差别,避免了那种“知其形而不知其用”的尴尬。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分处理。比如查询一个常用动词,它会清晰地列出几个意思相近的词,然后用不同的例句点明它们在褒贬色彩、正式程度上的细微差异,这种层层递进的解释,对于提高语言的精确度非常有帮助。有时候,我甚至会故意去翻阅一些我已经很熟悉的词条,仅仅是为了对比不同版本的变化和新增的解释,这种查漏补缺的过程,比单纯背诵单词更有成就感。
评分从一个资深“词典依赖者”的角度来看,这本工具书的排版逻辑简直是精妙的工程学体现。在有限的篇幅内塞入海量的词汇信息,同时还要保证用户能迅速定位,这需要极高的设计功底。它的字体设计采用了优化过的衬线体,虽然是小开本,但字号和行距经过了精心的调校,即使是长时间在图书馆昏暗的灯光下对照查阅,眼睛也不会轻易感到酸涩。我特别喜欢它在词条分组上的处理。一个多义词的各个释义之间,用细微的横线和不同的加粗级别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你一眼就能看到主释义和次要释义,这避免了信息爆炸时的混乱感。而且,它对词性标注、发音符号(英式和美式都有体现)以及词频提示的布局,都遵循了高度的统一性和直观性,基本上不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如何阅读”这个词典,上手成本几乎为零。这种设计哲学是“工具为人服务”的最好证明,它让查询过程变成了一种流畅的体验,而不是一次艰苦的解码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白说,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个设计有点保守了”。它没有那种抓住眼球的亮色或者过于前卫的排版,就是那种典型的、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工具书的稳重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偏向于那种略带米黄色的,据说对长时间阅读更友好,我个人感觉确实如此,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久了,眼睛的疲劳感似乎减轻了不少。装帧工艺上,我特别留意了它的锁线胶装,因为我手里有些旧词典用了一段时间就散页了,这本的装订明显下了功夫,翻阅时能感觉到它结构的牢固,即便是经常需要“暴力”翻找特定词条的用户,也不太需要担心它会轻易损坏。开篇的导读部分,编者对本次修订的重点和使用说明写得非常详尽,尤其对于初次接触这个版本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入口,它没有直接跳入词汇海洋,而是先教会你怎么“航行”,这比很多直接堆砌内容的词典要人性化得多。至于那个“缩印本”的定位,说实话,携带起来确实方便得惊人,可以轻松塞进通勤包的侧袋,这对于经常需要在不同地点学习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牺牲了一点点阅读的阔度,换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携性,这个取舍我个人非常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