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沙拉調味汁、7款生食菜單、21款小罐沙拉、23款大罐沙拉、6款甜品罐子,隨時滿足您的味蕾。
*罐裝沙拉,易於攜帶,讓您吃上健康、營養均衡的午餐。
*以生蔬菜、醃製蔬菜、烤蔬菜,含蛋白或不含蛋白的榖物,以及奶酪、雞肉、雞蛋等為原料的68道罐沙拉食譜。
*分層設計,保證食材的新鮮與營養,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美味又健康的沙拉,上班族的福音。
*拋下熱量和脂肪含量過高的沙拉醬,選用並詳細介紹健康營養的沙拉調味汁,讓你可以更加放心食用。
《美味輕食 罐沙拉》提倡健康飲食的概念,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沙拉製作,而是主打隨身攜帶的理念,讓我們隨時隨地可以品嘗到營養、健康又美味的沙拉。作者不僅緻力於介紹沙拉製作的方法,還幫助讀者學會如何正確的使用設備,如何分層擺放沙拉纔能更新鮮,食用時口感更佳,如何選擇榖物和把握烹飪時間,如何選購製作沙拉的優質水果和蔬菜,並親自介紹如何和製作健康美味的沙拉調味汁,也精心從用量上為讀者挑選瞭大罐和小罐,讓讀者在學習製作和食用沙拉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感受到營養、健康對於沙拉製作的影響,而製作方法簡便且便於攜帶,可以為忙碌的上班族提供一個用心感受生活、用心對待身體的方式。
引言 7
定製私人罐沙拉 8
榖物與烹飪計劃 10
選購水果和蔬菜 11
沙拉調味汁 12
香醋調味汁 14
檸檬調味汁 16
特調芝麻醬 18
法式調味汁 20
泰國提神酒 22
愷撒調味汁 24
綠色女神 26
紅葡萄酒調味汁 28
蘋果醋調味汁 30
奶油醬 32
杏仁味噌醬 34
生食 36
羽衣甘藍、牛油果與石榴 38
素食精華 40
小蘿蔔、鬍蘿蔔與羽衣甘藍 42
爽口甘藍 44
大雜燴 46
東南亞沙拉 48
南瓜與檸檬 50
小罐 52
綠色沙拉 54
無花果與藍紋奶酪 56
球芽甘藍、帕爾瑪奶酪與美洲山核桃 58
藍莓、菲達奶酪與核桃 60
芹菜與帕爾瑪奶酪 62
檸檬小鬍瓜麵條 64
芝麻菜、茴香與帕爾瑪奶酪 66
塊根芹與甜菜根奶油醬 68
西藍花、羽衣甘藍與卡姆小麥 70
黑豆與玉米 72
西瓜、番茄與菲達奶酪 74
利馬豆、石榴與香蒜醬 76
烤辣椒、豆類與山羊奶酪 78
草莓與哈羅米奶酪 80
熏鮭魚、酸豆與豆瓣菜 82
葡萄柚、開心果與豆瓣菜 84
蘆筍與豆瓣菜 86
塔博勒沙拉 88
聖女果、馬蘇裏拉奶酪與芝麻菜 90
小麥、蘋果與椰棗 92
金槍魚、茴香與鷹嘴豆 94
大罐 96
雞肉愷撒沙拉與羽衣甘藍 98
尼斯風味蕎麥 100
熱熏鮭魚、藜麥與酸奶黃瓜醬 102
阿拉伯風味蔬菜沙拉 104
科布沙拉 106
亞式雞肉 108
咖喱雞肉 110
扁豆、茄子與葡萄乾 112
沙拉三明治 114
菰米與油桃 116
斯佩爾特小麥、葡萄與利馬豆 118
桃子、藜麥與蒲公英 120
鮭魚與斯佩爾特小麥 122
夏季燒烤 124
斑豆、西藍花與闊葉菊苣 126
羽衣甘藍、紅薯與大麥 128
沃爾多夫 130
豌豆、蠶豆與卡姆小麥 132
酸甜鼕南瓜 134
烤花椰菜 136
希臘沙拉 138
奶油藜麥沙拉 140
香菇、蔓越橘與扁豆 142
甜蜜的結束 144
隔夜燕麥 146
李子凍糕 148
椰子、奇亞籽與漿果 150
藜麥與黑莓 152
熱帶水果大雜燴 154
椰棗、草莓與巴西堅果 156
顯示全部信息我對這本書最大的一個深刻印象是其對“可持續性”和“零浪費”理念的融入。很多輕食食譜往往忽略瞭食材邊角料的處理,最後總會剩下一些不得不扔掉的部分,這讓人在享受健康的同時,總有一絲負罪感。但這本書將“物盡其用”發揮到瞭極緻。例如,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如何利用蔬菜的根部和葉柄來製作濃縮的蔬菜高湯底,這個高湯被推薦用作某些沙拉醬汁的基底,而非僅僅是水。我還被她關於“水果皮的再利用”的方法所摺服,比如用柑橘皮製作晶體糖,或者將芹菜葉烘乾磨成粉末作為天然的調味鹽。這已經超越瞭普通食譜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通過這本書,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廚房裏的每一個邊角料,不再將它們視為垃圾,而是視為等待被重新激活的潛能。這種深入骨髓的環保意識,讓這本書的價值得到瞭升華,它在教你吃得健康的同時,也在教你如何更負責任地對待你所獲取的資源。
評分這本書,恕我直言,簡直就是為那些對傳統烹飪感到厭倦,卻又渴望在廚房裏玩齣新花樣的人量身定做的。我本來對“沙拉”這個詞是抱著一種略帶敷衍的態度,覺得無非就是幾片生菜葉子配上番茄黃瓜,清爽是清爽,但吃完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簡單拌沙拉的入門指南,而更像是一本“沙拉美學”的宣言。作者對食材的理解達到瞭令人咋舌的程度,比如,她居然會花大篇幅討論不同種類的榖物在口感上的細微差彆,以及如何通過烘烤堅果來最大化釋放其風味層次。我嘗試瞭其中一個用烤紅薯、鷹嘴豆和少許煙熏辣椒粉做的熱沙拉,那感覺,簡直就是一場味蕾的探戈,溫暖與辛辣,柔軟與脆韌,平衡得恰到好處。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醬汁的講解深入到分子層麵,不再是簡單地“油加醋”,而是精確到乳化劑的運用和酸度與油脂比例的黃金分割點。讀完第一部分,我就感覺自己好像完成瞭一個短期烹飪速成班,對“輕食”的理解提升瞭好幾個檔次。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食譜本身,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飲食哲學,讓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保持身體的輕盈和活力。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輕食”定位是持懷疑態度的,總覺得輕食就是吃不飽。我是一個運動量比較大的人,需要穩定而持久的能量供給。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於它對“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巧妙嵌入”的解析。它不是簡單地堆砌雞胸肉或者豆腐,而是通過發酵食物、特定的種子混閤物以及富含Omega-3的油脂來源,來構建一個真正能夠支撐一整天活動的能量矩陣。書中有一道“地中海能量碗”,其中包含瞭用酸奶醃製的羊奶酪(提供瞭豐富的益生菌和優質脂肪),搭配烘烤過的南瓜籽和少許橄欖油浸泡的藜麥。我第一次在午後感到那種持續的滿足感,而不是快速升糖後又迅速跌落的疲憊。作者對宏量營養素的理解非常到位,她平衡瞭飽腹感和消化負擔。對於像我這樣需要既要輕盈又要“抗餓”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套科學且美味的解決方案。它教會我,輕食絕不等同於節食,而是關於“吃對東西”的智慧。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關於“罐裝沙拉”的書時,我原本的期待值其實是比較低的,我總覺得這種預先封裝好的食物,在風味上難免會打摺扣,尤其是在追求極緻新鮮口感的當下。然而,我錯瞭,錯得非常徹底。這本書巧妙地避開瞭“提前做好就變質”的陷阱,它將“結構”的概念引入瞭沙拉製作,這一點至關重要。作者非常細緻地解釋瞭如何根據食材的密度和含水量來分層裝罐,這不僅僅是為瞭美觀,更是為瞭在“浸泡”的過程中,讓底層食材的汁水能夠恰到好處地滲透到上層,形成一種天然的、漸進式的調味過程。我特彆喜歡她對“浸泡時間”的精確建議,比如,哪些豆類需要在4小時後食用以保持最佳脆度,哪些根莖類蔬菜則需要8小時纔能充分吸收調味汁的精華。我依葫蘆畫瓢做瞭一個包含藜麥、烤雞胸肉和牛油果的“午餐罐”,第二天帶去辦公室打開時,那種清爽感和層次分明的味道,完勝瞭公司樓下任何一傢高價的沙拉店。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真正解決瞭現代快節奏生活與健康飲食之間的矛盾,讓“提前準備”變成瞭一種風味優化的策略,而不是妥協。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我不是那種隻看文字的讀者,對於烹飪書而言,圖片質量和布局直接影響瞭我下廚的欲望。這本書完全跳脫瞭那種韆篇一律的“俯拍靜物”風格,它采用瞭大量的特寫鏡頭和動態抓拍,讓你仿佛能感受到食材的紋理和新鮮的汁水。比如,有一頁詳細展示瞭如何用螺鏇切菜器製作不同粗細的蔬菜“麵條”,那種流暢的動作感和蔬菜捲麯的形態,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文字的敘述風格也十分灑脫,與其說是食譜,不如說是作者在和你分享她的“野外探險日記”。她會用非常生動的比喻來描述調味的過程,比如形容檸檬汁是“喚醒沉睡食材的鬧鍾”,黑鬍椒是“帶來一絲不羈的叛逆”。這種充滿個性和激情的錶達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探索廚房的動力。它讓我意識到,做飯不一定是一闆一眼的流程,更應該是一種充滿想象力的創造。讀完它,我不僅學會瞭新的菜式,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如何用更愉悅的心態去麵對日常的備餐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