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戰爭事典039: 安史之亂 印加帝國覆滅記 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定價:5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73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高仙芝被冤殺,哥舒翰晚節不保,洛陽、長安兩京淪陷,玄宗齣逃成都……八年安史之亂如何平定
一段瘋狂的曆史:168個西班牙殖民者徵服人口上韆萬的印加帝國!
詳細講解象徵榮譽的軍官佩劍在普魯士海軍中的演化過程。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瞭三個不同時期的曆史、戰爭故事。其一,長達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不僅腰斬瞭盛唐的繁華,還拉開瞭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帷幕,為宦官提供瞭溫床。在這場翻天覆地的巨變中,誰忠,誰奸,誰人獲利?其二,當活在青銅時代的韆萬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時代的百餘名西班牙殖民者,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詳細講述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國大肆劫掠,徵服這個古老國傢。其三,普魯士海軍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製式的海軍軍官佩劍卻齣現於1849年。從軍刀的諸多細節齣發,描繪普魯士海軍在1871年德意誌帝國建立前的軍官佩劍情況。
目錄
前言
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
被血洗的秘魯——印加帝國覆滅記
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1657—1870(上)
作者介紹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曆史、戰史作傢組成,從事古今曆史、中外戰爭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緻力於通過嚴謹的考證、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為讀者理清曆史的脈絡。目前已經齣版軍事曆史類圖書四十餘本,其中包括《戰爭事典》《戰場決勝者》《透過鏡頭看曆史》《信史》四款MOOK係列叢書,以及《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倭寇戰爭全史》《明帝國邊防史》《拿破侖戰記》《秘密戰三韆年》《帝國強軍:歐洲八大古戰精銳》《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等專題性圖書。
原廓:現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體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主編,記者,電視紀錄片策劃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論壇古戰版塊版主,長期緻力於軍事曆史研究及相關圖書的策劃、編審、齣版工作,努力打造專業軍事圖書和自媒體平颱,緻力於專業的古代與近代軍備評測,普及中外軍事曆史知識,講述不為人所知的戰爭故事。
楊亮:河南安陽人,200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曆史係,著有《歲序飛歌》《圖文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趣味一戰史》《南明悲歌》。
張煒晨:湖北武漢人,愛好文學、旅遊、攝影。自幼研讀曆史,尤喜戰爭題材,常寫有曆史隨筆。曾在報刊上發錶過旅行遊記,也曾齣版過攝影集,閑來寫作一二,漸漸也積攢許多,著有《戰場決勝者:史上不可思議的戰役復盤1~3》。
王駿愷:2014年入讀中央財經大學商法專業,2016年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當交換生,軍事史愛好者,主攻方嚮為15—19世紀世界史。
文摘
序言
無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吸引人,封麵那種泛黃的紙張質感和粗獷的字體排版,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曆史的厚重感。拿到手裏的時候,分量感十足,那種沉甸甸的感覺,仿佛握住瞭某種久遠而重要的知識。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紙張選擇,不反光,閱讀起來眼睛非常舒服,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也不會感到疲憊。裝訂也非常紮實,我可以感覺到這本書是能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的,這對於一本需要頻繁查閱和做筆記的工具書或者曆史讀物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書中的插圖和地圖的印刷質量也相當精良,綫條清晰,色彩對比度恰到好處,使得那些復雜的地理信息和戰役布局能夠一目瞭然。總而言之,從物理層麵上講,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程度,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載的內容分量,讓人在閱讀開始之前就已經對即將展開的知識旅程充滿瞭期待和尊重。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極其嚴謹,顯示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廣博的涉獵範圍。它的章節劃分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從宏觀的時代背景到微觀的具體事件,過渡得天衣無縫。我發現它在引用史料和佐證觀點時,錶現得非常審慎和專業,標注詳實,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和可信度。翻閱過程中,我多次被作者提齣的一些新穎的觀點所吸引,這些觀點似乎打破瞭我以往對某些曆史階段的刻闆印象,促使我去重新審視那些看似闆上釘釘的事實。這種挑戰既有認知、激發思考的閱讀體驗,恰恰是我在閱讀嚴肅曆史題材時最追求的。它不隻是在講述曆史,更像是在引導讀者進行一場高水平的智力思辨。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沉浸在對這本書的初步探索中,整體感覺非常震撼。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為精準,它不像某些曆史著作那樣堆砌枯燥的年代和人名,而是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生動的細節描寫融閤在一起,讀起來有一種身臨其境的代入感。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即便是描述那些極為復雜的政治權謀或軍事調動,也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將其剖析清楚,讓人茅塞頓開。尤其欣賞它對於事件背後深層原因的挖掘,不是簡單地羅列“是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為什麼會這樣”,這種探究精神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和價值。對於我這種曆史愛好者來說,能夠讀到如此有洞察力的分析,無疑是一次知識的盛宴,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妙的論斷。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密度非常高,但又沒有讓人感到壓迫,這得益於它對信息呈現方式的巧妙處理。我注意到,書中穿插瞭一些精心挑選的旁注或者補充材料,這些內容像是散落在主綫任務中的“彩蛋”,它們以一種非常不突兀的方式,提供瞭深化理解的額外綫索,或者解釋瞭某個專業名詞的來龍去脈。對於我這種喜歡深挖細節的讀者來說,這些設計簡直太貼心瞭。每一次翻閱,似乎都能發現新的細節和關聯,這本書的價值是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加而不斷增值的,它絕對不是那種讀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閣的“一次性”讀物,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和收藏的參考寶典。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極其齣色的,它成功地避開瞭學術著作的晦澀和通俗讀物的輕浮,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尤為細膩傳神,那些曆史上的關鍵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扁平的符號,而是擁有瞭鮮活的血肉和復雜的動機。我能感受到他們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抉擇與無奈,這種人性化的書寫方式,讓曆史事件不再冰冷,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戲劇張力。讀到關鍵的轉摺點時,甚至能體會到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曆史進程的感慨,這種情感的共鳴,是任何死闆的記錄都無法比擬的,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粘性和趣味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