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精装)(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王中江;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老子(精装)(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王中江;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老子
  • 道家
  • 哲学
  • 中国哲学
  • 经典
  • 中华传统文化
  • 国学
  • 王中江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2271
商品编码:29977711076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老子(精装)(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01362271
定价:49 元 本店价:39.2 元
折扣:【80】 节省:9.8 元
分类:  →  
货号:1726062
图书简介 该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下简称《百部经典》)首批10种图书之一种。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在中宣部支持指导下,由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该项目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本丛书立足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经史子集四部要籍和四部之外的其他典籍,从中慎重选择在哲学、文学、历史、科技等各个学术领域,具有重大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一百部经典著述,经过精到的诠释,向全社会各界广大读者推荐。《老子》又称《道德经》,是老子wei一存世的著作,其以独特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广受推崇,《老子》一书的解读人是王中江。",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中国古代哲学史纲要》 作者:张岱年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开本:16开 页数:约600页 定价:88.00元 ISBN:978-7-101-07890-0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的经典著作。全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精湛的学术功力,勾勒出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演进历程,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完整、富有洞察力的中国古代哲学图景。 第一编:先秦哲学——思想的源头与奠基 本书伊始,聚焦于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先秦时期。作者没有采取简单的流派罗列,而是着重分析了不同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强调了哲学思想与政治伦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详细考察了孔子“仁”与“礼”的核心思想,分析了其如何回应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危机。随后,深入剖析了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探讨其如何将儒家思想推向了道德主义的高峰。紧接着,对荀子的“性恶论”及其对社会秩序建构的贡献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指出其在人性论上对儒家传统的修正与深化。作者尤其强调了孔孟荀三家在“人伦关系”和“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侧重,勾勒出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与发展线索。 二、 道家思想的超拔与自由: 对老子(此处不涉及具体文本解读,仅将其思想置于历史语境中)的“道”与“无为”思想,进行了哲学本源的探讨。作者认为道家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的形而上学视角,强调顺应自然、个体精神的自由与逍遥。随后,重点阐述了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将其哲学提升到认识论和存在论的高度,揭示了其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深刻关怀。 三、 法家、墨家与阴阳家: 对法家思想,特别是商鞅变法与韩非子的集大成,分析了其以“法、术、势”构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基础,并批判性地讨论了其对人性“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假设。在墨家部分,作者着力辨析了“兼爱”与“非攻”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在战国时期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实践中遇到的局限性。阴阳五行学说的探讨,则着重于分析其如何成为古代宇宙观和自然哲学的基础,为后世的方术、医学奠定了理论框架。 第二编:秦汉至魏晋——哲学的整合与玄思的兴起 秦汉大一统的建立,使得先秦的百家争鸣逐渐走向思想的整合。本书指出了汉代“独尊儒术”的表象下,黄老之学和阴阳五行思想的潜移默化。 一、 董仲舒与天人感应: 详细解析了董仲舒如何将儒家伦理与阴阳五行哲学相结合,构建了维护皇权神圣性的“天人感应”理论体系。这一整合过程,标志着哲学开始全面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 二、 魏晋玄学的爆发与超越: 重点分析了魏晋时期,在社会动荡、生命感焦虑加剧的背景下,玄学作为一种对儒家僵化教条的反拨而兴起的历史必然性。作者深入阐释了“竹林七贤”和“正始之音”的精神内核,特别是对王弼对《周易》的诠释中“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进行了细致梳理。重点阐述了何晏和王弼如何通过“以有为无”的辩证法,试图在“名教”(社会规范)的框架内,寻求“自然”(个体生命本真)的出口。 第三编:隋唐至宋明——佛学的影响与理学的重构 本书清晰地描绘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如何与本土哲学进行深刻的互动与融合,最终促成了宋明理学的诞生。 一、 隋唐佛学的辉煌: 梳理了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主要学派的哲学建构。作者着重分析了“三谛圆融”、“法界缘起”等佛教概念是如何被融入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哲学体系。特别指出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念,与道家、玄学在追求直觉和超越性体验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二、 宋明理学的两大脉络: 本书将理学分为“道学”(程朱理学)和“心学”(陆王心学)两大分支进行对比研究。 1. 程朱理学: 详细剖析了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发展。重点阐述了“太极图说”、“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核心概念。作者强调朱熹的“理”是内在的客观规律与外在的道德原则的统一体,其哲学目标在于通过穷理来完成对宇宙秩序和自身道德的把握。 2. 陆王心学: 深入探讨了陆九渊和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突破。核心聚焦于“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论断。作者认为心学是对主体性、能动性的极度强调,它将哲学的重心彻底从对外部世界的“格物”转向对内在良知的体认与实践,体现了中国哲学向内求索的最终趋势。 结语:古代哲学的遗产与现代价值 张岱年先生在全书的最后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哲学重伦理、重整体、重中和的特质。他指出,尽管古代哲学体系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但其蕴含的关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对于当代社会重建价值秩序、寻求和谐发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启示意义。本书不仅是一部严肃的学术史著述,更是一部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思想探源之作。 --- 本书特色: 1. 史论结合,脉络清晰: 结构严谨,以时间为序,以思想的内在逻辑为线索,避免了哲学史写作中常见的碎片化现象。 2. 大家亲笔,学养深厚: 作者张岱年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其分析论断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哲学的穿透力。 3. 批判继承,恰如其分: 在介绍各家思想时,既充分肯定其历史贡献,又不回避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 4. 语言凝练,深入浅出: 尽管论述的是高深的哲学概念,但行文流畅,逻辑清晰,使普通读者也能领略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与各类哲学书籍打交道的人来说,选择一本合适的译注本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你与原著的亲近程度。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似乎在努力平衡“学者的严谨”和“布道者的热情”。它没有过度地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保留了《道德经》特有的那种韵味和留白,让读者有空间去进行自己的体悟和思考,而不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主动的探索,而非被动的接受。例如,在处理那些著名的悖论性语句时,译注者并没有急于给出唯一答案,而是提供了几种可能的理解路径,这种尊重读者的态度,在当代出版物中是相当难得的。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得以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的读者群中流传。

评分

初次翻开内页,就被其排版和注释的细致程度所震撼。通常一些精装本为了追求形式感,往往牺牲了阅读的舒适度,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字体选择清晰、古朴,疏密得当,即使是初次接触先秦哲学的读者,也不会因为密集的文字感到压迫。更值得称赞的是其注释体系,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的注疏,这里的解读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既保持了原著的深刻内涵,又以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阐释,不失为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键的概念,比如“道”、“无为”、“柔弱胜刚强”的阐释,它们被分解得循序渐进,每一次阅读都能挖掘出新的层次感,让人感觉作者(王中江先生)的讲解是充满洞察力的,而非简单的词汇堆砌。

评分

这本书的书脊设计得相当雅致,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拿到手里,能明显感受到纸张的质地,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现代印刷品,而是带着微微粗粝感的,仿佛能触摸到古籍的温度。装帧的工艺也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精装的硬壳结实得很,翻阅时那种“咔哒”的声响,让人心生敬畏。我一直有个习惯,收藏的经典读物一定要有好的物理形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日常的阅读场景,而不是仅仅躺在电子设备里。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光是摆在书架上,就构成了一种无声的力量,让人时不时想去翻阅,去触摸那份流淌千年的智慧。这次的《老子》的装帧,完美地体现了对经典的尊重,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载体。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老子》的整体阅读体验,是酣畅淋漓且充满启发的。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文本,更提供了一种进入中国古代思想核心的、舒适且可靠的路径。对于希望系统了解道家思想脉络的读者,或者说,仅仅是想找一本能让自己慢下来、沉静下来的书,它都是绝佳的选择。书的重量感、纸张的触感、排版的优雅,以及内容解读的深刻性,共同构成了一种完美的阅读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尤为宝贵,它强迫你放下手机,专注于那几千字寥寥数语间的无穷奥义。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对东方智慧抱有好奇心的人士。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机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本身就自带一种权威性和可靠性背书。这对于涉及传统文化核心经典的出版物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质量保证。我个人对于国家级出版社的出品,往往抱有更高的期待,他们对文本的审校和考据工作通常更为审慎。这次的《老子》也不负众望,在版本选择和校勘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在阅读过程中,我特意对照了几个我收藏的其他版本,发现此本在一些细微的文字差异上处理得更为精当,这对于追求文本精确性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可以说,购买这样一套书,买的不仅是内容,更是对知识准确性的信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