訄书详注(全二册) 章炳麟,徐复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5120

訄书详注(全二册) 章炳麟,徐复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51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章炳麟
  • 徐复
  • 訄书
  • 古籍
  • 经学
  • 注疏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版本学
  • 国学
  • 先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5120
商品编码:2997839703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訄书详注(全二册)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32585120
定价:98 元 本店价:78.4 元
折扣:【80】 节省:19.6 元
分类:  →  
货号:1717264
图书简介 章太炎大师的《訄书》集哲学、宗教学、社会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于一体,中西合璧,博大精深,文字古奥,阅读维艰。徐复从1975年初开始注释,至1999年四易其稿,费时20余年,在茫茫书海中抉奥发微,求证务实,矢志不渝,独领风骚,终于完成了《〈訄书〉详注》,荣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除运用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方法外,还注重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訄书详注(全二册) 章炳麟,徐复 一部承载百年学术心血的经典重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倾力推出的《訄书详注(全二册)》并非简单的古籍影印,而是在深厚的文献学基础和现代学术视野下,对章太炎先生的煌煌巨著《訄书》进行全面梳理、校勘与阐发的集大成之作。本书由著名学者徐复先生主持校注工作,融汇了章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百年来的学界辨析,旨在为当代读者,特别是研究古代文字、训诂、民俗以及近代思想史的学者,提供一个精准、易读且富有启发性的权威版本。 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其对原典的尊重与精审。章太炎先生的《訄书》作为乾嘉学派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之一,其本身就是一部熔铸了朴学精粹与革命思想的奇书。它并非一部专论某一种学问的断章之作,而是通过对古代字形、字义、神话传说、社会风俗的考辨,构建起一套以“反儒学正统”为旨归的独特学术体系。然而,原著文字简奥,用典多艰,常有脱漏或后世误讹之处,使得普通读者望而却步。 徐复先生及其团队的“详注”工作,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他们以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之法为底色,结合现代语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的最新发现,对《訄书》中每一个关键的字、每一处引用的典故、乃至每一个跳跃性的论证逻辑,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剖”与“重构”。 内容构成与学术视野的拓展 《訄书详注》全书分为两册,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 第一册:本论的廓清与底本的考辨 第一册重点聚焦于《訄书》的核心思想和文字基础。徐复先生在导言中,详细梳理了《訄书》的成书背景——章太炎先生在狱中对传统经学和字书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如何试图通过“正名”来动摇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正统。 在校勘方面,详注团队比对了目前存世的多种重要版本,包括早期的刻本和手稿影印本,明确了底本的选取依据,并详细标注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异文。这对于考证章太炎思想演变轨迹的研究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案头参考。 注释的重点在于“疑难字词的释源溯流”。章太炎在书中大量使用冷僻的古文字形,并将其与神话传说和氏族图腾相联系。例如,对“炎”、“帝”、“神”等核心概念的考证,详注部分不仅追溯其甲骨文、金文的演变,更辅以《山海经》、《博物志》等早期文献的佐证,使抽象的文字辨析变得具象可感。对于章太炎在书中批评旧说之处,详注也常引述被批评者的原文,让读者能够完整地了解论辩的来龙去脉。 第二册:民俗、神话与思想史的交织 第二册则着重于《訄书》中展现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意义。章太炎的学术路径之一,便是从文字的源头探寻上古的社会结构与信仰体系。徐复的详注在此处展现出超越传统训诂学的广阔视野。 书中涉及的诸如“氏族”、“巫术”、“火耕”、“封禅”等议题,详注部分引入了国内外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成果,用现代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来审视章太炎的古代社会复原图景。例如,在论及某些古老的祭祀仪式时,详注不仅解释了章太炎所引用的古籍文本含义,更会补充近现代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中发现的类似习俗,以印证章太炎基于文献推导出的“文化遗存”假说。 此外,针对《訄书》中批判儒家“三纲五常”的论述,详注系统梳理了章太炎的思想发展脉络,将《訄书》置于晚清民初思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进行定位。它不再将此书视为单纯的文字学著作,而是将其视为章太炎试图“重塑民族精神”的理论武器。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装帧与体例的考量 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本书采用了双栏对照的体例。左栏保留了清晰的章太炎原著,右栏则为徐复先生的详尽批注与参证。注文详密,但排版疏朗有致,避免了传统校注本的拥挤感。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徐注小结”,对本章核心论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便于读者把握重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装帧设计上也体现了对这部经典的敬意。全书采用高品质纸张,确保墨色清晰,便于长期保存和研读。整体设计古朴典雅,既符合传统学者的气质,又不失现代出版物的精良质感。 总结 《訄书详注(全二册)》不仅是对章太炎学术遗产的珍视与传承,更是当代学者以严谨态度重塑经典的一次成功范例。它不仅为治章学者提供了可靠的文本依据和深入的释读工具,也为广大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字和民俗有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近代学术高峰的坚实桥梁。阅读此书,如同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越清末民初学术的迷雾,直抵章太炎先生思想的深邃核心。它是一部可以置于案头,时常翻阅、常读常新的学术重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晚清民初那段“思想断裂”的论调持保留态度,而手头这本关注思想流变的作品,恰恰为我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去反驳这种简化论。它通过对具体文本的细读,展示了思想的继承性与革新性是如何并存的。书中的某些章节,尤其是探讨地域性知识生产对全国性思想潮流渗透作用的分析,非常新颖独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敏感或争议性观点时所展现出的审慎态度,既不盲目推崇,也不轻易否定,而是放在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情境中进行考察。这种“去魅”的学术立场,使得全书的说服力大大增强。不过,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或许是在面向更广泛的文化传播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生动的案例或图表来辅助阐释那些较为抽象的理论构建,让那些对这段历史抱有好奇心但知识储备有限的读者也能更快地进入状态。

评分

这本书在梳理近现代知识谱系方面,提供了一个极其扎实的基础框架。作者的行文风格沉稳有力,逻辑链条清晰得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将那些看似散乱的思想碎片,整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知识权威转移”过程的论述,它巧妙地揭示了传统士人身份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压力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断被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他总能在看似寻常的记载中发现被主流学术界忽视的关键转折点。这本书不仅是历史学的成果,更像是思想方法论的展示。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审慎、更负责任地去对待历史文本和思想遗产。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学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案头必备的参考重器,其价值难以估量。

评分

这本关于近代思想史的专著,着实让我领略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里,知识分子们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艰难求索的。作者的考证功夫令人叹服,他并非仅仅罗列史实,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边缘声音和复杂思想脉络。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辨析,那种抽丝剥茧的细致,仿佛带着我一同回到了那个思潮澎湃的学术现场。书中对诸多重要文献的引用和解读,也十分到位,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原著的精神内核。当然,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初读时可能需要多花一些精力去适应其严谨的学术语言和密集的论证结构,但只要坚持下去,收获绝对是丰厚的。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史学框架的全新视角,成功地将个体思想家的挣扎与宏大的时代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读完后对那个时期的精神图景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将这上下两册读完,这绝对是一次需要投入精力的智力攀登。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在于构建了一个观察和理解思想变迁的精密工具箱。作者构建的理论模型,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尤其在论证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隐性联系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整合能力。书中对于某些特定术语在不同历史阶段意义演变的考证尤为细致,这对于精确把握历史语境至关重要。对于那些热衷于从思想史角度理解中国近现代转型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提供了最坚实、最毋庸置疑的学术基石。它让你明白,历史的进步从来不是线性的,而是无数次复杂、微妙的知识互动与观念碰撞的结果。读完后,只感觉自己对“思想史”的理解,上了一个极高的台阶。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如此惊人。它绝非一本蜻蜓点水的通史读物,而是一部将微观研究推向极致的典范。作者似乎对每一个引用的典故都进行了地毯式的梳理,那种对原始材料的尊重和挖掘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书中对某一学派内部不同人物思想差异的对比分析,尤其精彩,凸显了即使在同一旗帜下,个体的思想火花也依然千差万别。这种精微的辨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思想运动”这一概念的理解。它迫使我们超越简单的标签化认知,去正视历史人物和思想本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唯一的遗憾是,由于其高度的专业性,部分涉及古籍训诂或地方文献的探讨,对我来说略显晦涩,需要反复研读方能领悟其精妙之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