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国志(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
定价:45.00元
作者: 陈寿,史靖妍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0782924
字数:
页码:4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柏杨先生曾说:“三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诡谲的时代,权力的争霸,给我们思考上无限激荡与智能。”《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史事,呈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全貌和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生动描绘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作品因“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而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许和推崇并流传至今,是了解三国时代历史的重要书籍,值得品读和鉴赏。《三国志(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对照《三国志》原文进行了注释和翻译,以使读者好地领略原著的风采。
内容提要
《三国志(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是西晋陈寿所著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陈寿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魏书
武帝纪
董卓传
袁绍传
刘表传
吕布传
臧洪传
荀彧传
荀攸传
贾诩传
张辽传
乐进传
于禁传
张邰传
徐晃传
蜀书
先主传
后主传
诸葛亮传
关羽传
张飞传
马超黄忠传
赵云传
庞统法正传
蒋琬费袆传
姜维传
吴书
孙破虏讨逆传
吴主传
张昭传
周瑜传
鲁肃传
吕蒙传
虞翻传
陆逊传
诸葛恪传
作者介绍
文摘
译文
袁术想在淮南称帝,派人通知吕布。吕布扣留了他的使者,把他的书信上报朝廷。袁术大怒,攻打吕布,被吕布击败。秋九月,袁术进犯陈国,曹公往东去征讨他。袁术听说曹公亲自前来,丢下军队逃跑,只留下部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防守。曹公兵到,打败了桥蕤等人,把他们都杀了。袁术逃过淮河,曹公回到许都。曹公从舞阴返回时,南阳、章陵等县又反叛归属张绣,曹公派曹洪去攻打,交战不利,退兵驻守叶县,又多次被张绣、刘表侵袭。冬十一月,曹公亲自南征,到达宛城。刘表部将邓济据守湖阳。曹公攻破湖阳城,活捉邓济,湖阳投降。又攻下舞阴。
建安三年春正月,曹公回到许都,次设置了军师祭酒的官职。三月间,曹公在穰县包围了张绣。夏五月,刘表派兵援救张绣,截断曹军的后路。曹公想撤退,张绣军队追来,曹军很难前进,就摆开连营阵势逐渐’推进。曹公给荀彧去信说:“敌军来追赶我,虽然我每天只行进数里,但我估计,走到安众县,必能打败张绣。”到了安众,张绣和刘表的军队合在一起据守险要,曹军前后受敌。曹公连夜在险要的地方开凿地下通道,运走辎重,埋伏下奇兵。这时正好天亮了,敌军以为曹公已经逃跑,就全军来追。曹公出动伏兵和步兵骑兵夹攻,把张绣打得大败。秋七月,曹公回到许都。荀彧问曹公:“战前就知道敌军必定失败,为什么?”曹公说:“敌人阻挡我们返回的军队,同我处于死地的军队进行决战,我因此知道要胜利。”
吕布帮助袁术,派高顺攻打刘备,曹公派夏侯悖援助刘备,交战不利。刘备被高顺打败。九月,曹公东征吕布。冬十月,屠杀了彭城,俘获了国相侯谐。进军到下邳,吕布亲自率领骑兵迎战,曹公把吕布打得大败,俘虏了他的勇将成廉。一直追到城下。吕布害怕,想要投降。陈宫等人阻止了他,向袁术求救,并劝吕布出战,交战又失败了,回城固守。曹军攻城攻不下来。这时曹公因连续征战,士兵疲困,打算退兵,采用荀攸、郭嘉的计策,掘开泗河和沂河引水灌下邳城。一个多月后,吕布的部将宋宪、魏续等人活捉陈宫,陈宫献城投降。曹公活捉吕布、陈宫,把他们都杀了。当初泰山郡的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稀等各自拉起队伍,在吕布打败刘备时,臧霸等人归附了吕布。这次战败吕布,曹公俘获了臧霸等人。宽厚地接纳款待他们,还划出青州、徐州沿海的地方委托他们管理,从琅邪郡、东海郡和北海国中分出一部分,设立城阳郡、利城郡和昌虑郡。
当初曹公做兖州牧时,曾任命东平人毕谌为别驾。张邈叛变时,扣押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和妻子儿女。曹公向他道歉,让他走,说:“老母在那边,您可以离开这儿。”毕谌叩头表示没有异心,曹公称赞了他,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毕谌出来后,就逃跑去归附张邈。这次吕布兵败,毕谌被捉拿,大家都为毕谌担心,曹公却说:“孝顺父母的人,难道会不忠于君主吗?这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人啊。”就任命毕谌为鲁国相。
……
序言
说来惭愧,之前我对明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总有些刻板印象,但这本《紫禁城的阴影:晚明权力运作的生态》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聚焦于细节,挖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宫廷档案和私人信札,揭示了宦官群体内部的派系斗争、利益交换网络,以及他们如何与文官集团进行微妙的“共生与博弈”。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现代,像是侦探小说一般,抽丝剥茧,将那些隐藏在重重宫墙之下的权力游戏摊开。最妙的是,它并没有将宦官一概描绘成十恶不赦的反派,而是展示了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无奈。这本书的观点新颖,论证过程充满了思辨性,读完后我感觉对明朝政治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
评分这本《大宋风华录》简直是为历史迷量身定做的宝藏!作者对宋朝的社会生活、文化风貌描摹得入木三分,绝不仅仅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更深入到市井百姓的柴米油盐,那种烟火气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汴京的繁华之中。尤其是对宋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刻画,那种内敛的、兼具儒雅与忧患的复杂心性,把握得极为精准。书中对宋词、宋瓷、点茶这些文化符号的穿插叙述,自然流畅,既有知识性又不枯燥,读起来像是在品一杯上好的香茗,回味无穷。我尤其欣赏它那种不加评判、冷静叙事的笔法,将那个时代的优点和局限性都坦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而非强行灌输某种观点。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考究,纸张的触感和排版都透露着一股典雅的气息,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捧着它阅读,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书能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那一定是这本《冰与火的年代:中世纪欧洲的日常生活重构》。这本书完全避开了那些骑士比武、宫廷阴谋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普通农奴、工匠、修女的日常生活中。作者以惊人的耐心和考据精神,重现了中世纪欧洲的饮食结构、住房条件、医疗观念乃至娱乐方式。例如,关于中世纪的食物保存技术、不同季节的节日庆典习俗,描写得细致入微,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坚韧。最吸引我的是,作者擅长从考古发现和民间谚语中提炼观点,使得文字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完全没有传统欧洲史那种沉闷感,读起来轻松愉快,但收获却无比巨大,它让我对“历史”这两个字有了更具象、更人性化的理解。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风暴下的帝国:罗马的衰亡史》,其宏大叙事能力和细节把控力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将罗马的衰亡简化为单一的“蛮族入侵”或“制度腐朽”,而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作者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层层剥开罗马城邦走向衰败的肌理,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到边境军团的“异化”,再到后期政治精英的道德滑坡,每一步推演都逻辑清晰,论据扎实。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权力制衡与滥用的段落,深感历史的相似性与永恒性。语言风格上,它带着一种史学家的严谨与克制,但叙事张力十足,尤其在描述关键的转折点,如君士坦丁堡的建立、西罗马的覆灭等场景时,笔力千钧,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星辰的低语:古代天文学与神话的交织》,简直是一场感官和智识的盛宴。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跳出了传统科技史的框架,将古代社会对天空的观测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哲学思考、甚至艺术创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者文笔优美,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比如描述巴比伦的星占师如何从星象中解读“神的旨意”,或者玛雅文明如何将天文周期融入他们的时间观念中。它不是枯燥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比如某个文明如何因为对日食的理解而引发社会变革。通过这本书,我才明白,古代的天文学从来都不是纯粹的科学,而是人类试图在宇宙洪荒中寻找秩序与意义的伟大尝试,那种浪漫与敬畏感,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