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译本由年轻的柏拉图学者完成,作为译著,译文忠实于古希腊原文且文笔优美;作为研究,文前题解、文中注释详尽而深入。目前国内虽然已有一种柏拉图书信的译本在先,但未加笺注,帮助有限。因此,这个译本可以称得上柏拉图书信研究领域的填空之作。
译本在追求“信”与“达”的基础上,兼顾文本的文学价值。语言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稳步前行,既保留了古希腊原文雍容宁静的风度气质,读起来也晓畅明白,毫不缠夹。几可媲美另一部柏拉图译作,即吴飞老师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柏拉图的作品,除了对话录之外,还有十三封书简。这些书简是柏拉图实际写就,还是虚拟性的、类似于小说的文学创作,迄今仍是不解之谜。这些书简展现了柏拉图一生的行迹,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柏拉图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柏拉图对哲学的理解。
本译本基于希腊文文本译出,同时吸纳多个英译本、法译本的注释,意在提供汉语学界第一部可靠翔实、可供研究者使用的译本。
译者为每封书简撰写“题解”,说明书简写作的时间、语境、收信人身份,概述书简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并指出西方学界相关的研究和争议。注释部分极其详尽,广纳各家之说,涉及文本问题、背景考证、义理阐释等等,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文本。篇末另附有人名和地名索引,可供读者进一步查考。
##乱邦不入,危邦不居
评分##柏拉图的两次叙拉古之行,狄俄尼修一世、二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声称自己对哲学有兴趣,但也不过是再解释的二流哲学罢了。由哲学王治理的理想国彻底破灭,而以立法者们的法律治理的城邦马格尼西亚也遭到了绝对权力的无情践踏,柏拉图也只能在书简中发泄一腔愤慨了。(在维特根斯坦祭日看柏拉图的我是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循着这些想法,这样一个人这般生活着:不论他做什么事,他总是不顾一切地紧靠着哲学,也紧靠着最能使他善学、强记而且能够清醒地在自身中进行计算的生活习惯;与此相反的生活习惯,他终生厌恶。那些并不真的爱智慧的人则被各种意见熏染——就像那些身体受到太阳炙烤的人——一旦看到要学多少学问、吃多少苦,每日还要遵循与这事相配的规律有度的生活方式,他们便认定这事对他们自己而言难乎其难,而且他们实际也无力从事这事;但他们中间有些人说服自己相信,他们已经充分地聆听了一切,无需再怎么努力。”(《书简七》,340d-341a)
评分##精华都集中在“书简七”,描述了当哲学进入城邦后的一系列遭遇。这些或长或短,或假托或伪作的多是写给僭主的书简,也许掩饰了这样一种可能:柏拉图甚至也会在自己的书简中隐藏自己,甚至有意塑造一个非柏拉图的柏拉图。所有书简明白坦露的,是哲人智者追逐与强大城邦统治者们结合为一的失败。哲学与政治是否是可以兼容的,推开书斋的大门,驶向叙拉古,寻找所谓善与正义实现的微渺可能,以爱智之名再次起航,为哲学辩驳,使其免受责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