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译本由年轻的柏拉图学者完成,作为译著,译文忠实于古希腊原文且文笔优美;作为研究,文前题解、文中注释详尽而深入。目前国内虽然已有一种柏拉图书信的译本在先,但未加笺注,帮助有限。因此,这个译本可以称得上柏拉图书信研究领域的填空之作。
译本在追求“信”与“达”的基础上,兼顾文本的文学价值。语言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稳步前行,既保留了古希腊原文雍容宁静的风度气质,读起来也晓畅明白,毫不缠夹。几可媲美另一部柏拉图译作,即吴飞老师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柏拉图的作品,除了对话录之外,还有十三封书简。这些书简是柏拉图实际写就,还是虚拟性的、类似于小说的文学创作,迄今仍是不解之谜。这些书简展现了柏拉图一生的行迹,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柏拉图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柏拉图对哲学的理解。
本译本基于希腊文文本译出,同时吸纳多个英译本、法译本的注释,意在提供汉语学界第一部可靠翔实、可供研究者使用的译本。
译者为每封书简撰写“题解”,说明书简写作的时间、语境、收信人身份,概述书简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并指出西方学界相关的研究和争议。注释部分极其详尽,广纳各家之说,涉及文本问题、背景考证、义理阐释等等,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文本。篇末另附有人名和地名索引,可供读者进一步查考。
##第二书简除开强调依据自然,哲学与权力需要结合为一之外,同时还提及写作,柏拉图对写作(文字)怀抱一种审慎的态度,文字的流传无法预知,因而写作时必须注重将来,文字不如人言般能辩护,文字也是记忆的懒惰。倾听真理、复习和回忆才能艰难地寻求到真理——寻求真理一样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而最严肃的写作则位于人的理性之中。第七书简篇幅最长也最为真实,同时恰好和《理想国》的理论构建形成鲜明对照。一大堆重要问题涌来:“政制怎样才能变好?”好的政治是城邦摆脱恶的前提,也是哲学的义务——为什么哲学具有帮助政治的任务?一开始谈的并非哲人王的方式,而是哲人作为教师、医生提出建议。建议,即直言——一种对政治有益的哲学实践,不再如写作停留在字面,而是依赖整个环境的存在来决定时机。以及“怎么检验一个人是否爱智慧”云云字数有限
评分##第七封信最好看。信中回顾了柏拉图自己的生平,他三次从政的经历和他的政治见解以及对哲学的热爱。他强调权力要和哲学结合。 ? “人这一族将无法摆脱各种恶,除非正确地和真诚地爱智慧的那族人掌握了政治权力,或者城邦中当权的那族人出于某种神意真正地爱智慧。” ? “...
评分##引言和p52-120
评分 评分 评分##柏拉图书简直真假难辨,但仍可从中读到许多对德行及良好生活的嘉论,这也构成了这一本书简的脊索,书简七八最美也最严肃,其中几段花粉般的对哲学与法的讨论使我们想起完整的花朵?
评分##柏拉图的两次叙拉古之行,狄俄尼修一世、二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声称自己对哲学有兴趣,但也不过是再解释的二流哲学罢了。由哲学王治理的理想国彻底破灭,而以立法者们的法律治理的城邦马格尼西亚也遭到了绝对权力的无情践踏,柏拉图也只能在书简中发泄一腔愤慨了。(在维特根斯坦祭日看柏拉图的我是屑……)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