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著名哲学家,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有争议性的人物。他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1967)、《声音与现象》(1967)、《书写与差异》(1967年)等。
译者简介:
成家桢,江苏苏州人。本科毕业于英语系,现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理论与马克思思想。
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西方许多著名学者如海德格尔、福柯、德勒兹等都曾经对尼采的思想进行过解读。德里达是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当代重要亦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德里达非常重视和欣赏尼采,本书是德里达研究尼采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德里达以其突出的具有原创性的敏锐风格将女性问题与尼采遗留给现代世界的挑战结合起来,并对之进行了深刻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尼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翻译得不好
评分 评分##德里达在本书中指向的不仅是尼采的女人-真理的风格游戏(女人们,被蔑视为谎言的女人、被蔑视为真理的女人和自我肯定的女人),还有海德格尔的本有/先于存在的占有过程,也就是对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双重解读。通过将形而上学诸问题以及关于形而上学的问题铭写进占有(propriation)的最有力的问题中,最终越出了解释学循环:没有女人或者性别差异的存在,也没有它们的本质。在尼采那里发生的不是简单的颠倒,对于德里达来说也是这样。“我忘了我的雨伞”,即是一种幻影的书写,伪装,滑稽模仿,痕迹(trace)。而关于这把雨伞,人们总是相信自己能够摆脱它,因为并没有下雨。
评分##译序就已经很好看
评分 评分##译者太棒 虽然不懂德文法文,但也可以略微窥见德里达的“游戏”,对尼采“文本的”,更对海德格尔的尼采/尼采的海德格尔“文本的”,“无基”真是“霸权”啊,太赤裸裸了,不表真理无关地奉献自己的女人! 刚打开《马刺》,就看到一段文字,“在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时代,一位明君应具备的双重品质,Festina Lente,慢慢地,快进。……既轻又重,延伸出一种悖论,审慎的精神与平衡的追求。思想的表达和传递,快者易乱,慢者易堕,既要审慎,又求平衡。”所以有了轻与重文集。这样的诠...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