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关于“节奏重构与乐句构建”的厚重之作(我以为它会是这样的书),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智力上的空虚。我真正想探讨的是,在后摇滚(Post-Rock)领域,鼓手如何通过稀疏的、充满空间感的填充(Fills)来推动叙事性,而不是仅仅是炫技。这本书里关于“填充”的章节,全部聚焦于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连续敲击十六分音符,并配有大量毫无情感色彩的节拍器数字标注。这种“速度至上”的理念,在当今强调音乐性和氛围感的时代,简直是一种倒退。更让我失望的是,书中完全没有提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鼓组的声场布局”来影响演奏的听感,比如底鼓的共鸣如何与贝斯线的低频相互作用,镲片(Cymbals)选择对整体音色的“定调”作用。这些都是构成一个成熟鼓手“技巧”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只停留在“你怎么敲”的层面,而完全忽略了“为什么这么敲”和“敲出来听起来是什么效果”这两个核心问题。这本书的作者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鼓手“机械化”要求的审美中,对于现代音乐制作和编曲中鼓组的地位,缺乏基本的认知和探讨,简直是工具书中的“异类”。
评分我原本寄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即兴演奏的逻辑世界”的大门,毕竟,真正的技巧训练最终目的在于解放演奏者的创造力。我期待阅读到关于“和声与节奏的互动关系”,例如在爵士乐中,鼓手如何通过对和弦进行(Chord Changes)的微妙强调来引导Solo乐手的即兴方向;或者,在放克(Funk)音乐中,如何通过对重音(Accents)的精心放置来创造出“律动错位感”(Groove Displacement)。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正确地拿鼓槌”的指导手册的扩充版。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握槌的力度平衡和腕部灵活度,这些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技巧的地基。地基打得再好,没有上层建筑,也成不了高楼。关于如何将这些基础动作转化为富有音乐性的乐句组织,书里只用了一句“多听多模仿”带过,这种逃避复杂问题的态度,对于一本专业的“技巧训练”书籍而言,是不可原谅的。如果我只想学握槌,我大可以去看任何一个鼓厂提供的免费宣传视频。
评分这本号称“深度解析XX流派鼓点演变脉络”的书籍,真是让我大跌眼镜。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现代音乐中节奏型态如何受到非洲、拉丁美洲甚至电子音乐影响的系统性梳理,比如对波萨诺瓦(Bossa Nova)复杂切分音在摇滚乐中的嫁接案例的细致剖析,或者对“碎拍”(Breakbeat)如何被解构并重构成新金属(Nu Metal)鼓型的一些案例分析。然而,这本书的篇幅几乎完全被一些极其基础的、我初学鼓时翻烂了的教材里都会涵盖的“基础手型训练”占据了。我甚至在书中寻找了关于“动态控制”(Dynamics Control)在Fusion音乐中如何作为表现力核心的讨论,但收获的仅仅是关于如何击打“Rimshot”音色的几页枯燥文字,完全没有涉及如何运用力度变化来塑造乐句的呼吸感和情绪起伏。如果说它有什么价值,大概就是能让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音乐理论的初学者,辨认一下军鼓、底鼓和踩镲在标准五线谱上的位置,仅此而已。对于任何一个渴望理解节奏背后的文化和技术语境的鼓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密度,恐怕还不如随便找一篇高质量的鼓乐博客文章来得充实。它更像是一本为“零基础入门”准备的、但又命名得极其唬人的宣传册,完全没有触及到任何“技巧训练”所应包含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我尝试在书中寻找关于“录音室技巧”与“现场演奏”的差异化训练方法,因为这是区分职业鼓手和业余爱好者的重要分水岭。例如,在录音室中,如何精确控制踩镲的开启角度以避免镲片音“溢出”麦克风拾音范围;或者在大型体育场馆演出时,如何调整演奏力度以适应现场的混响时间,确保节奏的清晰度。遗憾的是,这本书对“技巧”的定义极其狭隘,仅限于“在无任何外部影响下的个人击打准确性”。它完全忽略了“音乐家”的身份,即在特定声学和技术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能力。书中关于“音色选择”的讨论,也仅仅停留在“你需要一个好的军鼓”这种常识层面,而没有深入探讨不同木材、腔体深度如何影响特定音乐风格下的“穿透力”。如果一本“技巧训练”书不能教会我如何作为一个环境适应者和声音塑造者去演奏,那么它充其量只能算作一本“练习册”,而且是一本信息量极其滞后的练习册,对我的演奏提升帮助微乎其微。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也让我费解。我本以为这是一本针对进阶鼓手的、探讨“复节奏”(Polyrhythms)和“复合节拍”(Odd Time Signatures)如何内化的实战手册。我希望看到如何用图表清晰地分解如5/4拍或7/8拍中的重音分布,以及如何将这些非对称节奏“内化”到身体记忆中,而不是仅仅依赖数拍子。但这本书的插图大多是陈旧的、模糊不清的鼓组照片,似乎是从上世纪末的杂志上直接扫描下来的,光影效果极差,很多力度标记(如sfz, pp)在黑白印刷中几乎难以辨认。更要命的是,它在处理复杂节奏时,完全没有提供任何“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理解节奏的对位关系。它只是机械地列出了一连串的音符,让读者自行去体会。这完全是逆着人类学习规律而行的。一本现代的“技巧训练”书籍,应当利用一切视觉手段来简化复杂的概念,这本书却似乎在刻意制造理解的障碍,让人感觉它更像是为某种特定、过时的教学体系服务的,与现代鼓乐教学理念格格不入。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东西还是不错的 喜欢哦
评分东西还是不错的 喜欢哦
评分想学鼓,看了一下内容还可以。
评分很好很好好好好很好好好好好
评分帮朋友买的,朋友说书还不错
评分好
评分想学鼓,看了一下内容还可以。
评分巩固演奏水平的一本爵士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