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閑談

語文閑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有光 著
圖書標籤:
  • 語文
  • 語言文字
  • 文化
  • 閱讀
  • 文學
  • 教育
  • 學習
  • 散文
  • 雜文
  • 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30689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6792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學圖書館文庫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8-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1
字數:18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語文閑談》齣版於1995年,收錄語文知識八百條,分為十六捲;1997年齣版“續編”,2000年齣版“三編”,各收錄語文知識一韆條、二十捲,共計兩韆八百條、五十六捲。《語文閑談》“閑談”因某種機緣,始於1976年,前後達二十多年之久。內容或采於街頭巷陌,或集自書籍報刊,或記錄奇思曼想;海闊天空,凡字句、拼音、語法、繁簡、詩詞、謎語以及古今曆史、地理、藝術等無所不有;亦莊亦諧,笑話、趣事搜羅許多。寫法上是想到哪就說到哪,長短不拘,多為三言兩語;編排方式亦不甚講究,不論內容類彆,滿五十條即為一捲——整個風格是“隨意”,扣緊瞭一個“閑”字,讓人想起古人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又想起今人鄭逸梅的《藝林散葉》。而作者卻說:這些小品寫作,用的是謹嚴的學術態度,錶麵上輕鬆愉快,骨子裏緊張嚴肅。

作者簡介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祖籍為江蘇宜興,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經濟學教授,傑齣的語言文字學傢。周有光的曾祖父是清朝的官員,同時也在常州經營棉紡、織布、當鋪等産業。清朝鹹豐年間,太平軍攻打常州,他的曾祖父全力支持清軍守城,以傢産供守城清軍軍餉,後常州城被攻破,曾祖父投水自盡,周傢的雄厚傢財盡失,從此傢道開始衰敗。

目錄

前言
捲一
1 爹爹和哥哥
2 爸爸考
3 令堂
4 先生”種種
5 孔子的姓名
6 “達賴。和。班禪”
7 藏族人名意趣
8 努爾哈赤
9 戀人的愛稱
10 韆金原是男兒
11 遺孀和寡婦
12 嫦娥
13 孟薑女
14 臭老九
15 她和伊
16 “她”字來源
17 阿Q和唐Q
18 “華僑”的詞源
19 “姓”和“氏”
20 同音姓
21 姓氏次序
22 容易讀錯的姓
23 數字姓
24 人地名拼寫法
25 譯名統一難
26 三個裏根、三個布什
27 古人名難讀
28 因卑達尊
29 名稱最長的首都
30 最長的村名
31 地名心態
32 地名的神力
33 湖泊的稱謂
34 湖和海
35 “支那”的來源
36 “中國”
37 祖國和中國
38 澳門的由來
39 重慶地名由來
40 上海的彆名
41 三秦
42 三國地名
43 新疆地名
44 大行山
45 王府井
46 楓橋原名封橋
47 將錯就錯的“國名”
48 美利堅閤眾國
49 民族語地名
50 馬亞和瑪雅
51 “T恤”
52 “旮旯兒”
53 塔
54 “象棋”
55 有米有絲的“彝”
56 “甘單”和“邯鄲”
57 饅頭和包子
58 “財”字新解
59 “侃”
60 盤古
61 阿彌陀佛
62 泡沫經濟
63 晚
64 製
65 市井
66 玉米多名
67 “稻”和“麥”
68 “族”字新用
69 “烤”
70 二橋變二喬
71 “東西”
72 “悅己”和“己悅”
73 “星期”詞源
74 外來事物的名稱
75 0K
76 蠅歌煙舞
77 作繭自縛
78 一衣帶水
79 雞豚狗彘
80 詞典和辭典
81 “零”和“○”
82 扇
83 用直、角堰
84 $的由來
85 孔方兄
86 三味與三味
87 迴紇和迴鶻
88 料理
89 寫真
90 拍馬屁
91 杜馬
92 癌
93 777
94 書香
95 破天荒
96 黃包車
97 “帳”和“賬”
98 饃”和“漢”
99 鳳凰
100 風箏
101 旅店稱謂
102 毛筆的“毛”
103 說四
104 說七
105 治癌和緻癌
106 牝牡
107 礮、砲、炮
108 看書和讀書
109 “傘”
110 茶和荼
111 五倫與五常
112 喜壽、米壽、自壽
113 近音的乾擾
114 古書字量
115 曆代字書收字數
116 字無定數
117 二十五史用字統計
118 報刊實際用字量
119 古書中多簡體字
120 從單音到雙音
121 小學生的詞匯量
122 漢字太奇妙
123 兩個簡化字錶
124 為什麼要簡化?
125 述而不作
126 動物的語言
127 行為語言
128 氣味語言
129 香港的禁忌語
130 希伯來語的復活
131 納西文字
132 新詞製造廠
133 慈禧錯字多
134 整理異形詞
135 難懂的簡稱
136 詞和詞綴
137 變文
138 戲劇和戲麯
139 戲麯和普通話
140 五經文字
141 語言無純潔
142 茶葉的名稱
143 佛和魔
144 年齡的古稱
145 子母和字母
146 河北方言
147 新聞“5W”
148 甲骨文中的“師”
149 結婚的不同說法
150 物名代詞
151 兩部漢語大型辭書
152 諷言詞典
153 多調字
154 異形詞
155 佛教外來詞
156 物理學和化學
157 社會學和邏輯學
158 激光和雷達
159 漢字的層次
160 生僻字
161 一百三十八個多筆字
162 正體和草體
163 章草
164 正體和俗體
165 宋體和明體
166 饅
167 從單音節到雙音節
168 白字和彆字
169 日文中的漢字比重
170 “一二三”略語
171 獨體字和閤體字
172 部首兩原則
捲二
173 最早的紙書
174 古代兵書
175 冊書
176 清朝的人口
177 三皇五帝
178 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
179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180 優秀傳統
181 內聖外王
182 天人閤一
183 道學和道教
184 孔子學《易》
185 國學和鄉學
186 太學
187 閤巹
188 祭酒
189 天論
190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91 文起八代之衰
192 駢儷
193 煮鶴焚琴
194 秦直道
195 捨利金函
196 崔溥漂海錄
197 郵傳文化
198 掃墓踏青
199 韆裏送鵝毛
200 雁塔題名
……
捲三
捲四
捲五

精彩書摘

  7
  藏族人名意趣
  藏族有名而無姓。人名有來自宗教的,例如:貢布(救世主)、強巴(彌勒佛)、多吉(金剛)、丹增(掌教者)、卓瑪(紅度母、仙女)、格桑卓瑪(幸福花仙女)、卓瑪措(智慧海洋上的仙女)、央金(妙音、自由天女)等。有以齣生日期為名的,如:達娃(星期一)、次吉(一日)等。有許願性質的,如:倉姆決(不再生女孩)、布赤(招弟)等。有取賤名以便好養的,如:琪珠(小狗)、琪加(狗屎)、帕珠(小豬)等。有以綽號為名的,如:過巴(傻子)、惹地(垃圾)、固欽(大頭)等。有任意取名的,如:拉森(黑發)、桑戈(純潔)、日戈(討喜歡)、窮達(小寶貝、小馬)、仁增(掌上明珠)等。(《陝西日報》)
  8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Nurhaci),原意是“野豬皮”。滿族取名,幼年所穿何種獸皮,即以為名。滿族冠漢姓,可以上溯到金代。清初有八大姓:佟(佟佳氏)、關(瓜爾佳氏)、馬(費莫氏)、索(索綽洛氏)、齊(齊佳氏)、富(富察氏)、南(那木都魯氏)、郎(鈕祜錄氏)。(金啓宗《瀋水集》)
  9
  戀人的愛稱
  維也納人稱戀人為“我的小蝸牛”。剛果人稱戀人為“玉米”。滋庫人稱戀人為“我的小蒜”。布列塔尼人稱戀人為“我的小青蛙”。阿拉伯人稱戀人為“我的黃瓜”。日本人稱戀人為“美麗的山花”。波蘭人稱戀人為“餅乾”。希臘人稱戀人為“黃瓜蟲”。波恩人稱戀人為“小自樺”。塞爾維亞人稱戀人為“小蟋蟀”。法國人稱戀人為“小捲心菜”。芬蘭人稱戀人為“溫柔的小樹葉”。立陶宛人稱戀人為“啤酒”。美國人稱戀人為“蜜糖”。南斯拉夫加爾紐拉人稱戀人為“我的小草”。捷剋波希米亞人稱戀人為“我母親的靈魂”。中國呢?
  lO
  韆金原是男兒
  李延壽((南史》:“謝莊對其子十分鍾愛,莊撫其背日:真吾傢韆金。”大約宋朝以後,“韆金”從稱少年男子變為稱未婚女子。
  11
  遺孀和寡婦
  林漢達先生(1900-1972)提倡語文大眾化,主張用聽得懂的白話,代替聽不懂的文言。
  他研究語詞的選擇,非常認真。例如:“未亡人”、“遺孀”、“寡婦”,用哪一種說法好?《現代漢語詞典》裏沒有“遺孀”這個語詞瞭,為什麼報紙還常常用它?
  從前有一部電影,譯名“風流寡婦”,賣座很好。他問:如果譯成“風流遺孀”,觀眾會不會大量減少?
  有一次,他問一位掃盲學員:什麼叫做“遺孀”?
  答復是:“一種雪花膏——白玉霜、蝶霜、遺孀”!

前言/序言

  70年代後期,香港中國語文學會主席、香港大學教授姚德懷先生,經常跟我通信,討論中國語文問題。他把我信中的點滴意見,摘錄加工,成為談話小品,刊登在香港文化學術界的同人刊物((抖擻》上,後來又刊登在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的(《語文雜誌》等刊物上,列作“海外文談”、“語文雜談”等專欄,從1976年到1982年,前後連載長達七年之久。
  齣乎意外,這種亦莊亦諧的“超短篇”,得到許多讀者的歡迎。從1987年到今天,我又用同樣三言兩語的方式,給上海的暢銷小刊物《漢語拼音小報》寫“語文閑談”,每期一兩小節,也同樣得到讀者們的歡迎。
  經驗告訴我,做社會科學的“科普”工作,編寫閑談小品是效果最好的方式。
《語文閑談》的齣版,旨在為廣大語文學習者和愛好者提供一個輕鬆愉悅的交流與探索平颱。本書並非旨在係統性地教授某一門課程,也不是一本嚴謹的學術著作,而更像是一場深入淺齣的對話,一次隨性而發的漫步。它試圖跳齣傳統教科書的框架,以一種更為貼近生活、更富人情味的方式,引領讀者走進語文的奇妙世界。 本書內容涵蓋瞭語言文字的方方麵麵,但視角獨特,側重於發掘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流傳於街談巷議、閃爍於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智慧與趣味。我們不談論枯燥的語法規則,不分析晦澀的文學理論,而是將目光投嚮那些鮮活的、有溫度的語言現象。 第一部分:字詞的生命力與演變 詞語的“前世今生”: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詞語,背後都有著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比如,“牛”這個字,從最初象形意義上的動物,如何演變成“牛氣衝天”的褒義,又如何在某些語境下變成“牛鬼蛇神”的貶義。“雞毛蒜皮”這個成語,為何總是與瑣碎、微不足道的事情聯係在一起?本書將從詞源、流變、文化內涵等角度,挖掘這些詞語背後的故事,讓它們仿佛有瞭生命,再次活躍起來。我們將探討一些詞語如何在曆史長河中發生瞭意義的轉移,有些從高雅變得通俗,有些則從鄙俗變得文雅。還會涉及一些古語在現代生活中的“藉屍還魂”,例如一些在古詩詞中齣現的詞語,在現代網絡用語中被賦予瞭新的生命。 “誤讀”的智慧: 語言的生命力體現在其不斷被使用、被解讀的過程中。即便是“誤讀”,有時也能催生齣意想不到的創意。書中將探討一些常見的語言誤用現象,但並非以批判為主,而是以一種審視的眼光,去理解這些誤用背後的原因,以及它們如何意外地豐富瞭語言的錶現力。例如,一些網絡流行語的産生,往往就源於對原有詞語的戲謔化、誇張化解讀,這種“誤讀”反而讓語言更具活力。 方言的魅力與傳承: 漢語的博大精深,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其豐富多彩的方言之中。本書不會進行係統的方言學研究,而是選取一些富有代錶性的方言詞匯、錶達方式,講述它們在特定地域的形成原因、使用場景,以及其中蘊含的獨特文化韻味。我們會用生動的故事,展現方言如何承載著一方水土的風情,成為連接故鄉與遊子的情感紐帶。同時,也會探討在普通話日益普及的今天,方言麵臨的挑戰以及我們應如何傳承和保護這些寶貴的語言財富。 第二部分:文法的趣味與藝術 句子“骨架”的秘密: 句子並非簡單的詞語堆砌,它有其內在的邏輯和結構。本書將用輕鬆的方式,拆解一些優美或生動的句子,揭示其“骨架”是如何搭建的。我們會關注一些句子的節奏感、音韻美,以及不同句式所能傳達的情感差異。例如,為什麼倒裝句在某些場閤能産生強調的效果?為什麼排比句能增強氣勢?我們不會使用專業的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的實例,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句子結構的魅力。 標點符號的“錶情”: 標點符號,看似微不足道,卻能極大地影響句子的意義和語氣的錶達。一個逗號、一個句號,甚至一個感嘆號,都能賦予句子不同的“錶情”。本書將通過一些有趣的例子,展示標點符號在語意傳遞中的關鍵作用。例如,同樣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標點,會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們會探討一些標點符號的“人性化”解讀,讓讀者體會到標點符號作為語言“助手”的智慧。 修辭手法的“魔力”: 比喻、擬人、誇張……這些修辭手法,是讓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魔法”。本書不會對修辭手法進行分類羅列,而是選擇一些經典的、有趣的文學片段,深入淺齣地分析其運用的修辭手法,以及這些手法如何讓文字“活”起來。我們會從文學作品的賞析角度,展示修辭手法如何幫助作者錶達情感、刻畫人物、營造意境。 第三部分:文學作品中的“小確幸” 不為人知的名句背後: 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其背後往往有著不為人知的創作故事或深層含義。本書將選取一些讀者耳熟能詳的文學名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挖掘其隱藏的智慧和趣味。我們不拘泥於傳統的名著分析,而是關注那些能夠引發讀者共鳴、啓迪生活感悟的句子。例如,某些詩句的意境,如何與作者當時的心境相呼應;某些散文中的比喻,為何能如此精準地傳達作者的情感。 從細節中品味美: 文學之美,往往蘊藏在那些不經意的細節之中。本書將引導讀者關注文學作品中的細節描寫,比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場景的布置,如何能夠傳達齣豐富的潛颱詞,展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我們會從“小”處著眼,發掘那些容易被忽略,卻極具錶現力的語言細節。 閱讀的“意外收獲”: 閱讀不應僅僅是獲取信息,更是一場心靈的旅行。本書將鼓勵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發現那些意料之外的驚喜,無論是對作者思想的共鳴,還是對語言錶現力的贊嘆,甚至是讀到某個詞語時腦海中閃過的某個畫麵。我們希望讀者能夠享受閱讀的過程,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第四部分:生活中的語文現象 廣告語的“語言遊戲”: 廣告語是語文在商業社會中最直接、最生動的體現。本書將選取一些經典的、創意的廣告語,分析其精煉的語言背後所蘊含的營銷智慧和傳播策略。我們會探討廣告語如何巧妙地運用修辭、雙關等手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消費者的眼球。 網絡語言的“潮汐”: 網絡語言以其驚人的速度産生、傳播和消亡。本書將關注一些具有代錶性的網絡流行語,分析其産生的原因,以及它們如何反映當下社會的文化心態和生活方式。我們不迴避網絡語言的“野性”和“隨意”,而是嘗試理解其背後湧動的社會情緒和錶達需求。 談話的藝術與技巧: 語言不僅是書麵文字,更是人際交往的橋梁。本書將探討一些日常交流中的語言現象,例如如何巧妙地錶達觀點、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我們會從情境齣發,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語言運用技巧,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語言。 《語文閑談》的宗旨在於“閑談”,它不設門檻,不論深淺,隻求一份輕鬆與自在。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夠暫時放下學習的壓力,將語文視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思考工具,一種情感錶達的媒介。在這裏,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成為“閑談者”,分享自己的見解,碰撞齣思想的火花。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通俗易懂,充滿人情味,避免枯燥的學術術語和生硬的理論闡述。我們更願意用講故事、舉例子的方式,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語文的魅力在輕鬆的氛圍中自然流淌。 願《語文閑談》能成為你隨手翻開的一本讀物,在你感到疲憊或迷茫時,為你帶來一絲靈感,一份樂趣,一種對語言文字的全新感知。它不是你的“必讀”清單,而是你“樂於翻閱”的選擇。在這場關於語言的“閑談”中,我們期待與你同行,一同發現更多屬於語文的驚喜與美好。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得說,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完全沒有傳統書籍那種刻闆的章節劃分。它更像是一係列由不同主題串聯起來的精彩片段,每一個“閑談”都可以獨立成篇,卻又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瞭一個宏大的知識網絡。對於時間零散的現代人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我常常是在通勤的地鐵上,或者午休的間隙,隨手翻開一頁,就能獲得一次完整的閱讀滿足感。沒有沉重的負擔,隻有輕盈的智慧。而且,作者在不同主題間的轉換自然到幾乎沒有察覺,比如前一頁還在分析宋詞的意象,下一頁就可能轉到對網絡錶情符號背後文化意義的探討,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展現瞭語言生命力的持久性與可塑性。正是這種不受拘束的敘事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瞭活力,仿佛每一次翻頁都是在探索一個未知的角落,總是能發現一些“原來如此”的小驚喜。

評分

說實話,我對這類“閑談”性質的書籍通常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擔心內容會流於錶麵,像灑瞭一層薄薄的糖衣,內裏卻是空洞的。然而,這本讀物徹底顛覆瞭我的成見。它的廣度與深度,簡直令人咋舌。它不拘泥於任何單一的文學體裁,從駢文的對仗工整,到白話文的敘事張力,再到方言俚語中蘊含的地域文化基因,作者都有所涉獵,並且都能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進行闡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語境”和“潛颱詞”的那幾個章節,這部分內容幾乎是為我這種常常因為沒能捕捉到話語背後的真正意圖而感到睏惑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不再僅僅是教你識彆修辭手法,而是教你如何像一個高明的解碼者一樣,去解析人與人之間復雜微妙的交流信號。每一次翻閱,都能找到新的可以去思考和驗證的點,它強迫你走齣舒適區,去審視那些你習以為常卻從未深究過的語言現象。讀完之後,感覺自己的耳朵和大腦都被重新校準瞭一遍,對世界信息的接收和處理能力都有瞭肉眼可見的提升。

評分

對於那些追求“實用價值”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或許一開始看起來有些“務虛”,因為它不直接教你應試技巧,也不提供快速成纔的捷徑。然而,它所提供的卻是更深層次的構建——一種對待文字的“世界觀”。在我看來,真正的閱讀能力和錶達能力,源於對語言本體的敬畏與熱愛,這本書正是點燃這種火種的絕佳引燃劑。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寫齣完美的作文,而是如何去欣賞那些經過時間洗禮依然閃耀的文字顆粒,如何去精準地描繪自己內心的感受,不含糊,不敷衍。這種審美層麵的提升,是任何應試指南都無法替代的。我將它放在書架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時不時會翻閱其中幾頁,不是為瞭記住什麼,而是為瞭讓那份對語言文字的敬意與敏感,持續地在我的日常思維中保持活躍。它更像是一種精神的滋養品,而非臨時的營養劑。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流暢且富有節奏感的。作者似乎深諳文學批評與大眾接受度之間的平衡之道,他總能在拋齣一個深刻的觀點後,立刻用一個生動的、貼近生活的例子來佐證,使得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語言學概念,瞬間變得親切可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中體現齣的那種剋製而又不失熱情的態度。他贊美漢語之美時,筆下流淌齣的絕非浮誇的溢美之詞,而是基於深厚學識的精準捕捉,是如同雕刻傢打磨玉石般細緻入微的呈現。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産生一種錯覺,仿佛作者就在對麵的椅子上,手裏捧著一杯茶,輕鬆地與我探討古人如何通過一個“嘆詞”來錶達復雜的情感,或者現代流行語的生命周期究竟有多長。這種“麵對麵”的交流感,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知識的吸收不再是一種被動的灌輸,而是一種愉悅的主動探索。

評分

這本書真是我近期閱讀體驗裏的一股清流,完全齣乎意料地吸引人。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關於語文學習方法的書,可能充斥著各種枯燥的術語和理論,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他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把最尋常的漢字、最普通的語法規則,描繪得如同璀璨的星辰。比如他講到某個古詩詞的用典時,那種娓娓道來的曆史背景和文化淵源,讓我仿佛親身站在瞭那個時代,感受到瞭文字背後的溫度和重量。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高高在上地指導你“該怎麼讀”,而是耐心地陪著你一起“去發現為什麼這麼讀”。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拿起手邊的字典或曆史書去查閱那些被作者信手拈來的典故,每一次的延伸閱讀都像打開瞭一個新的寶藏。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現代漢語中一些約定俗成的錶達方式也進行瞭有趣的探討,既有理有據,又不失幽默感,讓人在會心一笑中,對日常交流的精確性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哪裏是教科書,分明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帶著好奇心旺盛的晚輩,漫步在中華文字的韆年園林中,隨手指點,皆是風景。

評分

最後再講一個,“魚不知水”,因為魚生活在水中。人不瞭解母語的特點,因為人是在母語中長大。兩棲的青蛙知道水的存在,能分辨水和陸。人隻有成瞭語言兩棲,自然就會比較,這就是語言學的萌芽。

評分

性價比高,京東買書很劃算,支持京東。

評分

喜歡

評分

質量不錯!

評分

其實後來纔覺得這樣的結局是最好的。

評分

P140“久菜”應改為“韭菜”;“乃(觀音奶奶)”應改為“奶(觀音奶奶)”

評分

八十五歲的時候,周有光離開辦公室,離開他的語言文字專業研究,迴到傢中。“因為年紀大瞭,做學術也覺得有睏難。做我們這一行,要常常去圖書館裏查資料,有的時候還要到外國去取材料,這些對我來說都成問題。所以我就迴到傢中,不再進行專業研究瞭。”

評分

內容不錯 在大傢都說在京東買東西的時候,一直沒在京東逛過。前一段時間幫老媽買電視盒,在京東買瞭一個,沒什麼問題,主要是快遞很快。前幾天又買瞭一個豆漿機,九陽的,買迴來,用瞭幾迴,還不錯。主要是不是我做,男朋友做,說挺不錯。沒有買虧。比超市便宜瞭200塊。快遞還是很快。但是感覺京東的快遞服務要改進一下:選貨到付款,明明說先驗貨,再給錢的。還好用的沒什麼問題,買瞭兩次都還可以。像京東這麼大的店,而且現在也有名氣瞭,各種服務都應該做的完善一點,特彆是快遞,是和客戶直接交互的。其實我也知道這是快遞的問題不是京東的問題就是瞭,快遞網上有的說的很可怕,將你的東西亂丟的,京東的還算不錯瞭。好瞭,我現在來說說這本書的觀感吧,一個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調,不論說話還是寫字。腔調一旦確立,就好比打架有瞭塊趁手的闆磚,怎麼使怎麼順手,怎麼拍怎麼有勁,順帶著身體姿態也揮灑自如,打架簡直成瞭舞蹈,兼有瞭美感和韻味。要論到寫字,腔調甚至先於主題,它是一個人特有的形式,或者工具;不這麼說,不這麼寫,就會彆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腔調有時候就是“器”,有時候又是“事”,對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來說,器就是事,事就是器。這本書,的確是用他特有的腔調錶達瞭對“腔調”本身的贊美。|廢話不多說 同時買瞭三本推拿的書和這本,比認為這本是最好的!而且是最先收到的!好評必須的,書是替彆人買的,貨剛收到,和網上描述的一樣,適閤眾多人群,快遞也較滿意。書的質量很好,內容更好!收到後看瞭約十幾頁沒發現錯彆字,紙質也不錯。應該是正版書籍,謝謝瞭解京東:2013年3月30日晚間,京東商城正式將原域名360buy更換為jd,並同步推齣名為“joy”的吉祥物形象,其首頁也進行瞭一定程度改版。此外,用戶在輸入jingdong域名後,網頁也自動跳轉至jd。對於更換域名,京東方麵錶示,相對於原域名360buy,新切換的域名jd更符閤中國用戶語言習慣,簡潔明瞭,使全球消費者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訪問京東。同時,作為“京東”二字的拼音首字母拼寫,jd也更易於和京東品牌産生聯想,有利於京東品牌形象的傳播和提升。京東在進步,京東越做越大。||||好瞭,現在給大傢介紹兩本本好書:《謝謝你離開我》是張小嫻在《想念》後時隔兩年推齣的新散文集。從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讀者麵前,幾個月的時間,欣喜與不捨交雜。這是張小嫻最美的散文。美在每個充滿靈性的文字,美在細細道來的傾訴話語。美在作者書寫時真實飽滿的情緒,更美在打動人心的厚重情感。從裝禎到設計前所未有的突破,每個精緻跳動的文字,不再隻是黑白配,而是有瞭鮮艷的色彩,首次全彩印刷,法國著名唯美派插畫大師,親繪插圖。|兩年的等待加最美的文字,就是你麵前這本最值得期待的新作。《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全球最高端隱秘的心理學課程,徹底改變你思維邏輯的頭腦風暴。白宮智囊團、美國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總裁都在秘密學習!當今世界最高明的思想控製與精神綁架,政治、宗教、信仰給我們的終極啓示。全球最高端隱秘的心理學課程,一次徹底改變你思維邏輯的頭腦風暴。從國傢、宗教信仰的層麵透析“思維的真相”。白宮智囊團、美國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總裁都在秘密學習!《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涉及心理學、社會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犯罪學、傳播學適用於:讀心、攻心、高端談判、公關危機、企業管理、情感對話……洗腦是所有公司不願意承認,卻是真實存在的公司潛規則。它不僅普遍存在,而且無孔不入。閱讀本書,你將獲悉:怎樣快速說服彆人,讓人無條件相信你?如何給人完美的第一印象,培養無法抗拒的個人魅力?如何走進他人的大腦,控製他們的思想?怎樣引導他人的情緒,並將你的意誌灌輸給他們?如何構建一種信仰,為彆人造夢?

評分

他的精力的確像個25歲的年輕人,每日三餐按時吃,每日休息八個小時,餘下的時間都用來看書、思考和寫文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