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工具书,
评分主要成就:王锳先生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古代作品选的教学工作,并以汉语历史上的近代汉语阶段为主要科研方向。1978年以来,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言研究》、《语文研究》、《语文建设》、《文史》、《文献》、《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试论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等颇为中外同行的赞许。另出版独撰或合作的词汇研究专著、古籍校点和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十余种,其中独立撰写而又较重要的有《诗词曲语辞例释》、《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常用汉语辞书举要》、《宋元明市语汇释》等。其中《诗词曲语辞例释》于1987年获首届吴玉章奖金语言文字学优秀奖。1990年评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并于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个人,获国家教委与国家民委联合签发的证书。
评分非常满意。很实用,很好
评分遇上半价活动,真是划算。书品也很好
评分至近世俗语文学之训诂,则还在赤贫如洗的状态。”①这里所谓“古书”,指的是先秦两汉典籍,“近世俗语文学”则包括唐宋以下的诗词剧曲、变文俗讲、话本小说等。作者这番话是就三十年代以前的情况而言的,他一方面对中国传统训诂学研究先秦两汉典籍中的“雅诂旧义”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方面又对传统训诂学忽视近代而造成头重脚轻的状况深致不满。这种估价,就其基本方面来说,应该是正确的。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中外学者的逐渐重视和共同努力,“近世俗语文学之训诂”可以说有了长足的进展,单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就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出现了一批专著。解放前后(主要是解放后),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等相继问世。近年来又有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戏曲词语汇释》,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第一册)陆续出版。其中,张、蒋二书尤以搜罗宏富、训释精当而堪称力作,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 第二、解放以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考释近代白话语辞的单篇论文也不在少数,散见于《中国语文》等专门刊物及各大学报。 第三、在这一历史阶段各类文学作品的多种注本中,对出现的语辞也往往加以考释,其中不乏精到之见。王季思《西厢记注》、钱南扬《元本琵琶记校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可为代表。 在国外,以日本汉学界为主力,除了着手编制大量语汇索引、资料汇编等基础工作之外,也出现了一批新作,如高岛俊男《水浒传词汇词典稿》、盐见邦彦《唐诗俗语新解》等。吉川幸次郎等人的《元曲选释》,则堪称同类注本中的白眉。 从以上不完全的列举中可以看出:“赤贫如洗的状态”到今天已经大为改观。然而,由于这一历史阶段所包括的时间既长,作品又多,呈现出来的语言现象非常丰富,因此,现在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还仅仅是这个领域内研究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要解决的问题还多,待开垦的处女地仍有不少。 在一种语言内部,语音、语法、词汇三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法变化较慢,语音较快,词汇,主要是那些非基本词汇最快。拿汉语来说,即便是唐宋以下的一些词,也有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成为历史陈迹;有的还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现代方言中;有的则是形式依旧而内容全非。研究这些已经消亡或使用范围已不广的词语,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对此,笔者曾在《试论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一文中谈过一些粗浅的看法,现再撮录其要点如下: 第一、这是汉语史这门学科本身科学化系统化的需要。讲汉语的历史发展,当然不能抛开词汇,讲词汇的历史也不能只讲古代而忽略近代。前人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而详古略近,留下了词汇研究的一段空白,理当由我们来填补。这与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各大方言)的词汇研究也大有关系,是自不待言的。 第二、大型辞书是汉语史词汇研究成果的直接体现者,新编这类辞书质量上要超越前人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近代词汇的研究,取决于对这方面研究成果概括吸收得如何。日本编《大汉和辞典》》、台湾编《中文大辞典》可谓宏篇巨制,但在近代词汇的收录诠释方面并未有重大突破,商务新版《辞源》尽管作了努力,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即在于可供概括吸收的成果太少。 第三、近代词汇研究也同继承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有密切关系。本期大量的文学、历史、哲学以至科技著作,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口语,有的则纯粹用口语来记录。要分析和利用它首先得理解它,要真正理解它又不能不从扫除文字、词汇方面的障碍入手。日本汉学家入矢义高曾经慨叹读《朱子语类》之难,认为关键就在于它是语体,而此书却是治哲学史、思想史、政治史乃至文学史的人不能不稍加留意的。 第四、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古籍整理工作的质量。解放以来整理出版了不少这一时期古籍的点校本或校注本,从总的看质量大大超越前人,但在校勘、断句、注释方面也往往出现失误。推究致误的原因,则大都与误解白话词语有关。 由此可见,研究近代汉语词汇并非出于研究者搜奇猎古的个人癖好,而是有着不应忽视的意义与价值的。
评分还不错 多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评分《乐府雅词》拾遗上,无名氏《西江月》词:“饮罢高阳人散,曲终巫峡云飞。千方修合斗新奇,须带别离滋味。”言终带别离滋味也。按此当为咏茶,古人宴会散时,点茶送客也。瓜按:宋人客至点茶,送客点汤。此《西江月》前四句“灯火楼台欲下,笙歌院落将归。冰瓷金缕胜琉璃。春笋捧来纤细”亦未见有咏茶之意。
评分读来趣味盎然,增长见识,可随时翻阅。阅读唐宋笔记时可查阅,如查不到,可再查辞源等大型辞书,一本小型工具书,不必求全,于细微处可见王先生功力学识。
评分《乐府雅词》拾遗上,无名氏《西江月》词:“饮罢高阳人散,曲终巫峡云飞。千方修合斗新奇,须带别离滋味。”言终带别离滋味也。按此当为咏茶,古人宴会散时,点茶送客也。瓜按:宋人客至点茶,送客点汤。此《西江月》前四句“灯火楼台欲下,笙歌院落将归。冰瓷金缕胜琉璃。春笋捧来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