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老照片(第63辑)》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改变,把照片置于观照的中心,让照片自己来诉说。有时候,照片蕴含的话语、传播的意味,远不是几条简单的历史结论所能涵盖的,而历史却只有正视和倾听照片的话语,才能鲜活生动起来。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使在一些大量使用照片的书籍里,它也不过是某种历史结论的旁证,或某个历史的概念的图解。
目录
蔡登山 七十多年前的中苏文化交流
林冠珍 被慈禧杖毙的记者沈荩
陈仁德 老照片中的旷世情缘
李伟 无名氏的生前与身后
程麻 一位传教士家庭的影像记忆
沈俊鸿 华尔德与江阴福音医院
胡剑 贝德芬的中国情结
马懋如 我的公公刘顺元
何先渝 漫长的平反之路
刘陶 回忆父亲刘敦愿
侯志川 回忆我的母亲
韩金荣 父亲的“熬相公”经历
张永芳 两个人的故事(上)
陈大强 我的大学生活
苏启颖 一张老照片
刘光生 起步的岁月
李耀曦 远去的钟声
鲍显宗 民国时期的海派旗袍
伊格 1930年代的北平旧景
赵培字 一张全家照
冯克力 刘顺元的“书生气”
精彩书摘
七十多年前的中苏文化交流——吴南如珍藏的照片在台北曝光
正当电影《梅兰芳》在台湾上演之际,一批老照片在台北曝光,这其中便有1935年梅兰芳率团访问苏联及胡蝶参加莫斯科电影节的照片。人们通常知道1930年2月间,梅兰芳访美,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大场面。其实在五年后的1935年二三月间,他还曾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率团赴苏联演出。这是梅兰芳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从1935年初开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街头巷尾,就张贴出印有“梅兰芳”三个中国字的广告,商店的橱窗里也陈列着大幅的梅兰芳戏装照片。《真理报》、《消息报》、《莫斯科晚报》等报纸不断刊登照片和文字,介绍中国的戏曲以及梅兰芳本人的情况。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还特意编印了三种俄文书籍,在剧院中发售,它们是《梅兰芳与中国戏剧》、《梅兰芳在苏联所表演之六种戏及六种舞之说明》、《大剧院所演三种戏之对白》。经过宣传,梅兰芳在这两座城市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与此同时,苏联为纪念其电影事业创立十五周年,于1935年2月21日至3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国际电影展览会,邀请各国选派电影代表团参加。胡蝶当时是中国最红的影星,自然是出席苏联影展大会的不二人选,其他成员还有明星公司制片人周剑云、摄影师严鹤鸣、翻译孙桂籍;联华公司制片人陶伯逊、编剧余一清、副导演黄谦,共七人组成代表团。其中陶伯逊等五人已先行前往,胡蝶因还在拍戏,周剑云因有事,因此最后一批出发。
事有凑巧,两件原本不相干的事,竟然凑在一起,于是发生了梅兰芳与胡蝶同行的情况。1935年2月21日,梅兰芳所率领的剧团除幕前幕后人员外,还有剧团总指导张彭春、副指导余上沅,他们是中国戏剧界的权威编导。他们和胡蝶、周剑云夫妇在上海同时登上苏方专门派来的大轮“北方号”,同行的还有一位大人物,那就是要回任驻苏联大使的颜惠庆先生。根据《颜惠庆日记》,2月27日他们抵海参崴,换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前往目的地,在抵达莫斯科的十多天旅途中,车中颇感无聊,大家有时玩玩桥牌,多数时候也只有闲聊。胡蝶在她的回忆录中说,梅兰芳是一位沉默的谦厚君子,待人诚恳,因为车上有的是时间,我又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加上梅先生和我两人既不会饮酒,也不会打牌,有人说:“这里有梅先生在,何不就此拜师,就此机会学唱京戏?”梅先生自是谦逊说:“这哪敢当呀!”不过禁不起我一再“央格儿”(北平土话“央求”的意思),就说:“拜师可不敢,就唱一段《三娘教子》吧!”
胡蝶说,别看我学方言挺快,而且学什么就像什么,可是这脑袋、这嗓子一到学京剧,就完全不管用了。1930年,胡蝶主演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中的京剧名伶红牡丹,穿插了京剧《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拿高登》四个剧目的片段,胡蝶学唱京剧不很开窍,仅“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几句散板,就学了不少日子,仍然是字不正,腔不圆,主要是胡蝶的广东音难改。于是没有办法,片中的几段唱腔,只得请梅兰芳幕后录制,后来胡蝶说到这事儿,总会风趣地对人说:“我不是梅兰‘方’,我是梅兰‘圆’。”意思是说电影中的唱腔是梅兰芳录制的,那“圆圆”的唱盘替她唱的。
人生何处不相逢。万万没想到,五年后的今天,名师就在身边,天赐良机,胡蝶自然不想放弃,于是梅兰芳耐心地一句一句地教,胡蝶也一句一句地学,无奈她还是觉得困难重重。胡蝶就请梅兰芳教她最容易上口的《汾河湾》中的《别窑》,“儿的父去从军……”这段西皮原板,直到晚年,定居加拿大的胡蝶还能哼得出来。虽只是“几句之师”,胡蝶有时还会幽默地说:“我还是梅兰芳的亲传弟子呢。”
他们一行人于3月13日抵莫斯科,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人员、波洛伏伊、奥查宁以及大使馆人员前来车站迎接。而在梅剧团正式公演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利瓦伊诺夫夫妇宴请梅剧团和中国电影代表团,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率使馆外交人员参加。宴会上胡蝶演唱京剧《汾河湾》(西皮原板)的一小段,她还称说是梅兰芳在旅途中亲授的。经大师的调教,胡蝶居然唱得有模有样,唬得俄国人一愣一愣的,可说是现学现卖了。
颜惠庆在他英文自传East—West Ka1eidscope中说:“梅兰芳的首场演出安排在使馆的大客厅里,这里除了舞台和乐队的地方外,还可以容纳160位客人。首场剧目为《刺虎》,舞台的布景、华丽的戏装、新奇的音乐和剧目情节,在苏维埃首都引起了轰动,成为人们不断谈论的话题。后来,梅兰芳还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了多出京剧,以及舞剑、舞缎带之类,演出持续了十个晚上,受到热烈欢迎,剧院每晚都爆满,剧票难以买到。”根据戈公振及侄儿戈宝权合写的《梅兰芳在庶(苏)联》等资料得知,3月23日晚,梅兰芳的第一场正式演出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的音乐堂隆重举行,一直演到28日。4月2日到9日,在列宁格勒的文化厅演出。4月13日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告别演出,这是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要求追加安排的。
有关此行的相关照片,除胡蝶在其回忆录中保留了两张她和梅兰芳的合照,及戈宝权刊登在1935年5月份的《良友》画报的活动照片外,世人真是难得一见,笔者在撰写《梅兰芳与孟小冬》一书时亦未见过。出人意料的是,台北“旧香居”的吴老板居然告诉笔者,他在二十多年前收到一批胡蝶在苏联的老照片。经笔者查证,此批照片来自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吴南如(炳文)的珍藏,吴南如当时是颜惠庆大使身边的重要幕僚。《颜惠庆日记》在1935年4月4日就记载:“出席吴炳文为胡蝶、周君(按:周剑云)夫妇举行的宴会。”
吴南如(1898—1975)字炳文,又名南柱、凌虚,江苏宜兴人。1910年冬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与瞿秋白是最亲近的同学。1913年该学校改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认识了同为常州中学的同学张太雷。次年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临时预备班,1920年毕业,获法学士学位。旋任天津英文华北《明星报》记者。翌年转任中美通信社编辑。旋与新闻界前辈林白水、胡政之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以记者身份,得识当时外交总长颜惠庆。1921年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咨议。1922年留居美国,入华盛顿大学研究法律。同年9月颜惠庆组阁电召吴南如回国,任北京政府国务院秘书;11月随颜惠庆辞职赴沪。后赴北京就国闻通讯社北京分社主任。1926年,任驻英国公使馆一等秘书,公余入伦敦大学进修,与郦堃厚、舒舍予(老舍)、吴定良、邱祖铭、宁恩承等人时相过从,吴南如和邱祖铭当时都是公使馆的人员,邱祖铭是三等秘书;而老舍当时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讲师。宁恩承还戏称他们六人是“六君子”。1929年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兼欧美司司长,外交部简任秘书,国际司司长、情报司司长。1933年,颜惠庆任驻苏联大使,约其任大使馆参事,在任职四年之间,曾代办馆务两年半;1937年任驻丹麦公使,1941年9月,返国时途经美国,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1943年冬返国,任礼宾司司长。1944年,转任外交部欧洲司司长。1946年参加巴黎和会,任中国代表团顾问。同年10月至1950年,任“驻瑞士公使”。1953年去台湾,翌年1月,任“行政院新闻局局长”。1956年1月,任“驻伊朗全权大使”。1964年1月,专任“驻科威特大使”。1968年辞职回台湾,任“外交部顾问”,筹备外交人员训练所,兼任主任。1972年12月退休。1975年5月12日在美国病逝。终年七十七岁。
吴南如的堂妹、小说家吴崇兰在《二哥吴南如》一书中说:“二哥随颜大使在莫斯科时,都是致力于增进中苏邦交,并为中苏文化交流而努力。在莫斯科四年,他们曾经安排梅兰芳戏剧团在莫斯科大戏院登台表演,那次的演出非常成功,几乎风靡了当时的观众,莫斯科报社的舆论都有好评。其后又有胡蝶影星访俄团的出现,也受到苏俄政府的热烈欢迎。又举行徐悲鸿画展会,使俄国人大开眼界。……苏俄也曾将版画在南京展览,并赠送名画给中央博物院。我国也回赠苏联四库全书一套。……凡此种种,都是大使馆从中安排推动的。”
此段话用意没有错,但时间次序是错的。我们知道,莫斯科影展时间是1935年2月21日至3月2日,中国代表团的其他五位成员都赶到了,而胡蝶和周剑云夫妇随梅兰芳剧团抵莫斯科时已经是3月13日,影展已经结束十天了,因此没有赶上。至于梅剧团演出的盛况,据当时任苏联大使馆秘书的冒效鲁说,梅剧团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十五场,场场爆满,演员不得不多次谢幕。令人叫绝的是,旅苏华侨踊跃看戏,演到妙处时,华侨都叫好而不是鼓掌,这中国特色的大声叫好,使苏联人大感意外,成了苏京奇闻。
老照片(第63辑)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老照片(第63辑)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