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管理(下册)(华章管理大师经典之德鲁克系列)(集德鲁克思想之大成!沉淀两位大师60多年管理实践之精髓) | 作者 | (美)德鲁克,(美)马恰列洛 修订,辛弘 |
| 定价 | 49.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285175 | 出版日期 | 2010-01-01 |
| 字数 | 页码 | 323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599Kg |
| 内容简介 | |
|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初出版于1973年。在该书出版之后,德鲁克继续从事写作、教学和管理咨询工作长达32年。作为《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修订版,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融入了德鲁克于1974-2005年间有关管理的著述,所使用的材料。几乎全都来自德鲁克的作品。约瑟夫A.马恰列洛把新材料糅进原著,以新替旧,删除了原著中一些已经过时的内容。对其中的具体事例做了尽可能多的更新。 本书配套书《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可以帮助解决如何将本书中的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当中去。 本书更加充分地论述了 ·管理的三项责任: 管理者所服务的机构的业绩; 使工作富有效率与让员工有所成就: 管理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管理者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承担的任务和必须采取的实践。 ·管理者的责任以及组织当中的领导群体的责任。 ·管理者为了履行责任必须承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任务和必须采取的实践。 ·信息革命和知识型社会对管理者和管理当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 |
| 作者简介 | |
| 彼得·德鲁克(1909-2005),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09年彼得-德鲁克生于维也纳的 |
| 目录 | |
| 推荐序 译者序 德鲁克的遗产 修订版简介 前言 第六部分 管理者的工作与职责 第22章 为什么需要管理者 第23章 管理职务的设计与内容 第24章 管理与管理者的开发 第25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第26章 从中层管理到信息型组织 第27章 绩效精神 第七部分 管理技能 第28章 有效决策的构成要素 第29章 怎样做人员决策 第30章 管理沟通 第31章 控制指标、控制与管理 第32章 管理者与预算 第33章 信息工具与信息概念 第八部分 创新与创业 第34章 创业型企业 第35章 新创企业 第36章 创业战略 第37章 利用机会窗进行系统的创新 第九部分 管理组织 第38章 战略与结构 第39章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第40章 团队的三种类型 第41章 以成果和关系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第42章 联盟 第43章 新千年的首席执行官 第44章 养老基金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十部分 对个人的新要求 第45章 自我管理 第46章 管理上司 第47章 自我激发——七段亲身经历 第48章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结语 未来的管理者 跋 参考文献 德鲁克著作简介 |
| 编辑推荐 | |
|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人,当今中国一切活跃着的组织*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集德鲁克思想之大成,沉淀两位大师60多年管理实践之精髓。 时空的德鲁克,管理者永恒的导师!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href='#' target=_blank>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在阅读《管理(下册)》时,我对德鲁克先生关于“知识工作者”的论述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他很早就预见到知识经济的到来,并深刻分析了知识工作者的特质和管理挑战。他指出,知识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管理者”,他们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个体,他们的贡献更多体现在智力层面,而非体力或机械劳动。因此,传统的命令-控制式的管理模式对他们来说是无效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德鲁克强调,管理知识工作者,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能够发挥其特长、满足其成就感、并能获得不断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他提出了许多极具洞察力的观点,例如如何信任知识工作者,如何授权给他们,如何与他们共同设定目标,以及如何评估他们的绩效。他甚至触及到知识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提供了预防和应对的思路。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管理知识型人才,已经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我们团队中知识工作者的需求,以及如何才能为他们创造一个让他们愿意投入、乐于贡献的环境。德鲁克的智慧,跨越了时间和行业的界限,为我们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的管理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启发。
评分《管理(下册)》中关于“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德鲁克先生并没有将管理者神化,而是将他们置于一个务实、严谨的职业角色上。他明确指出,管理者的首要责任是“使人能够发挥其长处,并能自我发展”。这句话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赋能我的团队。德鲁克先生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他强调,管理者需要了解下属的优势和局限,并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发挥所长的环境。同时,他也告诫管理者,要警惕“权力的腐蚀”,要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书中他对“领导力”的阐述也与众不同,他认为真正的领导力并非来自头衔或权力,而是源于对事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他将管理者比作“乐队指挥”,需要协调各个声部,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这种对管理者角色的深度理解,让我意识到,管理不仅仅是指令的下达和任务的分配,更是关于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才,并最终为组织创造价值。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领导者。
评分《管理(下册)》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鲁克先生对“目标管理”的深入剖析。虽然“目标管理”这个概念早已耳熟能详,但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其精髓和实践的深度。他并没有将目标设定视为一项简单的指标分配,而是将其提升到了“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的高度。德鲁克强调,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且有时间限制的(SMART原则,尽管他没有直接使用这个缩写,但其思想蕴含其中)。更关键的是,他指出,只有当目标与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书中对如何制定清晰、有意义的目标,如何将高层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中,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释。他不仅教我们“做什么”,更教我们“为什么做”。这种对目标背后动机的深刻洞察,让我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其价值和意义,从而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团队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如何通过目标管理来提升整个组织的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德鲁克的智慧在于,他总能将看似复杂的管理问题,剥离出最核心的原则,并用简洁而有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茅塞顿开。
评分阅读《管理(下册)》的过程中,我被德鲁克先生关于“决策”的论述深深吸引。他并没有将决策过程浪漫化,而是将其视为一项严谨、系统的工作。他反复强调,有效的决策并非源于直觉或猜测,而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分析和对潜在风险的审慎评估之上。书中他提出的“决策是判断,而非计算”,这句话非常值得玩味。这并非否定数据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信息之外,决策者需要具备洞察力、远见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德鲁克详细阐述了决策的五个关键步骤:认识问题的本质,审视问题的不同角度,设计和评估备选方案,做出决策,以及执行和反馈。他尤其关注决策中的“风险”,并指导我们如何评估和管理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他提醒我们,每一个决策都伴随着潜在的失败,而有效的管理者则能通过深思熟虑,将失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读到这里,我感到自己的决策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过去,我可能更多地依赖经验,而这本书则教会我如何系统地分析问题,如何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对于我这个基层管理者而言,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读完这本《管理(下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德鲁克先生的理论体系是如此的宏大而又细致。他不仅仅停留在管理概念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企业运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尤其在“下册”中,关于创新与创业精神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德鲁克强调,创新并非遥不可及的天才灵感,而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去实践的。他提出的“创新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种管理活动”,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意识到,即便是在传统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创新空间。他详细阐述了创新的八个来源,从意想不到的事件到人口结构的变化,再到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寻找创新机会的清晰指引。更重要的是,他提醒我们,创新不是一次性的爆发,而是需要建立一套持续的机制,包括如何识别机会、如何付诸实践、如何管理风险,以及如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迷雾中为我们指明航向。我开始反思,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多少被忽视的机会,多少可以被改进的流程,多少被低估的创新潜能。德鲁克先生的这部分论述,彻底改变了我对“创新”的理解,它不再是营销部门的专属名词,而是每一个基层管理者都应该掌握的核心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