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第二版)
原價:36.00元
作者:唐監懷
齣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04590800
字數:494000
頁碼:344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組織編寫,主要內容包括車削加工基礎、車削外圓柱麵、車削內圓柱麵、車削內外圓錐、車削成形麯麵及錶麵滾花、加工螺紋和蝸杆、車削較復雜零件和大型零件等。
本書為國傢級職業教育培訓規劃教材,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機械設計製造類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成人高校、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和民辦高校的相關專業教材,或作為自學用書。
本書由唐監懷、劉翔主編,嚴紅俊、硃明祥副主編,秦正超、王衛國、。郭守超、鄭漢群參加編寫。由王公安主審,趙妮妮、康坤參審。
目錄
模塊一 車削加工基礎 任務1 CA6140型車床的基本操縱練習及安全文明生産 任務2 三爪自定心卡盤的裝拆 任務3 CA6140型車床的日常保養 任務4 認識車刀 任務5 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的選用 綜閤訓練模塊二 車削外圓柱麵 任務1 選擇車颱階軸用車刀 任務2 90°硬質閤金焊接車刀的刃磨和裝夾 任務3 粗車颱階軸 任務4 精車颱階軸 任務5 車削外槽 綜閤訓練模塊三 車削內圓柱麵 任務1 刃磨麻花鑽 任務2 柱麵的檢測 任務3 鑽孔、擴孔 任務4 車孔 任務5 車削內槽 任務6 鉸孔 綜閤訓練模塊四 車削內外圓錐 任務1 車削外圓錐 任務2 車削內圓錐 綜閤訓練模塊五 車削成形麯麵及錶麵滾花 任務1 車削成形麯麵 任務2 錶麵滾花 綜閤訓練模塊六 加工螺紋和蝸杆 任務1 車削普通外螺紋 任務2 套普通螺紋 任務3 車削普通內螺紋 任務4 攻普通螺紋 任務5 車削圓錐管螺紋 任務6 車削矩形螺紋 任務7 車削單綫梯形外螺紋 任務8 車削雙綫梯形外螺紋 任務9 車削單頭蝸杆 綜閤訓練模塊七 車削較復雜零件和大型零件 任務1 車削細長軸 任務2 車削薄壁套 任務3 用三爪自定心卡盤裝夾車削偏心軸 任務4 用兩頂尖裝夾車削麯軸 任務5 車削雙孑L連杆 任務6 車削三孔墊鐵 任務7 車削十字孔軸 任務8 車削大型盤類零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天呐,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我原本以為我對古代文化隻是略知一二,翻開這本大部頭後,纔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坐井觀天”。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非常考究,那種沉穩的墨綠色配上燙金的字體,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那些對古代服飾、器皿甚至建築細節的描摹,簡直是栩栩如生。比如,它詳細解析瞭唐朝宮廷宴飲的座次和禮儀,那種層級分明的規矩,放到現在看來都讓人咋舌。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士大夫階層日常所用的筆墨紙硯的講究,從紙張的製作工藝到墨錠的香料配方,都有深入的探討。我仿佛能聞到那種淡淡的鬆煙香,看到文人雅士在燈下揮毫潑墨的場景。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而是用瞭很多生動的故事和曆史典故來串聯,讓原本嚴肅的禮儀知識變得鮮活有趣。讀完後,我再看一些古代的影視劇或字畫時,眼光完全不一樣瞭,能捕捉到很多以前忽略掉的文化符號和身份象徵,這真是一次知識和審美的雙重洗禮。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本書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生怕它會變成一本充斥著教條和空泛說教的“道德手冊”。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作者的文筆非常灑脫,充滿瞭人文關懷。他並不盲目推崇古人的一切,而是保持瞭一種批判性的繼承視角。比如,書中在談到某些特定曆史時期因禮製僵化而導緻的社會問題時,分析得非常透徹,毫不避諱。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章節,探討瞭“雅正”與“世俗”在禮儀實踐中的拉扯與融閤,這反映瞭任何一種文化規範在曆史長河中都必然要經曆的動態調整過程。這種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一般的文化普及讀物,它更像是一部社會心理學的古代應用案例分析集。每讀完一個段落,我都會被作者那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所打動,非常真誠,絕不矯揉造作。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用料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我是一個對書籍的物理屬性非常挑剔的人,很多曆史類書籍雖然內容紮實,但拿在手裏總感覺少瞭點什麼。這本書的紙張選用瞭偏啞光的銅版紙,既能清晰展現那些精美的文物圖片和復原圖,又不會有太強的反光刺眼感。而且,書中的插圖質量極高,不是那種模糊不清的掃描件,而是經過專業修復和重新繪製的,有些圖例甚至是首次公開展示的古代器物細節放大圖。比如,有一組關於不同等級官員在朝會上麵對皇帝時,手持“笏闆”的角度差異的圖解,細微到仿佛能感受到那種肅穆和緊張。這本書的價值,絕對值得收藏。它不僅是研究古代社會結構的工具書,更是一件能提升生活美學層次的案頭佳作。我已經把它放在瞭我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會拿齣來翻閱那些精美的插圖和細緻的注釋,每次都有新的發現。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之前,我對“禮”這個概念的理解非常片麵,總覺得那是束縛人的老一套規矩。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在教人如何去做一個“規矩人”,而是在揭示古代社會運行的底層邏輯。它深入剖析瞭不同階層,從帝王到庶民,在婚喪嫁娶、祭祀慶典中的具體操作,而且非常強調“禮”背後的倫理道德基礎。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孝道”的論述,書中引用瞭大量先秦時期的文獻,闡釋瞭“孝”是如何從傢庭倫理擴展為國傢治理思想的。文字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曆史導師,在你耳邊娓娓道來,既有宏觀的理論構建,又有微觀的實例佐證。有時候,讀到某個地方,我會停下來,反復思考,比如,古代的“揖禮”中,行禮深淺與身份地位的微妙關係,這體現瞭人際交往中對“分寸感”的極緻追求。全書結構嚴謹,邏輯鏈條清晰,讀起來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透過厚厚的曆史塵埃,看清瞭古人處理人際關係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智慧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沉浸式體驗”。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史料時的嚴謹態度,它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進行瞭深度的比較和考證。比如,在講解不同朝代祭祀儀式的變遷時,作者對比瞭《周禮》《禮記》與後世的官方記錄,指齣瞭哪些是繼承,哪些是創新,哪些又是被異化瞭。這對於一個對曆史細節有執著追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之前讀過幾本關於中國古代史的書,很多細節都是一筆帶過,讓人意猶未盡。但這本書不同,它在處理那些看似“小節”的地方,比如古代的“請柬”格式、拜訪客人的時間禁忌等等,都給齣瞭詳盡的解釋,並且配有清晰的圖示說明。這使得我能夠立體地構建齣那個時代的生活場景。讀完這本,我感覺自己像是參加瞭一場為期數月的古代文化遊學之旅,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點,更是一種對“精緻生活”的全新理解。
評分幫朋友買的,他說很好,不錯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幫朋友買的,他說很好,不錯
評分幫朋友買的,他說很好,不錯
評分幫朋友買的,他說很好,不錯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幫朋友買的,他說很好,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