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四海:世界海盗史

纵横四海:世界海盗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沧海一丁 著
图书标签:
  • 海盗史
  • 世界历史
  • 航海
  • 冒险
  • 海洋
  • 历史
  • 军事史
  • 文化
  • 纵横四海
  • 传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718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037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品味另类史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轻描淡写的历史 浓墨重彩的人生
《品味另类史》系列
这里没有深宫密帏权术密谋、杀伐争斗……
所以它不会教你厚黑学,唆使你驰骋官场鱼肉乡里;如果,请远离……
这里没有史书经典鸿篇巨制、老生常谈……
所以它不能教给你礼义忠勇孝悌廉仁;如果,请远离……
这里没有历史英雄风云叱咤、名垂青史……
所以它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如果,请远离……
这只是一本很单纯而不简单的历史书,没有歌颂,没有谩骂,没有偏见,没有教条……轻描淡写的历史,刻画出浓墨重彩的人生……
或许,这套书所写,并非我们必需的,却是我们最为向往的……
一个人,两柄刀,一柄御敌,一柄杀己——习得一身武艺铁胆、纵横江湖、行侠放浪,莫非不是每个儿时的梦想——《叶隐·寒刀·樱花》,为你展示最为神秘的武士!
冒险,是人类一种天性;与其说是探索未知在驱动着冒险的渴求,不如说是永不满足的占有欲的策动——《勇敢的心》,探险史可以如此惊心动魄!
扬帆起航,去向远方。这是我们孩提时代都曾有过的希冀;然而,海盗却是我们人人想做却不敢言的痴梦——纵横四海,圆你做不完的海上奇幻之旅!
在财富和荣誉背后,骑士承担的是一份不为人所知的责任,拼了老命地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想要将长矛刺进对方的心脏——《将热血抵押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骑士并非只是挥着长矛利剑的莽夫,他们也会写诗、泡妞和做礼拜!
这只是另类的历史,另类的人生札记……
看点:
选题:在另类史这一选题方向上,我们选择了年轻人较为感兴趣的武士、探险家、海盗以及骑士这四种传奇而神秘的职业,然后选取了这四种人群中著名人物有史可据的传奇故事,使得这样一个选题既有趣味性,又不失真实;
作者:在作者的选取上,我们分别选择了在这四个方面最为有突出学识和见地的网络当红写手,他们的写作更能适应当前普通读者人群,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
行文:通俗的文字、趣味的史实;
主旨:针对于年轻人这样一个读者群体,我们将主旨定位于勇往直前、探索未知、创造辉煌,以激励上进。
飘扬的骷髅旗,烈性的朗姆酒,沾满血污的战刀,堆积成山的耀眼黄金,海盗搅沸了整个海洋世界,书写罪恶与传奇。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宫、离奇的谜案、远去的传奇、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

内容简介

轻描淡写的历史,浓墨重彩的人生。这里有惊心动魄的海盗生涯,浪漫旖旎的海上风情,沉睡千年的诱人宝藏;这里有一段段人生的起伏沉沦,一幕幕历史的另类再现。一打开它,你将会被深深吸引,它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历史,,是知识,是思考,还是无上的阅读快感。

作者简介

沧海一丁,真名罗凌,1981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过编辑、自由撰稿、翻译等工作。喜欢在文字深处肆意飘荡,喜欢在历史边缘虔诚游走初中起即有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清新、细腻,曾撰有《千年之书》等多部书籍。

目录

一、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古代地中海海盗
揭开最初的海洋征服者的面纱/2
关于海盗的最早资料/5
受海盗威胁的罗马帝国/6
庞培与海盗的较量/12
谢克斯特·庞培的卷土重来/16

二、欧洲的梦魇:北欧海盗
最出名的欧洲海盗——维京人传奇/20
一个恐怖的维京时代来临/23
驶向冰岛和新的土地/26
红发埃里克和格陵兰岛的故事/28
最早到达美洲世外桃源的人/31
一段维京人抹不掉的痛苦记忆/33

三、改写世界文明史:阿拉伯海盗
从地图上消失了的海盗海岸/38
红胡子巴巴罗萨建立世界惟
的海盗王国/41
复活的巴巴罗萨/45
巴巴罗萨的追随者们/47
阿拉伯海盗藏宝之谜/51

四、海盗史上的黄金时期:加勒比海盗
海盗王国——“海岸兄弟”/58
海盗首都罗亚尔港的兴衰史/62
反派英雄摩根船长/65
葡萄牙王室里的第一棵新芽/67
当盗不劫自家人,死刑变无罪/71
哥伦布与海盗的不解之缘/73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75
荷兰海盗迅速崛起/78

五、海上乌托邦的梦想——英法海盗
米松的“自由”国梦想/84
女人不是弱者——世界上第一个女海盗贝利维夫人/88
加勒比海上的末路狂花:
安娜·邦尼和玛丽·里德/90
御用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92
海盗学者丹彼尔/97
英国海盗与荷兰的恩恩怨怨/99

六、美国海军先行者:北美海盗
基德船长和后人的寻宝梦/106
黑胡子爱德华·蒂奇留下的
另类传奇/109
奇怪的海盗船长邦涅特/112
黑色准男爵罗伯茨/115

七、通往东方的黄金之路:印度洋海盗
印度洋上的大好人季尤/122
幸福的海盗埃夫里/125
风波迭起的海盗海岸/127
最早的亚洲海盗——日本海盗/129

八、海盗们的天堂:南海海盗
马来群岛的海盗之王/136
中国海岸上的葡萄牙人/140
荷兰霸占台湾/143

九、失落的光荣与梦想:中国海盗
中国海盗的祖师爷孙恩/150
历史上悬赏最高的通缉犯陈祖义/154、
两面三刀的方国珍/156
亦商亦盗说王直/159
明末“海上之王”郑芝龙/162

十、与恐怖主义联姻的恶之花:现代海盗
现代海盗重出江湖/168
加勒比海的新海盗分子/171
最危险的地方之——马六甲海峡/174
聚焦索马里海盗/177

精彩书摘

海盗史是随着航运业的出现而揭开篇章的。在人类的航海技术发展到可以开始跨越海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时,海上的劫匪就已经出现了。
亚里士多德把“航海业”一词理解为作为谋生来源的捕鱼业和海盗行为。希腊人通常把那些去远海航行以寻求奇遇和虏获物的男人称为“海盗”,而这些远海航行常变为对别国沿海地区的抢掠。后来,“海盗”一词进入了居住在沿海地带的各民族语言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盗”一词出现了一些同义词,如“捕敌私船船主”、“劫敌船船主”、“海上走私者”等,但它们的意思都是相同的——海上强盗。
最早出现海盗的地区是北海以及地中海,因为这里曾是航运最为发达的地区,它处于亚洲、非洲、欧洲的包围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拥有约25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海上贸易和殖民的需要,海盗活动也猖獗起来。起初,海盗行为仅表现为在沿海地区进行抢掠。原始社会崩溃以后,用强权和暴力夺取他人财产成了默认的道德规范。那时,由于食品不足,经常出现整个城市、部落,甚至民族挨饿的情况,所以在好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古希腊人把“海盗”同游牧、农作、捕鱼、狩猎并列为五种基本的谋生手段。“海盗”一词在当时并无贬义,反而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荣耀的行业,它比劳动所得更能受人尊敬。在欧洲的史诗文献中,经常会发现,人们对于海上来的人,通常会问的一个问题便是:“你们是海盗吗?”然而被询问的人并不感到可耻,反而认为是一种荣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地和海上为掠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行为辩护。”
海上贸易一本万利,因此在各个时期都为海盗所注意。他们或者是单独行动,或者几条船配合行动,进攻运载大量珍贵物品的商船。当然,不论是希腊海盗、腓尼基海盗还是迦太基海盗,他们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以海盗身份出现,他们会根据环境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有时是仗剑的海盗,有时是贸易的商人。因此,用“一手仗剑,一手经商”来形容他们是最合适不过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各阶层对海上掠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其有利可图、能增加其收入的那些人对海盗行径赞不绝口,而那些受害者却对之诅咒不已。当地中海上的抢劫对罗马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的时候,公元前一个世纪的罗马人宣布,“PIRATA}lOST IS H LJMANt GENERIS”,即“海盗是人类之敌”。海盗终于成为罗马人的心头之患。罗马人为对付海盗,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为此建立残酷的殖民统治,并且派出了大量船只和军队来俘获海盗。可是,强大的罗马人却总是拿神出鬼没的海盗毫无办法。

前言/序言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海洋给了人类无尽的幻想,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埋藏了无穷的秘密。“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谁碰到都得服从……”海盗,是一个让人畏惧而又向往的名字,吸引着人们热切的目光。古往今来,海盗一直是野蛮与血腥的代名词,他们粗豪不羁、漂泊天涯,以蔑视规则的方式制造了一个个黑色的传奇。
  翻开人类的历史,战争和劫掠无处不在。其中一支很活跃的力量就是海盗及海盗活动。从远古时代的希腊罗马,到近代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海盗们的踪影无处不在。这些海上的强盗曾经有过统治英格兰、建立诺曼底公国的威风。他们是茫茫大海上神秘的精灵,他们曾经在海洋世界中称霸一时。在人类文明的漫长进程中他们是一股神秘而无法估测的力量,隐藏在阳光的背后,充满血腥,又充满着巨大的诱惑。
  海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说,有了海船,海盗就诞生了。最早关于海盗的记录,就是在发掘爱琴文明古迹的过程中找到的,大约为公元前1350年,这被记载在一块黏土碑文上。此时的腓尼基人和其后的迦太基人都是优秀的航海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成了地中海海盗的鼻祖,其造船术和航海术遥遥领先于地中海的其他民族,但同时他们也是当时地中海横行无忌的海盗,打劫商船、掠夺城镇。据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记载,知名的特洛伊战争就起源于一次海盗劫掠事件。
  在爱琴文明诞生之际,欧洲文明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沉寂之海的低语:一部描摹人类文明边缘群像的史诗 这是一部关于海洋、权力更迭与人性复杂挣扎的宏大叙事,它将带领读者深入那些被主流历史遗忘的角落,探寻在广袤无垠的蓝色疆域上,那些以“非法”之名行走的灵魂所编织的命运之网。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海域的航海技术或地理发现,而是以一种人类学与社会史学的交织视角,审视历史上那些在国家权力边缘游走、以掠夺为生,却又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全球贸易格局与法律体系的群体——“海上的自由人”及其所处的社会生态。我们将避免传统海盗故事中常见的浪漫化描绘,转而深入探究其产生的深层社会、经济与政治根源。 第一部分:秩序的裂隙——海洋社会的诞生与演化 本书的开篇将追溯至古代地中海的提尔与迦太基的贸易争端,但真正的核心聚焦于17世纪至18世纪,即“大航海时代”晚期,欧洲列强殖民扩张达到顶峰之时。我们认为,海洋上的“非法”活动,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犯罪行为,而是对当时僵化、不公的全球经济秩序的一种暴力性回应。 1. 土地的压力与海洋的诱惑: 我们详细分析了欧洲(尤其是英格兰、法国和西班牙)社会底层——破产农民、逃亡奴隶、解散的退伍军人——是如何被逐出陆地经济体系的。这些人在新兴的海上贸易路线上看到了唯一的翻身机会。书中会详尽对比牙买加、巴哈马等殖民地港口的社会结构,揭示这些地方如何成为法外之地,滋养了早期的海洋社群。 2. 规则的灰色地带: 我们将区分“私掠者”(Privateers)、“契约海盗”(Buccaneers)与真正的“亡命徒”(Pirates)。私掠行为在官方授权下,实为国家间代理人战争的延续。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原始信件和法庭记录,重构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如何利用私人武装打击西班牙的黄金运输线,实质上是将国家暴力工具外包给那些无所顾忌的航海者。这些“合法”的掠夺,模糊了战争与犯罪的界限。 3. “共和国”的短暂辉煌: 本书用相当篇幅描述了在托尔图加岛和拿骚等地建立起来的、被称为“海盗共和国”的乌托邦式尝试。这些社群内部运行着一套截然不同于欧洲封建体系的劳动契约和利润分配制度(Articles of Agreement)。我们深入研究了这些条约的文本,发现其中蕴含着惊人的民主实践——包括对伤残的赔偿金制度、对船长权力的限制,以及对战利品的公平划分。这是一种在国家法律缺席下,由水手群体自发构建的“契约精神”的早期体现。 第二部分:权力的高墙——帝国秩序的反扑与清剿 随着18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体系趋于稳定,殖民地防御能力增强,那种允许私掠行为存在的灰色地带开始迅速收紧。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大清剿”时期,即帝国权力如何集中力量,系统性地消灭海洋上的异见者。 1. 从英雄到叛徒的转变: 我们探讨了政治风向如何决定一个海航者的命运。例如,曾经被皇家授予骑士头衔的冒险家,一旦其效用降低或成为政治障碍,立即被贴上“海洋公敌”的标签。通过分析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术变化,我们展示了正规海军如何利用更先进的船只设计和火力,终结了小型、灵活的掠夺船的时代。 2. 法律的铁腕: 殖民地法庭的运作是本书的重要章节。我们详细分析了1720年后,针对被俘海盗的审判程序。这些审判往往快速、公开且残酷,目的不在于伸张正义,而在于震慑其他潜在的反抗者。本书收录了数例著名海盗的供词,揭示了他们在绝望中对法律体系的嘲讽与对自身行为的辩护。 3. 文化的渗透与消亡: 随着秩序的重建,那些非主流的航海文化——包括不同种族水手之间的融合、对特定信仰的接受与拒绝——也随之被压制。我们考察了在清剿运动中,幸存下来的海盗是如何选择融入社会(伪装成普通商船船员或定居者),以及他们口述历史是如何被系统性地边缘化和污名化。 第三部分:回声与遗产——蓝色边疆的持久影响 本书的第三部分超越了时间点,着眼于这些边缘群体的活动对世界产生的长远影响。 1. 贸易路线的重塑: 讽刺的是,海盗的掠夺活动,客观上加速了特定商品(如糖、烟草、香料)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他们是全球化贸易初期最积极的“市场测试者”。本书探讨了保险业和银行体系是如何在应对海上风险的压力下,被强制性地催生和完善的。 2. 法律与主权的边界: 这些群体的存在,迫使新兴的民族国家清晰地界定其海上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国际法中关于“公海”的概念,部分源于对如何有效控制或惩罚这些“无国籍”犯罪者的长期辩论。 3. 神话与现实的纠缠: 最后,我们分析了“黄金时代”海盗形象是如何被后世的文学、戏剧和流行文化所挪用和扭曲的。我们试图剥离那些关于寻宝图和鹦鹉的虚构外衣,还原这些人物作为社会弃儿的真实困境与斗争。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更冷峻、更具历史厚度的视角,理解那些在人类文明的边缘地带,寻求另一种生存方式的“海上流亡者”的群体命运。 阅读本书,你将获得对人类组织形式、反抗精神以及国家暴力本质的全新理解,领略海洋世界中,秩序与混乱交织的壮丽与残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光是拿在手里就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那种深沉的海蓝色调,配上泛黄的羊皮纸质感,瞬间就把人拉进了那个充满神秘和血腥味的年代。我本来对历史题材的书籍兴趣一般,尤其是这种偏向“非主流”历史的,总觉得会过于学术化或者过于猎奇。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从开篇描绘早期航海时代海盗活动的萌芽,到后来黑帆旗帜下的黄金时代,再到最终的落幕,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自然流畅,就像看一部制作精良的史诗电影。作者在描述那些著名海盗人物时,绝不是简单地罗列他们的罪行,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动因和个人哲学。比如,某些海盗并非纯粹的恶棍,他们很多是在殖民体制下被逼上绝路的边缘人,他们的反抗与其说是为了财富,不如说是一种对自由的极端表达。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航海日志、法庭记录甚至民间歌谣,使得历史的颗粒感非常强,仿佛能闻到咸湿的海风和火药的味道。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海盗行为的比较分析,比如加勒比海盗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地中海巴巴罗萨海盗的军事化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这让整个世界海盗史的图景变得立体而饱满,绝非单一维度的暴徒画像。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沉浸式”的。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堆砌事实,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坐在摇曳的酒馆里,向你娓娓道来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作者的文笔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能够将原本冷冰冰的历史事件,渲染出强烈的戏剧张力。比如,书中对几次著名海盗船只遭遇战的描写,那场面感简直无与伦比。从瞭望台上的第一次发现,到船帆升起,火炮装填,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到最终接舷肉搏的血腥混乱,每一个细节都被勾勒得栩栩如生。我甚至能想象到船甲板上湿滑的血迹和木屑的味道。但这种“故事性”的叙述并没有牺牲历史的严谨性。作者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和人物争议点上,总会非常克制地给出多方论证,不会轻易下定论,这一点非常体现其专业素养。它平衡得恰到好处——既能满足普通读者对传奇故事的渴望,又能让专业的历史爱好者从中找到可以推敲和深思的学术价值。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给自己倒杯水,平复一下被情节调动起来的心绪。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分析。它没有将海盗视为历史的“旁支”或“插曲”,而是将他们置于全球贸易体系、殖民扩张和国家权力构建的核心来进行审视。作者清晰地论证了海盗活动如何反作用于并加速了欧洲列强海军力量的整合与法律体系的建立。举个例子,书中详细分析了“私掠许可证”制度与纯粹海盗行为之间的灰色地带,以及各国政府如何利用“招安”政策来分化和瓦解海盗社群。这种从微观的个人命运,过渡到宏观的国际政治博弈的叙事手法,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历史观。我以前总觉得海盗就是大海上的不法分子,但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结构下的必然产物,是海洋权力分配不公最直接的体现。这种洞察力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它让历史不再是简单的“谁赢了谁输了”,而是关于权力、抵抗与秩序重建的复杂交响乐。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它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出版物。书中的地图绘制得极为精美,那些手绘风格的航线图和港口示意图,不仅是导航工具,本身就是艺术品。而且,作者非常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历史文物和肖像的插图,虽然是黑白的,但质量很高,有助于读者建立起对那个时代的视觉印象。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脚注和尾注的处理上也做得非常出色。那些标注详尽的资料来源,清晰地标明了史料的出处,让求知欲旺盛的读者可以顺着线索继续深挖。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术语解释上的处理,对于一些晦涩的航海术语或者十七世纪的法律概念,总能在第一次出现时就给予简洁明了的解释,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无障碍地领略其中的深度。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顾及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极高的专业水准。

评分

坦白讲,我以前对海盗题材的影视作品了解得更多,总觉得那多少有些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读完这本巨著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真实历史的震撼力。它不是在讲童话故事,而是在还原一群活生生的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哲学。书中对海盗生活细节的描述,比如船上的日常规章、如何分配战利品(“海盗法典”的实际运作)、以及他们如何处理伤病和死亡,都非常写实和残酷。你看到的不是潇洒不羁的冒险家,而是在社会边缘挣扎求存的、精明的、有时残忍的个体。特别是对于“职业选择”的描绘,书中深入分析了为什么水手们会选择加入海盗而非成为正规军人或商船船员,这揭示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在经济流动性上的绝望与反抗。这种深刻的人文关怀,让这本书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冒险故事集”,它成了一部探讨自由、压迫、以及人类在体制外求生本能的社会人类学著作。读完后,我看向大海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那里不再只有浪漫,更多的是历史的重量和复杂的人性。

评分

学会整理物品事小,懂得爱护环境事大。从收拾垃圾开始,提高孩子的生活管理能力,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关爱。

评分

就是下单时没有货,等了好几天

评分

《天哪!但那不是我干的》

评分

《我最最喜欢雪了》

评分

非常不错,正是我想要的书,太好了。

评分

学会整理物品事小,懂得爱护环境事大。从收拾垃圾开始,提高孩子的生活管理能力,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关爱。

评分

评分

这本书完全就是把百度里的东西考贝出来,毫无价值,作者的脸皮厚到令人发指

评分

正版不错,非常喜欢,价廉物美呵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